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61)
- 2023(7840)
- 2022(6776)
- 2021(6225)
- 2020(5335)
- 2019(12343)
- 2018(11798)
- 2017(23172)
- 2016(12945)
- 2015(14628)
- 2014(14825)
- 2013(14646)
- 2012(13897)
- 2011(12787)
- 2010(12902)
- 2009(11922)
- 2008(12065)
- 2007(11200)
- 2006(9548)
- 2005(8563)
- 学科
- 济(60535)
- 经济(60480)
- 管理(34147)
- 业(33473)
- 方法(26181)
- 企(25285)
- 企业(25285)
- 数学(23491)
- 数学方法(23293)
- 农(17727)
- 地方(15503)
- 中国(13923)
- 财(13500)
- 农业(11934)
- 学(11862)
- 业经(11146)
- 贸(11141)
- 贸易(11139)
- 制(10790)
- 易(10744)
- 地方经济(9374)
- 环境(8824)
- 和(8661)
- 融(8340)
- 金融(8338)
- 体(8176)
- 务(8160)
- 财务(8147)
- 财务管理(8124)
- 银(7832)
- 机构
- 学院(190012)
- 大学(189797)
- 济(78662)
- 经济(76916)
- 管理(70750)
- 研究(66900)
- 理学(61047)
- 理学院(60291)
- 管理学(59269)
- 管理学院(58911)
- 中国(49247)
- 科学(41715)
- 京(39660)
- 农(35436)
- 所(34781)
- 财(34584)
- 研究所(31789)
- 中心(31116)
- 业大(29143)
- 江(28903)
- 农业(27924)
- 财经(27853)
- 范(26315)
- 师范(26095)
- 经(25157)
- 北京(24760)
- 经济学(24388)
- 院(23908)
- 州(23187)
- 经济学院(22250)
- 基金
- 项目(126966)
- 科学(99311)
- 研究(93593)
- 基金(90689)
- 家(79370)
- 国家(78703)
- 科学基金(66018)
- 社会(58801)
- 社会科(55582)
- 社会科学(55563)
- 省(50368)
- 基金项目(48337)
- 教育(43237)
- 划(42801)
- 自然(41524)
- 自然科(40447)
- 自然科学(40434)
- 自然科学基金(39709)
- 编号(39191)
- 资助(36421)
- 成果(32276)
- 重点(29485)
- 发(28779)
- 部(28527)
- 课题(27127)
- 创(25988)
- 科研(24500)
- 创新(24438)
- 国家社会(24160)
- 教育部(24081)
共检索到2760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关孔文 房乐宪
在当前全球气候治理谈判进程缓慢背景下,区域层面的气候治理显得日益重要。然而,气候变化形势严峻的东亚地区并未能形成类似于欧盟一体化程度较高的气候治理合作机制。东亚国家因领土争端等安全议题使国家间关系相对紧张与复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气候变化治理的区域性合作;域内国家发展现状差异较大,经济发展模式和能源消费结构的差别导致针对发展性问题的关切不同;在联合国框架下的治理机制中,分属不同气候谈判集团,所持立场也存在一定的分歧;加之外交传统惯性和域外其他行为体的影响,使得东亚区域气候变化治理一体化进程相对滞后,造成区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胡超 王新哲
金融危机对东亚区域贸易出口带来巨大冲击。本文首先从贸易结构的视角分析了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特征,同时结合金融危机之后国际经济环境新变化,探讨了东亚区域生产网络所面临不平衡性、脆弱性与难以持续性等困境。后危机时代各成员国之间协同调整的内需驱动之路,则是东亚区域生产网络转型的必然选择。考虑到我国在东亚区域生产网络中的分工地位,本文亦得出了对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有益启示。
关键词:
区域生产网络 困境 转型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赵雪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美国经济迅速发展并形成了一家独大的局面。与此同时,东亚①地区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发展迅速。地区主义的不断崛起必然会对霸权国家提出挑战。本文认为从经济的角度来看,美国通过商品美元的回流机制、石油交易的美元计价机制和对外债务的本币计价机制维系其金融霸权地位,并使东亚地区成为支撑美国金融霸权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治与地区安全角度来看,美国根据其国家利益需要制定东亚区域政策,对把其排除在外的区域合作态度消极,对占据东亚地区的主导权态度积极。未来东亚区域一体化的关键在于中日两国对于区域领导权的配置及领导路径的选择。
关键词:
东亚区域合作 霸权 美国 中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伲永贵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区域一体化逐渐增强,同时区域公共治理问题却凸显出来。如何有效促进区域治理合作、实现区域治理现代化,成为当今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组织社会学在场域、组织和制度方面都蕴涵不少有价值的思想观点,对区域治理合作具有很好的理论借鉴意义。从组织社会学的视角审视,区域治理合作要走出当前的困境,需要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重塑价值理念,构建合作共享导向的组织场域;完善组织机构,建立科学高效的合作机制;健全制度规范,提供保障合作有效实现的基础。
关键词:
区域治理合作 场域 组织 制度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斌
本文立足中国视角 ,对当前各种流行的东亚汇率合作方案做出了评价。研究发现 ,由于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快速变化 ,加上欠发达的国内金融市场 ,钉住一揽子货币、亚洲汇率机制等一系列东亚汇率合作方案不能对当前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构成有益的改善。推进东亚汇率合作 ,中国一方面可以通过呼吁日元对美元的稳定实现东亚区域内货币之间的稳定 ,另一方面 ,推进人民币在东亚区域更加广泛的使用是中国参与东亚货币合作的战略目标。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赵放
美韩签署FTA是两国对现实背景和贸易环境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尽管美国的遏制意图和韩国的抢占制高点的意图有所不同,但其共同点都是试图使自身在未来的东亚区域合作中占据主动位置,但美韩FTA的久拖不决也使其潜在的影响产生了变数。韩国的这一举动显然是在走一条有别于东亚区域合作既有模式的道路,必然会对原有进程产生影响。它还使中国目前在东亚区域合作中所取得的成果缩水,因而有必要重新评估我国自身的FTA战略,以寻找根本性的解决方案。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李建民
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剧烈变化。一方面,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着经济全球化,而经济全球化又推动着经济一体化;另一方面,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风起云涌,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和向南美延伸,欧盟东扩。与大西洋两岸区域经济合作的蓬勃发展相比,东亚区域合作显得非常滞后。没有区域经济合作,东亚各国在全球竞争中就会处于劣势,在国际经济规则制定过程中就会永远处于较低地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园
自从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东亚各国纷纷认识到开展区域金融合作的必要性,以增强抵御风险,化解危机的能力。而美元区和欧元区的相继建立既验证了最优货币区理论在实践上的可能性,也增强了东亚各国成功合作的信心。文章从合作的背景和动因,实际进展情况和最终目标,以及面临的困难这三个方面分析讨论了东亚区域金融合作的可行性,并进一步探讨了新加坡在合作中可扮演的角色。
关键词:
东亚 区域金融合作 可行性 探析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泓
日本作为亚洲经济强国,实施的东亚区域合作战略将决定东亚经济的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分析日本区域战略的转变并探讨其参与东亚合作的障碍性因素,得出日本只有增进亚洲认同感,循序渐进地开展合作,积极发挥大国作用,才能分享区域一体化的巨 大利益的结论。
关键词:
日本 战略 东亚 区域合作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宋志勇
中韩两国作为近邻,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良好密切的经贸合作关系,双方已经具备了建立FTA的良好条件。2012年5月,中韩两国在北京正式宣布启动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但是,中韩两国在FTA谈判中面临许多难点,需要共同努力,相互妥协方可达成高水平的FTA。中韩建立FTA标志着东亚地区重要经济国家之间将开始建立自由贸易区,对东亚地区乃至世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我们在积极期盼中韩FTA建立之时,也应适应中韩建立FTA给中国带来的挑战与变化,制定相应的应对之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媛媛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东亚经济体普遍面临着从出口主导向内需主导的发展方式转变的压力。然而,目前各经济体单独扩大内需存在困难,本文试图将东亚内需整合起来,探讨在东亚构建区域性内需。通过进一步提升消费水平、调整投资结构、扩大区域内贸易和完善产品结构,东亚内需的潜力将会被极大地开发出来,成为东亚持续发展新的推动力。
关键词:
东亚 区域性内需 消费 需求结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坤
从"三角贸易"到"新三角贸易",东亚地区贸易模式都未能摆脱对外部市场的高度依赖,特别是对美国市场的依赖。中国作为区域内经济贸易大国,随着经济改革的日益深入及增长方式的转变,其在东亚区域贸易分工模式转变中的地位及作用将不断增强。本文以中国在东亚区域内的重要贸易伙伴国为研究对象,从世界和东亚两个区域范围入手,以进口份额分布与进口增长率分解指标按进口来源地和按产品分类的分布分别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市场在东亚区域内的地位及作用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
新三角贸易 外部依赖 市场提供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冉从敬 郭潇凡 何梦婷
跨境数据流动因巨大的经济价值和潜在的地缘政治风险成为数据治理议题关注的焦点。围绕跨境数据流动带来的诸多利益,各主权国家和重要地区纷纷出台相关政策。目前世界跨境数据流动仍处于以欧美为主导的区域性合作与妥协的跨境数据流动规制下,我国推动国际跨境数据流动的多边治理合作道阻且长。文章调研欧盟、美国、日本、俄罗斯等主权国家和重要组织的跨境数据治理政策,结合双边和多边区域贸易协定,梳理国际跨境数据流动规制的内部机理,剖析全球跨境数据流动多边合作治理存在的困境,提出符合我国价值导向的变革路径。文章将跨境数据流动治理内部机理划分为规制主体、规制客体与规制手段3个维度,分析国际跨境数据流动治理合作的各国价值理念互斥、监管制度模糊、区域合作碎片化的现实问题,据此提出以普适共赢为优先的规则制定、以数据确权为依托的第三方监管、以例外条款为补充的合作前提3种国际跨境数据流动合作治理变革路径,为我国加快融入全球跨境数据流动治理步伐提供参考。
关键词:
跨境数据流动 全球治理 数据主权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金柏松
众所周知,东亚地区的中国、日本、韩国是一直徘徊在区域经济合作之外的世界三个主要国家。东盟国家虽在自行发展,然仅能制定次区域自贸区行动计划。所以,东亚区域类似自由贸易区的整体性合作一直处于空白状态。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一是美国强烈反对,日本不敢违背美国意愿;二是日本国内经济陷入长期低迷无力顾及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建民 支大林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事业蓬勃发展。但是,过去由日本主导或作为“头雁”的东亚经济发展模式,随着日本经济的衰退和中国的腾飞已荡然无存,东亚在经济合作中主导力量缺位。谁又能在东亚区域合作中发挥领导的作用?当前,中日尚不可能,东盟在当前及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可发挥统招者的作用。东亚各国以及其他参与国亦惟有借助于东盟这个主导平台,才能更好、更快、更顺利地走向区域经济合作和奔向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光明大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