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34)
2023(12228)
2022(10176)
2021(9081)
2020(7364)
2019(16482)
2018(16135)
2017(30845)
2016(16795)
2015(18876)
2014(18960)
2013(18791)
2012(18107)
2011(16707)
2010(17219)
2009(15948)
2008(16028)
2007(14691)
2006(13399)
2005(12629)
作者
(51156)
(42968)
(42631)
(40246)
(27388)
(20238)
(19199)
(16379)
(16205)
(15521)
(14866)
(14436)
(14042)
(13962)
(13639)
(13164)
(12644)
(12503)
(12275)
(12273)
(11133)
(10614)
(10379)
(9883)
(9670)
(9578)
(9514)
(9501)
(8672)
(8530)
学科
(81032)
经济(80927)
管理(49020)
(45985)
(36501)
企业(36501)
地方(25565)
中国(24611)
方法(23643)
(22408)
业经(20546)
数学(19375)
数学方法(19175)
(18951)
(17296)
(15663)
(15169)
金融(15165)
农业(15016)
地方经济(14978)
(14653)
银行(14627)
(14244)
环境(14062)
(13262)
贸易(13250)
(13227)
(13151)
产业(13116)
技术(12752)
机构
学院(251449)
大学(249820)
(108101)
经济(105813)
研究(96944)
管理(90285)
理学(75787)
理学院(74779)
管理学(73613)
管理学院(73120)
中国(72853)
科学(57435)
(54936)
(51188)
(50347)
研究所(45188)
(42751)
中心(42545)
(41451)
财经(38780)
(36007)
师范(35660)
北京(35272)
(35251)
(34866)
业大(34572)
经济学(33253)
农业(33086)
(32530)
(30010)
基金
项目(161103)
科学(127933)
研究(120938)
基金(115326)
(100464)
国家(99617)
科学基金(84537)
社会(78127)
社会科(74162)
社会科学(74148)
(64574)
基金项目(60421)
教育(54095)
(53931)
自然(51441)
自然科(50172)
自然科学(50157)
自然科学基金(49259)
编号(48365)
资助(45816)
(41834)
成果(40822)
重点(37820)
课题(35671)
(35424)
(34162)
发展(34072)
(33863)
(33506)
国家社会(32580)
期刊
(134968)
经济(134968)
研究(82121)
中国(59004)
(41602)
(38402)
学报(37398)
管理(37037)
科学(36884)
教育(30297)
大学(28601)
农业(28162)
(27888)
金融(27888)
学学(26801)
业经(22714)
技术(21932)
经济研究(20884)
财经(19605)
问题(17624)
(17090)
(14461)
(13888)
世界(13276)
国际(12980)
技术经济(12531)
科技(12289)
(12101)
论坛(12101)
现代(11990)
共检索到4072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凤翔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亚地区长期持续的经济高速增长,使之成为世界经济中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本文结合具体产业来分析东亚区域产业循环机制,揭示东亚经济保持活力的原因所在;并结合劳动力要素价格差异,产业附加价值的演变以及东亚诸国力量对比的变动来探寻该机制的发展趋势。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晓  
本文通过对东亚区域产业循环机制内涵的实证分析,揭示了其形成、发展的过程及其运作原理,并对90年代以来东亚区域产业循环机制日趋相对自律发展的新变化进行了剖析,指出东亚区域产业循环机制的进一步调整和变革,是未来东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罗力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虽然起步很晚,但东亚将成为当今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最活跃和最快的地区。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与欧盟和北美自贸区相比,将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特征,无论东盟还是中日韩,谁都不应在这个进程中寻求主宰和领导地位。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两个重要特点是它内容及目标的广泛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它的成功将大大丰富全球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东盟区域经济合作体系是整个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先驱者和奠基石。中国不但可以如期实现建成与东盟的自贸区的目标,而且还会成为推动合作进程的积极中坚力量。日本将结束长期以来的“脱亚入欧”态势,将重心逐渐转向东亚,并将成为这个地区最大的主体投资力量和引领经济科技...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朱英华  尹翔硕  
90 年代以来,东亚各国(地区)间出现了比较优势趋近、贸易依赖度加强、产业内贸易不断扩大的趋势。这是由于东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后出现的新现象。这一趋势出现的原因主要是东亚地区的供求关系、产品多样化与规模经济的矛盾、以及区内直接投资等出现了新的变化。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贸易的扩大及产业的升级都是有利的,因此我国应重视并发展产业内贸易。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史智宇  易行健  唐建伟  
本文运用Grubel-Lloyd产业内贸易指数与修正的Glick-Rose出口相似性指数,对东亚区城内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之间的贸易资料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证实了这一地区确实存在产业内贸易比重提高的趋势。研究表明,东亚产业结构由垂直向水平的整体性演进态势与东亚各经济体人均GDP的提高是促成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本文最后结合中国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超  
2003年12月12日,日本与东盟10国发表了旨在加强日本与东盟各国经济、政治和安全关系的《东京宣言》和《行动计划》,并首次提出了建立东亚共同体的概念。这次峰会预示着日本同东盟的区域经济关系将出现新的飞跃,是东亚自由贸易区发展进程中值得关注的新动向。本文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类型入手,深入探讨了WTO框架下自由贸易区在全球的发展状况及其原因,指出日本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战略和方针的调整是东亚自由贸易区发展进程中值得关注的新动向,对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将产生深远影响。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俐平  
产业空洞化是日本“泡沫经济”的重要表现之一。“产业空洞化”在日本已存在许多年,在最近的日本“泡沫经济”破裂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它不仅推动了日本产业结构的调整、转移,削弱了日本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对东亚经济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甚至因此可能改变东亚经济的走势。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禹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尤安山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21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的亮点。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将呈现怎样一个发展态势,这是全球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因为,东亚经济发展的任何变化,不仅对东亚各国,而且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当今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入手,着重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兴起、特点、发展趋势。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等问题作一探讨,从而使人们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复杂性、艰难性,尤其是中国融入东亚的重要性加深认识。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高思芃  姜红  张絮  
科技资源是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区域科技资源匮乏与协同度较低严重制约区域科技和经济快速发展。因此,如何促进区域科技资源协同与共享,如何推动各创新主体共同治理、共同发展是政府与学界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运用2008—2017年黑龙江省与吉林省科技统计数据及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哈长城市群科技资源协同现状与未来协同趋势进行测算,结合生态学理论与生态化治理方式,设计区域科技资源生态化治理机制。结果发现:2009—2017年科技资源复合系统协同度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增长态势平缓,其中2009-2011年和2013年复合系统协同度处于低水平协调状态,其它均处于一般协调状态。通过预测发现,2008—2022年科技资源复合系统协同度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仍处于一般协同状态。基于此,围绕科技发展生态环境、区域空间协同、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以及产学研合作等方面设计治理机制,促进区域科技快速发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白永秀  任保平  
区域经济学是与经济地理学联系在一起的,是由经济地理逐步演化而来的,区域经济学不断地吸收当代经济学的最新理论,加强与深化其基础理论研究,逐步走向体系化和规范化,形成了日益规范的空间分析经济学;从区域经济学的未来发展趋势看,区域经济学将以空间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作为基础,形成研究内容的综合化、具体化和微观化以及研究方法的模型化和计量化,并以“问题区域”为新的研究关注点。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桂军  汤碧  沈秋君  
随着产品内分工的发展,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日益深化已成为东亚区域经济发展不可逆的趋势。本文梳理了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表现和特征,对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引起的东亚贸易结构变化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对东亚各经济体的影响,揭示了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存在的缺点和潜在问题,并提出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促进东亚区域生产网络进一步发展的策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董彪  郭红  
区域性场外市场已经在全国各地设立与发展,其中部分区域型场外市场已经打破区域性的局限,逐渐成长为全国性的股份转让系统。但是我国在区域性场外市场的自律监管及行为规则方面准备不足,不仅无法妥善监管区域内的场外市场,也没有为成长起来的区域性场外市场进行监管方面的制度设计。区域性场外市场应有明确的法律地位、适当的准入条件以及良好的自律监管系统,以适应不同的发展阶段。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董彪  郭红  
区域性场外市场已经在全国各地设立与发展,其中部分区域型场外市场已经打破区域性的局限,逐渐成长为全国性的股份转让系统。但是我国在区域性场外市场的自律监管及行为规则方面准备不足,不仅无法妥善监管区域内的场外市场,也没有为成长起来的区域性场外市场进行监管方面的制度设计。区域性场外市场应有明确的法律地位、适当的准入条件以及良好的自律监管系统,以适应不同的发展阶段。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震海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与现实经济需求是与各方的承受能力联系在一起的。考虑到利益需求的差异,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要推动合作,就需要寻找共同利益,谋求共赢互利发展。为此,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应该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渐进式、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