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97)
- 2023(15206)
- 2022(13369)
- 2021(12505)
- 2020(10569)
- 2019(24758)
- 2018(24365)
- 2017(47664)
- 2016(25461)
- 2015(28862)
- 2014(28682)
- 2013(28093)
- 2012(25469)
- 2011(22741)
- 2010(22608)
- 2009(20536)
- 2008(19806)
- 2007(17058)
- 2006(14590)
- 2005(12291)
- 学科
- 济(104236)
- 经济(104128)
- 管理(73178)
- 业(69950)
- 企(59109)
- 企业(59109)
- 方法(55285)
- 数学(48531)
- 数学方法(47778)
- 贸(27138)
- 贸易(27122)
- 易(26326)
- 农(26065)
- 财(25204)
- 中国(24372)
- 业经(22273)
- 学(20422)
- 地方(20053)
- 理论(18452)
- 农业(17281)
- 务(16782)
- 财务(16699)
- 财务管理(16663)
- 技术(16304)
- 制(15758)
- 和(15755)
- 企业财务(15698)
- 环境(15280)
- 划(13977)
- 融(13479)
- 机构
- 大学(358960)
- 学院(358722)
- 管理(146017)
- 济(144628)
- 经济(141756)
- 理学(128564)
- 理学院(127249)
- 管理学(124683)
- 管理学院(124058)
- 研究(112809)
- 中国(81464)
- 京(74274)
- 科学(69791)
- 财(62917)
- 所(54677)
- 农(54424)
- 业大(53888)
- 财经(52248)
- 中心(51438)
- 研究所(50227)
- 江(49525)
- 经(47757)
- 北京(46067)
- 范(45748)
- 师范(45311)
- 经济学(43743)
- 农业(42866)
- 院(41910)
- 州(40396)
- 经济学院(39861)
- 基金
- 项目(254456)
- 科学(200728)
- 基金(185744)
- 研究(184866)
- 家(161515)
- 国家(160235)
- 科学基金(138991)
- 社会(115927)
- 社会科(110085)
- 社会科学(110056)
- 省(99156)
- 基金项目(98268)
- 自然(92098)
- 自然科(90035)
- 自然科学(90016)
- 自然科学基金(88375)
- 教育(86506)
- 划(83251)
- 资助(78123)
- 编号(75461)
- 成果(59237)
- 重点(56643)
- 部(56398)
- 发(53283)
- 创(53143)
- 课题(51212)
- 创新(49495)
- 科研(49148)
- 教育部(48881)
- 大学(48103)
- 期刊
- 济(144522)
- 经济(144522)
- 研究(98599)
- 中国(58673)
- 学报(54933)
- 管理(52055)
- 科学(50380)
- 农(47648)
- 财(46664)
- 大学(42444)
- 学学(40157)
- 教育(38821)
- 农业(33815)
- 技术(33278)
- 融(25693)
- 金融(25693)
- 业经(24498)
- 财经(24469)
- 经济研究(24424)
- 经(20793)
- 问题(19828)
- 贸(19416)
- 业(18045)
- 统计(17940)
- 技术经济(17477)
- 图书(17107)
- 商业(16894)
- 科技(16717)
- 策(16433)
- 理论(16393)
共检索到4973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丹
本文利用东亚10个主要经济体1995-2004年的面板数据,建立东亚贸易引力模型,对东亚进口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和潜力进行研究。研究显示,国家经济规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东盟自由贸易区、进口国制度、国际直接投资、国家间的经济水平差距和地理距离是东亚双边进口贸易流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中国香港、泰国、日本和印度尼西亚对东亚的进口潜力较大,中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新加坡对东亚的进口潜力较小。加强东亚区域内最终产品市场和区域贸易合作的发展、推进东亚各经济体的制度改革和调整、积极合理地引进国际直接投资、加强物流建设与合作,应成为东亚各经济体未来重要的政策取向。
关键词:
东亚 进口贸易流量 潜力 贸易引力模型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吴丹
本文利用东亚1995-2004年面板数据建立东亚贸易引力模型,对东亚区域内出口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和潜力进行研究。研究显示,经济规模、中国-中国香港地区更紧密经贸关系(CEPA)、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ACFTA)、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国际直接投资、国家间地理距离和金融危机是东亚双边出口贸易流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东亚 出口贸易流量 潜力 贸易引力模型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鹏
内地各省市(自治区)的GDP和人均GDP、香港人均GDP、绝对距离以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组织等解释变量,是影响双边贸易流量的主要因素;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互有不同,内地各省市(自治区)对香港的出口贸易潜力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内地与香港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一步加强经贸交流和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区位优势和竞争优势,实现两地经济的共同繁荣。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英
后金融危机时期,中俄双方政治互信升级,两国建立了更为密切、全面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文章基于较长时间跨度(1989~2010年)中俄双边贸易相关数据构建贸易引力扩展模型,研究两国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以及发展潜力问题,并提出促进双边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进一步深化区域合作机制,完善贸易制度安排;强调各领域的务实合作;积极构建中俄自由贸易区;加强双边经贸结构调整,培育新兴贸易形态。
关键词:
中俄贸易 引力模型 贸易潜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念利
本文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对中国双边服务贸易的决定因素与出口潜力进行识别和测算,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主要服务贸易伙伴非关税壁垒的"关税等价"进行估算。经验研究结果显示:贸易双方的经济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物理距离和是否使用共同语言均会对中国双边服务出口产生显著影响。主要贸易伙伴对中国服务出口设置的非关税壁垒整体较高,中国应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并尽快建立有效的服务出口促进体系。
关键词:
引力模型 双边服务贸易 潜力 关税等价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孙金彦
文章在使用贸易结合度指数和引力模型的基础上,运用1994-2013年中国与澳大利亚双边货物贸易数据,分析了中国与澳大利亚之间的贸易现状、贸易互补性和贸易潜力。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澳大利亚之间的贸易规模、贸易互补性和贸易潜力都在不断扩大。但是从贸易平衡的角度来看,中国一直处于逆差国的地位,且逆差额越来越大,尤其表现在初级产品方面。从贸易结合度指数来看,中国对澳大利亚的贸易结合度总体呈上升趋势,表明中国与澳大利亚之间的贸易依存度是逐渐增强的。从贸易潜力分析的结果来看,两国之间的贸易潜力还没完全发挥出来,双边贸易关系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关键词:
引力模型 双边贸易 贸易互补性 贸易潜力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龚新蜀 张瑞华
本文基于2001~2012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引力模型,测算了新疆与欧亚经济共同体双边贸易流量与贸易潜力。研究结果表明,贸易伙伴国的GDP、有共同边界、加入上合组织和世贸组织等因素对新疆与欧亚经济共同体双边贸易流量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贸易距离和人口规模等因素对双边贸易流量具有负面效应;新疆与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的双边贸易属于潜力再造型,与欧亚经济共同体和塔吉克斯坦的双边贸易属于潜力开拓型,与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双边贸易属于潜力巨大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凤娇 胡海智
本文运用扩展后的贸易引力模型检验了祖国大陆内地各省市和台湾地区之间的贸易流量和流向的决定,并以此为依据具体考量了福建与台湾地区的贸易联系程度。结果显示:福建与台湾地区的贸易已由"充分"转向"不足",贸易联系程度呈弱化的趋势。应积极强化有利因素,弱化不利因素来挖掘闽台贸易潜力。
关键词:
闽台 贸易流量 贸易潜力 引力模型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盛斌 廖明中
本文运用引力模型检验了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出口贸易流量的决定 ,从总量和部门两个层次就中国对 40个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潜力进行了估算 ,结果显示中国的出口在总体上表现为“贸易过度”,但对俄罗斯、日本等七个国家或地区表现为“贸易不足”。此外 ,出口潜力的结构因素分析表明 ,与对美国 (参照国 )的出口相比 ,中国对其他经济体的出口相对不足的首要影响因素是贸易伙伴的经济规模总量 ,地理和区域贸易安排因素发挥着相对次要的作用 ,再接下来是贸易依存度和人均收入的影响 ,而进口国的贸易限制措施及与中国的贸易匹配程度等因素可以部分地解释余下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
中国 引力模型 出口潜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雨霖 林光华
贸易引力模型是对国际贸易进行实证分析的重要方法。本文以传统引力模型为基础,并结合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实际情况建立模型,定量分析中国与东盟10国农产品贸易的状况。通过对模型的实证检验,得出影响中国与东盟10国双边农产品贸易流量的因素主要有GDP总量、人口数量、空间距离和制度安排等。在此基础上预测了中国与各国的贸易潜力,得出中国与东盟多数国家之间存在"贸易不足",认为双边农产品贸易发展潜力巨大,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亚波
文章运用1992-2011年中国与智利的双边货物贸易的进出口数据描述了双边贸易的发展现状,并使用引力模型,计算了中-智双边贸易的潜力。文章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首先,中、智两国双边贸易规模大,增长快,但中国常年处于逆差国的地位,且逆差额越来越大。其次,中国与智利的双边贸易潜力值围绕1上下波动,意味着两国的双边贸易潜力尚未充分发挥,仍有进一步扩大的空间。最后,提出了促进中-智双边贸易发展的几点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 智利 双边贸易 贸易潜力 引力模型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帅竞 郭晴 严良
铜作为一种重要矿产资源,在电力、建筑、电子、医疗以及国防等领域用途十分广泛。由于中国铜矿资源匮乏,严重依赖进口,因此铜矿资源的供给是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重大问题。本文采用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精炼铜贸易的面板数据,基于引力模型对中国与其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精炼铜贸易流量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精炼铜的进口受到中国国内需求和各出口国供应的双重影响。(2)中国精炼铜的进口贸易伙伴具有不同的潜力空间。具体而言,中国与菲律宾、澳大利亚精炼铜贸易属于贸易潜力成熟型(过度贸易型);中国与波兰、哈萨克斯坦、智利、秘鲁精炼铜贸易属于贸易潜力成长型,具有较大潜力;中国与美国、韩国、赞比亚、日本的精炼铜...
关键词:
精炼铜 贸易潜力 进口因素 引力模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庄丽娟 姜元武 刘娜
随着"早期收获"计划实施,广东从东盟进口农产品快速增加,但对东盟出口却增长缓慢,甚至出现下滑的不利局面。本文运用引力模型对影响广东农产品出口的因素进行了验证,并对出口东盟农产品流量进行了测算分析。研究表明,广东对东盟农产品出口流量受东盟国家的GDP、人均GDP、距离以及区域贸易制度安排等因素的影响;广东同大多数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呈现"贸易不足",广东农产品对东盟出口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关键词:
广东 东盟 农产品贸易 引力模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本刊承蒙广大作者的踊跃赐稿,为使作者们能更方便地与本刊联系,特作如下说明:一、本刊主要刊登经济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文章,着重刊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发展与创新,以及研究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等方面的文章。赐寄本刊的文章无论采用规范分析研究方法还是采用实证分析研究方法均可。二、本刊秉承"前沿性、前瞻性、开拓性、科学性"的学术精神,欢迎10000字左右的有信息增量的理论文章,也欢迎5000字以下的精悍之作。三、本刊全面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凡投寄本刊的稿件,请一律按匿名审稿制度的要求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涂远芬
本文以1992~2010年间中国与26个国家(地区)的双边文化贸易数据为样本,利用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文化产品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及出口潜力。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经济规模、进口国的经济规模、人均GDP、贸易开放度以及优惠贸易安排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空间距离、文化距离与中国文化产品的出口规模负相关。文化距离的影响远大于空间距离的影响,加强对外文化沟通,克服"文化折扣"现象,对促进中国文化产品的出口至关重要。在26个样本中,中国只与7个国家(地区)的文化贸易存在"贸易过度",与其他19个国家(地区)的文化贸易存在"贸易不足",中国文化产品具有较大的出口潜力,但需针对性地开展文化贸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农产品贸易流量及潜力测算——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我国农机产品出口贸易流量及潜力——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一带一盟”建设视域下中俄木质林产品双边贸易现状及潜力评价——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
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新疆与中亚四国贸易流量的实证检验及出口潜力分析
我国商品结构与双边贸易流量关系——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
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流量与潜力研究:引力模型方法
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中澳双边贸易效率及潜力研究
基于扩展引力模型的中国双边金融服务贸易出口潜力研究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双边服务贸易流量的影响研究——基于服务贸易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中澳农产品贸易潜力的研究——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