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30)
- 2023(9371)
- 2022(8003)
- 2021(7054)
- 2020(6177)
- 2019(14109)
- 2018(13617)
- 2017(26101)
- 2016(14741)
- 2015(16393)
- 2014(16446)
- 2013(16234)
- 2012(15085)
- 2011(13712)
- 2010(13739)
- 2009(12745)
- 2008(12711)
- 2007(11638)
- 2006(9908)
- 2005(8640)
- 学科
- 济(61689)
- 经济(61626)
- 业(40195)
- 管理(40180)
- 企(31089)
- 企业(31089)
- 方法(31029)
- 数学(28002)
- 数学方法(27785)
- 农(17667)
- 中国(15985)
- 财(15795)
- 学(14057)
- 贸(13334)
- 贸易(13334)
- 易(12961)
- 业经(12670)
- 地方(12310)
- 农业(12078)
- 制(10038)
- 务(9911)
- 财务(9898)
- 财务管理(9872)
- 环境(9338)
- 企业财务(9330)
- 技术(9031)
- 银(8594)
- 和(8585)
- 银行(8533)
- 融(8352)
- 机构
- 大学(220268)
- 学院(219025)
- 济(89372)
- 经济(87672)
- 管理(82031)
- 研究(74827)
- 理学(72114)
- 理学院(71250)
- 管理学(69952)
- 管理学院(69558)
- 中国(53654)
- 科学(50277)
- 农(49314)
- 京(45402)
- 业大(40612)
- 所(40126)
- 农业(39795)
- 财(38418)
- 研究所(37217)
- 中心(34287)
- 江(31968)
- 财经(31743)
- 经(28835)
- 经济学(27988)
- 北京(27743)
- 范(27509)
- 师范(27069)
- 农业大学(26772)
- 院(25992)
- 经济学院(25773)
- 基金
- 项目(152832)
- 科学(118448)
- 基金(110926)
- 研究(102956)
- 家(100340)
- 国家(99512)
- 科学基金(83116)
- 社会(65669)
- 社会科(62243)
- 社会科学(62217)
- 省(60635)
- 基金项目(59785)
- 自然(56287)
- 自然科(55021)
- 自然科学(54996)
- 自然科学基金(54059)
- 划(51890)
- 教育(47669)
- 资助(44621)
- 编号(40192)
- 重点(34992)
- 部(33442)
- 发(32885)
- 创(31982)
- 成果(31497)
- 计划(31218)
- 科研(30595)
- 创新(29907)
- 业(28008)
- 大学(27995)
- 期刊
- 济(89553)
- 经济(89553)
- 研究(56066)
- 学报(45062)
- 农(43429)
- 中国(38113)
- 科学(37784)
- 大学(32167)
- 学学(30856)
- 财(29747)
- 农业(28988)
- 管理(25794)
- 教育(18644)
- 技术(16771)
- 融(16041)
- 金融(16041)
- 业(15865)
- 财经(15686)
- 经济研究(15226)
- 业经(15205)
- 经(13463)
- 问题(12898)
- 版(12636)
- 业大(12136)
- 技术经济(11283)
- 科技(10974)
- 商业(10828)
- 农业大学(10440)
- 贸(10378)
- 统计(10166)
共检索到3029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守治
选取就业人数、国内生产总值、第三产业比重、最终消费支出、城市化率等指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拟合,对东中西部就业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就业 影响因素 聚类分析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丁任重 朱博
本文基于2007—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的地区间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收入水平、城镇化率、房地产市场发展规模和消费习惯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地区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就如何缩小地区间的消费水平差距,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牛亚丽
当前国内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通过对我国各省份流通业增加值、流通业从业人员数和对产业结构优化的贡献进行区域性差异测度,可以发现,我国流通业增加值总量及其GDP贡献率、流通业从业人员总数及其就业贡献率和对产业结构优化的贡献率都呈现出明显的东中西部阶梯型区域发展特征,但从长期看有向均衡发展的趋势。本文进一步对流通业区域性差异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发现城市化水平、市场化程度、对外开放水平和交通基础设施都对流通业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存在区域差异性。由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水平较其他两个地区更高,城市化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在东部地区对流通业的拉动作用更为显著;中、西部地区由于较为偏僻闭塞,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流通业的拉动作用更为明显;相较于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的经济更为开放,较高的开放程度使得市场化程度对流通业的带动作用比西部地区更为明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裴怀娟
由于近年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呈现扩大趋势 ,本文将从经济增长中的要素作用这一方面 ,运用经济增长理论 ,以新经济增长模型为基础 ,对东中西部各地区 1 978— 2 0 0 2年劳动、资本、技术的增长率及对GDP的贡献进行分析 ,比较东中西部地区在要素投入增长、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增长贡献方面的差异 ,分析造成各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全要素生产率 要素投入 贡献率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郭小卉 邢美慧
本文使用SVAR(StRuctuRAl VectoR AutoRegReSSion)模型来分析1978~2011年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结果显示三大地区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大小不同,且这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我国的区域经济差距。在衡量货币政策时,M2是一个比较好的货币政策指标。在考察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时,区域间的溢出效应是非常重要的,忽略溢出效应将会低估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区域经济 溢出效应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宋帮英 苏方林
为促进省域低碳经济发展,以碳排放量为研究对象,采用5个解释变量建立面板数据模型。研究发现: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是影响东中部碳排放量的2个最重要变量,影响系数东部依次为0.602,0.544,中部依次为1.441,0.407,其次是人均收入水平、人口增长和能源价格;在西部,人均收入水平和产业结构是影响其碳排放量的2个最重要变量,影响系数分别为0.967,0.788,其次是人口增长、能源价格和经济增长状况;能源价格影响度从东到西依次提高,特别是人均收入对西部碳排放量影响度远远超过东部;因地制宜,对于东、中部地区政府要重视优化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其产业结构,对于西部更应重视调整人均收入政策及加强能源价格...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辛翔飞 秦富 王秀清
本文依据农户收入方程,确定影响农户收入的决定因素,并结合Blinder-Oaxaca分解方法,从中西部地区间差异和高低收入组间差异两个角度,实证分析农户收入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认为,农户家庭经营不是影响中国中西部地区农户纯收入及其差异的重要原因,工资性收入的多寡已经成为影响农户收入及其差异的重要因素;中西部地区农户收入差异的大约15%由地区禀赋造成,高于85%的比重由回归系数差异造成。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铮 刘海燕 刘丽
各区域之间经济的相互影响关系始终是影响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一个大问题。本文引入了 GDP溢出这一概念和 Mundell- Fleming模型 ,根据研究的目的和我国现阶段的具体情况 ,结合新经济增长利率对模型进行改进 ,建立了适合我国的区域间 GDP溢出研究模型 ,据此分析各影响因素与我国各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发现 ,在过去十年 ,我国东中西部 GDP溢出明显 ,其中中部地区的发展具有主要环节的作用 ,不过近年西部的重要性在变大。
关键词:
中国 东中西部 GDP 溢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鲁春霞 谢高地 成升魁
我国东中西部区域农业发展水平的差异较大 ,认识这种差异的特征对于制定区域农业协调发展的战略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择有关区域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方面的 17项指标 ,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 ,对我国区域农业发展差异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目前 ,东中西部农业发展的整体差异仍然很大 ,主要表现为人均农业产值和人均乡镇企业产值差异较大。而且 ,从 1980~ 199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吉尼系数一直呈现增大趋势 ,说明区域差异呈持续扩大的态势。到 1998年人均农业产值的吉尼系数高达 0 .43 ,已经高于国际警戒水平。对近 10年东中西部乡镇企业产值变化的分析说明 ,自从实施西部开发战略以来 ...
关键词:
区域农业 发展差异 特征分析 中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林秀丽
文章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认为产业集聚主要产生在东部省区是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市场化机制、人文社会环境、市场的需求、资本特别是外资的投入、政府的扶持和规划作用。并就中西部省区培育产业集聚区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集聚 人文社会环境 溯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琴
本文运用2008-2013年相关数据,实证考察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就业吸纳效应。研究表明,整体上各地区的商贸流通业发展对就业的吸纳效应在逐年增加,且为正向促进作用,但各地区仍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东部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就业拉动效果最好、中部次之、西部最弱。
关键词:
商贸流通业 就业 最小二乘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冲 刘已筠
基于2001年~2014年中国农村面板数据,分析了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影响因素及其地区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全国与东中西部各区域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皆受到以下五个变量的显著影响:上一年度的农村人均文化消费、农村人均收入、人均文教娱乐固定资产投资、农村人均文教娱乐财政支出、农村恩格尔系数。但是不同区域之间这些因素对文化消费的影响程度差异较大:文化消费的惯性作用在东部表现最强烈;中西部主要受到收入的影响;恩格尔系数对文化消费的影响在中部最明显。基于不同地区的影响差异,在增加农民收入和加大文化设施建设的同时,还要发展区域特色文化,满足居民各类文化需求。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文化消费 影响因素 地区差异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严法善 吴若沉
本文使用LMDI分解对1995—2007年上海市的能源终端消耗模式及其驱动因素进行研究,并与中国按地区的分解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论显示,能源强度和生产部门产业结构变动对上海终端能耗起到主要促降作用,而资本深化则发挥主要的促涨作用。同时,上海交通运输产业的终端能耗增长迅速,在节能工作中应该予以重点关注。
关键词:
终端能耗 能源强度 产业结构 资本深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敬勇
运用随机前沿技术实证分析了市场化水平对我国技术效率的具体影响。分析结果指出:1.市场化对于我国技术效率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东部地区技术效率水平比中西部地区较高,但差距在缩小,我国省际间的技术效率不平衡状态有所缓解;2.市场化对技术效率的当期以及长期影响为正,即技术效率存在时间效应。3.分解的市场化因素:政府与市场化水平、非国有经济比重、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与市场中介组织的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等方面对技术效率影响较显著。
关键词:
市场化 技术效率 随机前沿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