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61)
2023(10320)
2022(8893)
2021(7981)
2020(7031)
2019(16063)
2018(15944)
2017(30917)
2016(17042)
2015(19505)
2014(19947)
2013(19886)
2012(19196)
2011(17491)
2010(17936)
2009(16975)
2008(16972)
2007(15727)
2006(14070)
2005(12825)
作者
(53472)
(45366)
(44993)
(43056)
(28710)
(21796)
(20626)
(17678)
(16822)
(16119)
(15540)
(15092)
(14507)
(14334)
(14218)
(14090)
(13875)
(13463)
(12991)
(12955)
(11510)
(11275)
(11027)
(10302)
(10253)
(10083)
(10077)
(9847)
(9361)
(9061)
学科
(93922)
经济(93841)
管理(46519)
(43386)
方法(36935)
(33737)
企业(33737)
数学(32612)
数学方法(32269)
地方(22075)
(21135)
中国(20250)
(19822)
(18269)
业经(16761)
地方经济(14507)
(14497)
贸易(14491)
农业(14403)
(14064)
(13960)
(12113)
环境(11940)
(11897)
金融(11895)
理论(11479)
(11419)
银行(11369)
(10848)
(10366)
机构
大学(265256)
学院(262654)
(116881)
经济(114517)
管理(95518)
研究(94425)
理学(81805)
理学院(80739)
管理学(79189)
管理学院(78682)
中国(70317)
科学(58695)
(56116)
(51448)
(50114)
(49215)
研究所(45431)
中心(42407)
财经(40865)
(40779)
业大(40711)
农业(38960)
经济学(37266)
(36771)
北京(35548)
(34944)
师范(34552)
经济学院(33435)
(32613)
(32006)
基金
项目(166508)
科学(129414)
基金(120208)
研究(118000)
(105723)
国家(104866)
科学基金(88031)
社会(75551)
社会科(71491)
社会科学(71465)
(64779)
基金项目(63366)
自然(56411)
自然科(55106)
自然科学(55087)
(54643)
教育(54440)
自然科学基金(54134)
资助(50250)
编号(46772)
成果(39391)
重点(37865)
(37201)
(37194)
(33545)
课题(32760)
科研(31956)
创新(31507)
教育部(31485)
国家社会(31461)
期刊
(135772)
经济(135772)
研究(80075)
中国(51229)
学报(45512)
(44560)
(40645)
科学(39922)
管理(34655)
大学(33726)
学学(31951)
农业(29637)
教育(25223)
(23025)
金融(23025)
技术(22635)
经济研究(22492)
财经(21369)
业经(19359)
(18574)
问题(17987)
(15773)
技术经济(15368)
统计(14637)
(14396)
(13213)
世界(12869)
(12784)
国际(12398)
商业(12332)
共检索到4015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裴怀娟  
由于近年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呈现扩大趋势 ,本文将从经济增长中的要素作用这一方面 ,运用经济增长理论 ,以新经济增长模型为基础 ,对东中西部各地区 1 978— 2 0 0 2年劳动、资本、技术的增长率及对GDP的贡献进行分析 ,比较东中西部地区在要素投入增长、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增长贡献方面的差异 ,分析造成各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昭法  陈青云  
文章根据我国2000~2006年的面板数据,选取四种主要的污染物,对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区域的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变化进行对比研究。分析结果发现三个不同经济区域的拟合曲线显著不同:东部地区三种污染物与人均GDP存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现象,西部地区只有工业二氧化硫存在EKC现象,而中部地区不存在EKC现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谭鑫  赵鑫铖  
本文以罗默(2001)的"增长阻力"分析框架为基础,选取我国各省1986-2008年的能源与经济数据,着重分析能源对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区域的经济增长阻力。实证结果发现,能源对三个不同经济区域的经济增长阻力各不相同:能源对西部地区的增长阻力最大为1.37%,对东部地区的增长阻力次之为1.0%,对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阻力最小为0.54%。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敬勇  
运用随机前沿技术实证分析了市场化水平对我国技术效率的具体影响。分析结果指出:1.市场化对于我国技术效率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东部地区技术效率水平比中西部地区较高,但差距在缩小,我国省际间的技术效率不平衡状态有所缓解;2.市场化对技术效率的当期以及长期影响为正,即技术效率存在时间效应。3.分解的市场化因素:政府与市场化水平、非国有经济比重、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与市场中介组织的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等方面对技术效率影响较显著。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达捷  
依据经济增长的收敛理论对我国经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发现我国总体经济发展成收敛趋势,但是东中西各个区域发展依然存在差异,同时产业结构、投资率、对外贸易、就业,特别是产业结构是造成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今后的对策是:继续加快西部经济发展步伐,缩小地区差距;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内需;注重政府支出效率,提高地方政府的行政能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媛  
经济增长和环境规制的关系受到区域差异的影响,两者的关系在东部和西部比较明显,而在中部不显著;相比较其他因素,经济增长状况对区域环境规制影响度比较强,同时各影响因素对环境规制影响效果也要受到区域差异而有所不同,在东部地区创新投入和企业生产效率对环境规制的影响度比较大,并呈现东中西递减的趋势。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证明环境规制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稳定的内生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马宏  
社会资本对理解转轨情境下的当代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问题十分重要。采用中国东、中和西部的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中国转轨时期不同制度水平下社会资本、金融发展及其联合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正规金融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而社会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则具有显著的负影响。社会资本与正规金融发展的联合效应在东部和西部地区有利于经济增长,但非正规金融与社会资本的联合效应则不利于经济增长,并且制度越完善,这种负面效应越明显。因此,在深化制度改革和金融发展的同时,应注重社会资本结构优化和平衡,规范非正规金融发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兴明  熊超  
本文运用非参数的Malmqiust指数方法测算了2001—2008年中国蚕桑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重点分析了"东桑西移"实施后中西部蚕区蚕桑生产效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新世纪以来的中国蚕桑生产的TFP保持了较快的增长,由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增长共同推动;西部蚕区TFP增长对促进其生产增长作用显著,"东桑西移"工程对中西部蚕区的技术效率有积极作用,但对推动中西部蚕区技术效率和TFP的快速增长作用有限,中西部蚕区除了注重技术的推广外还要加快以组织经营模式为代表的制度优化来加速TFP的增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守治  
选取就业人数、国内生产总值、第三产业比重、最终消费支出、城市化率等指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拟合,对东中西部就业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刚  刘慧  
近年来,从GDP、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和财政收入等多个领域增速比较分析看,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格局已实现由"东高西低"向"西高东低"转换且"西高东低"现象逐渐成为常态。但是,各区域经济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面临可持续性问题,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的压力明显增大。为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各区域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中西部地区利用"成本洼地"优势和抓住产业梯度转移机遇实现经济的科学崛起,东部地区则依靠体制机制、人才、创新等优势实现经济加速转型。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跃群  孙小玥  张卫国  
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保持农业经济快速稳定增长。本文利用PIA法,测算了省际农业资本投入及其区域差异,在此基础上,运用1978~200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三大经济区农业资本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农业资本均经历了显著上升过程,省际农业资本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农作物播种面积次之,而农业劳动力投入在西部地区作用显著。此外,农业资本投入"中部塌陷"的推论也值得重视。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莉  
我们选取我国2003-2010年东、中、西部地区的面板数据,对房地产需求和供给收入弹性、房地产市场需求和供给及影响房价的因素、房地产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西部地区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和供给收入弹性小于东、中部;房地产价格在需求和供给市场违背一般价格规律;银行信贷对东部地区房价的影响较为明显;中、西部当期需求的增加会促进下一期经济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薛宇峰  
本文研究中西部地区科教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构建了一个用于实证分析的计量模型,就科教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中西部19个省市的科技和教育支出都对国民产出有微弱的积极影响,但这种影响都不是很显著。相对于教育支出,科技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为明显,检验的显著水平相对更高。同时,科技支出和教育支出都对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有正向影响,但教育支出对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的影响幅度都高于科技支出对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的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光谱  
文章利用1995年到2007年的面板数据对中国的东中西部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经验分析,结果表明中西部的经济增长依赖于信贷数量的扩张,而东部经济增长依赖于金融效率的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