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680)
2023(19506)
2022(16192)
2021(14886)
2020(12922)
2019(29180)
2018(28372)
2017(53830)
2016(29143)
2015(32610)
2014(32457)
2013(32237)
2012(29458)
2011(25980)
2010(26183)
2009(24882)
2008(24642)
2007(21823)
2006(18706)
2005(16733)
作者
(84902)
(70617)
(70485)
(67066)
(44999)
(34000)
(32210)
(27724)
(26825)
(25309)
(23869)
(23731)
(22517)
(22152)
(22042)
(21856)
(21575)
(20931)
(20385)
(20292)
(17673)
(17423)
(17179)
(16099)
(16082)
(15848)
(15813)
(15796)
(14187)
(14089)
学科
(120713)
经济(120581)
(106013)
管理(98495)
(93192)
企业(93192)
方法(59473)
数学(49863)
数学方法(49329)
(47887)
(36345)
业经(34398)
中国(33762)
(30570)
财务(30511)
财务管理(30442)
(29337)
金融(29334)
企业财务(28854)
(28183)
银行(28127)
(27747)
(26745)
农业(25577)
地方(23914)
(22503)
贸易(22486)
(21908)
(21619)
理论(21551)
机构
学院(417035)
大学(413359)
(171698)
经济(168375)
管理(166960)
理学(143975)
理学院(142589)
管理学(140325)
管理学院(139582)
研究(130250)
中国(107889)
(90503)
(84902)
科学(79994)
(75165)
财经(68599)
(66024)
中心(64091)
业大(63605)
(63081)
(62101)
农业(59596)
研究所(59114)
经济学(52696)
北京(52285)
财经大学(50530)
(49921)
经济学院(48075)
(47460)
师范(46819)
基金
项目(277940)
科学(219062)
基金(204143)
研究(197925)
(178601)
国家(177085)
科学基金(153457)
社会(127048)
社会科(120774)
社会科学(120739)
(109729)
基金项目(108289)
自然(101247)
自然科(99020)
自然科学(98989)
自然科学基金(97297)
(91302)
教育(90632)
资助(83624)
编号(78745)
成果(62860)
重点(62436)
(61080)
(59977)
(58826)
创新(55625)
科研(54495)
(53522)
课题(53322)
国家社会(53220)
期刊
(182476)
经济(182476)
研究(115973)
(79183)
中国(78188)
(67575)
学报(66574)
管理(62140)
科学(58874)
大学(49900)
(48636)
金融(48636)
学学(47717)
农业(45292)
技术(36322)
财经(34799)
教育(31833)
业经(30923)
(29751)
经济研究(29557)
(26692)
问题(24086)
会计(23788)
财会(23386)
技术经济(22109)
(20846)
统计(20813)
理论(19841)
(19608)
(19392)
共检索到6166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凡林  郭宇航  
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从会计信息质量视角研究业财融合作为财务管理新模式的有效性。选取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8~2019年的财务数据,运用Python语言等信息搜索工具对上市公司年报的公开信息进行文本挖掘和分析,识别企业是否采用业财融合以及实现程度,检验公司实施业财融合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研究发现:业财融合的实施显著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行业,非国有企业,业务复杂度高以及融资约束程度高的企业中,业财融合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效果更明显。作用机理检验显示:业财融合的实施不仅可以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信息透明度发挥“信息效应”,还可以通过加强内部监管发挥“监督效应”。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白俊  李闯  李沙沙  
以2010—2018年沪深两市A股全部供应商-客户企业组合为研究对象,检验年报文本信息在供应链上的溢出效应,研究表明,客户前瞻性信息会影响供应商未来经营不确定性,并对供应商投资行为产生影响。具体而言,客户前瞻性信息质量越低,其供应商投资效率越低:当客户前瞻性信息被高估时会造成过度投资,当客户前瞻性信息被低估时会产生投资不足;且在供应链关系重要性越高、供应链关系专有性越强时,客户前瞻性信息质量对供应商投资效率的影响越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客户所处行业的信息以及私有信息会对客户个体信息形成替代效应,客户所处行业前瞻性信息质量越高、供应链私有信息质量越高时,客户前瞻性信息质量与供应商投资效率相关关系越弱。此外,客户前瞻性信息质量的降低会影响供应商当年及未来盈利能力。研究结论为会计信息通过供应链传导到实体经济这一特殊机制提供了经验证据,为投资者和监管层理解企业非效率投资提供了新视角。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田高良  薛宇婷  李星  
基于债权人视角研究企业前瞻性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即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披露的前瞻性信息是否会影响企业的债务契约。文章以2007—2020年我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研究发现,企业前瞻性信息披露水平越高,获得的债务期限越长、债务资本成本越低以及债务规模越大,即债权人愿意为前瞻性信息披露水平更高的企业提供更为有利的债务契约。这一研究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中均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文本可读性较高、文本相似度较低和披露战略信息含量较高的企业中,前瞻性信息披露对债务契约的改善作用更加显著。通过渠道分析发现,前瞻性信息披露通过向市场提供增量信息从而改善了债务契约。研究结果对认可前瞻性信息在资本市场上的价值与功能具有一定意义,也为防范和化解资本市场债务风险提供了依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烁  
党的十八大以来,智能制造的发展水平和应用规模大幅提升,对社会生产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以我国2009~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对上市公司年报进行文本分析构建了企业层面“智能制造”衡量指标,并使用美国、意大利两个国家智能制造指数的平均值作为工具变量,运用2SLS回归方法克服内生性后最终发现智能制造显著提高了公司包括生产效率、发展能力以及盈利能力在内的绩效水平。这一影响在劳动力密集度高、低技能劳动力占比高以及民营企业中更为明显。本文有利于为政府制定智能制造相关政策以及企业采用智能制造相关技术提供借鉴依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小平  
财政政策是助力企业创新的坚实保障,如何打好财政政策“组合拳”激励企业创新,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本文基于政策组合视角,以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财政政策组合对企业创新的共同影响。研究发现:财政政策组合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激励作用,且财政政策组合对研发创新、成果转化创新、产业化生产创新等不同阶段创新的影响有显著差异,财政政策组合对高研发强度企业的创新激励效应更大。进一步分析表明,财政政策组合对高风险承担水平企业、高内部控制企业的创新激励效应更大。对此,本文建议:探索多种财政政策工具协同组合,完善政府补贴政策制度,构建覆盖整个创新周期的税收优惠体系,制定行业异质性的政府采购政策。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杜剑  徐筱彧  杨杨  
本文采用文本分析和机器学习技术构建了气候风险指标来研究气候风险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对2007年至2020年的3215家中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进行实证分析表明,气候风险会导致企业权益资本成本升高,该结果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下依然成立。机制研究发现,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吸引机构投资者、多元化经营以及使用衍生金融工具可以缓解气候风险对权益资本成本的负面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转型风险与权益资本成本显著正相关,而物理风险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并不显著;气候风险与权益资本成本的关系在高碳企业与低碳企业中存在显著差异。本文进一步拓展了气候风险经济后果的有关文献,就如何应对气候风险以及缓解其对权益资本成本的负面影响具有重要的实践启示。同时,本文将文本分析和机器学习方法引入气候风险的度量,丰富了气候风险的定量研究。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嘉鑫  张龙平  
本文以我国2007—2017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年报作为文本语料,从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的视角考察管理层语调操纵对审计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年报文本信息存在异常积极的语调时,为弥补风险溢价审计师会增加审计收费,且上述关系仅在民企和信息不对称较高的企业中显著;事务所行业专长及其品牌知名度会进一步强化异常语调与审计费用的正相关性;当文本信息存在异常积极的语调时,审计师会提高审计质量,以降低审计风险,且这一关系仅在高审计费用溢价的企业中显著。进一步,影响机制检验发现,审计师会关注到管理层语调操纵行为,并识别出其背后潜在的经营风险问题,出于职业谨慎的考虑,审计师会通过增加审计投入来将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低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审计师对年报文本信息的异常语调保持了应有的职业谨慎,并在做出决策时考虑了语调操纵对审计实践的影响。本文的研究从文本信息视角丰富了审计定价和审计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还对信息使用者深入认识年报中的语调信息有所裨益。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武凯文  
中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的关系型交易模式对资本市场的运行机制和信息中介的行为模式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采用2001—2012年沪深A股全部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文本分析技术从上市公司年报中获取交易网络结构的信息,对关系网络如何影响公司的审计费用和盈余质量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关系网络规模越大,则审计费用越高。尤其对于公司所在省份内部的关系网络和所在行业外部的关系网络,其审计溢价效应更为明显,且发现同一地区和同一行业的关系网络对盈余质量具有正向影响。进一步的横截面分析表明,公司所处的外部信息环境的改善能够增强关系网络对审计费用和盈余质量的正向影响。文章为上市公司的关系网络如何影响事务所的审计活动提供了经验证据,补充了关系型交易模式下审计行为研究的相关文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任宏达  王琨  
本文研究了上市公司面临的产品市场竞争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我们从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2年至2014年年报中提取产品业务文本,借助计算语言学方法度量出公司年度(firm-year)层面的产品市场竞争程度。研究结果显示产品市场竞争越激烈,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越好。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当企业所在行业的进入壁垒较高时,产品市场竞争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有显著下降。相比现有文献通过行业竞争环境来代替企业产品竞争程度的做法,本文将文本分析工具引入中文这个自然语言,为产品市场竞争程度的度量及其对企业信息披露决策的影响提供了公司层面的实证证据。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宋思淼  刘淑莲  李济含  
以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研究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年报语调操纵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会促使企业进行向上的年报语调操纵,且这一关系在股票市场的走势趋于熊市、年报公告前股票平均回报较低及非国有企业中更强。在控股股东存在股权质押的状态下,年报语调操纵可以在短时间内提升股价,但会提高股价同步性。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控制权转移风险促使控股股东为了防止股价下跌发布带有乐观语调的年报,最终损害了资本市场的定价效率,这对监管机构在预防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情景下的投机行为及提高投资者决策水平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黄大禹  谢获宝  邹梦婷  
以中国上市公司要素配置效率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与大样本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式厘清数字化转型与企业要素配置效率之间的内在关系,并深入挖掘数字化转型影响企业要素配置效率的异质性特征及机理路径。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降低企业的非效率投资水平。相比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改善自身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实现非效率投资水平的降低,从而达到更突出的全要素生产率优化效果;高科技企业较之于非高科技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与抑制非效率投资表现更为显著。从渠道机制识别检验看,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改善企业的投融资行为,从而为全要素生产率优化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涵  锁箭  
在遵循“数字化基础设施(ABCDM)—互联网商业模式—企业信息化建设”数字化逻辑的基础上,文章基于2017—2021年上市家族企业年报,通过文本分析法构建模型,实证检验了家族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代际传承动态过程中绩效表现的影响机理,打开了差序格局情境下,中国两代人协同治理家族企业的数字化效益实证研究“黑箱”,对“为什么家族二代应该引领数字化变革”作出回应。结果表明:家族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降低风险承担水平、减少冗余资源和弱化代理成本三重路径提升传承期绩效,但在不同传承和创新属性视角下表现出显著非对称性效果,即处于父辈掌权且子辈辅佐父辈阶段以及高创新强度的家族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与绩效驱动效应更强。实证结果为二代引领家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经验支持,同时为其在数字化情境下打破企业边界、优化业务流程、整合外部资源提出探索性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叶青  陆瑶  李乐芸  
推进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成为中国新一轮的经济增长点。本文通过对A股上市公司的年报进行文本分析,构建了衡量公司层面"大数据"应用程度的指标,探讨了企业大数据应用的发展状况及决定因素,检验了大数据应用对公司市场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规模较大、有形资产比例较低、盈利能力较强,以及所在地区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公司更可能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用大数据;第二,大数据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公司的市场价值;第三,主要的影响机制在于大数据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公司的生产效率和研发投入,而相关技术和人才供给的不足可能会阻碍大数据对市场价值的积极影响。本文结论对中国未来大数据相关的政策设计具有参考价值,为推动实体企业生产经营与大数据的高效融合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指导建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浩   李雪婷  
通过计算上市公司年报会计政策披露的“类准则”程度,讨论会计师事务所规模是否为影响上市公司会计政策披露行为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1)由规模较大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上市公司,年报会计政策披露的“类准则”程度较低,会提供更多公司会计政策的个性化信息。(2)在上市公司风险增强和会计准则重大变化的两大类场景中,事务所规模与年报会计政策披露“类准则”程度之间的关系都得到增强,说明事务所的风险压力和事务所能力是重要的机制路径。(3)由同一事务所审计的上市公司会计政策披露的“类准则”程度更一致,具有同所效应。(4)基于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的检验发现,若变更后的事务所规模更大,则会计政策披露的“类准则”程度会降低;若变更后的事务所规模更小,则会计政策披露的“类准则”程度会提高。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丹妮   张亚豪   唐松  
供应链金融作为创新型金融产品,能够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对绿色发展时代下的企业转型需求有重大支持功能。本文以2007—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基础,探究供应链金融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渠道。研究发现,供应链金融对企业绿色转型具有显著裨益,且对于不同禀赋特征的企业具有差异化的影响效果。机制研究表明,供应链金融能够改善财务状况、平滑创新风险、提升创新能力以及改善企业预期,这些都有助于企业绿色转型进程的加快。特别地,供应链金融在金融集聚水平较低、市场化进程较为缓慢、环境污染相对严重的情形中,能够有效助力企业绿色转型,展现出了在薄弱外部环境中强有力的“补短板”功能。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优化、引导企业绿色转型提供了经验证据,也进一步为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与建设“绿色中国”战略提供了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