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48)
- 2023(14120)
- 2022(12446)
- 2021(11595)
- 2020(9644)
- 2019(22147)
- 2018(21807)
- 2017(42508)
- 2016(22773)
- 2015(25700)
- 2014(25562)
- 2013(24953)
- 2012(22312)
- 2011(19755)
- 2010(19190)
- 2009(17278)
- 2008(16325)
- 2007(13621)
- 2006(11591)
- 2005(9577)
- 学科
- 济(93352)
- 经济(93260)
- 管理(65962)
- 业(61058)
- 企(51183)
- 企业(51183)
- 方法(45925)
- 数学(40789)
- 数学方法(40243)
- 农(23754)
- 中国(23266)
- 财(22357)
- 地方(21705)
- 业经(20412)
- 学(18856)
- 农业(15922)
- 贸(15290)
- 贸易(15284)
- 环境(15028)
- 务(14807)
- 易(14793)
- 财务(14718)
- 财务管理(14687)
- 理论(14667)
- 和(14416)
- 技术(14349)
- 制(13835)
- 企业财务(13719)
- 划(12666)
- 地方经济(11864)
- 机构
- 学院(313134)
- 大学(312304)
- 管理(129906)
- 济(122986)
- 经济(120453)
- 理学(114587)
- 理学院(113390)
- 管理学(111293)
- 管理学院(110746)
- 研究(98345)
- 中国(70826)
- 京(64657)
- 科学(62668)
- 财(53066)
- 业大(47349)
- 所(47060)
- 农(46908)
- 中心(45327)
- 财经(44308)
- 研究所(43662)
- 江(42682)
- 范(41228)
- 师范(40849)
- 经(40543)
- 北京(39763)
- 院(36808)
- 经济学(36803)
- 农业(36743)
- 州(35240)
- 经济管理(33803)
- 基金
- 项目(229632)
- 科学(181876)
- 基金(167614)
- 研究(167258)
- 家(145603)
- 国家(144461)
- 科学基金(125835)
- 社会(105805)
- 社会科(100371)
- 社会科学(100343)
- 省(90116)
- 基金项目(90036)
- 自然(82897)
- 自然科(81002)
- 自然科学(80984)
- 自然科学基金(79484)
- 教育(77172)
- 划(75659)
- 资助(68353)
- 编号(68093)
- 成果(52441)
- 重点(51235)
- 部(50348)
- 发(48957)
- 创(47938)
- 课题(46006)
- 创新(44732)
- 科研(44261)
- 教育部(43412)
- 国家社会(43401)
- 期刊
- 济(123572)
- 经济(123572)
- 研究(84902)
- 中国(50846)
- 学报(47994)
- 管理(44998)
- 科学(44972)
- 农(40946)
- 财(38952)
- 大学(36812)
- 学学(34799)
- 教育(32753)
- 技术(30013)
- 农业(29146)
- 业经(21688)
- 融(20881)
- 金融(20881)
- 财经(20275)
- 经济研究(20063)
- 经(17252)
- 问题(16152)
- 图书(15804)
- 科技(15340)
- 资源(15132)
- 技术经济(14896)
- 理论(14806)
- 业(14582)
- 商业(14257)
- 版(14053)
- 统计(13781)
共检索到4249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黄涛 辛野泽治 孙宁
选取2011-2020年东北地区三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进行静态层面与动态层面的分析,进而得出相关结论,并提出提升物流效率的建议。实证结果表明:观测期内,东三省地区整体物流综合效率较高,其中吉林省居于首位,东三省全要素生产率十年期内平均下降1.7%,只有辽宁省呈现增长趋势,制约其余两个省份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技术效率指标的下降。东三省地区应重视物流技术的创新与提高,加大省市间的协同发展,以谋求物流规模效益的最大化,同时政府应加强调控,因地制宜出台有关政策,发展特色物流、绿色物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茜 李艳丽
文章从利用DEA基本模型以及DEA-Malmquist指数法,以中国2005-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为基础,构造了政府效率投入产出指标体系,从静态及动态角度测算分析我国省级政府效率的情况及发展趋势。DEA基本模型实证结果显示,我国省级政府效率也存在着"东高西低"的趋势,并且省级政府效率存在着逐年下滑的趋势。具体来看:东、中部地区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差异不大,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相比,还有较大进步空间;全国大部分省份规模效率递减。DEA-Malmquist指数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大多数省份全要素生产率仍未能达到有效状态,综合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是主要制约因素。同时,考察期内,省级政府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每年下降3.9%,表明政府效率在考察期内出现倒退。因此,提高政府效率,应当重视技术进步和管理制度的创新,并适当控制政府投入的规模,避免资源的浪费。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欧阳金琼
针对新疆劳动力市场区域分割现象以及政府劳动力政策出现偏差等问题,利用DEA-Malmquist模型研究了新疆劳动力资源的区域配置效率及其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由于暴力袭击事件等非市场因素制约了劳动力区域间的自由流动,新疆近年来劳动力的区域配置效率出现了明显下降。从而提出创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打破兵团与地方之间的制度壁垒、疏通少数民族劳动力与汉族劳动力之间的互通渠道、创新城镇化发展模式、调整新疆援建策略等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贤荣 张俊飚 田云 李鹏
本文将农业碳排放纳入到农业经济核算体系之中,构建含有期望产出与非期望产出的DEA-Malmquist效率指数,在系统测算农业碳排放的基础上,对2000-2011年中国31个省(市、区)的农业碳排放效率变动趋势进行了测度,并分析了农业Malmquist碳排放效率指数及其分解指数的省域差异及变动趋势。结果表明:①农业碳排放效率变动存在省域差异,内蒙古、北京、黑龙江、吉林等24省区农业碳排放效率处于提升状态,其余7省区呈下降趋势;②三大地区农业碳排放效率指数的主要贡献因素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主要源自技术进步的推动且农业碳排放效率不断改善;中、西部地区主要依赖于技术效率的改善但波动性较强;③在农业碳...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龚雪 荆林波
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评价模型,以2007-2016年中国31个省(区、市)①物流业为研究对象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从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对我国31个省(区、市)的物流业投入产出效率进行静态分析,运用Malmquist指数法从综合效率变动、技术效率变动以及技术进步变动对31个省(区、市)物流效率的发展进行动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不同区域物流业发展较不平衡,东部地区物流效率情况较好但增速放缓,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物流效率相对滞后,但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从整体来看,技术进步是总效率变动的重要影响因素。应加强区域合作、加快物流技术的开发和运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提升我国省域物流效率提供参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宋志秀
本文利用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对我国31个省市2008—2017年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进行动态分析,并对2012年和2017年的测算结果进行比较静态分析。分析发现,我国区域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不高,2012年和2017年都处于前沿面有效率的省份只有5个,26个省市处于无效率状态。2008—2017年各省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差异较大,东部明显高于西部,中部波动较大。研究发现,技术进步是导致各省市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主要原因,而纯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影响较弱,同时外部危机和内部政策冲击明显。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海跃
采用1995—2015年中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基于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对中国各省(市、自治区)能源效率的测度和的研究结果显示:从整体上看,1995—2015年间各地区能源效率和全要素能源生产率呈上升趋势;各地区能源效率和全要素能源生产率存在差异,四川等地区的能源效率位于前沿面上,而青海等地区能源效率一直较低;大多数地区的技术效率较高,表明各地区在提高管理技术水平,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生产管理优化方面保持着较高水平。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树婷 苏伟光 杨琦佳
排污收费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的环境管理制度,但目前排污收费制度还不够完善,征管效率受到许多质疑。为了探究我国排污费征管效率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本文利用数字包络分析方法(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对我国排污费征管效率进行实证研究。基于面板数据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5-2010年的排污费征管效率变化状况进行测算,分析排污费征管效率的变化情况以及影响因素,并测算征管效率对排污费增长的贡献率。研究表明:①2005年至2010年全国征管效率水平普遍比较高,效率值基本处于0.6-1之间,且呈逐年提高趋势;②各省之间征管效率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北京、天津、内蒙古、辽宁、上海等12个省市始终征管...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海跃
采用1995—2015年中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基于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对中国各省(市、自治区)能源效率的测度和的研究结果显示:从整体上看,1995—2015年间各地区能源效率和全要素能源生产率呈上升趋势;各地区能源效率和全要素能源生产率存在差异,四川等地区的能源效率位于前沿面上,而青海等地区能源效率一直较低;大多数地区的技术效率较高,表明各地区在提高管理技术水平,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生产管理优化方面保持着较高水平。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叶丹 黄庆华
本文利用DEA-Malmquist方法测度我国2005—2014年28个省市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发现我国高技术产业整体科技水平不高,东部地区创新效率下降,而中、西部地区创新效率提高。进一步分区域实证分析创新环境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金融环境对全国以及东、中部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2)市场环境、劳动者素质对东、中部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创业水平则对东、中部创新效率起到了负面抑制作用;(3)创新基础设施仅对中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起到了正面促进作用;(4)区域创新环境对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我国应有针对性地改善相关区域的创新环境。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叶丹 黄庆华
本文利用DEA-Malmquist方法测度我国2005—2014年28个省市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发现我国高技术产业整体科技水平不高,东部地区创新效率下降,而中、西部地区创新效率提高。进一步分区域实证分析创新环境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金融环境对全国以及东、中部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2)市场环境、劳动者素质对东、中部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创业水平则对东、中部创新效率起到了负面抑制作用;(3)创新基础设施仅对中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起到了正面促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斌
基于拓展的四阶段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利用2008-2014年省际数据,分析中国区域税收征管效率状况及动态趋势,并分解剖析全要素征管效率变动的四大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8-2014年全国税务系统征管效率值年均为0.868,全要素征管效率增速年均为10.1%,效率整体基本处于递增状态,但增速下滑趋势明显。影响因素分解发现:规模技术变化是驱动各地区税收征管全要素效率增长的核心因素,纯技术变动居中,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提升效果不显著;中部规模技术增速最快,东北和西部地区规模效率持续恶化,纯技术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裘莹 张曙霄
鲜有文献关注离岸ITO发展的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本文拟弥补现有文献的不足,引入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分析中国各省域内企业、高校和政府等技术创新主体的要素投入及其相互合作对当地离岸ITO发展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企业与高校投入技术创新合作的资金对离岸ITO发展均没有正面影响;企业研发人员和高学历人员的技术创新活动与离岸ITO发展显著正相关,且贡献度很高;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效率对离岸ITO发展有滞后的正面影响;离岸ITO发展还受到区位因素的显著影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胡振华 龙婧宇
鉴于湘江流域独特的区域位置及经济地位,且由于江河上游城市的污染产出会影响下游城市的环境表现,结合非期望投入-产出提出改进的RAM-Undesirable模型和Global-Malmquist指数来测算湘江流域城市群河流环境效率。研究发现:(1)湘江流域城市群河流总体环境效率相对稳定且逐步改善,但区域内差异明显;(2)考虑非期望投入可以消除河流流动性及初始水质差异造成的误差,从而更客观地反映效率水平;(3)各城市河流的效率变化和技术变化发展不平衡,存在互补现象,其中技术变化是导致全局Malmquist指数波动的主导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方国柱 祁春节 雷权勇
[目的]在我国柑橘产业蓬勃发展背景下,存在耕地规模狭小和劳动资源匮乏的双重瓶颈,研究试图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探究柑橘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路径。[方法]基于2011—2016年我国柑橘生产的面板数据,文章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柑橘全要素生产率,分析了我国柑橘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演进特点,比较了柑橘、柑和橘全要素生产率的区域差异。[结果](1)从整体趋势看,2011年以来我国柑橘全要素生产率呈下降趋势,但年际间波动较小。考察期间内,柑橘、柑和橘的平均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分别为2. 6%、2. 0%和2. 3%。(2)从影响因素看,技术进步是影响柑橘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因素,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是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因素。(3)从区域差异看,科技进步为福建、广东等省份柑橘产业的生产效率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经营规模过小阻碍了其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其增长优势明显劣于江西、湖南两省。(4)从品种分类看,多数省份橘的技术进步指数和规模效率指数均高于柑,柑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相对较差,仅在部分省份优势明显。[结论]推进柑橘科技创新,引导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地制宜实施柑橘产业支持政策是促进我国柑橘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有效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DEA-Malmquist模型的中国粮食生产用水效率研究
基于DEA-Malmquist指数的我国科技金融结合效率评价研究
商业银行非信贷资金运营效率研究——基于三阶段DEA-Malmquist模型的分析
新三板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研究——基于DEA-Malmquist的再检验
“双高”建设院校增进区域科技资源绩效评价研究——基于DEA-Malmquist模型
中国三大经济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基于超效率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
基于DEA的河南省区域经济效率研究
基于DEA-Malmquist的江西省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基于DEA-MAlMquist指数的我国物流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文化产业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法和sys-GMM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