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92)
2023(12436)
2022(9985)
2021(8702)
2020(7387)
2019(16104)
2018(15933)
2017(29937)
2016(16277)
2015(18373)
2014(18493)
2013(17996)
2012(16789)
2011(15494)
2010(15726)
2009(14730)
2008(14378)
2007(13087)
2006(12168)
2005(11335)
作者
(50723)
(42473)
(42192)
(40165)
(27137)
(20164)
(19178)
(16469)
(16321)
(15008)
(14697)
(14152)
(14077)
(13900)
(13471)
(13128)
(12733)
(12489)
(12158)
(12049)
(10952)
(10619)
(10563)
(9963)
(9616)
(9413)
(9392)
(9183)
(8725)
(8616)
学科
(88825)
经济(88739)
管理(44729)
(37682)
(30373)
企业(30373)
方法(26803)
地方(23422)
数学(22824)
中国(22758)
数学方法(22565)
(20125)
(19128)
业经(18096)
(15643)
(15166)
地方经济(14855)
农业(13027)
(12950)
(12849)
金融(12841)
环境(11786)
理论(11720)
(11714)
银行(11670)
(11606)
(11302)
(11245)
(10581)
贸易(10573)
机构
大学(243062)
学院(240321)
(105316)
经济(103139)
研究(95156)
管理(83743)
理学(70900)
中国(70367)
理学院(69967)
管理学(68528)
管理学院(68090)
科学(58420)
(53430)
(50237)
(47106)
研究所(45566)
(44731)
中心(41341)
(38670)
财经(36304)
业大(36123)
农业(35235)
(34572)
北京(34079)
经济学(33417)
(33313)
师范(32852)
(32777)
(30219)
经济学院(29602)
基金
项目(156960)
科学(122911)
基金(112879)
研究(112489)
(101022)
国家(100251)
科学基金(83510)
社会(72442)
社会科(68495)
社会科学(68475)
(61675)
基金项目(58043)
自然(52675)
(52325)
自然科(51450)
自然科学(51430)
教育(50900)
自然科学基金(50474)
资助(46068)
编号(43791)
成果(36947)
重点(36856)
(36368)
(33894)
课题(32742)
(32109)
国家社会(30835)
创新(30213)
科研(29598)
发展(29166)
期刊
(128125)
经济(128125)
研究(78244)
中国(54641)
学报(43218)
(41583)
科学(38346)
(36221)
管理(34528)
大学(32153)
学学(30186)
教育(28245)
农业(27935)
(22788)
金融(22788)
经济研究(21948)
技术(21176)
财经(19064)
业经(18234)
(16696)
问题(16337)
(15224)
(12897)
世界(12746)
技术经济(12669)
国际(12279)
统计(12073)
(11874)
科技(11016)
(10885)
共检索到3863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全毅  张旭华  
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是参与方最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组建区域经济集团的实践是颇具争议和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运用统计数据对东亚和拉美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效应进行实证分析,以期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余明勤  
面对欧洲、美洲两大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东亚地区也在积极蕴酿建立一个区域性经济联合体,并已提出了“东亚经济圈”、“黄海经济圈”、“日本海经济圈”、“东北亚经济圈”等等构想,以便与欧美两大经济集团相抗衡。东亚地区一般泛指西太平洋的亚洲地区,即亚太地区。而本文讨论的东亚地区主要指中国、日本、“四小”和东盟(新加坡除外)诸国四个组成部分,为区别起见,故称“东亚区域”。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余梅  
中国一直是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者和支持者,如何确定和调整东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切实发挥大国作用,实现区域间各国的合作共赢,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是中国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当前我国双边自由贸易区FTA战略面临着诸多挑战,我国要借助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东风",通过不断加强与区域内发达国家间的合作,加快确立世界FTA网络格局中的轴心国地位等措施加强中国FTA战略的实施。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喻旭兰  刘舒  
文章通过使用1990~2008年度的数据,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东亚国家的FDI与区域内投资和贸易一体化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长期而言,在区域生产网络机制的作用下,FDI的流入将促进东亚区域内国家(地区)之间的贸易和投资流动,有利于推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当前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展缓慢的背景下,通过一系列激励措施吸引外资,是促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不错选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余梅  
中国一直是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者和支持者,如何确定和调整东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切实发挥大国作用,实现区域间各国的合作共赢,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是中国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当前我国双边自由贸易区FTA战略面临着诸多挑战,我国要借助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东风",通过不断加强与区域内发达国家间的合作,加快确立世界FTA网络格局中的轴心国地位等措施加强中国FTA战略的实施。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荣林  胡杨  张英涛  
本文利用双边FDI数据展现了东亚内部复杂的投资结构;并通过计算FDI密集度指数揭示了各自由贸易区内部投资倾向日益加深的事实。最后以自由贸易区为样本,利用2000-2009年的面板数据模型系统地估计了FDI对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来自东亚内部的FDI显著地促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余梅  
中国一直是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者和支持者,如何确定和调整东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切实发挥大国作用,实现区域间各国的合作共赢,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是中国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当前我国双边自由贸易区FTA战略面临着诸多挑战,我国要借助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东风",通过不断加强与区域内发达国家间的合作,加快确立世界FTA网络格局中的轴心国地位等措施加强中国FTA战略的实施。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汤碧  
区域经济一体化从形成的动力机制来看,分为制度导向一体化和市场导向一体化;从对外联系程度看,又可分为封闭型一体化和开放型一体化。现实中,欧盟是制度导向和封闭一体化的典型;而APEC则体现为市场导向和开放一体化。欧盟以紧密的制度联合和较强的机制建设推进一体化,而APEC则以开放性、灵活性和渐进性推进一体化。为适应外界环境变化和满足自身发展需要,欧盟和APEC将改革现有模式,一体化的深化和外部开放度的提高同等重要。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佟家栋  杨坚  信玉红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日益加强。从1958年欧洲共同体成立至今,世界上已出现三种类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即发达国家之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它们之间有什么差别?各自的前途如何?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国际贸易体制的关系如何?都需要我们认真加以思考。本文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一 发达国家之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型代表是欧洲共同体。该一体化组织自1958年1月1日正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董立延  
东亚共同体必须以中日韩为核心,中日韩作为东亚乃至东北亚核心成员,应为东北亚区域合作和经济一体化进程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气氛。在新形势下,为促进东北亚经济一体化,东北亚各国应建立战略互信关系,建立东北亚多边安全合作机制,加强多边安全合作。中日韩三国应率先建立"中日韩能源共同体"、"中日韩环境共同体"等局部区域共同体,并以区域经济圈为依托逐步建立三国自由贸易区。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宣昌勇  郭韶伟  晏维龙  
本文从空间经济学的角度对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东亚地区的产业集聚、产业转移、跨国投资对东道国企业的影响以及区域共同发展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区域共同发展的角度对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路径选择进行了展望,并就我国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提出一些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于震  李晓  丁一兵  
利用经济周期同步性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含义,采用经济周期距离衡量经济周期同步性程度,结合多维标度技术,分析了包含中国在内9个东亚经济体和多种经济体组合的经济周期距离及其阶段性变化。在此基础上,构建包括双边贸易强度、专业化差异、金融联系等变量的影响因素集合对经济周期距离加以解释。实证结果不仅对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以及中国在区域经济中的角色演化进行了评价与展望,还讨论了中国参与未来区域合作的策略选择。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吴金平  赵景峰  
本文从制度变迁角度对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历史演进做分析考察,通过构建制度变迁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分析框架,认为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是由诱致性变迁和强制性变迁两种模式共同推动的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将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两种制度变迁模式区分不同层次进行历史演进分析,以得出相关分析结论,提出推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未来发展趋势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苏应蓉  徐长生  
近年来,东亚外向型经济体呈现出汇率波动联动性加强并导致"实际的"汇率制度变动一致的趋势。本文从东亚日益加深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各经济体的汇率变化受其重要贸易伙伴经济与政策因素影响,如日美汇率结构波动甚至包括邻国(地区)的汇率与货币政策。这说明经济结构相似、经济周期趋同的东亚各经济体需要一致的汇率制度。本文认为,在目前东亚区域汇率合作机制时机尚未成熟时,各经济体同时采取宽带浮动的一篮子盯住较为现实。而在当前金融动荡的形势下,各国汇率政策协调极为重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