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524)
- 2023(22118)
- 2022(18950)
- 2021(17305)
- 2020(14979)
- 2019(34120)
- 2018(33716)
- 2017(64795)
- 2016(35384)
- 2015(39959)
- 2014(39891)
- 2013(39640)
- 2012(36682)
- 2011(33243)
- 2010(33338)
- 2009(31451)
- 2008(31211)
- 2007(27987)
- 2006(24826)
- 2005(22494)
- 学科
- 济(159839)
- 经济(159641)
- 业(114258)
- 管理(112723)
- 企(98801)
- 企业(98801)
- 方法(67872)
- 数学(56827)
- 数学方法(56102)
- 财(43894)
- 农(43509)
- 业经(39110)
- 中国(37489)
- 学(33267)
- 地方(32117)
- 制(31481)
- 农业(29623)
- 务(29051)
- 财务(28960)
- 财务管理(28900)
- 企业财务(27435)
- 贸(25729)
- 贸易(25716)
- 理论(25656)
- 易(24863)
- 和(24745)
- 技术(24058)
- 体(22742)
- 环境(22609)
- 银(22440)
- 机构
- 学院(517101)
- 大学(516282)
- 济(213068)
- 经济(208501)
- 管理(201479)
- 研究(173660)
- 理学(172965)
- 理学院(170996)
- 管理学(167962)
- 管理学院(167022)
- 中国(132248)
- 京(109855)
- 科学(107848)
- 财(100405)
- 农(90072)
- 所(88897)
- 研究所(80382)
- 江(79554)
- 财经(79452)
- 中心(79406)
- 业大(78355)
- 经(71974)
- 农业(70709)
- 北京(69089)
- 范(65661)
- 师范(64996)
- 经济学(64626)
- 州(62688)
- 院(62579)
- 财经大学(58581)
- 基金
- 项目(342041)
- 科学(268761)
- 基金(248379)
- 研究(246625)
- 家(217025)
- 国家(215209)
- 科学基金(184913)
- 社会(155830)
- 社会科(147672)
- 社会科学(147629)
- 省(134520)
- 基金项目(131287)
- 自然(121328)
- 自然科(118509)
- 自然科学(118476)
- 自然科学基金(116393)
- 教育(113406)
- 划(112235)
- 资助(103001)
- 编号(99762)
- 成果(80819)
- 重点(76764)
- 部(75223)
- 发(72647)
- 创(71221)
- 课题(69104)
- 创新(66296)
- 科研(65592)
- 教育部(64205)
- 国家社会(64034)
- 期刊
- 济(243638)
- 经济(243638)
- 研究(152248)
- 中国(101337)
- 学报(83127)
- 农(82567)
- 财(80920)
- 管理(77512)
- 科学(76134)
- 大学(62889)
- 学学(59658)
- 农业(55894)
- 教育(51011)
- 技术(46533)
- 融(46261)
- 金融(46261)
- 财经(40189)
- 业经(39321)
- 经济研究(38000)
- 经(34533)
- 问题(31521)
- 业(30708)
- 技术经济(27493)
- 统计(25319)
- 版(24843)
- 理论(23723)
- 现代(23620)
- 贸(23489)
- 科技(23436)
- 策(23198)
共检索到7763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旭 郑璎培 李明宝
土地经济密度能够映射出经济活动与土地资源的关系,是区域经济问题的关键研究指标。本文基于东三省城市群34个地(含以上)级城市2011—2018年的面板数据测算土地经济密度,运用Arcgis平台并结合泰尔熵指数、相对发展率等方法分析土地经济密度的时空差异情况,并以建筑业角度构建计量经济模型,探讨建筑业对土地经济密度的驱动作用。结果表明:第一,东三省城市土地经济密度值整体趋于上升,且吉林中部城市群区域高于其他地区,呈现出明显的集聚特征和峰值特征;第二,东三省各城市相对发展速率有鲜明差异,整体发展水平不均衡,地区总体差异变速缩小;第三,建筑行业从业人数、建筑行业对GDP的贡献率、城市环境建设和建筑生产价值对城市经济发展有一定驱动作用。文末,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罗文斌 吴次芳 冯科
基于湖南省13个地级市1995—2007年的面板数据,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变差系数及泰尔指数等方法分析了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时空分异特征,并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对内在影响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1)湖南省城市土地经济密度总体上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但城市之间差异明显,空间格局上呈现出一定的集聚效应和峰值效应;(2)1995—2007年,湖南省城市土地经济密度总体区域差异呈现出持续非匀速缩小趋势,城市之间土地经济密度的相对发展速度差异明显;(3)从业人口、城市化水平、二三产业结构、交通区位对城市土地经济密度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其与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2582、0.8781、-...
关键词:
土地经济密度 时空特征 影响机理 湖南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高佳 李世平 李文婷
土地经济密度是衡量土地利用效率、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进行土地问题研究的关键指标。通过对土地经济密度时空特征的分析研究,可以探究某时段内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而进行土地经济密度驱动力分析能够为加快区域发展、提高区域经济水平提供参考。辽宁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重要实施区域,仍然存在着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情况,为了分析辽宁省各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将14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单元,选取土地经济密度这一与土地利用相关的指标,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影响土地经济密度变动的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土地经济密度由中部向东部、西部递减,且在2000~2011年间,辽宁省土地经济密度变...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方斌 吴金凤 孟颖
为进一步缩小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形成的苏南、苏中、苏北三个阶梯性经济发展群的差距,加速苏北地区经济的良性增长,分区域对江苏省的经济展开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1999-2007年间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土地经济密度数据,采用GIS分析法和Pearson相关系数法,对城市土地经济密度变异进行空间分析,并利用库兹涅茨曲线作比对。结果表明:(1)不同区域的土地经济密度的差异大小基本上体现了区域经济的发达程度;(2)不同区域土地经济密度的差异性与区域经济结构的稳定性之间具较大的一致性;(3)发达地区市场化程度对土地经济密度的影响力大;而相对落后区域经济发展助推力更依赖于城市化的强势;(4)发达地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汪磊 张薇薇 汪霞
随着土地、人口、环境等资源约束日趋紧张,提高经济密度已被认为是培育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支撑。作为典型的喀斯特山地省份,独特的地形地貌引致了贵州城市经济密度时空分布的异质性和影响因素的特殊性。文章综合运用空间自相关和面板回归等模型分析了贵州城市经济密度的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上,近6年来贵州省9市州城市经济密度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其中,贵阳市发展速度最快,毕节市发展速度最慢;(2)贵州9市州城市经济密度总体差异逐步缩小,但区域之间的空间聚集效应较低。其中,以贵阳为核心,六盘水和遵义为两翼的重点开发区空间聚集程度高,而限制开发区和生态功能区空间聚集程度低;(3)第三产业占比、单位用地工业值、单位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和从业技术高等教育人员因素对贵州省城市经济密度均具有正向影响作用。最后给出了相应的结论与启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海燕 濮励杰 张健 朱明 赵艳 符蓉
研究目的:将城镇建设用地和经济效益两者结合,对江苏省1998—2008年的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的时空分异特征和局部空间关联性进行分析,以期为城镇用地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土地利用政策制定等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区域差异统计分析(变差系数、泰尔指数)及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研究结果:自1998年以来江苏省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有所提高,存在南北分异特征,地区间差异不断降低;建设用地经济密度重心向西北转移;县市区层面建设用地经济密度分布存在显著空间自相关性,苏南地区主要表现为高值集聚,苏北地区表现为低值集聚。研究结论:区域差异统计分析与ESDA方法相结合能揭示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贝涵璐 吴次芳 冯科 刘婷婷
基于长江三角洲地区25个城市的土地经济密度数据,利用泰尔指数、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对1995—2007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经济密度的区域差异特征及动态演化格局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表明:①该区域的土地经济密度总体呈不断上升趋势,但是城市间差异明显,其高值点主要集中于沪苏锡常地区;②土地经济密度的总体差异和区间差异呈现波动性缩小趋势,江苏省内部差异和区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组成部分;③土地经济密度总体上趋于空间集聚,但局部的空间集聚中心从环杭州湾城市转移到苏南地区和上海。可见,高投入、低效率的土地利用方式已不适合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未来必须统筹区域土地利用,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促进区域合理分工和协调发...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崔秀敏
以河南省建筑业十一年的数据为基础,借助于C-D生产函数法,对省建筑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贡献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建筑业经济增长主要靠投入要素推动,技术进步作用不明显,需要提高技术进步和劳动投入因素的影响。因此,一方面应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实现产业发展向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转变;另一方面应积极推进建筑业产业结构升级。
关键词:
建筑业 经济增长 影响因素 贡献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周翼 谢保鹏 赵鸿雁 陈英 裴婷婷
[目的]掌握2005—2016年我国主要省份(不包括港澳台等地区)土地经济密度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时空非平稳性。[方法]ESTDA-GTWR研究框架,包括空间马尔科夫、LISA时间路径、LISA时空迁跃、地理时空加权回归模型。[结果](1)我国主要省份土地经济密度整体稳定,逐级递增,空间非均衡性增强,且在高邻域水平下具有均质性,低邻域水平下具有异质性,在高区域水平下较为稳定,中低区域水平下更易变动,整体受邻域影响较小。(2)土地经济密度局部空间结构动态性较弱,动态强度降低,高动态强度省域数量增加;局部空间依赖方向较为稳定并趋向更稳定,波动重心由北向南转移。(3)土地经济密度局部空间凝聚力较高,存在路径依赖或锁定特征,只有青海省发生了时空迁跃。(4)人均GDP、货运量、土地出让金、二、三产业产值比重以及地形起伏度对土地经济密度整体影响为正,城市化率、城市规模对土地经济密度整体影响为负;在研究时点中,所有影响因素的时空非平稳性都有所增强,在空间上表现出收缩、稳定、位移、集聚、扩散以及极化等特征,在强度上则存在增强,减弱,稳定的变化趋势。[结论]要实现土地经济密度局部空间格局的跃升存在难度,未来应制定具有弹性的土地管理政策,促进土地经济密度均衡增长。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先光 李启明 邓小鹏 郭慧锋
结合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深入地分析了影响中国建筑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并根据中国建筑业1995~2003年的相关数据对我国建筑业经济增长模型及相关因素的贡献做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建筑业产出增长主要受资本投入、劳动投入和技术进步共同推动,三者对建筑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分别为59.31%、27.54%和13.15%;1995~2003年我国建筑业发展的生产函数模型为:Q=2.56L0.298K0.780;中国建筑业现阶段处于规模效益递增的发展阶段,属于主要依赖要素投入的粗放型发展模式。
关键词:
建筑业 经济增长 影响因素 贡献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青 陈志刚 叶依广 黄贤金
探讨中国土地市场发展的经济驱动机制对于促进土地市场的有序发展意义重大。本文提出了一个土地市场发展的经济驱动机制框架,然后以此为基础从理论上分析我国土地市场发展的经济驱动因素,并结合计量经济模型的构建进行相应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土地一级市场还是土地二级市场,影响土地供求的因素都是中国土地市场发展的驱动要素,而土地市场环境和制度政策则会对土地市场的发展起到抑制或加速作用。因此,对于今后中国土地市场的有序发展,宜从提高土地一级市场市场化程度、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镇化质量等方面展开。
关键词:
土地市场 经济驱动机制 计量模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广忠 白晓
以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中的273个样本城市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全国、沿海地区、内陆地区三个层次考察了样本城市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的区位差异。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理论与分析方法建立模型,分析了资本、劳动力、土地三大投入要素和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等对城镇建设用地的影响,并在控制以上变量的条件下侧重考察了城市区位差异的影响。发现我国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的区位差异明显,具有区位优势的城市土地效益平均高于缺乏区位优势的城市;沿海水陆口岸的区位优势十分显著,建设用地经济密度相对较高,而内陆地区水陆口岸的区位优势有待发掘;航空口岸对提高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未发挥积极作用。分析结果表明,生产要素投入、科技水平...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王伟娜 徐勇
研究区域国土经济密度,探究某时段内空间分异特征及驱动力,可以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本文以河南省为研究区,测算1996-2016年河南省18个地(县)级市的土地经济密度时空变化情况,并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影响土地经济密度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时间上,1996-2016年全省土地经济密度整体呈增长趋势;在空间上,全省土地经济密度由中部向北部、西部、东部、南部逐渐递减,各区域间差异明显,区域发展不均衡;通过分析影响土地经济密度的各驱动因素可知,未来的经济发
关键词:
河南省 土地经济密度 时空特征 驱动力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洪涛 于明超 江静
本文在污染供需分析框架下,选取中国2001-2006年34个工业产业的面板数据,分析影响工业废水、工业二氧化硫和工业烟尘等三种污染物排放密度的主要因素。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污染密度均与能源消耗密度、相对工资水平和国有资本比重正相关,与企业规模、环境管制指标和外资比重负相关。要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和社会参与的节能减排机制才是根本出路。为此需要做到:(1)鼓励节能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2)强化对地方政府的环境管制政策执行力度的监督;(3)加强对中小企业的监管力度;(4)理顺政府对环保信息的披露机制;(5)充分发挥社会公众和非政府组织的监督作用;(6)提高外资进入的环境标准。
关键词:
工业污染物 排放密度 污染供需分析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郝传波 王秀丽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三次产业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本文在统计数据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就东三省旅游业与其三次产业关联性进行实证分析和研究,揭示出其中的内在联系和协调性。
关键词:
旅游业 灰色关联理论 三次产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