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62)
2023(8354)
2022(7202)
2021(6538)
2020(5763)
2019(13192)
2018(12889)
2017(25190)
2016(14071)
2015(15814)
2014(16196)
2013(16253)
2012(15363)
2011(14026)
2010(14069)
2009(13146)
2008(13241)
2007(12235)
2006(10268)
2005(9375)
作者
(43210)
(36631)
(36267)
(34933)
(23144)
(17735)
(16788)
(14315)
(13617)
(12901)
(12508)
(12282)
(11676)
(11667)
(11544)
(11499)
(11420)
(10837)
(10597)
(10473)
(9114)
(8994)
(8838)
(8318)
(8239)
(8175)
(8145)
(8100)
(7438)
(7380)
学科
(64752)
经济(64697)
管理(37235)
(36714)
方法(30738)
(28969)
企业(28969)
数学(27405)
数学方法(27161)
(16160)
地方(15877)
(15093)
中国(14881)
(14491)
(11750)
贸易(11745)
业经(11709)
(11366)
(10814)
农业(10800)
(9644)
地方经济(9583)
(9547)
金融(9545)
(9337)
(9329)
财务(9312)
银行(9310)
财务管理(9287)
环境(8945)
机构
大学(211393)
学院(210028)
(86937)
经济(85072)
管理(77887)
研究(74451)
理学(67541)
理学院(66673)
管理学(65428)
管理学院(65026)
中国(54682)
科学(48206)
(44607)
(40365)
(39541)
(38545)
研究所(36296)
中心(34065)
业大(33701)
农业(32204)
(31767)
财经(31187)
(28468)
(28320)
师范(28172)
北京(27766)
经济学(27397)
(26582)
(25221)
经济学院(24958)
基金
项目(142095)
科学(111303)
基金(103048)
研究(100137)
(91471)
国家(90758)
科学基金(76142)
社会(63251)
社会科(59995)
社会科学(59976)
(55757)
基金项目(54879)
自然(50030)
自然科(48836)
自然科学(48817)
自然科学基金(47962)
(47735)
教育(46208)
资助(42288)
编号(39930)
重点(33009)
成果(32489)
(31785)
(31471)
(29030)
课题(27959)
科研(27874)
创新(27245)
计划(27091)
教育部(26597)
期刊
(91929)
经济(91929)
研究(57951)
中国(37832)
学报(37310)
(35531)
科学(33256)
(30231)
大学(27061)
管理(25779)
学学(25712)
农业(23964)
教育(20183)
(18027)
金融(18027)
技术(17228)
财经(15542)
经济研究(14991)
业经(14456)
(13490)
(13358)
问题(12726)
(11069)
技术经济(10870)
统计(10635)
资源(10511)
(10312)
商业(9972)
(9720)
理论(9713)
共检索到3019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媛媛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东亚经济体普遍面临着从出口主导向内需主导的发展方式转变的压力。然而,目前各经济体单独扩大内需存在困难,本文试图将东亚内需整合起来,探讨在东亚构建区域性内需。通过进一步提升消费水平、调整投资结构、扩大区域内贸易和完善产品结构,东亚内需的潜力将会被极大地开发出来,成为东亚持续发展新的推动力。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晓霞  
通过一个公共权力中心的同一供给模式提供公共产品的欧洲主义路径并不适用于东亚地区合作。东亚地区安全领域集中于领土(岛屿)主权争端问题而产生的对内生性安全矛盾进行管控的公共产品需求特点,使其在逻辑上更需要大国供给的"次佳表现"供给模式;经济方面集中于贸易和金融领域而产生的外生性经济危机应对的需要,使各国更容易参与到联合供给的加权模式中。当然,为实现这两种理想供给模式,东亚地区还需要解决三个核心问题:一是区域性公共产品与"俱乐部产品"之间的关系;二是市场依赖从域外转向域内;三是区域性公共产品供给与国家吸收能力的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晓霞  
通过一个公共权力中心的同一供给模式提供公共产品的欧洲主义路径并不适用于东亚地区合作。东亚地区安全领域集中于领土(岛屿)主权争端问题而产生的对内生性安全矛盾进行管控的公共产品需求特点,使其在逻辑上更需要大国供给的"次佳表现"供给模式;经济方面集中于贸易和金融领域而产生的外生性经济危机应对的需要,使各国更容易参与到联合供给的加权模式中。当然,为实现这两种理想供给模式,东亚地区还需要解决三个核心问题:一是区域性公共产品与"俱乐部产品"之间的关系;二是市场依赖从域外转向域内;三是区域性公共产品供给与国家吸收能力的不对称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伟  杨娇辉  孙大超  
本文使用东亚8个投资国和9个东道国2001~2010年双边权益类与债券类资产组合投资头寸数据,采用金融资产交易引力模型的分析框架,探讨了东亚区域金融一体化的动因与阻力。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全球金融资产交易额来说,东亚经济体并没有更多地持有本区域的金融资产;东亚经济体双边金融资产头寸的影响因素很大程度上与引力模型理论相背离,双边贸易是东亚金融一体化最主要的驱动因素;东亚国家之间的政治冲突、交易币种的选择是阻碍区域金融一体化进程的重要原因。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伍华佳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整个经济发展的浪潮,是任何国家无法回避的,其终极则是世界经济高度一体化,其主要特征是民族国家边界的逐渐模糊和国家间经济体制和规则的不断趋同。同时,经济全球化也意味着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日益加深,阻碍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各种壁垒正在不断削减这样一个历史进程,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则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中的必然过程。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是通过区域自由贸易往来及科学技术进步而实现的。超越国界的资本、技术、信息、管理和劳动力等有限的生产要素在全区域范围中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从而获得效用最大化,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和比较利益,扩大区域内...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关孔文  房乐宪  
在当前全球气候治理谈判进程缓慢背景下,区域层面的气候治理显得日益重要。然而,气候变化形势严峻的东亚地区并未能形成类似于欧盟一体化程度较高的气候治理合作机制。东亚国家因领土争端等安全议题使国家间关系相对紧张与复杂,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气候变化治理的区域性合作;域内国家发展现状差异较大,经济发展模式和能源消费结构的差别导致针对发展性问题的关切不同;在联合国框架下的治理机制中,分属不同气候谈判集团,所持立场也存在一定的分歧;加之外交传统惯性和域外其他行为体的影响,使得东亚区域气候变化治理一体化进程相对滞后,造成区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宋志勇  
中韩两国作为近邻,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良好密切的经贸合作关系,双方已经具备了建立FTA的良好条件。2012年5月,中韩两国在北京正式宣布启动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但是,中韩两国在FTA谈判中面临许多难点,需要共同努力,相互妥协方可达成高水平的FTA。中韩建立FTA标志着东亚地区重要经济国家之间将开始建立自由贸易区,对东亚地区乃至世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我们在积极期盼中韩FTA建立之时,也应适应中韩建立FTA给中国带来的挑战与变化,制定相应的应对之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坤  
从"三角贸易"到"新三角贸易",东亚地区贸易模式都未能摆脱对外部市场的高度依赖,特别是对美国市场的依赖。中国作为区域内经济贸易大国,随着经济改革的日益深入及增长方式的转变,其在东亚区域贸易分工模式转变中的地位及作用将不断增强。本文以中国在东亚区域内的重要贸易伙伴国为研究对象,从世界和东亚两个区域范围入手,以进口份额分布与进口增长率分解指标按进口来源地和按产品分类的分布分别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市场在东亚区域内的地位及作用进行深入研究。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赵雪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美国经济迅速发展并形成了一家独大的局面。与此同时,东亚①地区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发展迅速。地区主义的不断崛起必然会对霸权国家提出挑战。本文认为从经济的角度来看,美国通过商品美元的回流机制、石油交易的美元计价机制和对外债务的本币计价机制维系其金融霸权地位,并使东亚地区成为支撑美国金融霸权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治与地区安全角度来看,美国根据其国家利益需要制定东亚区域政策,对把其排除在外的区域合作态度消极,对占据东亚地区的主导权态度积极。未来东亚区域一体化的关键在于中日两国对于区域领导权的配置及领导路径的选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斌  郭戎  
一、东亚经济基本面和区域贸易合作的潜在收益从日本经济在战后的迅速增长,到四小龙、四小虎和中国经济的腾飞,东亚经济已经成了世界上一支举足轻重、极具活力的力量。1985~1998年间,区域内经济增长速度5.8%,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东盟与中日韩13国人口近20亿,占世界的1/3;GDP近7万亿美元,占世界的22.6%。区域内经济大都保持着较高的对外开放程度,而且相互之间保持密切的贸易、投资关系。1990~1998年间,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郑苏晋  姚丹  
农业保险作为政策性险种,对中国推进工业化、扩大内需具有重要意义。2013年黄浦江"漂流猪"事件的发生和育肥猪保险试点的开展,让人们看到了养殖业保险社会管理功能的重要性及发展契机,如何根据各地生猪养殖及生猪保险市场的现状制定差异化发展策略变得尤为重要。文章从政府、保险公司、养殖户等层面选取影响生猪保险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对我国四川、湖南等17个生猪主产区生猪保险市场的发展潜力进行评价;同时通过聚类分析法,将生猪主产区分为四类,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一类和二类地区,养殖企业应建立产业联盟,加快产业化进程;三类地区,应建立省域农险公司,探索适合的保险经营模式;四类地区,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完善生猪质量保...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许毓英  
作物及其品种是特殊的农业资源,通过育种改良作物种性,可以协调作物与环境的关系,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虽然我国小麦、玉米、水稻三大作物的品种改良在作物产量增加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其作物品种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仍然巨大;作物品种的品质改良依然是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技术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华北山前平原区、南方红壤丘陵山区、长江三角洲地区、西北绿洲农业区及农牧交错地带作物品种资源利用的区域性对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余明勤  
面对欧洲、美洲两大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东亚地区也在积极蕴酿建立一个区域性经济联合体,并已提出了“东亚经济圈”、“黄海经济圈”、“日本海经济圈”、“东北亚经济圈”等等构想,以便与欧美两大经济集团相抗衡。东亚地区一般泛指西太平洋的亚洲地区,即亚太地区。而本文讨论的东亚地区主要指中国、日本、“四小”和东盟(新加坡除外)诸国四个组成部分,为区别起见,故称“东亚区域”。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赵放  
美韩签署FTA是两国对现实背景和贸易环境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尽管美国的遏制意图和韩国的抢占制高点的意图有所不同,但其共同点都是试图使自身在未来的东亚区域合作中占据主动位置,但美韩FTA的久拖不决也使其潜在的影响产生了变数。韩国的这一举动显然是在走一条有别于东亚区域合作既有模式的道路,必然会对原有进程产生影响。它还使中国目前在东亚区域合作中所取得的成果缩水,因而有必要重新评估我国自身的FTA战略,以寻找根本性的解决方案。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和春红  
"东亚共同体"的前景与可行性如何,以及在现有的"10+3"、"3+10"与东亚峰会的"10+6"模式中,东亚区域合作与一体化最终会作什么样的路径选择,是目前学术界热烈讨论的话题。综观东亚区域合作发展的历史,结合东亚地区的现实,未来的东亚区域合作与一体化,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维持东盟10国引导、中日韩3国不断密切三方合作,向东盟10国辐辏(即"10+3")的局面。在"10+3"的背后,美国的影响是挥之不去的巨大的影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