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24)
- 2023(15775)
- 2022(13230)
- 2021(12302)
- 2020(10270)
- 2019(23692)
- 2018(23652)
- 2017(45259)
- 2016(24831)
- 2015(28142)
- 2014(28440)
- 2013(27850)
- 2012(25447)
- 2011(22811)
- 2010(23001)
- 2009(21015)
- 2008(20675)
- 2007(18286)
- 2006(16330)
- 2005(14803)
- 学科
- 济(98757)
- 经济(98640)
- 管理(68296)
- 业(64093)
- 企(50776)
- 企业(50776)
- 方法(40453)
- 数学(34001)
- 数学方法(33530)
- 中国(28737)
- 农(27715)
- 贸(24723)
- 贸易(24708)
- 易(23932)
- 地方(23906)
- 财(23292)
- 学(22959)
- 业经(22702)
- 制(20266)
- 农业(17970)
- 理论(17653)
- 银(15934)
- 银行(15888)
- 和(15526)
- 融(15190)
- 金融(15181)
- 行(15169)
- 环境(14724)
- 体(14437)
- 技术(14164)
- 机构
- 大学(349663)
- 学院(347301)
- 济(136347)
- 管理(133422)
- 经济(133070)
- 研究(121661)
- 理学(114203)
- 理学院(112866)
- 管理学(110728)
- 管理学院(110105)
- 中国(90737)
- 京(76541)
- 科学(76203)
- 财(62331)
- 所(62322)
- 农(57890)
- 研究所(56425)
- 中心(54496)
- 江(53150)
- 业大(51790)
- 财经(48946)
- 北京(48732)
- 范(48713)
- 师范(48247)
- 农业(45245)
- 院(44810)
- 经(44293)
- 州(43245)
- 经济学(39815)
- 师范大学(38891)
- 基金
- 项目(234812)
- 科学(183199)
- 研究(173787)
- 基金(167625)
- 家(146437)
- 国家(145199)
- 科学基金(123193)
- 社会(107213)
- 社会科(101386)
- 社会科学(101355)
- 省(92126)
- 基金项目(88507)
- 自然(79298)
- 教育(79240)
- 划(77662)
- 自然科(77399)
- 自然科学(77380)
- 自然科学基金(75921)
- 编号(72421)
- 资助(68619)
- 成果(60362)
- 重点(53003)
- 发(50973)
- 部(50794)
- 课题(50421)
- 创(48108)
- 创新(44871)
- 科研(44619)
- 项目编号(44374)
- 国家社会(43523)
- 期刊
- 济(154741)
- 经济(154741)
- 研究(105962)
- 中国(71380)
- 学报(57038)
- 农(53300)
- 科学(50957)
- 管理(49411)
- 财(46505)
- 教育(44964)
- 大学(42712)
- 学学(39437)
- 农业(36673)
- 融(30877)
- 金融(30877)
- 技术(30080)
- 业经(25714)
- 经济研究(24723)
- 图书(23652)
- 财经(23188)
- 问题(21394)
- 贸(20034)
- 经(19842)
- 业(18860)
- 国际(17370)
- 理论(16932)
- 科技(16471)
- 书馆(16423)
- 图书馆(16423)
- 版(16203)
共检索到5304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于晓燕
东亚经济体的服务贸易发展速度引人注目,在多数服务部门存在贸易竞争力上的互补关系,并已形成了以东盟为核心的交错复杂的服务贸易一体化制度安排网络,具备了实施东亚服务贸易一体化的良好基础。为如期完成RCEP,各方需共同努力,在具体的谈判机制、部门自由化安排以及承诺表形式等方面作出合理安排。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徐春祥
欧洲半个多世纪的区域一体化实践为世界上其他地区的一体化合作提供了理论和组织模式借鉴,但欧盟(原15国)是一个"同质"成员结构的区域,其一体化历程有着独特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原因,一体化组织模式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制度性安排;而东亚是一个"异质"成员结构的区域,东亚的"异质"结构特征意味着其区域经济合作将有着自己独特的路径,贸易一体化是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初级阶段,建立基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区域生产网络是东亚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途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吴莹 余振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福利来源就是分工经济,反映分工水平和分工地位的贸易结构是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福利效应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贸易互补性指数(TCI),对中国与东亚经济体贸易结构的竞争性和互补性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此为基础分析了中国参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选择。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徐春祥
以东亚为代表的"异质"结构成员间的区域一体化进程,不仅表现出制度协调的特征,同时体现出一段较长时期的基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浅层次"贸易一体化的阶段。贸易一体化是"异质"结构成员间区域经济合作的初级阶段,"浅层次"贸易一体化是贸易一体化的阶段之一,是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新的模式,建立区域生产网络是目前东亚进行"浅层次"贸易一体化,从而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形式。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静
本文通过比较区域贸易协定中涉及的WTO+条款和WTO-X条款数量,分析了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度。结果表明,一方面东亚各国已签订的区域贸易协定中包含大多数WTO+条款和部分WTO-X条款内容,说明东亚正在积极推进深度一体化;另一方面东亚地区已签订的区域贸易协定中对于WTO+条款的覆盖率和执行率均要高于其对WTO-X条款的覆盖率和执行率。作为东亚地区的一个重要成员国,中国已签订的区域贸易协定深度仅略高于东盟,远远低于韩国、新加坡和日本等国。因此,中国亟需将深度一体化内化于自贸区战略中,积极谨慎地推进贸易投资新议题的谈判,加快与"自然贸易伙伴"的深度区域经济合作。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智强
近年来,伴随着世界区域贸易集团的兴起,关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开始出现并广泛深入展开。在当前的后金融危机时代,区域经济集团能够显著增强平抑经济波动、防御经济风险的能力。本文从自由贸易区和货币同盟两个角度对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本文研究认为:当前建立自由贸易区会促进东亚各国家的贸易和经济发展,而货币同盟则有利有弊,虽然可以减少国家的汇率波动,但是会导致通货膨胀税以及货币政策独立性的丧失,降低目前的高通货膨胀率的努力会带来高昂的短期成本,甚至可能导致经济衰退,因此,需要对货币同盟的建立持更为谨慎的态度。
关键词:
区域经济一体化 自由贸易区 货币同盟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邵惟楠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刁慕蓉 程永锋
区域货币一体化是区域性经济组织为开展区域性金融合作与协调、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一种适应性选择。东亚地区货币合作是亚洲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基于最 优货币区理论,对建立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且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东亚区域 货币一体化 可行性 前景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喻旭兰 刘舒
文章通过使用1990~2008年度的数据,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东亚国家的FDI与区域内投资和贸易一体化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长期而言,在区域生产网络机制的作用下,FDI的流入将促进东亚区域内国家(地区)之间的贸易和投资流动,有利于推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当前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展缓慢的背景下,通过一系列激励措施吸引外资,是促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不错选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利霞
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东亚以东南亚的东盟和东北亚的中日韩三国为主体,开始广泛地参与到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由于这四大格局体系在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规模和历史问题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异,再加上美国的影响,使得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未来显得扑朔迷离。文章分析了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构想产生的背景、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国需要担负起推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任、充分利用现有的合作基础、关注世界格局的变化、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强同东盟及美日韩的沟通以促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关键词: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 问题 FTA战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余梅
中国一直是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者和支持者,如何确定和调整东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切实发挥大国作用,实现区域间各国的合作共赢,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是中国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当前我国双边自由贸易区FTA战略面临着诸多挑战,我国要借助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东风",通过不断加强与区域内发达国家间的合作,加快确立世界FTA网络格局中的轴心国地位等措施加强中国FTA战略的实施。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东海
本文扼要回顾了东亚区域一体化的复兴过程,认为自发的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各国谋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以及各国政府偏好和观念的转变是东亚区域合作取得进展的根本动因。但是,东亚区域一体化的前景并不确定,有赖于中日互信的建立和美国对东亚合作的态度。东亚区域一体化最终取决于区域内国家(地区)的远见卓识和共同努力。
关键词:
区域一体化 东亚合作 大国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余明勤
面对欧洲、美洲两大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东亚地区也在积极蕴酿建立一个区域性经济联合体,并已提出了“东亚经济圈”、“黄海经济圈”、“日本海经济圈”、“东北亚经济圈”等等构想,以便与欧美两大经济集团相抗衡。东亚地区一般泛指西太平洋的亚洲地区,即亚太地区。而本文讨论的东亚地区主要指中国、日本、“四小”和东盟(新加坡除外)诸国四个组成部分,为区别起见,故称“东亚区域”。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伟 杨娇辉 孙大超
本文使用东亚8个投资国和9个东道国2001~2010年双边权益类与债券类资产组合投资头寸数据,采用金融资产交易引力模型的分析框架,探讨了东亚区域金融一体化的动因与阻力。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全球金融资产交易额来说,东亚经济体并没有更多地持有本区域的金融资产;东亚经济体双边金融资产头寸的影响因素很大程度上与引力模型理论相背离,双边贸易是东亚金融一体化最主要的驱动因素;东亚国家之间的政治冲突、交易币种的选择是阻碍区域金融一体化进程的重要原因。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和春红
"东亚共同体"的前景与可行性如何,以及在现有的"10+3"、"3+10"与东亚峰会的"10+6"模式中,东亚区域合作与一体化最终会作什么样的路径选择,是目前学术界热烈讨论的话题。综观东亚区域合作发展的历史,结合东亚地区的现实,未来的东亚区域合作与一体化,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维持东盟10国引导、中日韩3国不断密切三方合作,向东盟10国辐辏(即"10+3")的局面。在"10+3"的背后,美国的影响是挥之不去的巨大的影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