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72)
- 2023(3715)
- 2022(3144)
- 2021(2784)
- 2020(2306)
- 2019(5164)
- 2018(4980)
- 2017(9666)
- 2016(5368)
- 2015(5886)
- 2014(5980)
- 2013(5942)
- 2012(5404)
- 2011(4841)
- 2010(4696)
- 2009(4443)
- 2008(4419)
- 2007(3997)
- 2006(3447)
- 2005(3115)
- 学科
- 济(27338)
- 经济(27311)
- 管理(16328)
- 业(12946)
- 企(11126)
- 企业(11126)
- 方法(10773)
- 数学(9688)
- 地方(9610)
- 数学方法(9603)
- 地方经济(6564)
- 财(6185)
- 学(5903)
- 中国(5516)
- 农(5031)
- 业经(4510)
- 环境(4419)
- 务(4166)
- 财务(4141)
- 财务管理(4133)
- 融(3950)
- 金融(3947)
- 制(3724)
- 和(3717)
- 企业财务(3591)
- 农业(3463)
- 贸(3427)
- 贸易(3427)
- 银(3279)
- 银行(3268)
- 机构
- 大学(76257)
- 学院(75811)
- 济(32234)
- 经济(31470)
- 管理(29642)
- 研究(27476)
- 理学(25341)
- 理学院(25021)
- 管理学(24576)
- 管理学院(24448)
- 中国(21309)
- 科学(17778)
- 京(16115)
- 所(14179)
- 财(13840)
- 中心(13146)
- 研究所(12988)
- 农(11821)
- 江(11746)
- 财经(11052)
- 业大(10939)
- 范(10559)
- 师范(10463)
- 院(10298)
- 经(10062)
- 经济学(9979)
- 北京(9901)
- 州(9338)
- 农业(9241)
- 经济学院(9035)
- 基金
- 项目(54608)
- 科学(43861)
- 基金(40617)
- 研究(38126)
- 家(36193)
- 国家(35975)
- 科学基金(30884)
- 社会(25189)
- 社会科(24033)
- 社会科学(24027)
- 基金项目(21797)
- 省(21256)
- 自然(20495)
- 自然科(20003)
- 自然科学(19998)
- 自然科学基金(19583)
- 划(18211)
- 教育(16971)
- 资助(16316)
- 编号(14702)
- 重点(12686)
- 发(12373)
- 部(11925)
- 成果(11344)
- 创(11052)
- 国家社会(10837)
- 科研(10566)
- 创新(10477)
- 计划(10270)
- 课题(10170)
共检索到1131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倩
东亚区域外汇储备库的建立对于区域内成员国而言机会成本与潜在收益并存。准备金指数法研究表明:同危机前相比,从外汇储备库制度安排中受益的国家数目和受益的幅度都有大幅增加,这表明外汇储备库的制度安排能使各国更好地应对国际金融风险,稳定金融市场。未来独立经济监控实体加之合理的东亚储备库制度安排就会形成亚洲货币基金(AMF)的雏形。
关键词:
货币合作 外汇储备库 亚洲货币基金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何泽荣 严青 陈奉先
在东亚货币金融合作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东亚外汇储备库正式成立。本文使用保险指数指标测算了在外汇储备库建设过程中不同参与者的参与动力差异,并藉此计算出参与者的成本/收益状况。结果发现:总体上,东亚经济体外汇储备库建设中呈现阶段性、"危机驱动型"特征;不同经济体从中受益差异明显,就中国而言,在外汇储备库建设中投入了最高的份额,收益也十分显著;未来外汇储备库的建设应该重点考虑对无参与动力经济体的补偿问题和参与动机强度不一致经济体的协调问题。
关键词:
外汇储备库 参与动力 成本收益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何泽荣 严青 陈奉先
在东亚货币金融合作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东亚外汇储备库正式成立。本文使用保险指数指标测算了在外汇储备库建设过程中不同参与者的参与动力差异,并藉此计算出参与者的成本/收益状况。结果发现:总体上,东亚经济体外汇储备库建设中呈现阶段性、"危机驱动型"特征;不同经济体从中受益差异明显,就中国而言,虽然在外汇储备库建设中投入了最高的份额,但收益十分显著;未来外汇储备库的建设应该重点考虑对无参与动力经济体的补偿问题和参与动机强度不一致经济体的协调问题。
关键词:
外汇储备库 参与动力 成本收益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郑海青
本文的研究主题是东亚货币合作背景下的外汇储备管理。文章运用俱乐部理论对东亚外汇储备库给各经济体带来的收益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得出了两个主要结论:一是在危机前、危机期间和危机后三个时期内,危机期间外汇储备库带来的收益是最显著的;二是东亚部分储备库带来的收益大于100%储备库,这些结论为东亚外汇储备库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和现实依据。文章最后提出了东亚发展外汇储备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东亚 外汇储备库 收益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郑海青
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东亚外汇储备库的筹建和增资一方面有助于进一步增强东亚地区资金救助能力,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东亚区域加强合作、应对危机的信心和决心。本文研究东亚外汇储备库的缘起、基础和成立过程,对东亚外汇储备库的意义和制度安排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中国的对策选择。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东亚外汇储备库 制度安排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琛 周宇
当前的全球金融危机加快了东亚地区金融合作的步伐,由"10+3"国家共同发起的东亚外汇储备库逐渐浮出水面。东亚外汇储备库自提出以来就被寄予厚望,被看作是亚洲地区的自救机制,是亚洲货币基金组织的雏形。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讨东亚外汇储备库的背景、特征、存在的难点问题以及它的未来发展。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东亚外汇储备库 亚洲货币基金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薛伟 陈奉先
基于2004~2016年金砖经济体的数据,采用横截面方差分解法,将外汇储备库因素引至方差分解模型中,考察不同外汇储备库规模下金砖经济体的风险分担程度及福利变化,实证研究发现,当前外汇储备库规模下,金砖经济体所实现的风险分担程度较低,但伴随着外汇储备库规模的扩大,其风险分担程度大幅度提升;金砖经济体已实现的福利收益甚微,仍存在较大的潜在福利上升空间。因此,金砖经济体应适时增加成员国,逐步扩大外汇储备库规模,以更好发挥外汇储备库风险分担的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晓宇
建立金砖国家外汇储备库,是此次峰会的一项重要议题。分析人士认为,金砖国家设立外汇储备库,意在织就一张自身的金融安全网,共同应对资本运作的风险和金融领域的动荡。金砖国家范围内设立外汇储备库的动向由来已久,2012年外界就曾传出金砖国家将设立共同基金以应对国际金融风险,中国外交部有关负责人此前也表示,金砖国家正在就建立外汇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珍 赵瑞君
随着我国外汇储备的持续增加,持有外汇储备的成本也在不断上升。本文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我国持有外汇储备的各项可量化成本,包括冲销成本、资本损失、债务性储备的成本和机会成本等;分析了我国外汇储备的收益,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外汇储备 成本 收益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奉先
应急储备安排(CRA)的设立是金砖国家推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构建外部金融安全网的重要实践。本文在运用保险指数测度金砖国家参与CRA动力的基础上,分析了CRA为参与各方带来的成本和收益问题。研究发现:金砖国家在CRA建设过程中呈现阶段性、危机驱动型特征;各国从CRA中受益差异明显;为避免类似清迈协议及其多边化的缺陷,未来CRA的完善应从扩大储备规模、完善内部治理、强化外部监管、提升低收益国的参与动力四个方面入手。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众敏
本文在分析外汇储备的来源后,对我国外汇储备的成本、收益及部门分布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外汇储备成本、收益分布非常不均,收益主要流入了外汇管理部门,而成本则由居民和商业银行承担。如果考虑居民和商业银行承担的成本,我国外汇储备成本高达764.9亿美元/年,相当于借入年利为7.2%的资产。最后,作者分析了高额外汇储备成本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包括改善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幅度与速度、试点建立外汇基金等。
关键词:
外汇储备 成本 收益 部门分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三兴 杜厚文
通过对东亚和拉美的外汇储备累积问题进行研究,得出全球产业转移所导致的贸易规模扩大和经常帐户盈余积累等实际因素是新兴市场外汇储备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的结论。东亚比拉美有更多外汇储备的原因是两个地区发展模式的差异所致,东亚依附于重商主义的出口导向战略不仅能够增加出口,且获得经常帐户盈余的稳定性也要强于拉美。但东亚的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在外汇储备积累上却表现出了一定的预防性动机。
关键词:
外汇储备 东亚 拉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野驰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后,东亚各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储备均出现激增现象。分析其外汇储备整体激增的原因,有利于了解中国外部市场环境,对未来解决高额外汇储备难题具有借鉴意义。"三角贸易"模式使各国国际收支账户出现盈余东亚各国有区别地实行金融体制改革,使其能够有效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实现区域内经济快速增长。对于东亚"后进国家"而言,工业化基本要经历新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权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新兴市场经济体尤其东亚新兴经济体逐渐累积了大规模的外汇储备。国际储备理论研究的重心由最优外汇储备理论转向东亚新兴经济体持有超大规模外汇储备的动机。在关于东亚经济体持有超额外汇储备的动机这一问题上,存在着差异极大的各种观点。随着研究的深入,亦有学者对"东亚经济体过度持有外汇储备的动机"这一命题本身进行了反思,提出了"伪命题说"。东亚经济体持有大规模外汇储备反映了其所处的国际金融环境及自身金融发展状况均面临极其不利的严酷现实。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昌黎
新世纪以来,全球外汇储备空前增加,日本、中国和东亚“四小龙”的增加尤为迅速。根据外汇储备的基本功能和运用状况,东亚外汇储备已处于储备过剩的状态。东亚过剩的外汇储备大量用于购买美国国债,这存在着无助于国内经济循环、运用收益不平衡、助长美国″双赤字″恶性循环、维护美元国际地位和发展中国家有可能在美元衰落中蒙受损失等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
外汇储备 迅速增加 东亚 运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