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43)
- 2023(12417)
- 2022(10480)
- 2021(9718)
- 2020(8078)
- 2019(18405)
- 2018(18596)
- 2017(35444)
- 2016(19798)
- 2015(22254)
- 2014(22313)
- 2013(21639)
- 2012(19563)
- 2011(17309)
- 2010(16977)
- 2009(15467)
- 2008(14767)
- 2007(12860)
- 2006(11220)
- 2005(9844)
- 学科
- 济(73509)
- 经济(73430)
- 管理(55731)
- 业(52200)
- 企(43594)
- 企业(43594)
- 方法(33371)
- 数学(28445)
- 数学方法(28132)
- 农(20858)
- 中国(20314)
- 学(20125)
- 业经(17786)
- 财(17518)
- 环境(15931)
- 地方(15697)
- 农业(13934)
- 理论(12986)
- 和(12797)
- 划(12358)
- 贸(12251)
- 贸易(12244)
- 制(12218)
- 技术(12026)
- 易(11869)
- 务(11598)
- 财务(11531)
- 财务管理(11514)
- 企业财务(10949)
- 发(10407)
- 机构
- 大学(276654)
- 学院(274936)
- 管理(107396)
- 济(100852)
- 经济(98528)
- 理学(93801)
- 研究(93671)
- 理学院(92707)
- 管理学(90946)
- 管理学院(90495)
- 中国(66284)
- 科学(63658)
- 京(59408)
- 农(51801)
- 所(48397)
- 业大(47064)
- 研究所(44908)
- 财(44314)
- 中心(41274)
- 农业(40960)
- 江(39479)
- 北京(37034)
- 范(36782)
- 财经(36421)
- 师范(36330)
- 院(34409)
- 经(33180)
- 州(32290)
- 技术(30801)
- 经济学(29462)
- 基金
- 项目(198551)
- 科学(153928)
- 基金(142521)
- 研究(140282)
- 家(126592)
- 国家(125546)
- 科学基金(106407)
- 社会(85908)
- 社会科(81195)
- 社会科学(81173)
- 省(78891)
- 基金项目(76546)
- 自然(71790)
- 自然科(70042)
- 自然科学(70014)
- 自然科学基金(68719)
- 划(66748)
- 教育(63480)
- 资助(58018)
- 编号(56941)
- 成果(45638)
- 重点(44917)
- 发(42435)
- 部(42068)
- 创(41135)
- 课题(39389)
- 科研(38666)
- 创新(38402)
- 计划(38119)
- 大学(36118)
共检索到3861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华 郭冬琴 周浓 潘兴娇 张杰 罗静
[目的]研究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对滇重楼幼苗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实验对滇重楼幼苗接种28种AM真菌,通过稀释平板计数法测定根际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并结合室内分析对其土壤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各接种AM真菌组菌根浸染率在75%~100%,接种不同AM真菌的滇重楼幼苗根际土壤中,土壤微生物数量、生物量碳及土壤酶活性存在差异,接种AM真菌提高了滇重楼幼苗根际土壤可培养细菌和放线菌数量,降低了滇重楼幼苗根际土壤可培养真菌数量,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率,改变了土壤中物种的丰富度和均一度,增加了土壤中的生物多样性;促进了滇重楼幼苗根际土壤酶(蛋白酶、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力的增加,尤其可显著增强磷酸酶、蔗糖酶的活性。[结论]AM真菌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滇重楼幼苗根际土壤微环境,对滇重楼人工栽培应用AM菌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宰学明 郝振萍 赵辉 钦佩
以滨梅为供试植物,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接种AM真菌对滨梅苗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影响。试验中选用摩西球囊霉、幼套球囊霉、透光球囊霉3种AM真菌接种,测定滨梅苗菌根侵染率、生物量、根际微生物数量、土壤pH值、土壤酶活性及N,P等指标。结果表明:3种AM真菌都与滨梅形成菌根共生体,其中摩西球囊霉、幼套球囊霉侵染效果较好,侵染率分别是50.4%,48.3%;受这2种菌侵染的苗木生物量分别是对照处理的1.74,1.73倍。AM菌根对根部微生物种群数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使根面上的细菌、放线菌、固氮菌的数量显著增加。AM菌根增加根际土壤磷酸酶、脲酶、蛋白酶的活性,各种酶活性增加量与苗木菌根侵染率呈显著正相关。A...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许凌峰 黄艳萍 郭冬琴 杨敏 张杰 赵晶晶 周浓
【目的】研究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的混合菌剂在不同接种时期与滇重楼(Paris polyphylla var.yunnanensis)幼苗的共生效应。【方法】采用室内盆栽法,于灭菌土壤基质中进行共生培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测定共生受体类似激酶基因(SYMRK)和产生钙离子振荡的通道蛋白基因(DMI1)表达水平,及其对滇重楼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滇重楼可与AMF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幼苗菌根的侵染率达到了80.00%以上,其中,由Gigaspora margarita、Gigaspora gigantea、Scutellospora calospora等6种AMF组成的S6型混合菌剂的各指标总体较高,在滇重楼2年生苗(T4时期)接种时的碱性磷酸酶(ALP)和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以及SYMRK和DMI1基因相对表达量最高,滇重楼的生物活性较佳。【结论】人工栽培滇重楼过程中接种AMF的最佳方案是在栽培种源2年生苗期接种S6型混合菌剂,这为引种培育出高品质的滇重楼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雷梅 甘子莹 谭世广 宋秀玲 上官翰婷 丘清燕
[目的]探究丛枝菌根真菌(AMF)和不同形态氮(NH_4~+-N、NO_3~--N)对杉木根际土壤氮(N)与磷(P)养分含量、相关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影响,为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持。[方法]本研究以1年生杉木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实验,研究杉木幼苗在接种摩西球囊霉(G.mosseae,Gm)和添加不同形态N(NH_4~+-N、NO_3~--N)后根际土壤N、P养分含量及其相关酶活性与化学计量比的变化。[结果](1)AMF接种提高了土壤有效P含量,降低了土壤中硝态氮、铵态氮、可溶性有机氮以及全P含量,与NH_4~+-N处理相比,NO_3~--N处理下AMF对土壤N、P养分的调节作用更显著(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汪茜 张金莲 龙艳艳 李冬萍 陈廷速 车江旅
探明广西柳江生姜根际土壤丛枝菌根(AM)真菌的分布状况,为广西生姜AM真菌资源保护和优势菌株的筛选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采集生姜健康植株和姜瘟病株根际5~20 cM土样,采用湿筛倾析—蔗糖离心法分离土壤中AM真菌孢子,并通过形态特征进行鉴定。鉴定出7种类型AM真菌孢子,其中无梗囊霉属5种,球囊霉属2种。供试生姜根际土壤AM真菌群落中,无梗囊霉和球囊霉属占优势,双网无梗囊霉、细凹无梗囊霉、格但无梗囊霉、摩西球囊霉、AcAulosporA sp.1为健康土样与病土共有种,而脆无梗囊霉和地表球囊霉为健康土样的特有种。
关键词:
生姜 根际土壤 丛枝菌根真菌 资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秦海滨 张志斌 贺超兴
为研究丛枝菌根真菌对黄瓜苗期立枯病的防治效果和相关生理生化变化。以黄瓜品种中农16为材料,播种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20 d幼苗人工接种立枯丝核菌。结果表明,接种菌根真菌后能够显著提高黄瓜苗期对立枯病的抗性,降低发病率。黄瓜苗期人工接种立枯丝核菌后菌根苗和非菌根苗发病率分别为16.5%和52.0%,非菌根苗发病严重,病情指数为46.7,接菌病情指数为10,较非接菌苗下降了78.5%,接种菌根真菌提高黄瓜抗病性与改变相关酶活性有关,在病害发生前菌根真菌已经与寄主植物互利共生,提前启动了抵抗病害得相关机制,如提高了保护酶活性,促进植株生长,接种菌根真菌后菌根苗地上鲜质量和地上干质量分别比未接菌处理...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黄瓜 立枯病 增抗机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蔡邦平 陈俊愉 张启翔 郭良栋 陈瑞丹 蔡超
从北京、武汉、南京、重庆、昆明五个梅园和野梅主要分布区的云南嵩明、四川木里、贵州茂兰自然保护区,以及北京林业大学的梅圃中分别于春、夏、秋、冬四季,采集梅花根际土壤300份。以梅花根际土壤和蛭石体积为1∶1混合作为栽培基质,种植三叶草,培养4个月后,应用染色镜检法测定丛枝菌根真菌(AMF)侵染三叶草根系的状况。结果表明:所有梅花根际土壤栽培三叶草都有丛枝菌根侵染;野生梅花根际土壤栽培三叶草的丛枝菌根侵染率高于人工梅园;四季的梅花根际土壤栽培三叶草丛枝菌根侵染在季节间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
菌根 丛枝菌根真菌 梅花 三叶草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倡宪 李晓林 宋福强 王皙琛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于两个番茄品种旭日与金龙粉王育苗时分别接种G.mosseae,以明确该AM真菌在培育壮苗中的潜力。结果表明,G.mosseae显著的改善了两个番茄品种幼苗的素质,但是金龙粉王较旭日的接种效应明显。旭日与金龙粉王接种G.mosseae后,壮苗指数分别为相应不接种处理的2.38倍与3.49倍。菌根化幼苗的健壮生长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G.mosseae对氮、磷养分吸收的显著促进作用。G.mosseae对氮吸收的菌根效应分别为47.50%与87.52%,对磷吸收的菌根效应分别为23.08%与64.74%。结果表明,将该AM真菌作为潜在的生物肥料引入设施番茄生产培育健壮幼苗是可行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闫明 钟章成
为了探讨丛枝菌根缓解铝(Al)毒对三峡库区林木胁迫的机理,该文研究了使用Al3+浓度为0、0.5、8和15mmol/L的酸性Al溶液胁迫10周后,接种和不接种丛枝菌根真菌的樟树幼苗的形态、生物量以及不同器官的磷(P)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在对照(c(Al3+)=0 mmol/L)和轻度胁迫(c(Al3+)=0.5 mmol/L)下,植株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形态、生物量和不同器官的P含量等大部分指标,接种的植株显著好于不接种的植株;而在中度胁迫(c(Al3+)=8 mmol/L)和重度胁迫(c(Al3+)=15 mmol/L)下,接种植株的上述指标要略好或接近于不接种的植株.说明接种丛枝菌根赋予...
关键词:
铝胁迫 丛枝菌根 樟树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罗晓蔓 丁贵杰 翟帅帅 王艺 李敏
为探索菌根-土壤-植物共生体系原理,以马尾松为供试植物,研究褐环乳牛肝菌Sl12、Sl13对苗木根际和非根际土壤pH值、酶活性和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褐环乳牛肝菌接种处理会使苗木根际土壤的p H值降低0.13。(2)褐环乳牛肝菌在不同程度上增加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磷酸酶的活性,与CK相比,Sl13菌株根际土壤酶活性分别增加47.14%、8.86%、5.91%、22.38%。(3)接种褐环乳牛肝菌能显著增加根际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的数量。其中,Sl12菌株能显著增加土壤中可培养真菌数量,提升效果优于Sl13。与CK相比,接种组Sl12菌株根际真菌数量增加63.7...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振坤 田帅 唐明
对黄土高原丘陵区不同树龄刺槐林的2个土层丛枝菌根真菌与土壤因子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树龄刺槐林菌根侵染率与孢子密度均为0~20cm土层高于20~40cm土层。上下土层菌根侵染率和20~40cm土层的孢子密度随着树龄的增大先增加后降低,而0~20cm土层的孢子密度随着树龄的增大在出现2次高峰后逐渐降低,最高菌根侵染率和最大孢子密度分别出现在树龄21年和26年。相关性分析表明:菌根侵染率和孢子密度与脲酶极显著正相关;孢子密度与碱解氮、速效磷、碱性磷酸酶极显著正相关,与pH值极显著负相关;总球囊霉素、易提取球囊霉素与有机碳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碱性磷酸酶是影响...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海波 梁月明 冯书珍 赵紫薇 苏以荣 何寻阳
为合理利用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促进喀斯特退化土地植被恢复,采用形态学方法研究了土壤类型(石灰土和黄壤)和宿主植物种类(紫弹树(celtis biondii PAMP)、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和单性木兰(KMeriA sePtentrionAlis dAndy))对AM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共分离鉴定了2属14种AM真菌,其中幼套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是石灰土和黄壤共有的优势种,石灰土特有的AM真菌包括地球囊霉(G.GeosPoruM)、白色球囊霉(G.AlbiduM)、双型球囊霉(G.AMbisPoru...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钟睿 周晓蓉 张稚钦 夏超 李娜娜 张兴旭
本研究通过根系染色和根际土壤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孢子形态学鉴定分析了榆中栽培(内生真菌感染,endophyte-infected,E+;无内生真菌感染,endophyte-free,E-)和野生条件下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根系丛枝菌根侵染率、根际土壤中孢子密度以及AMF的多样性。结果表明,栽培条件AMF侵染率显著高于野生条件(P<0.05)。栽培条件下,甘肃内生真菌(Epichlo3gansuensis)对醉马草AM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许加 唐明
【目的】探讨铅锌矿污染地区不同林木根际土中丛枝菌根真菌(AMF)及球囊霉素(GRSP)与土壤因子的关系及其在生态恢复中的作用。【方法】在陕西凤县铅硐山铅锌矿区,采集7种不同林木的根系和根际土壤,测定根系AMF侵染率、AMF孢子密度、球囊霉素含量、土壤养分含量及土壤酶活性,研究不同林木根际AMF侵染率、孢子密度和球囊霉素与土壤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AMF侵染率和孢子密度在不同林木根际土中差异显著,平均侵染率为44.64%,孢子密度平均2.34个/g,AMF侵染率和孢子密度无显著相关性。总球囊霉素(T-GRSP)含量与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覃晓娟 张金莲 李艳华 陈廷速 李冬萍 龙艳艳 刘增亮
【目的】探明广西南宁市武鸣区香蕉根际土壤丛枝菌根(AM)真菌分布状况,为广西香蕉AM真菌资源收集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集健康和患枯萎病香蕉植株根际5~20 cm土样,采用湿筛倾析—蔗糖离心法分离根际土壤AM真菌孢子,形态学方法进行AM真菌种属鉴定。【结果】供试土样共鉴定出6种类型AM真菌孢子,其中球囊霉属2种,无梗囊霉属4种。健康土样的AM真菌孢子密度明显高于病土,两种土样的共有种为双网无梗囊霉、细凹无梗囊霉和空洞无梗囊霉。健康土样的AM优势特有种为地表球囊霉,病土的特有种为长孢球囊霉和疣状无梗囊霉,但未见优势种。【结论】供试土样的AM真菌类型主要为球囊霉属和无梗囊霉属。健康土样的优势AM真菌在提高香蕉植株抗枯萎病性能方面很可能扮演重要角色。
关键词:
香蕉 根际土壤 丛枝菌根真菌 资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