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24)
2023(10671)
2022(9157)
2021(8242)
2020(7033)
2019(16374)
2018(16117)
2017(31212)
2016(16952)
2015(19480)
2014(19958)
2013(20053)
2012(19399)
2011(17984)
2010(18348)
2009(17036)
2008(17162)
2007(15775)
2006(13948)
2005(12974)
作者
(52649)
(44340)
(44335)
(41852)
(28069)
(21188)
(20316)
(17377)
(16640)
(15923)
(15077)
(14684)
(14220)
(14201)
(13914)
(13790)
(13575)
(13185)
(12749)
(12737)
(11246)
(11164)
(10822)
(10097)
(9979)
(9974)
(9907)
(9822)
(9059)
(9012)
学科
(84925)
经济(84857)
(44144)
管理(42380)
(33033)
企业(33033)
方法(32015)
数学(27399)
数学方法(27201)
地方(25173)
(24440)
中国(24027)
(23191)
贸易(23177)
(22402)
业经(19026)
(16420)
农业(16193)
(15742)
地方经济(14101)
(13885)
(13304)
金融(13302)
(13065)
银行(13033)
(12633)
产业(12610)
(12451)
环境(12144)
技术(12047)
机构
学院(257364)
大学(254831)
(113310)
经济(110966)
研究(95945)
管理(92471)
理学(77932)
理学院(76955)
管理学(75726)
管理学院(75242)
中国(71334)
科学(58102)
(55632)
(50874)
(48918)
(48480)
研究所(45905)
中心(42972)
(41400)
业大(38476)
农业(38180)
财经(38102)
北京(35844)
(35629)
师范(35278)
经济学(35013)
(34298)
(34142)
(33084)
经济学院(31761)
基金
项目(161586)
科学(124938)
研究(120017)
基金(112898)
(98148)
国家(97278)
科学基金(80993)
社会(74648)
社会科(70846)
社会科学(70826)
(65422)
基金项目(59471)
(54434)
教育(53982)
编号(49862)
自然(49812)
自然科(48570)
自然科学(48556)
自然科学基金(47664)
资助(46556)
(42193)
成果(41178)
重点(37205)
课题(35619)
(35481)
发展(34300)
(33740)
(33590)
创新(31484)
科研(30560)
期刊
(133517)
经济(133517)
研究(79032)
中国(54791)
(45844)
学报(39903)
(36752)
科学(36489)
管理(33401)
农业(31322)
大学(29462)
教育(28667)
学学(27647)
(25744)
金融(25744)
业经(23492)
技术(22858)
经济研究(21683)
问题(19318)
(18918)
财经(18569)
(17145)
国际(16784)
(16178)
世界(14047)
商业(13904)
技术经济(13882)
图书(12031)
统计(11949)
(11922)
共检索到4050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郑昭阳  周昕  
近年来,东亚地区产业内贸易发展十分迅速。本文对东亚10个主要经济体1992-2005年的产业内贸易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业内贸易已经成为东亚的主要贸易形式。在各类产品中,机械和运输设备(SITC7)的产业内贸易程度最高,且提高最快。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原因在于东亚地区产业内分工的不断深化以及基于生产环节专业化分工的产品零部件贸易的迅速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昭阳  周昕  
近年来,东亚地区产业内贸易发展十分迅速。本文对东亚10个主要经济体1992-2005年的产业内贸易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业内贸易已经成为东亚地区的主要贸易形式。在各类产品中,机械和运输设备(SITC7)的产业内贸易程度最高,且提高最快。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原因在于东亚地区产业内分工的不断深化以及基于生产环节专业化分工的产品零部件贸易的迅速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国平,胡新华,王晋  
本文对我国服务业整体和内部各部门的产业内贸易发展状况进行了测算,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实证分析,从中得出以下结论:我国服务业整体、内部各部门均主要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要贸易模式;我国技术密集型服务行业的产业内贸易尚不明显,仍然是以产业间贸易为主要特征;我国服务业横向产业内贸易仍然不够突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史智宇  易行健  唐建伟  
本文运用Grubel-Lloyd产业内贸易指数与修正的Glick-Rose出口相似性指数,对东亚区城内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之间的贸易资料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证实了这一地区确实存在产业内贸易比重提高的趋势。研究表明,东亚产业结构由垂直向水平的整体性演进态势与东亚各经济体人均GDP的提高是促成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本文最后结合中国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邹宗森  原磊  薄晓东  
目前中国与东亚地区的贸易模式仍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产业内贸易比重较低且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表明:市场规模、人均收入水平、汇率和FDI是影响贸易模式的重要因素。加强区域合作,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提高创新能力,有助于提升我国产业内贸易水平。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史智宇  
本文运用Grubel-Lloyd产业内贸易指数与修正的Glick-Rose出口相似性指数对东亚区域内自80年代中期以来到90年末之间的贸易资料①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证实了这一地区确实存在产业内贸易比重提高的趋势。研究表明,东亚产业结构由垂直向水平的整体性演进态势与东亚各经济体人均GDP的提高是促成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分析了制约我国与东亚发展产业内贸易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庞磊  
文章运用G-L指数、Brye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状况进行分析,并对我国的高新技术贸易产业内贸易指数进行了测度。结果显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和国际竞争力总体上呈逐年提升的发展趋势,但是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仍然存在生产体系不健全、品牌商品少、科技含量低、产品档次低等问题,产业链分工中仅处于加工低端制造环节。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汉君  
本文通过对1992年至2004年中日产业内贸易指数及其变动情况的计算和分析,得出中日产业内贸易综合指数稳定上升的趋势,特别是机械、电子类商品的产业内贸易规模大、程度深。分析了中日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原因和特点,进而提出了中日产业内贸易总体规模扩大、机电产业为重点的发展趋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马健美  
目前,中日贸易以工业制成品贸易为主,中国对日本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中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比重不断提高。本文通过对1999-2005年中日工业制成品贸易的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实证分析,得出中日产业内贸易发展迅速。同时,本文也根据中国对日本贸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胡昭玲  
本文在简要回顾近些年来东亚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概况后,主要分析了该地区外贸急剧下降的深层次原因。最后,本文对该地外贸前景作了展望,认为东亚经济全面复苏还需一个长期的调整过程,1999年东亚发展中国家外贸状况会好于1998年,但不大可能出现强劲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晶  郭翔宇  
本文分别计算了12类服务部门和服务贸易总体从1999-2009年的G-L产业内贸易指数、Brü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Thom&McDowell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发现我国服务贸易的整体产业内贸易水平比较高,Brülhart指数显示我国服务贸易产品十一年来贸易的增量主要来自于产业内贸易,Thom&McDowell指数表明我国服务贸易产业内贸易的增量主要是由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带来的。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宏  丛静  
影响产业内贸易的因素主要包括各国经济发展水平、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国际直接投资、区域经济与地理区位等。中国与韩国的地缘优势及不断加强的区域经济合作为中韩产业内贸易的开展打下了现实基础;韩国对华直接投资是促进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关键因素;而中韩两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和规模不经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韩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为顺利开展与韩国间的产业内贸易,我国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实施规模经营战略、提高引进韩国FD I的档次、促进中韩间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鹏  
本文利用Kandogan方法测算东亚七国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指数,从贸易角度研究该地区的产业分工形态。认为是产业特征、要素禀赋及国内政策差异导致东亚地区各个产业分工形态迥异。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领  
中美经贸关系高度互补,但中国外贸对美国的依赖性明显大于美国外贸对中国的依赖性。进口需求强劲增长直接导致美国贸易逆差愈来愈大,中国外贸条件的改善和外国对华投资的增加以及美元持续贬值导致对华贸易转移等因素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的迅猛增长。相比于美国,中国外贸结构具有"一强多弱"的特点,其竞争力主要集中在产业结构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虽能吸收大量劳动力,但容易招致美国反倾销或"保障措施"的制裁。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朋飞  李海燕  
近年,中国蜂蜜出口贸易逐渐摆脱低谷,恢复并发展。但随着国际蜂蜜贸易持续走强,交易将更加频繁,易引发贸易摩擦。吸取历史教训,最大限度地降低潜在贸易摩擦的影响,需要准确掌握国际蜂蜜生产和贸易发展动态。本文分析了2008—2012(2013)年世界蜂蜜生产和贸易发展状况,阐述了中国蜂蜜贸易问题和潜在危机,希望能为中国蜂蜜贸易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