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41)
- 2023(14096)
- 2022(11313)
- 2021(10544)
- 2020(8716)
- 2019(19910)
- 2018(19672)
- 2017(37783)
- 2016(20359)
- 2015(22750)
- 2014(22581)
- 2013(21503)
- 2012(19480)
- 2011(17215)
- 2010(16994)
- 2009(15172)
- 2008(14690)
- 2007(13068)
- 2006(11175)
- 2005(9576)
- 学科
- 济(77391)
- 经济(77293)
- 管理(53952)
- 业(48584)
- 企(39425)
- 企业(39425)
- 方法(32393)
- 数学(28010)
- 数学方法(27536)
- 中国(24048)
- 农(23265)
- 财(19506)
- 业经(18569)
- 地方(16093)
- 学(16021)
- 制(15462)
- 农业(15291)
- 理论(14028)
- 融(12964)
- 金融(12957)
- 银(12639)
- 银行(12612)
- 贸(12589)
- 贸易(12580)
- 体(12398)
- 易(12230)
- 行(12100)
- 和(12039)
- 技术(11418)
- 环境(11306)
- 机构
- 大学(268778)
- 学院(267600)
- 济(106015)
- 经济(103795)
- 管理(101223)
- 研究(90935)
- 理学(87011)
- 理学院(86066)
- 管理学(84260)
- 管理学院(83760)
- 中国(68200)
- 京(56525)
- 科学(54623)
- 财(50041)
- 农(44075)
- 所(43966)
- 中心(42800)
- 江(40790)
- 研究所(39982)
- 业大(39547)
- 财经(39271)
- 范(37626)
- 师范(37195)
- 经(35913)
- 北京(34783)
- 农业(34403)
- 院(34057)
- 经济学(32791)
- 州(32025)
- 技术(30898)
- 基金
- 项目(186474)
- 科学(147258)
- 研究(139551)
- 基金(134263)
- 家(117150)
- 国家(116195)
- 科学基金(99932)
- 社会(88267)
- 社会科(83437)
- 社会科学(83416)
- 省(73259)
- 基金项目(70233)
- 教育(65960)
- 自然(63015)
- 划(61819)
- 自然科(61594)
- 自然科学(61577)
- 自然科学基金(60438)
- 编号(57546)
- 资助(53445)
- 成果(47503)
- 重点(42563)
- 部(41046)
- 课题(40261)
- 发(40219)
- 创(39217)
- 国家社会(37059)
- 创新(36613)
- 科研(35586)
- 教育部(35578)
共检索到4027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国际政治与经济综合研究"课题组 刘强 王维 董庆安 黎峰
东亚共同体是东亚国家谋求官方合作的构想之一。历经多年,时隐时现,既有良好的构建基础,困难和挑战也十分明显。本文旨在分析东亚国家构建共同体所面临的有利条件和困难与挑战,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欧洲一体化建设的经验,提出构建东亚共同体所应具备的理性思维。本文认为:东亚以经济领域的合作为先导,以政治、外交、安全合作为保障,扩大交流、增进相互理解,培育地区的积极正向认同,使得合作给各成员带来更大的收益和好处,东亚共同体的远景规划最后就有可能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海冰
在探讨东亚经济一体化这一问题上,回顾欧洲一体化所走过的道路无疑会给我们带来诸多的启示。对于欧洲一体化历程的经验总结可以粗略地归结为以下几点:合作理念的确定、轴心国家的确立、利益切合点的适时选择、政策工具的有效实施以及有效的制度约束。针对东亚经济合作目前所呈现出来的多元化模式,我们不难看出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瓶颈在于中日韩的合作和地区利益分配中竞争和互补关系的有效协调。总之,从欧洲一体化的历程看东亚经济一体化,更应该注重确立合作的理念,捐弃前嫌。同时,东亚经济一体化也可以借鉴欧盟的经验,用具有约束力的条约机制去巩固每一个一体化的成果。对东亚各国而言,重要的是认识到一体化需要的是妥协﹐而不是对立。
关键词:
一体化 欧洲 东亚经济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卢新华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目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欧洲一体化的经验为东亚经济一体化带来了许多启示。实现东亚经济一体化,应以民间交往与文化交流为主要途径逐步培养东亚意识、以能源合作为突破口、以制度建设和经济领域的合作为重点、以中日合作为关键,还要坚持地区开放主义,争取美国的支持。
关键词:
一体化 欧洲 东亚经济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鲁桐
1992年,欧洲一体化继续沿着深化与扩大的轨道曲折前进;与此同时,欧共体经济增长速度继续放慢。影响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内需不足问题一时仍难以解决。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张韩模 刘巍 张舒
欧盟、东盟以及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均是为了推动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但是,英国脱欧说明,构建区域共同体在现实中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市民意识的差距,为此,形成教育共同体就显得十分重要。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毕吉耀
长期以来,东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主要靠市场力量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则落后于经济一体化进程。亚洲金融危机证明,仅靠市场推动的经济一体化是脆弱的,只有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东亚地区才能增强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保持经济的持续繁荣。亚洲金融危机后,东亚地区迅速建立起“10+3”的合作机制,在加强金融领域合作的同时,也不断拓展在经贸投资等领域的合作,并逐步确立了以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和东亚共同体的长远奋斗目标。特别是在中国提出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后,东亚地区的合作步伐明显加快。尽管目前离建立东亚共同体的长远目标还很遥远,但东亚地区的合作进程已不可逆转,各种形式的合作努力将最终推动长远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东亚经济一体化 东亚经济合作 东亚共同体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赵建民
创建共同合作、协同发展的“东亚共同体”,业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发展趋势。历史事实证明:东亚地区是世界历史上最早“一体化”的区域;它既有成功的、进步的古代“东亚文化圈”,也有反动的、失败的近代“大东亚共荣圈”,还有设想中的“东亚共同体”。然而,现实中的“历史认识问题”,是直接关系到“东亚共同体”能否迅速建立的前提条件。为促进未来“东亚共同体”区域内的沟通和交流,需要在汉字的基础上创建共通文字,这不是复旧,而是与时俱进的创新。当人们思考构建“东亚共同体”时,在普遍关注经济协作的情况下,尤应重视思想文化观念的问题,因为东亚各国间的政治的、经济的、外交的问题,不能光靠政治的、经济的、外交的手段来解决,而确实需要从思想文化观念方面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河泰庆
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中 ,欧洲煤钢联营是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从某种意义上说 ,欧洲一体化是以政治和军事需要开始的产业部门的联合 ,进而在其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全面联合。这一过程中 ,在机构、制度建设上 ,欧洲联邦主义人士的积极推动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展望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 ,我们认为 ,为实现东北亚经济的一体化 ,在推进总体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 ,应同时考虑探索产业部门领域的联合。另外 ,为了东北亚经济一体化不致失败且长期发展 ,还应该建立超越各国利害关系的跨国性制度和机构 ,更重要的是还需要有一批为东北亚经济一体化而献身的人才。
关键词:
欧洲煤钢联营 东北亚 经济一体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董立延
东亚共同体必须以中日韩为核心,中日韩作为东亚乃至东北亚核心成员,应为东北亚区域合作和经济一体化进程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气氛。在新形势下,为促进东北亚经济一体化,东北亚各国应建立战略互信关系,建立东北亚多边安全合作机制,加强多边安全合作。中日韩三国应率先建立"中日韩能源共同体"、"中日韩环境共同体"等局部区域共同体,并以区域经济圈为依托逐步建立三国自由贸易区。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姚铃
从德国马克到欧元,是德国为了消除欧洲其他国家,尤其是法国对德国崛起的担忧,而主动绑定货币政策的行为;同时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德法两国几代政治家努力谋求欧洲和平、化解夙仇的智慧结晶。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货币格局的演变从1948年6月德国马克重生,到1999年1月欧元在区内各国银行系统流通,及至2015年3月欧洲央行宣布实施"扩大资产购买"的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于晓华
"长三角一体化"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现有的具体政策主要集中于"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等硬体设施的建设,而对于如何在制度层面制定统一的政策,切实加强长三角地区经济体系的深度融合,还缺乏深入的探讨和实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现代农业具有很强的负外部性。本文通过分析和比较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共同农业政策制定的经验,指出为了保障粮食安全供给、消除负外部性,在长三角地区制定统一的农业政策,对推进长三角一体化、促进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维然 赵凤莲
自独立以来,中亚国家组织和参加了多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但这些组织,包括其中最为成功的欧亚经济共同体,是否提升了各国一体化水平却尚无定论。通过研究认为参与一体化对中亚国家出口的增长是有利的,但欧亚经济共同体却并未发挥各国预期的作用。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各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不一、产业结构的缺陷和市场化程度低下。目前中亚已初步形成了基于市场化的贸易一体化网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各国政府尚未认识到其作用和积极性。
关键词:
多米诺 意大利面碗 巴扎贸易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明华 陈健锋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尽管东亚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但是除了正在成长中的东盟自由贸易区和没有约束力的亚太经合组织、亚欧会议外,东亚尚未形成正式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通过分析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的"雁行模式"的利弊、APEC的特点、四轮驱动模式的作用,针对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点、建立东亚共同体的长远目标,提出了加快实现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世元
欧洲经济一体化不仅在经济、贸易合作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在内部法律趋于一致方面也作出了富有成效的探索。欧洲共同体通过提出解决法律冲突的原则,确立特殊司法程序,制定对各成员具有拘束力的规则等方式,使成员之间、成员与共同体之间不同的法律制度趋于一致,有效地保障了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欧洲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不仅对传统的立法、司法制度产生了重大的冲击和影响,对于正在实施中的中国内地、香港、澳门的更紧密经贸关系也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区域经济一体化 法律趋于一致 CEPA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潘广云
欧亚经济共同体是以俄罗斯为主导的独联体框架内最重要的经济一体化组织。自2000年诞生以来,该组织在建立关税同盟方面取得了重大实质性进展,建立统一运输空间、统一能源市场和统一社会经济空间的工作稳步推进,金融和货币领域合作有所加强,经济一体化的静态效应、动态效应,以及非传统经济效应和"外溢"效应开始逐步显现。但由于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多数成员国的经济规模很小,且共同体内实行的是不同速度的一体化进程,共同体的一体化效应因而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欧亚经济共同体内俄白哈关税同盟的正式启动,欧亚经济共同体的一体化效应将明显改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