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75)
- 2023(10103)
- 2022(8928)
- 2021(8380)
- 2020(7009)
- 2019(16055)
- 2018(16149)
- 2017(30823)
- 2016(16810)
- 2015(18987)
- 2014(19078)
- 2013(19026)
- 2012(17398)
- 2011(15466)
- 2010(15327)
- 2009(13745)
- 2008(13019)
- 2007(11298)
- 2006(9640)
- 2005(8324)
- 学科
- 济(65504)
- 经济(65431)
- 管理(50676)
- 业(49306)
- 企(41495)
- 企业(41495)
- 方法(32170)
- 数学(27790)
- 数学方法(27491)
- 农(17432)
- 技术(16714)
- 中国(16454)
- 财(15231)
- 学(15095)
- 业经(14842)
- 地方(13246)
- 农业(11967)
- 理论(11788)
- 贸(11490)
- 贸易(11485)
- 制(11316)
- 易(11153)
- 和(10957)
- 环境(10772)
- 教育(9950)
- 务(9847)
- 财务(9783)
- 财务管理(9768)
- 技术管理(9494)
- 划(9442)
- 机构
- 大学(239361)
- 学院(237143)
- 管理(98792)
- 济(90382)
- 经济(88156)
- 理学(86404)
- 理学院(85468)
- 管理学(84057)
- 管理学院(83630)
- 研究(77760)
- 中国(54440)
- 京(51379)
- 科学(50298)
- 所(38844)
- 财(38707)
- 农(38225)
- 业大(37820)
- 研究所(35689)
- 中心(34916)
- 江(33661)
- 北京(32484)
- 财经(31729)
- 范(31635)
- 师范(31344)
- 农业(29774)
- 经(28971)
- 院(28724)
- 州(27548)
- 技术(27173)
- 经济学(25675)
- 基金
- 项目(170505)
- 科学(133630)
- 研究(124778)
- 基金(122773)
- 家(107080)
- 国家(106200)
- 科学基金(91341)
- 社会(76389)
- 社会科(72370)
- 社会科学(72350)
- 省(67419)
- 基金项目(66239)
- 自然(60679)
- 自然科(59244)
- 自然科学(59229)
- 自然科学基金(58158)
- 教育(57198)
- 划(56481)
- 编号(51241)
- 资助(50051)
- 成果(40664)
- 重点(37888)
- 部(37083)
- 创(36296)
- 发(36015)
- 课题(35084)
- 创新(33769)
- 科研(32644)
- 项目编号(31777)
- 大学(31635)
共检索到3342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谢锦忠 傅懋毅 张光楚 李岱一 陈秀梅
采用截顶留母竹高度 (节数 )、秆基芽眼处理和施用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物质 (含 6 -苄基嘌呤(BA) +萘乙酸 (NAA)的 MS培养液 )的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 ,分别对绿竹、孝顺竹和青皮竹 3个丛生竹种的次生枝采萌圃的促萌技术进行了研究 ,并对其中的绿竹次生枝采萌圃的持续经营技术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 :(1)采用留母竹高度为 7节 ,损伤母竹秆基全部芽眼 ,并从 4月中旬开始 ,根据竹种配合施用 5次剂量均为 1L·丛 -1的 BA+NAA不同质量浓度的 MS营养液 ,即绿竹每升含 2 mg BA+1mg NAA,孝顺竹每升含 10 mg BA+1mg NAA,青皮竹每升含 5m...
关键词:
丛生竹 次生枝采萌圃 人工促萌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顾小平 苏梦云 岳晋军 吴晓丽
利用小佛肚竹、凤尾竹和孝顺竹幼竹的茎尖和带节茎段研究了愈伤组织诱导和控制褐变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在3种生长调节剂(2,4-D、KT、IBA)的组合中,以2,4-D(2-3 mg·L-1)效果最好,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大部分外植体都能诱导出愈伤组织,生长良好;2,4-D 2 mg·L-1+KTO.5 mg·L-1能使部分茎段诱导出愈伤组织,而茎尖诱导的愈伤组织水渍化,易褐变;KT 4 mg·L-1能使个别茎段有愈伤组织产生,但易褐化;KT 4 mg·L-1+IBA 0.5 mg·L-1能诱导出愈伤组织,但生长缓慢。添加抗氧化剂控制愈伤组织褐变的效果要优于吸附剂,其防褐化能力:抗坏血酸(5 m...
关键词:
丛生竹 愈伤组织 褐变控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谢寅峰 张志敏 尚旭岚 杨万霞 王纪 方升佐
为建立高效的青钱柳组培快繁体系,以青钱柳茎段腋芽作为外植体,WPM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其浓度组合对腋芽萌发和丛生芽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9个处理的激素组合对青钱柳腋芽萌发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6-BA3mg·L-1+2ip1mg·L-1+NAA0.1mg·L-1处理效果最佳,萌芽率最高(83.33%),芽生长状态最好,但各处理诱导的均以单芽为主。将单芽置于添加TDZ的培养基中则诱导的均为丛芽,最佳组合为TDZ0.1mg·L-1+NAA0.1mg·L-1,萌芽率、增殖系数均达最高,分别为100%和7.33。培养基中添加2.0mg·L-1GA3能有效地促进丛生芽的伸长...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项婷婷 应雨骐 黄张婷 叶晶 吴家森 姜培坤
为了探明中国重要丛生竹的硅(Si)储量的大小及空间分布特征,在广东、福建、浙江、云南和四川等丛生竹的主产区选择了8种重要丛生竹(青皮竹、粉单竹、麻竹、绿竹、黄竹、龙竹、缅甸竹和慈竹),通过测定不同丛生竹叶、枝、秆和现存凋落物中的硅含量和生物量,对我国重要丛生竹的硅储量进行了初步估算。结果表明:1 8种丛生竹不同竹龄叶、枝、秆Si含量大小依次表现为叶(12.47~62.71 g·kg-1)>枝(7.66~29.26 g·kg-1)>秆(1.12~11.77 g·kg-1),且各器官中Si含量均低于凋落物(40.86~123.74 g·kg-1);在不同竹种间,绿竹2、3 a叶、枝Si含量均显著高...
关键词:
丛生竹 地上部分 硅含量 硅储量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方伟 黄坚钦 卢敏 钱领元 傅维南
对6属17种丛生竹竹材进行了比较解剖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竹种的内部解剖构造存在明显差异,主要是维管束的形态及密度。供试竹种中竹杆维管束类型主要有紧腰型和断腰型两大类,其中断腰型又可细分为花竹亚型、信宜石竹亚型、黄麻竹亚型和大琴丝竹亚型。通过对竹材内部解剖特征的分析比较,发现不同用途竹种的内部结构也存在一定差异。结合竹子分类,提出了一些参考意见。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顾小平 吴晓丽 汪阳东
对几种丛生竹种麻竹、吊丝球竹、青皮竹、粉丹竹、马甲竹、绿竹等进行根系固氮能力调查测定 ,用直接法测定 (干根样品 )前 5个种竹种的根系最高固氮酶活性分别为 2 0 .50、2 4 .81、10 .83、7.4 9、2 .4 6nmol(C2 H4 )·g- 1·h- 1,用富集培养法测定 (鲜根样品 )前 5个种竹种的根系平均固氮酶活性分别为 2 75、4 31、169、188、79nmol(C2 H4 )·g- 1·h- 1。不同生境和不同季节丛生竹根系固氮能力的调查显示 ,充足的水分供应、较高的温度及适当施用有机肥有利于竹子固氮。对几种丛生竹种根际不同部位固氮菌数调查测定显示 ,根际固氮...
关键词:
丛生竹 根际 联合固氮作用 固氮菌接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丽娟 张朝燕 赖永平 张咏祀 甘小洪
【目的】比较分析四川6种丛生竹的纤维形态特征,并对其纤维质量和利用价值进行评述,为丛生竹种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四川省宜宾市长宁世纪竹园,随机选择慈竹、粉单竹、料慈竹、绵竹、硬头黄竹、梁山慈竹等6种丛生竹种各9丛,对其纤维形态指标进行观测,利用SPSS 17.0软件的one-way ANOVAs方法分析6种竹子纤维的质量和利用价值。【结果】6种丛生竹的平均纤维长度均大于2 000μm;梁山慈竹和硬头黄竹分布频率最大的纤维长度为≥1 000~
关键词:
丛生竹 纤维形态 纤维质量 利用价值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滕江南 黄张婷 项婷婷 姜培坤 孟赐福
【目的】测定中国重要丛生竹的热值,结合其生物量计算对应的能量现存量,比较其现状差异,并探究丛生竹系统中具有发展生物质能源优势的竹种,为今后丛生竹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发展及相关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以中国8种重要丛生竹(青皮竹、粉单竹、麻竹、绿竹、黄竹、龙竹、缅甸竹、慈竹)的竹叶、竹枝、竹秆等器官为对象,分析其单位面积生物量,利用量热仪测定干物质热值,计算单位面积能量现存量。【结果】8种丛生竹单位面积生物量为16.68~77.72 t·hm-2,其中龙竹最高,麻竹最小;各器官单位面积生物量表现为竹秆>竹枝>竹叶,不同丛生竹生物量分配不同;8种丛生竹各器官干物质热值为16.407~19.94...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郑晓鹰 李秀清 许勇
为克服三倍体西瓜种子的萌发障碍,采用过氧化氢结合吸水促萌技术处理了6个无籽西瓜品种。种子用0.1%过氧化氢、水、水加气浸泡2h,并在饱和相对湿度下保持24h、34h和48h后回干,3种处理都显著提高了种子的萌发速度和萌发能力,发芽率分别提高了38%~56%,过氧化氢浸种结合34h和48h培养为最佳处理组合。吸水促萌提高了所有参试品种的萌发能力,提高程度从14%至66%因品种而异。促萌后的种子用适当的速度回干保存后仍能保持促萌效果。用软-X射线对无籽西瓜种子和胚结构的分析表明,萌发障碍的形成主要与种皮有关,吸水促萌提高了种胚的活力,克服了种皮造成的萌发障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益权 顾小平 吴晓丽 郑仁红 朱维双
调查了西南地区人工栽培的梁山慈竹、撑绿竹、硬头黄竹着生于秆基两侧的4对大型芽(又叫笋目、芽眼、芽目)的出笋成竹生物学特性,计算各年龄母竹和各笋目位置的出笋率、成竹率、新竹相对生长率。结果表明:随着母竹年龄的增加,出笋成竹能力明显下降,1年生母竹出笋成竹能力最强,2年生母竹迅速下降,3年生母竹基本丧失繁殖能力;各笋目的出笋成竹能力为2目>头目>3目>4目,3目、4目显著低于头目、2目。综合分析母竹年龄和笋目位置表明:1年生母竹的头目、2目萌发力最强,是留笋长竹的最佳笋芽。通过有序样本聚类分析,将3个竹种的出笋期划分为初期、盛期和末期,初期出笋数少但成竹率高,中后期出笋数增加,但成竹率却明显下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玮 林振清 杨前宇 陈浙勇 谢锦忠
测定了椽竹竹材的理化性质,并与毛竹、青皮竹和绿竹竹材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椽竹各竹龄竹材的基本密度、气干密度和全干密度平均值分别为0.523 0.632 g.cm-3、0.656 0.801 g.cm-3和0.658 0.777 g.cm-3,随着竹龄增长各部位竹材密度表现出增大的趋势,3年生以上椽竹竹材基本密度小于参比竹种毛竹和青皮竹,大于绿竹。3年生以上椽竹竹材的平均气干体积干缩率和全干体积干缩率分别为9.6%和13.6%,大于毛竹;各竹龄椽竹竹材径向干缩率大于弦向干缩率和纵向干缩率。3年生以上椽竹竹材的灰分平均含量小于绿竹和青皮竹,酸不溶木素平均含量与青皮竹接近而小于绿竹,综纤维素含...
关键词:
椽竹 竹材 物理性质 化学成分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汉奇 孙茂盛 阮桢媛 董禹然 梁宁
以典型的自然或栽培种群为研究对象,全面调查和分析了云南4种典型热带丛生竹——巨龙竹、龙竹、云南甜龙竹和黄竹种质资源及其遗传分化背景,并结合种群平均秆径和平均秆质量,初步评价了以种群为代表的各个竹种的种源分化状况。结果显示:4个竹种种群间的平均秆径和平均秆质量等主要营林指标差异显著;巨龙竹、龙竹、云南甜龙竹种群间存在着较高水平的遗传分化,其遗传分化系数(Gst)均大于0.83;而黄竹种群间也存在一定水平的遗传分化(Gst=0.252 4)。研究结果为筛选巨龙竹等4个竹种的优良种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巨龙竹 热带丛生竹 种源分化 云南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文燕 周道三 马乃训 叶长青 曹德友 张华明
在福建省邵武市对椽竹、孝顺竹、坭竹等几种造纸用丛生竹进行秆节育苗试验表明,用平埋方法育苗显著优于斜埋和直插,竹蔸平埋效果更佳;不同竹种秆节育苗成活率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年龄的秆节育苗成活率在不同竹种间表现不同;不同育苗时间(3月或5月)的成活率差异不显著。竹秆不同粗细、不同部位、单节段或双节段育苗对比试验,结果以细秆(胸径2.5cm)、上部节段、双节段育苗成活率较粗秆(胸径4.6cm)、下部节段、单节段的为高。椽竹秆节径用不同激素处理后,处理间成苗率差异显著,以2,4-D20mg/kg处理5h和硼酸20mg/kg处理24h的效果最佳。几种造纸用丛生竹秆节育苗试验*张文燕周道三马乃训叶长青曹德友张...
关键词:
丛生竹,秆节育苗,成活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蒋俊明 李本祥 蒋南青 朱维双 余英 陈秀明
本文对四川省长宁县51种丛生竹在2008年南方雪灾中的冻害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51个竹种平均受冻级达3.2级,受冻死亡的竹种为14个,仅3个竹种小琴丝竹;鹅毛竹、粉单竹没有受冻害影响;(2)调查的15个属的箭竹属、空竹属、泰竹属、香竹属、巨竹属等5个属11个种全部受冻死亡:其他10属受冻的大小排序为:竹属>滇竹属>牡竹属>大明竹属>竹属=绿竹属>箬竹属>酸竹属>慈竹属>倭竹属;(3)以乡土竹种和引至南昌的竹种受冻最轻;其次是引至杭州、南京的竹种受冻相对相轻;引至南宁的竹种受害中等,冻害最严重是来至热带(西双版纳)的竹种,其死亡率达78%;综合分析表明:受冻程度与引种地有关,气...
关键词:
丛生竹 雪灾 冻害 气候相似性 引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喜 刘杏娥 李贤军 杨淑敏 尚莉莉 单海斌
为了丛生竹材工业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比较手法对两种丛生竹材的动态润湿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液体在不同竹材表面上的接触角都随时间增长以反函数模型呈减小趋势,斜率越来越小。甲酰胺和二碘甲烷在竹材表面形成的初始接触角较蒸馏水大。蒸馏水和甲酰胺在竹材表面的接触角随时间的变化曲线非常接近,从刚接触至2 s,接触角急剧减小,之后变化较缓。二碘甲烷在竹材表面的接触角随时间增长基本保持不变,只稍有下降。经不同处理后的龙竹和车筒竹材表面接触角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基本一致,且随时间增长接触角减小的速率越来越小。经过高温和硼酸处理后的竹材表面初始接触角较未处理材大10°左右,高温处理和防霉处理后的表面接触角差...
关键词:
丛生竹 润湿性 接触角 比较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