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25)
- 2023(7182)
- 2022(5878)
- 2021(5512)
- 2020(4696)
- 2019(10989)
- 2018(10880)
- 2017(22029)
- 2016(11470)
- 2015(12843)
- 2014(13047)
- 2013(12542)
- 2012(11352)
- 2011(10401)
- 2010(10620)
- 2009(9514)
- 2008(9330)
- 2007(8277)
- 2006(7176)
- 2005(6514)
- 学科
- 济(56482)
- 经济(56451)
- 管理(29711)
- 业(27897)
- 方法(27522)
- 数学(24902)
- 数学方法(24388)
- 企(22068)
- 企业(22068)
- 贸(21374)
- 贸易(21366)
- 易(20771)
- 农(15040)
- 地方(14260)
- 中国(11738)
- 业经(9916)
- 学(9188)
- 财(8809)
- 出(8577)
- 理论(8520)
- 地方经济(8497)
- 制(7911)
- 农业(7894)
- 关系(7766)
- 产业(7304)
- 融(7105)
- 金融(7102)
- 口(6983)
- 出口(6979)
- 出口贸易(6979)
- 机构
- 学院(166438)
- 大学(163737)
- 济(74089)
- 经济(72804)
- 管理(64454)
- 理学(56593)
- 理学院(55995)
- 管理学(54722)
- 研究(54464)
- 管理学院(54446)
- 中国(40236)
- 京(33611)
- 科学(32653)
- 财(28621)
- 所(27163)
- 研究所(24864)
- 农(24485)
- 中心(24349)
- 财经(23626)
- 业大(23425)
- 江(23411)
- 经济学(22971)
- 经(21379)
- 范(21285)
- 师范(21056)
- 北京(20923)
- 经济学院(20828)
- 院(20434)
- 农业(19491)
- 州(19022)
- 基金
- 项目(113508)
- 科学(90031)
- 基金(82590)
- 研究(82210)
- 家(71918)
- 国家(71470)
- 科学基金(61552)
- 社会(52639)
- 社会科(50313)
- 社会科学(50299)
- 省(44756)
- 基金项目(42643)
- 自然(39924)
- 自然科(39072)
- 自然科学(39067)
- 教育(38615)
- 自然科学基金(38340)
- 划(37466)
- 资助(35516)
- 编号(33533)
- 重点(26072)
- 成果(25835)
- 发(25408)
- 部(25102)
- 创(23582)
- 课题(23218)
- 创新(22248)
- 科研(21827)
- 国家社会(21764)
- 教育部(21583)
共检索到2377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冯永琦
东亚和欧盟分别表现为"外需主导型"和"内需主导型"的贸易模式。两种不同的贸易模式对经济发展产生着不同的影响。由于东亚区域对外部最终产品市场的严重依赖,所以,后危机时代下,东亚贸易模式转型的必要性更加明显。但是,东亚贸易模式的转型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中国将在这个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产品需求结构 贸易模式 最终产品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邓慧慧
通过把Grossman and Helpman(1994)模型扩展到多区域、多产业框架,并引入区域贸易一体化因素,从理论视角分析了FDI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机制,并聚焦于区域贸易协定在这种影响机制中的作用。理论分析结果表明,FDI流入以非线性方式影响出口。影响机制不仅与本国的市场规模、资本存量、本国与其他经济体的贸易自由度相关,还与贸易伙伴的市场规模和彼此之间的贸易自由度相关。贸易自由度在FDI影响贸易的机制中具有"二次放大"效应。此结论在使用1986~2010年跨国面板数据所进行的实证研究中得到证明。该结果意味着在当前国际经济、外贸形势下,中国与东亚主要经济体尤其是日本、韩国加快谈判进程,提高贸...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中欧贸易 二次放大效应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郁葱 吴冬梅
20 0 1年 1 1月在第五次东盟与中国领导人 ( 1 0 + 1 )会议上 ,中国与东盟达成一致 ,确立了在 1 0年内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目标。这对双方关系的长远发展和东亚地区的繁荣稳定具有深远意义。它是中国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又一件对外经贸方面的重大事件。本文就这一东亚区域合作的新模式产生的国际背景 ,以及实现目标所面临的困难进行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郑京淑 李佳
东亚贸易在雁行模式的带领下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然而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亚贸易增长模式发生了一些变化,其中最显著的变化就是东亚区域内贸易的快速发展。本文在考察东亚区域内贸易发展概况的基础上,从产业的角度分析了东亚发展的新模式——后雁行模式。同时,对后雁行模式发展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
东亚 区域内贸易 后雁行模式 模块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秀梅
本文运用多项指标系统描述了1995-2003年中国-欧盟农产品贸易结构的特征。相对贸易优势测算结果显示中国在动物产品、蔬菜水果和烟草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的竞争优势有所减弱,而在茶类产品、水产品加工产品和蔬菜水果制品上的竞争优势趋于增强;贸易互补性在波动中增强;出口相似性指数表明双方在出口结构上存在较大的差异;贸易强度指数显示中国与原欧盟以及扩大后的欧盟在农产品贸易方面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最后得出结论,中国应该发挥高附加值农产品的出口优势,扩大对欧盟的出口。
关键词:
中国 欧盟 农产品贸易结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保生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子雷 刘弢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亚开始逐步形成以集成化产品、模块化生产和区域内贸易三位一体的产业-贸易格局。近年来,日本为了确保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尝试对产品架构进行调整。其中,模块型架构程度高的产品生产比较适合水平产业内分工;整合型架构程度高的产品生产则比较适合垂直产业内分工。随着东亚区域内中间产品和零部件市场规模的扩大,不同的产品架构可以对产业内贸易模式产生不同的影响。在经历了多年的产业"空洞化"以后,日本的部分跨国制造业开始利用其在整合型架构产品方面的比较优势,回归本土重新构建高端产品的出口基地。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日本这一战略调整将对以低端出口制造业为主的中国和东盟各国带来很大的冲击。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徐春祥
以东亚为代表的"异质"结构成员间的区域一体化进程,不仅表现出制度协调的特征,同时体现出一段较长时期的基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浅层次"贸易一体化的阶段。贸易一体化是"异质"结构成员间区域经济合作的初级阶段,"浅层次"贸易一体化是贸易一体化的阶段之一,是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新的模式,建立区域生产网络是目前东亚进行"浅层次"贸易一体化,从而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形式。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寇文煜
从中国加入WTO到目前为止,虽然东亚地区的农产品贸易没有出现明显的扩大。但是,在东亚地区的农产品贸易中,中国和东亚地区诸国及其区域贸易在最近几年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中日农产品贸易已成为中国在东亚地区农产品贸易的焦点与核心。一、东亚区域内农产品贸易的扩大与中国农产品出口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娇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雁行"国际分工与组织模式逐渐衰落,其带动东亚贸易发展的作用下降。然而,东亚贸易的发展并没有因此失去发展的动力,相反东亚贸易继续快速发展并在贸易发展模式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章从国际生产网络这一新的主导东亚贸易发展的分工与组织方式的视角,考察近年来东亚贸易模式的转变,并对东亚未来贸易发展模式进行展望。
关键词:
东亚 国际生产网络 贸易模式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郭志芳 李春顶 何传添
研究目标:实证评估欧盟大型区域贸易协定建设对中国贸易的影响。研究方法:构建大型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系统,通过校准参数建立数值模型,并用反事实模拟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协定都将在短期内损害中国的出口贸易,促进进口贸易,整体贸易效应为负,且贸易不平衡减少;非关税壁垒下降对中国贸易的效应明显大于关税壁垒下降;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对中国的贸易损害相对明显,其他协定的影响较小。研究创新:扩展了贸易协定分析的可计算一般均衡理论建模,分析了协定新规则和制度变化的贸易效应。研究价值:推动可计算一般均衡贸易政策建模与模拟方法的应用和发展,为中国应对欧盟大型区域贸易协定提供了政策借鉴。
关键词:
区域贸易协定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欧盟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众敏 唐忠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同时,中国与日本、韩国,日本、韩国与东盟也在积极探讨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可能。本文针对东亚地区可能形成的各种不同区域合作方案,分析其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研究表明,从对总体经济的影响来看,中国、日本、韩国和东盟对于区域合作的模式很难形成一致的看法,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和韩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虽然对日本、韩国、东盟都有正面影响,但是对日本和韩国的有利程度非常有限。而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则不同,将给韩国带来较大的正面影响,因此,韩国将更愿意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而不是韩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而中国的利益在于,争取在中国、日本、韩国之间建立自由贸易区,而防止东盟与日本、韩国之间的贸易...
关键词:
自由贸易区 东亚 GTAP 农产品贸易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方虹 张帆
东亚的"雁行"国际分工与组织模式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衰落,其带动东亚贸易发展的作用下降。全球金融危机对东亚经济造成严重影响,不仅加大了东亚的金融风险,也给其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造成巨大的调整压力。在金融危机中,东亚出口增长下降,持有的巨额美元资产面临着损失的风险,宏观经济波动加剧,管理与调控难度加大。在此背景下,东亚一方面要转变贸易发展模式,调整结构,另一方面要加强相互间的经济合作。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武兵 李婷 林玥含
根据欧盟统计,欧盟2013年起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农产品(不含水产品)出口地,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地。在WTO谈判中,欧盟保留了高关税、季节税、非从价税、关税配额和特保措施等多种贸易调控政策,拥有足够的调控空间。本文分析了欧盟农产品贸易政策,以期为农产品贸易调控提供借鉴。
关键词:
欧盟 农产品 贸易政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2020年,欧盟仍为全球第一大农产品出口地,农产品贸易顺差继续扩大。顺差扩大的主要原因是在欧盟与77个贸易伙伴签订了45项自由贸易协定背景下,欧盟对中国、瑞士、中东和北非等地区的出口有所增加。1 贸易概况2020年,欧盟农产品出口额1 844亿欧元,比上年增加25.5亿欧元,同比增长1.4%;农产品进口额1 221亿欧元,增加3.7亿欧元,增长0.3%;贸易顺差623亿欧元,增加1.86亿欧元,增长0.3%。
关键词:
农产品出口额 农产品贸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