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96)
2023(15691)
2022(13395)
2021(12389)
2020(10398)
2019(23809)
2018(23626)
2017(45859)
2016(24520)
2015(27193)
2014(26664)
2013(26499)
2012(24187)
2011(21439)
2010(21252)
2009(19815)
2008(19587)
2007(17364)
2006(15278)
2005(13475)
作者
(68800)
(57369)
(56859)
(54047)
(36623)
(27320)
(25663)
(22246)
(21758)
(20514)
(19608)
(19220)
(18305)
(17995)
(17387)
(17304)
(17125)
(16806)
(16513)
(16341)
(14147)
(13996)
(13665)
(13090)
(12741)
(12717)
(12714)
(12679)
(11386)
(11282)
学科
(102473)
经济(102359)
(98014)
(88301)
企业(88301)
管理(88195)
方法(47471)
数学(37742)
数学方法(37376)
(33014)
业经(32506)
(30867)
中国(24897)
(24555)
财务(24494)
财务管理(24467)
企业财务(23273)
技术(22635)
农业(22058)
理论(19594)
(19555)
(18762)
地方(18628)
(18269)
(17609)
(17070)
贸易(17057)
(16557)
(16380)
环境(15678)
机构
学院(348475)
大学(346948)
管理(148126)
(142381)
经济(139577)
理学(128161)
理学院(126916)
管理学(125160)
管理学院(124503)
研究(107304)
中国(82978)
(73074)
(66468)
科学(64992)
(54080)
财经(53559)
(52011)
(50975)
业大(50357)
中心(49697)
(48851)
研究所(47002)
北京(45650)
(42513)
农业(42196)
师范(42174)
经济学(42131)
(41225)
商学(40217)
财经大学(39871)
基金
项目(237563)
科学(189460)
研究(176885)
基金(174617)
(150259)
国家(148935)
科学基金(131063)
社会(113298)
社会科(107526)
社会科学(107501)
基金项目(93320)
(92883)
自然(84775)
自然科(82903)
自然科学(82885)
自然科学基金(81492)
教育(79558)
(76486)
编号(71784)
资助(70649)
成果(57041)
(53589)
(52473)
重点(51758)
(50161)
创新(49233)
课题(47628)
国家社会(46752)
(45649)
教育部(45649)
期刊
(156219)
经济(156219)
研究(101178)
中国(63126)
管理(58127)
(53756)
学报(49893)
(49848)
科学(47248)
大学(38458)
学学(36125)
农业(34958)
教育(34807)
技术(31130)
(29325)
金融(29325)
业经(27903)
财经(26421)
经济研究(24080)
(22632)
(20619)
问题(19907)
图书(19640)
技术经济(19380)
科技(17905)
理论(17401)
现代(17206)
商业(16298)
财会(16282)
实践(15811)
共检索到5065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尹美群  吴博  
本文以2012—2016年间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市场的823起并购事件作为研究样本,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考察了业绩补偿承诺对并购绩效的影响。本文的实证研究发现,基于代理理论的视角,超额现金持有越高、股权越集中,收购企业采用业绩补偿承诺的可能性越小;基于并购风险的角度,并购规模越大,收购企业越可能采用业绩补偿承诺。在并购交易中引入业绩补偿承诺协议可以揭示企业的价值,有效降低企业管理层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显著提高并购绩效。进一步研究发现,股份补偿的信号作用比现金补偿的信号作用更加明显,相对采用现金补偿的并购,采用股份补偿的并购绩效更高。本文的研究结论解释了业绩补偿承诺显著提高并购绩效的原因,丰富了业绩补偿承诺和并购领域的研究。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潘爱玲  邱金龙  杨洋  
业绩补偿承诺协议是并购交易定价事后调整的一种契约安排。本文的实证研究发现,业绩补偿承诺对并购后标的企业业绩的提升具有激励效应,但相比于单向业绩承诺,双向业绩承诺并没有发挥更显著的激励作用。激励效应与承诺的业绩增长率呈倒U型的相关关系,随着承诺业绩增长率的提高,激励效应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研究还发现,当实际业绩无法达到承诺值时,约定的惩罚方式会影响标的企业的业绩,且相对于现金赔偿方式,股权赔偿方式的激励效应更明显。业绩补偿承诺协议对于提升标的企业并购绩效具有激励作用,本文的研究指出了业绩补偿承诺协议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和可能存在的不足,对于优化并购定价机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潘爱玲  邱金龙  杨洋  
业绩补偿承诺协议是并购交易定价事后调整的一种契约安排。本文的实证研究发现,业绩补偿承诺对并购后标的企业业绩的提升具有激励效应,但相比于单向业绩承诺,双向业绩承诺并没有发挥更显著的激励作用。激励效应与承诺的业绩增长率呈倒U型的相关关系,随着承诺业绩增长率的提高,激励效应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研究还发现,当实际业绩无法达到承诺值时,约定的惩罚方式会影响标的企业的业绩,且相对于现金赔偿方式,股权赔偿方式的激励效应更明显。业绩补偿承诺协议对于提升标的企业并购绩效具有激励作用,本文的研究指出了业绩补偿承诺协议在实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颜熔荣  张天西  
文章以2011年~2017年我国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事件为研究对象,从短期市场效应视角检验了并购业绩承诺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1)并购交易双方签订业绩补偿协议向市场传递了积极信号,并在短期内获得显著高于未签订补偿协议情况下的累计超额收益;(2)承诺的业绩增长率越高,上市公司并购窗口期内的累计超额收益显著提升;(3)承诺股份补偿比现金补偿产生更大的正向累计超额收益。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周菊  陈欣  
在2014年《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中,证监会取消了盈利预测的强制性规定,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可自主协商是否签订业绩补偿承诺。我们发现,行业风险系数显著抑制了签订业绩补偿承诺的可能性,而溢价率和股票支付比例却显著正向影响签订该承诺的意愿。研究表明,随着并购企业间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增加,签订业绩补偿承诺的可能性也在不断的提高。业绩补偿承诺在降低信息不对称的同时,也在一定层面上起到了信号作用。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铁铸  王磊  周红  
本文以中小板与创业板近两年首发上市的公司为样本,研究公司首发上市与盈余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公司上市前一年盈余操纵的程度显著下降,但创业板公司盈余操纵程度大于中小板公司。虽然盈余操纵行为推高了发行价,但投资者的认购热情未受到影响,首日投资回报取决于投资者情绪,与盈利能力及成长性无关。首发上市时的盈余操纵程度随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而降低,但董事长兼总经理的现象导致盈余质量下降,而机构投资者和会计师事务所也未能显著提高盈余质量。创业板公司盈余质量整体上低于中小板公司,但规模大、成立时间长的公司盈余质量相对较高。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栋  王新宇  
本文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了我国2009年6月新股发行改革后深圳中小板、创业板市场投资者情绪对IPO抑价的影响,结果显示,新股发行改革后我国IPO抑价率依然很高;首日换手率、中签率、发行市盈率这些反映投资者情绪的指标是影响我国深圳中小板、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的重要因素,通过分位数回归发现我国不同分位点上IPO抑价影响因素有很大的不同。分位数回归方法能够更全面、准确地分析不同抑价程度下IPO抑价的影响因素。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葛帮亮  
本文运用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国沪深两市IPO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新股发行抑价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A股市场普遍存在IPO抑价的现象,但不同市场上的IPO抑价程度差异较大,个股抑价水平也有较高的离散程度;不同市场的IPO抑价影响因素差异较大,其中上市首日换手率和公司规模是三个市场共有的影响因素;每个市场上不同指标的影响程度是有差别的,即使是同一个指标对不同市场的影响效果也不同。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扬  曹颖  
为研究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下中国各股市板块之间信息效率的差异,基于带噪声的股价偏调整模型,运用Kalman滤波工具,选取价格调整参数和平均相对离差指标,分别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视角考察了我国证券市场的信息效率,并将我国两个证券交易所的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的信息效率与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交易所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我国各板块证券市场之间的信息效率相较美国的两个交易所过于相似,这说明我国的证券交易所市场并未达到市场微观结构的差异化。最后,在此基础上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多层次化建设提出了相应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瑞晶  李媛媛  金浩  
中小企业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生力军"。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对于我国当前阶段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分析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要素的基础上,以2005-2015年中小板、创业板127家上市公司及其所处省市的科技金融投入均衡面板数据为例,建立动态面板系统GMM模型,实证检验不同渠道的区域科技金融投入对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科技投入和创业风险投资对中小企业创新有正向促进作用,但银行贷款和资本市场的技术创新促进效果不明显,有时甚至表现为抑制作用;此外,科技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瑞晶  李媛媛  金浩  
中小企业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生力军"。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对于我国当前阶段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分析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要素的基础上,以2005-2015年中小板、创业板127家上市公司及其所处省市的科技金融投入均衡面板数据为例,建立动态面板系统GMM模型,实证检验不同渠道的区域科技金融投入对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科技投入和创业风险投资对中小企业创新有正向促进作用,但银行贷款和资本市场的技术创新促进效果不明显,有时甚至表现为抑制作用;此外,科技金融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科技金融投入的创新驱动效果也存在一定差异,科技金融成熟度越高的省市,其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作用越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瑞晶  李媛媛  金浩  
中小企业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生力军"。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对于我国当前阶段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分析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要素的基础上,以2005-2015年中小板、创业板127家上市公司及其所处省市的科技金融投入均衡面板数据为例,建立动态面板系统GMM模型,实证检验不同渠道的区域科技金融投入对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科技投入和创业风险投资对中小企业创新有正向促进作用,但银行贷款和资本市场的技术创新促进效果不明显,有时甚至表现为抑制作用;此外,科技金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晓龙  陈亮  
为健全新股发行机制,降低发行抑价率,中国政府多次进行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并适时推出创业板,其IPO抑价程度和原因等问题亟待探究。文章针对创业板实际情况,以2009年6月IPO重启后至2010年10月所发行的创业板和中小板股票为样本,通过梳理IPO定价的制度变迁、比较研究和实证检验,发现以市场化为导向的询价制有效降低了新股抑价率,基于投资者情绪的中签率、上市首日换手率对IPO抑价产生了显著影响。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郑晓亚  刘飞  
本文从微观决策环境出发构建一个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IPO定价模型并借助双边随机前沿方法对我国市场的IPO定价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IPO市场信息不对称使得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IPO的实际价格低于内在价值,定价效率偏低;多数公司以低于内在价值的价格发行新股,但不同公司的折价程度有所差异;折价效应、溢价效应以及二者净效应在年度、规模、承销商声誉方面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异质性特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延军  王耀  
基于我国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的股票日交易数据,通过CAPM模型检验,发现在两个市场上存在市场风险溢价以外的市场异象,但是在加入流动性因子的LCAPM模型中无法有效地测度两个市场上的流动性风险补偿溢价。因此,构造了A-LCAPM模型,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对两个市场的异象做出解释,我国中小板市场股票存在较显著的流动性溢价效应,但是在创业板市场中不能被证实流动性溢价效应的存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