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16)
2023(10941)
2022(8702)
2021(7916)
2020(6797)
2019(15107)
2018(14428)
2017(28196)
2016(14818)
2015(16545)
2014(16208)
2013(16497)
2012(14784)
2011(12461)
2010(13458)
2009(13506)
2008(12860)
2007(11458)
2006(10390)
2005(9772)
作者
(40348)
(33060)
(32979)
(31488)
(21302)
(15608)
(15038)
(12492)
(12376)
(12109)
(11349)
(11207)
(11157)
(10626)
(10143)
(9906)
(9794)
(9569)
(9361)
(9287)
(8281)
(8153)
(7996)
(7693)
(7482)
(7446)
(7439)
(7308)
(6651)
(6619)
学科
(78925)
(75004)
企业(75004)
管理(64152)
(63661)
经济(63591)
(40237)
业经(27364)
方法(26365)
(25489)
金融(25489)
(24039)
财务(24018)
财务管理(23939)
(23151)
银行(23148)
中国(23097)
企业财务(22790)
(22368)
(22025)
(22012)
税收(20563)
(20387)
(20148)
数学(18147)
数学方法(18034)
农业(16758)
技术(15986)
(15423)
财政(15408)
机构
学院(208378)
大学(199304)
(91279)
经济(89567)
管理(85384)
理学(72321)
理学院(71796)
管理学(71142)
管理学院(70767)
(60931)
研究(59595)
中国(58852)
财经(42958)
(41350)
(38710)
(33950)
科学(32385)
财经大学(31340)
(29915)
(29826)
中心(29748)
经济学(27996)
(26988)
商学(26325)
商学院(26121)
经济学院(25567)
北京(25488)
研究所(25223)
业大(24231)
农业(23045)
基金
项目(125702)
科学(100394)
研究(96442)
基金(92400)
(77558)
国家(76785)
科学基金(68935)
社会(63911)
社会科(61001)
社会科学(60982)
(50714)
基金项目(48739)
自然(42143)
教育(41391)
自然科(41076)
自然科学(41066)
自然科学基金(40394)
编号(39307)
(39132)
资助(37578)
(31556)
成果(31470)
(30202)
重点(27616)
(27514)
(27367)
创新(27324)
(27308)
(27234)
国家社会(27051)
期刊
(106693)
经济(106693)
研究(70672)
(56608)
中国(45858)
管理(36155)
(33506)
金融(33506)
(28147)
学报(23197)
科学(22396)
财经(21676)
农业(18704)
(18577)
(18520)
业经(18451)
技术(18176)
大学(18136)
经济研究(17780)
学学(17545)
财会(17505)
(15903)
会计(15681)
税务(14141)
问题(13071)
(12385)
技术经济(12355)
通讯(11376)
会通(11357)
现代(10914)
共检索到3405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高东坡  
本文基于2013—2020年间沪深A股上市企业财务数据,实证分析审计资源错配对企业避税的作用机制与影响路径,同时将业财融合这一要素引入两者关系研究框架中,探究业财融合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审计资源错配与企业避税间显著正相关;业财融合与企业避税间显著负相关;业财融合显著削弱审计资源错配与企业避税间的正相关程度。研究可以规范上市企业纳税行为、提升审计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推动企业业财融合提供一定参考与借鉴。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袁国方   宁一帆   蔺全录  
选择2009—2020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作为样本数据,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并基于企业避税视角,为缓释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和方法,一是政府应加大反避税措施,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遏制企业激进避税行为,也应对税收负担过重的企业适当减轻税负的,将税负征收强度划定合理阈值,保证企业不因税负过重而影响正常的生存和经营,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金融监管机构应加大对债务问题的关注,并加快对金融市场制度的完善,调整信贷结构,提高信贷效率,有效化解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银行等金融机构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降低信贷成本,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防范投融资期限错配的产生;三是企业自身应关注公司内部控制,并提高治理水平。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曾舒珩  
随着跨境投资快速增长及国内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我国企业开始积极参与全球竞争,国外实力较强企业也逐步拓展我国市场。为控制税费支出、提升经营收益,诸多跨国企业利用混合金融工具等混合错配安排方式进行避税,然而该行为会严重侵蚀我国税基,国家税务部门对跨国企业混合金融工具应用的重视程度逐步提升,不断加强相应反避税工作。基于此,文章在深入分析混合错配下混合金融工具运行机制的基础上,选取跨国企业并对其避税安排进行分析,明确税务机关处理情况,以期为跨国企业合理开展避税活动提供一定借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彩虹  
本文以2009—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审计行业专长对企业避税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行业专长能够降低企业的避税程度。进一步发现,在企业面临融资约束程度不同时,审计行业专长的避税抑制效应有所差异,当企业面临更严重的融资约束程度时,审计行业专长的避税抑制效应更显著。同时基于外部治理变量——分析师关注的考察,研究发现在外部分析师关注程度低时,审计行业专长对企业避税的抑制作用更显著,即分析师关注和审计行业专长对企业避税的治理效应是替代关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鸣良  
本文选择2012-2015年度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审计师行业专长于企业避税程度之间的关系,更进一步研究了不同的企业性质下审计师行业专长与企业避税程度之间关系的变化。研究发现:相比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避税程度更高;审计师行业专长与企业避税程度显著负相关;相比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中审计师行业专长与避税程度之间的负相关更为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钰鹏  
财政压力既影响政府行为,也影响企业避税行为。基于此,文章以2008—2018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财政压力与企业避税行为进行探讨,并考察税收征管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财政压力越大,企业避税程度越低,税收征管在二者之间起到中介作用,以上结论通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抑制作用主要存在于民营企业中;相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东部地区财政压力对企业避税行为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当地方财政压力较大时,企业采取减少避税措施,更有助于其在地方财政缓解后获取更多的政府补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芳  
本文选取2012—2020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高管特征对企业税收规避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审计师经验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不同的高管特征对企业税收规避存在异质性影响,高管权力、高管过度自信与企业税收规避正相关,高管任期时长、拥有法律背景比例与税收规避负相关,高管拥有财务背景比例与税收规避不相关。外部审计师的审计经验仅对高管权力与税收规避的正相关存在负向调节作用,对其他特征与税收规避的关系不存在调节效应。这些结论仅成立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由于高管任职使命不同,其特征与避税不存在关联。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魏志华  陈逸群  
以2002~2016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企业避税地直接投资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并基于信息风险、代理风险以及法律风险等视角揭示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避税地直接投资显著增加了上市公司审计费用。原因在于避税地直接投资降低了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并增加了公司代理成本这提高了审计师的审计风险,进而导致了较高的审计费用。不过,避税地直接投资并不会增加企业的法律风险进而提高审计费用。进一步研究还发现,税收情报交换协定有助于缓解避税地直接投资所引发的信息风险,而良好的内部控制则有助于减轻避税地直接投资所带来的信息风险与代理风险。研究在理论上丰富了避税地直接投资经济后果及审计费用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在实践中为进一步加强企业避税地直接投资监管提供了有益借鉴。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齐援军  
随着三资企业的增多及投产盈利,我国的涉外税收金额也逐步增加,截至到1990年底,总共实现涉外税收130亿元.其中1988年为24.1亿元,1989年为35亿元,1990年为49.1亿元.随着外商投资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麻改英  王妍  
纳税人利用税法漏洞进行避税 ,尽量减轻税收负担 ,已成为国际上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国内企业常用的避税方法和手段进行税法完善的研究 ,可杜绝避税。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沈肇章  
企业避税行为是企业与外部税收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在企业避税行为动机一定的情况下,企业避税行为决策取决于其行为空间的大小。本文试图通过避税与反避税的静态和动态博弈分析,探索影响企业避税行为空间的各种因素,讨论抑制企业避税行为的措施。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瑞  陆瑶  施新政  
该文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看作自然实验,利用外生的汇率冲击探讨了出口对企业避税行为的影响。构造了企业层面的汇率冲击指数作为企业出口的工具变量,并且同时控制了企业在金融危机之前(1995年工业普查)的企业特征,有效地避免了出口内生性问题。实证研究表明:相比出口到货币贬值程度较轻国家的企业而言,出口目的国是货币贬值程度更重国家时,企业的出口增长会相对较慢,从而导致企业的避税行为增加。该文同时还论证了出口到欠发达地区,较弱的国际监督会促使企业采取更多的避税行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袁蓉丽  李瑞敬  夏圣洁  
本文以2008-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战略差异度对企业避税的影响。研究发现,战略差异度对企业避税具有显著影响,战略差异度越大的上市公司,避税越激进。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企业处于非管制行业、所处地区税收征管强度较小时,战略差异度对避税的影响更加显著;并且,风险承担在企业战略差异度和避税之间关系中发挥着中介作用。本文丰富了企业战略差异度的经济后果以及避税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有助于公司的利益相关者更好地理解公司战略对其决策行为的影响;同时,本文也为税收征管部门对采用非常规战略的公司加强税收监管提供了决策支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颖  安靖  
本文以2010—2019年我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为样本,分析了管理者能力与企业避税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管理能力与企业避税存在正相关关系。同时,相较于低能力管理者,高能力管理者更能提升企业避税;相较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中高能力管理者更能提升企业避税;相较于低盈余质量组,高盈余质量组的能力管理者更能提升企业避税。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畅  张景华  
"放"与"管"作为两种不同类型的制度要素,是否会激发纳税人形成迥异的心理机制?能否矫正企业因税负痛感而形成的避税倾向?实证研究表明:政府"宽放"与"善管"对于企业税收规避均具有矫正效应;在政府权力下放程度越高的地区,"善管"与"宽放"的叠加效应愈加明显;较之于"善管",随企业税负水平的提高,适度"宽放"更有利于矫正企业避税。立足放管结合,研究为进一步厘清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施力点提供了微观领域的经验证据,并为更具针对性地以"善管"促"宽放",以此提升税收遵从度提供了有益的"出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