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09)
2023(8803)
2022(6662)
2021(5947)
2020(4770)
2019(10227)
2018(9984)
2017(18582)
2016(10410)
2015(11294)
2014(11059)
2013(10437)
2012(9096)
2011(8018)
2010(7807)
2009(7050)
2008(6889)
2007(5999)
2006(5206)
2005(4657)
作者
(33243)
(27861)
(27833)
(26156)
(17795)
(13600)
(12303)
(10959)
(10744)
(9655)
(9602)
(9167)
(9166)
(8865)
(8750)
(8657)
(8557)
(8332)
(8041)
(7949)
(7248)
(6929)
(6744)
(6322)
(6251)
(6217)
(6172)
(6095)
(5704)
(5687)
学科
(38988)
经济(38942)
管理(28463)
(28462)
(21452)
企业(21452)
方法(15424)
(13659)
数学(13505)
数学方法(13408)
中国(12800)
业经(10748)
(10222)
(9813)
农业(9545)
(8309)
贸易(8305)
(8099)
地方(7671)
技术(7183)
(7129)
产业(6905)
环境(6395)
(6387)
(6038)
银行(5989)
(5948)
财务(5932)
财务管理(5922)
(5746)
机构
大学(146839)
学院(146684)
(56789)
经济(55783)
研究(53303)
管理(52793)
理学(46882)
理学院(46253)
管理学(45247)
管理学院(45029)
(38692)
中国(38070)
科学(37824)
农业(31081)
业大(30722)
(30615)
(28885)
研究所(27052)
(24005)
中心(23345)
(21503)
农业大学(20929)
财经(19751)
(19409)
北京(18293)
(18264)
(18190)
(17843)
经济学(17615)
师范(17445)
基金
项目(109749)
科学(85243)
基金(80654)
(75167)
国家(74550)
研究(70241)
科学基金(62193)
社会(46199)
社会科(43769)
社会科学(43756)
(43679)
基金项目(43485)
自然(43042)
自然科(42124)
自然科学(42099)
自然科学基金(41398)
(37335)
教育(31530)
资助(30870)
编号(25553)
重点(25536)
(23907)
计划(23596)
(23329)
(22757)
创新(21919)
科研(21876)
(21429)
科技(21358)
国家社会(20105)
期刊
(57833)
经济(57833)
研究(36835)
学报(36549)
(35566)
科学(29668)
中国(27689)
大学(26180)
学学(25395)
农业(23927)
管理(18321)
(17452)
(12664)
教育(11440)
(11324)
金融(11324)
业大(11294)
业经(10978)
经济研究(10473)
技术(10086)
(9831)
农业大学(9763)
财经(9506)
科技(8883)
问题(8345)
(8150)
商业(7318)
林业(7224)
中国农业(6430)
自然(6358)
共检索到2040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计怀峰   林辰壹   吾塔尼别克·卓马别克   张文康   赵庭杰   陈丽琴   赵丹  
【目的】探究丛枝菌根真菌(AMF)对实葶葱生长发育、生理活动以及化感作用的影响,为实葶葱驯化利用和AMF种质资源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盆栽试验,将分离自实葶葱栽培田土壤中的AMF(优势属为球囊霉属和无梗囊霉属)孢子接种于人工栽培的实葶葱根际(AM处理),以未接种AMF的实葶葱为对照(N-AM处理),测定实葶葱植株生长和生理特征的变化;取实葶葱地上部和地下部,分别制备0(对照),0.25,0.5和1 mg/mL的水浸提液,以叶用莴苣种子为受体材料,采用卷纸发芽法进行发芽试验,测定叶用莴苣幼苗生长指标,以衡量实葶葱化感作用的变化。【结果】接种AMF后实葶葱生长受到显著促进,植株表型得到调控。出苗后150 d,AM处理的株高、全株鲜质量、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鲜质量、根长、根体积、须根数、侧根分支数分别为15.00 cm、0.87 g/株、0.46g/株、0.42 g/株、21.17 cm、2.24 cm~3、8.83个/株、13.92个/株,较N-AM处理分别增加了36.74%,182.87%,251.42%,132.18%,23.83%,116.23%,14.23%,169.25%;菌根生长效应随实葶葱生长而增强,于出苗后120 d达到最高值1.33;AM处理实葶葱的全株、地上部和地下部干质量分别为127.60,90.20,37.40 mg/株,较N-AM处理分别显著增加了188.04%,290.48%和76.42%,根冠比则显著降低了54.84%。AM处理实葶葱叶片叶绿素a、鳞茎可溶性糖和EPY含量较N-AM处理分别显著提高了130.25%,58.33%和41.18%,叶片叶绿素b和可溶性糖含量比N-AM处理略降低但差异不显著。AM处理根系中独脚金内酯素含量在出苗后呈增高-降低-增高的变化趋势,于出苗后60 d达到最高值(2.86 ng/g),根系活力始终高于N-AM处理,盆栽实葶葱根系AMF侵染率最终为31.55%。当实葶葱地上部浸提液质量浓度为0.5 mg/mL、地下部浸提液质量浓度为0.25 mg/mL时,AM处理的综合化感效应指数分别比N-AM处理分别提高了112.12%和66.67%;当地上部浸提液质量浓度为0.25和1 mg/mL、地下部浸提液质量浓度为0.5和1 mg/mL时,AM处理的综合化感效应指数分别比N-AM处理降低了50.94%和4.69%及18.52%和35.19%。不同质量浓度实葶葱水浸提液对叶用莴苣幼苗生长均表现出促进作用,各处理的综合化感隶属函数值均高于对照(4.06),其中以0.5 mg/mL AM处理地上部水浸提液最高(15.49),0.25 mg/mL N-AM处理地下部水浸提液最低(6.89)。【结论】实葶葱的生长发育与生理活动均受到AMF强烈的正向作用,实葶葱对受体植物的化感作用效果也受到AMF的调节。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伍荣冬  韦金凡  龙艳艳  雷崇华  谭裕模  李廷化  陈廷速  
探讨不施肥的条件下,大田甘蔗接种丛枝菌根(AM)真菌一年后对宿根蔗生长的促进效应。采用原新植蔗砍收后,保持原施有AM真菌及对照的试验小区进行试验,试验期间不再施用任何肥料,分析大田接种AM真菌一年后,对土壤理化性质、甘蔗根系内生真菌及宿根蔗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在不施肥的条件下,原所接种的AM真菌仍能提高土壤的p H值,活化土壤中的磷、镁和有机质,促进甘蔗对有效磷、镁和有机质的吸收利用。在甘蔗根系检测到AM真菌以及有隔内生真菌(DSE),根系内生真菌的定殖率受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AM真菌能促进一年宿根蔗的生长,增加甘蔗有效茎数,提高产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晴  段文艳  李鑫  景若楠  盛敏  
【目的】阐明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对元宝枫生长状况及根系形态特性的影响,探讨元宝枫根系形态与其生长发育的关系。【方法】在元宝枫幼苗生长基质中接种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和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2种AM真菌,以不接种AM真菌为对照,通过盆栽试验,培养90 d后,测定元宝枫的生长状况、根系活力及根系形态指标,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方法,分析接菌与不接菌处理之间的差异,采用envfit ()函数、冗余度分析和变差分解分析元宝枫生长状况与其他指标间的关系。【结果】(1)接种2种AM真菌后,元宝枫株高、地径、茎干质量和根系活力较对照显著提高,根冠比下降。根内根孢囊霉对元宝枫的促生作用比摩西斗管囊霉显著。(2)与对照相比,接种2种AM真菌后,元宝枫根表面积和根体积显著增大,粗根根长占总根长的比例增加,细根根长占总根长的比例显著降低。根内根孢囊霉对元宝枫根系形态的影响比摩西斗管囊霉显著。(3)元宝枫生长状况与其根系活力和根系形态密切相关。【结论】接种AM真菌有助于增强元宝枫的根系活力,改善其根系形态,促使其汲取更多养分,进而提高其生物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天龙   李慧奇   宁瑞渊   刘博文   张满让  
【目的】探究在野外大田环境下丛枝菌根真菌(AMF)对嘎啦和富士苹果树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AMF促进苹果树体生长及提升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7年生自根砧为T337的嘎啦和富士苹果为试验材料,在根系生长高峰期和幼果期接种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以未接种菌剂为对照,研究在野外大田环境下丛枝菌根真菌对苹果树叶片叶绿素含量、营养元素(N、P、K)含量、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在大田环境下丛枝菌根真菌对嘎啦和富士的接种效果较好,接种后富士根系的菌根侵染率较嘎啦根系显著提高25.49%。与对照相比,接种AMF处理嘎啦和富士苹果树叶片的总叶绿素含量分别提高5.62%和8.12%,营养元素N、P、K含量分别提高5.13%,8.27%,16.9%和5.36%,5.11%,16.79%,SOD、POD和CAT活性分别提高12.12%,7.69%,17.3%和16.67%,15.62%,31.14%,果实的单果质量、红色饱和度、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分别提高8.12%,6.17%,16.24%,5.92%和9.10%,6.18%,6.20%,7.48%,而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分别降低7.89%和11.76%。【结论】在野外大田环境下,丛枝菌根真菌与嘎啦和富士苹果树可以形成共生体,促进了嘎啦和富士苹果树体生长及果实品质的提高。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正嘉  沈福初  秦万贵  王艳玲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任志雨  贺超兴  李树和  张志斌  
试验以津优2号黄瓜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 Nicolson & Gerdemann)对有机栽培黄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AMF处理明显提高了黄瓜的生长势,较对照的株高、茎粗、叶片数、叶面积分别增加了19.1%,24.6%,10.8%,26.7%。接种AMF处理明显地促进了黄瓜叶片的光合能力,较对照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分别增加了14.4%,13.7%,12.3%。黄瓜接种AMF处理较对照的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分别增加了26.9%,16...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杨波  王邵军  赵爽  张路路  张昆凤  樊宇翔  解玲玲  王郑均  郭志鹏  肖博  
【目的】探究石漠化生境丛枝菌根真菌共生对白枪杆Fraxinus malacophylla生长及光合特征的影响,为植被恢复选取优势菌种提供参考。【方法】设置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农林生物肥(MN)、幼套近明球囊霉Claroideoglomus etunicatum+农林生物肥(YN)、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农林生物肥(GN)、农林生物肥(ck)共4个处理,测定不同处理下白枪杆生长(树高、胸径、根和叶生物量、叶面积、叶片色素及叶绿素)及光合特征(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摩尔分数、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等)的变化。【结果】(1)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显著促进了白枪杆的生长与叶、根生物量积累(P<0.05)。(2)接种摩西斗管囊霉和根内根孢囊霉显著提高了白枪杆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的相对含量(P<0.05),提升率达6%~67%。(3)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显著提高了白枪杆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与水分利用效率(P<0.05),显著降低了胞间二氧化碳摩尔分数(P<0.05)。(4)主成分分析表明:气孔导度、树高、叶黄素是提高净光合速率的主控因子,平均贡献率达45.81%,叶绿素b、生物量和总叶绿素的影响次之。【结论】丛枝菌根真菌共生主要通过促进植株生长、光合色素含量,显著提高白枪杆净光合速率,其中摩西斗管囊霉为最优菌种。图5表2参33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景若楠   李晴   段文艳   李鑫   张硕   盛敏  
【目的】探究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对元宝枫生长以及枯叶分解的影响,明确其与元宝枫生长状况间的关系。【方法】以元宝枫(Acer truncatum)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设置接种AM真菌(AMF)和不接菌(CK)2个处理,其中AMF处理灭菌基质中加入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Ri),CK中加入灭菌Ri和菌剂过滤液,同时在2个处理供试的花盆中放置2个装有元宝枫枯叶的分解盒,待元宝枫幼苗生长180 d后,测定元宝枫幼苗生长指标、养分含量以及枯叶中的养分含量,计算元宝枫枯叶的分解量以及不同粒径剩余枯叶质量,并采用冗余分析研究元宝枫生长状况、养分含量与枯叶养分间的相关性。【结果】(1)与CK相比,AMF处理元宝枫的地上部、地下部鲜质量和干质量以及根全氮、全磷、全钾和叶全磷含量显著增加,但二者的株高、地径和叶全氮含量无显著差异,叶全钾含量显著降低。(2)与CK相比,AMF处理元宝枫枯叶总分解量显著增加,粒径>0.15mm枯叶质量显著降低,粒径0.25μm~0.15 mm枯叶质量显著增加。(3)与CK相比,AMF处理促进了枯叶中多酚的释放,降低了枯叶全氮积累,但对枯叶单宁、纤维素、全磷、全钾和有机碳含量无显著影响。(4)相关性分析发现,枯叶全氮累积系数与叶全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元宝枫生物量以及根和叶养分含量呈负相关;而枯叶多酚累积系数的表现则与之相反。【结论】接种AM真菌促进了元宝枫枯叶的分解,影响了元宝枫枯叶中有效养分的含量,从而促进了元宝枫的生长发育。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修武  李坤  郭印山  张立恒  孙英妮  谢洪刚  
为了研究不同丛枝菌根真菌[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简称G.V)、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简称G.M)和幼套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简称G.E)]对连作土壤中贝达(V.vulpina×V.labrusca Beta)葡萄扦插苗生长及根系分泌特性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将连作土灭菌后接种不同丛枝菌根真菌,测定贝达葡萄地上部及根系生理指标,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根系分泌的物质种类及含量。结果表明:3种丛枝菌根真菌处理葡萄的株高、茎粗、地上及地下鲜重均增加,叶片SOD活性增强,MDA含量降低,根系活力增强。其中G.V处理和G.M处理效果最显著...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萌圃  李青  王幼珊  倪小会  
为了确定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金叶连翘组培苗移栽后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并研究不同菌种间、同一菌种不同菌株间的接种效果,在温室条件下,对金叶连翘组培苗接种了丛枝菌根真菌GlomusetunicatumBecker&Gerdemann的3个菌株、GlomusdiaphanumMorton&Walker的2个菌株、Glomusmosseae(Nicol.&Gerd.)Gerd.&Trappe的2个菌株进行试验.结果显示,接种丛枝菌根真菌能够明显促进金叶连翘组培苗移栽后的生长,但对其移栽成活率的影响不显著;不同菌种间、同一菌种不同菌株间的接种效果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接种G.etunicatumTW、G....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闫明  钟章成  
为了探讨丛枝菌根缓解铝(Al)毒对三峡库区林木胁迫的机理,该文研究了使用Al3+浓度为0、0.5、8和15mmol/L的酸性Al溶液胁迫10周后,接种和不接种丛枝菌根真菌的樟树幼苗的形态、生物量以及不同器官的磷(P)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在对照(c(Al3+)=0 mmol/L)和轻度胁迫(c(Al3+)=0.5 mmol/L)下,植株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形态、生物量和不同器官的P含量等大部分指标,接种的植株显著好于不接种的植株;而在中度胁迫(c(Al3+)=8 mmol/L)和重度胁迫(c(Al3+)=15 mmol/L)下,接种植株的上述指标要略好或接近于不接种的植株.说明接种丛枝菌根赋予...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贺忠群  贺超兴  张志斌  邹志荣  王怀松  
对番茄中杂9号接种6种不同的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versiforme,Glomus mossea-2,Glomus intraradices,Glomus diuphauam,Glomus mossea,Glomus etuni-catum1),通过测定不同菌种对番茄的生长效应及叶片生理变化,表明不同丛枝菌根真菌对番茄有不同程度的生长促进作用,处理番茄的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硝酸还原酶(NR)活性均比对照有所增加,其中对叶片可溶性糖的影响最为显著,它与番茄根系的菌根侵染率呈极显著正相关,还与植株总干重显著正相关,菌根侵染率亦与植株干重显著正相关。故此提出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可作为丛枝菌...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赵振锐  钟睿  张兴旭  
本研究通过接种土壤从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 AM)真菌孢子,探讨了在温室盆栽条件下,甘肃内生真菌(Epichlo?gansuensis)在不同重金属镉(Cd~(2+))离子胁迫下对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根系AM真菌侵染率的影响,以及内生真菌、Cd~(2+)和AM真菌三者互作对醉马草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Cd~(2+)和内生真菌互作对醉马草菌根侵染率无显著(P> 0.05)影响,菌根侵染率随着Cd~(2+)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高浓度Cd~(2+)(0.9 mmol·L~(–1))条件下,内生真菌侵染(endophyte-infected, EI)的醉马草植株菌根侵染率显著(P <0.05)抑制了醉马草根长。以上结果表明,内生真菌和Cd~(2+)均能影响AM真菌对醉马草根系的侵染,但二者无互作效应,内生真菌、AM真菌和Cd~(2+)三者互作会影响醉马草幼苗地上和地下生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柳洁  肖斌  王丽霞  周旋  
【目的】研究盐胁迫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对茶树根系侵染率、生长、耐盐性及茶树根际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探索AMF提高茶树植株耐盐性的生理机理。【方法】以1年生茶树品种‘乌牛早’扦插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向盆土中接种丛枝菌根真菌,以接种灭菌接种物为对照,在幼苗移栽后2个月进行5,10,15,20,25,30mmol/kg 6个盐胁迫处理,分别于处理后50和100d测定茶树株高、根系菌根侵染率及叶片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含量,100d时测定地径、主根长度、生物量、茶树叶片膜透性及根际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并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各...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陈涛  段廷玉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 AM)真菌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微生物,能够与自然界中绝大部分陆生植物形成互惠共生体,为宿主植物带来多种正向效应,包括提高植物抗逆性,尤其是在协助植物抵抗病菌的入侵方面。本文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及CNKI中国学术总库,总结归纳了近年来AM真菌影响植物病害新进展及AM真菌与其他微生物以及环境条件等多因素协同作用提高植物抗病性的研究,分析了AM真菌影响植物病害的机理,包括提高寄主植物营养状况、激活根系周围养分、改变根系形态、与病原菌竞争侵染位点和寄主光合作用产物、改变根际微生物区系以及激活寄主防御机制。并就AM真菌群落的抗病功能、AM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影响以及多因素复合下影响植物病害的研究做了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