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98)
- 2023(9426)
- 2022(7914)
- 2021(7626)
- 2020(6407)
- 2019(15019)
- 2018(14476)
- 2017(28556)
- 2016(15249)
- 2015(17226)
- 2014(16695)
- 2013(16964)
- 2012(15934)
- 2011(14356)
- 2010(14151)
- 2009(13091)
- 2008(13234)
- 2007(11392)
- 2006(9863)
- 2005(9098)
- 学科
- 济(70893)
- 经济(70810)
- 业(48878)
- 管理(47400)
- 企(40988)
- 企业(40988)
- 方法(37700)
- 数学(34737)
- 数学方法(34572)
- 财(22535)
- 中国(20227)
- 制(16116)
- 务(15749)
- 财务(15737)
- 财务管理(15706)
- 农(15705)
- 贸(15256)
- 贸易(15247)
- 企业财务(15229)
- 易(14970)
- 银(13649)
- 银行(13637)
- 融(13479)
- 金融(13479)
- 行(13078)
- 业经(12743)
- 体(11429)
- 学(10336)
- 农业(10325)
- 体制(9958)
- 机构
- 大学(222712)
- 学院(217564)
- 济(105490)
- 经济(104024)
- 管理(85960)
- 研究(75283)
- 理学(74957)
- 理学院(74218)
- 管理学(73393)
- 管理学院(72965)
- 中国(62189)
- 财(50509)
- 京(45517)
- 财经(41308)
- 科学(40247)
- 经(38266)
- 所(36904)
- 经济学(35602)
- 中心(33856)
- 研究所(33327)
- 经济学院(32344)
- 财经大学(31694)
- 农(31409)
- 江(29070)
- 北京(29042)
- 业大(27851)
- 院(26823)
- 商学(25941)
- 商学院(25740)
- 农业(24722)
- 基金
- 项目(144223)
- 科学(116583)
- 基金(112327)
- 研究(103767)
- 家(97778)
- 国家(97065)
- 科学基金(84252)
- 社会(72010)
- 社会科(68734)
- 社会科学(68722)
- 基金项目(58146)
- 自然(53327)
- 自然科(52231)
- 自然科学(52219)
- 自然科学基金(51416)
- 省(50099)
- 资助(47899)
- 教育(47817)
- 划(43812)
- 编号(37628)
- 部(35725)
- 重点(32184)
- 国家社会(32070)
- 教育部(31771)
- 成果(31269)
- 创(29989)
- 人文(29941)
- 中国(29591)
- 发(29354)
- 性(28933)
共检索到3212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梁上坤 陈冬华
新兴与转型经济的中国,其政治、经济环境与发达国家存在显著差异。突出表现之一就是,隐性的在职消费契约在高管激励体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因此,薪酬契约组合中在职消费与货币薪酬契约如何达到均衡就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认为国有企业中,经营不确定性是在职消费与货币薪酬契约相对关系的重要影响因素。业绩波动性较大时,在职消费契约可以更有效地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代理成本,因而在契约组合中会更多被采用,这一推论得到了本文实证结果的支持;结果还显示,这一关系在保护性行业中更为明显。此外,本文首次提供了在职消费契约与货币薪酬契约灵活性比较的直接证据。本文的研究为Marino和Zabojnik(2008)的理论推导提供...
关键词:
在职消费 货币薪酬 国有企业 业绩波动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冬华 陈富生 沈永建 尤海峰
工资是高管激励员工的主要工具,也可能是高管和员工侵犯股东利益的一种方式。本文以高管继任过程中职工薪酬的变化为背景,分析了高管实现控制权私利最大化过程中,以隐性契约为基础的公司政治的形成及经济后果。实证发现,上期职工工资越高,本期高管变更的可能性越低;在高管继任当年,变更企业的职工工资具有显著增长;相比内部提拔的高管,外部来源的高管会更大幅度地提高职工工资。进一步地,本文将高管继任过程中的工资增长分离为:经济激励动机的增长和公司政治动机的工资增长,我们发现,出于经济激励动机的工资增长对未来业绩增长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而出于公司政治动机的工资增长则对未来业绩增长具有显著的消极作用。这表明,高管和员...
关键词:
高管继任 职工薪酬 隐性契约 公司政治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蕊 廖佳 王洋洋
本文基于锦标赛理论,考察关键下属高管与CEO薪酬差距对公司业绩及其波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关键下属高管与CEO薪酬差距越大,公司业绩越好但业绩波动性也越大;进一步研究显示,上述关系在董事长与CEO非两职合一或非CEO高管人数较少时更为显著。研究结论反映薪酬差距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产生积极作用,也会造成消极影响,这一经验证据不仅对上市公司制定更合理的高管核心团队薪酬结构有重要意义,亦对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决策具参考价值。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争光
文章选取了2005年~2012年沪深两市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采用OLS多元回归分析法,实证检验了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经验证据表明: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正相关,即公司高管薪酬越高,企业绩效越好,表明了薪酬激励在我国发挥了应有的治理作用。文章的也提出了如何提高薪酬,促进企业绩效提升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高管薪酬 企业绩效 激励机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玉龙 杨伟国
文章通过实证分析方法,检验了内部控制有效性对高管薪酬契约的影响,结果显示:内部控制越有效,高管薪酬契约越有效。这一结论为政府监管机构及上市公司股东提高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内部控制 高管权力 高管薪酬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薛胜昔 李培功
笔者以我国五大国家级中心城市和六大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作为地理位置的替代变量,研究了地理位置与公司高管薪酬之间的关系。地理位置对高管薪酬的影响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个途径是企业总部、中介机构、各类人才在中心城市的集聚,促进了高管人力资本的积累,从而提高了位于中心城市的企业的高管薪酬;另一个途径是在公司高管薪酬制定的过程中,会以周围企业的高管薪酬作为参照点,这使得高管薪酬受到本地区其他企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人均GDP、CPI指数等变量的情况下,注册地为中心城市的上市公司,其CEO薪酬要高于其他地区的CEO薪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薛胜昔 李培功
笔者以我国五大国家级中心城市和六大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作为地理位置的替代变量,研究了地理位置与公司高管薪酬之间的关系。地理位置对高管薪酬的影响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个途径是企业总部、中介机构、各类人才在中心城市的集聚,促进了高管人力资本的积累,从而提高了位于中心城市的企业的高管薪酬;另一个途径是在公司高管薪酬制定的过程中,会以周围企业的高管薪酬作为参照点,这使得高管薪酬受到本地区其他企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人均GDP、CPI指数等变量的情况下,注册地为中心城市的上市公司,其CEO薪酬要高于其他地区的CEO薪酬,且距离中心城市越近的上市公司,CEO薪酬越高;一个地区上一年的平均高管薪酬,以及该地区领导企业的高管薪酬,均对其他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有显著影响。本文的发现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在中国,地理位置是公司高管薪酬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上市公司制定合理的高管薪酬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胡亚权 周宏
利用2001—2009年沪深两市551家上市公司的数据,本文检验了RPE假说是否存在,以及公司成长性与薪酬合约中RPE使用程度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当基于同行业公司来划分参照组,公司业绩用资产收益率来衡量时,存在支持RPE假说的证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检验结果表明,公司成长性越高,RPE的使用程度越低,两者是一种负相关的关系。
关键词:
高管薪酬 公司成长性 相对业绩评价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瑞 马德芳 祁怀锦
当前上市公司业绩与管理者薪酬之间相关系数偏低,敏感性不强,说明企业的薪酬激励政策并没有给管理层以足够的激励,因此可能存在影响这种关系的第三方因素。文章以2003年~200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引入第三方因素对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之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无论是高管总薪酬、平均薪酬还是高管持股比例均与上市公司会计业绩显著正相关,而这种正向的薪酬—业绩关系,会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成长性的提升而减弱,随着企业风险水平和负债水平的提升而增强。而由于市场业绩可能受到更多的非理性因素影响导致其回归结果与会计业绩
关键词:
高管薪酬 上市公司业绩 资本结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肖坤
高管薪酬契约是解决股东与管理者之间委托代理问题的关键因素之一。以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高管薪酬对公司业绩的激励效果。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货币薪酬对长、短期会计业绩和市场业绩均具有正向激励效应,高管持股比例仅与当期会计业绩正相关,与长期会计业绩和市场业绩不相关,这恰恰反映出目前以货币薪酬为主的高管薪酬结构既具合理性,又存在缺陷,并提出一些完善高管薪酬契约的建议。
关键词:
上市公司 高管薪酬 会计业绩 市场业绩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多娇 闫珍丽
国有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其高管薪酬契约也广受关注。以2007—2019年我国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将国有企业分为公益类和商业类,研究了不同类别国有企业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差异及实现路径。研究发现:(1)公益类国有企业比商业类国有企业薪酬业绩敏感性更低;(2)公益类国有企业因为承担超额雇员、过度投资而降低了薪酬业绩敏感性。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公益类国有企业比商业类国有企业承担更多的冗员和过度投资,从而降低了薪酬业绩敏感性;企业规模越大,公益类国有企业和商业类国有企业冗员负担、过度投资和薪酬业绩敏感性差异越显著。因此,考核国有企业高管时可以将政策性指标纳入考核范围,且合理设置财务业绩指标和政策指标的结构和比例,从而使薪酬契约发挥最优的激励效果。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凤委 孙铮 李增泉
本文强调薪酬合约内生于特有的制度环境。将薪酬与业绩相关联的激励合约,其有效性的发挥依赖于一定的理论前提。我国转轨经济环境下的政府干预和竞争环境将导致高激励强度的薪酬合约并非是最优选择。针对我国沪、深股市国家控股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发现,政府对企业干预越多,会计业绩的度量评价作用越小;外部竞争程度越低,会计业绩与经营者的奖惩关联度越弱。本文结论进一步验证了制度对契约结构的决定性影响这一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思想,并证明以制度环境建设来促进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对我国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政府干预 行业竞争 薪酬契约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黄再胜
不断强化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信息披露,增强高管薪酬激励透明度,一直被视为提升企业高管薪酬治理效率的重要途径。本文以2007-201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代理成本角度研究了企业管理层实施高管薪酬自愿性披露的动机和策略。实证研究发现:(1)企业高管获取的货币性私有收益越高,管理层自愿披露更多但相关性不高的高管货币性薪酬信息;(2)企业高管获取的货币性私有收益越高,管理层自愿披露高管在职消费信息的程度就越低;(3)企业高管货币性私有收益与高管薪酬自愿性披露的显著相关性主要存在于国有控股企业中。上述发现表明,国有企业管理层攫取货币性私有收益后,企业高管薪酬自愿性披露存在明显的信息操纵。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罗昆 杨蓉
立足于中国的制度环境,以2008—2014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基于经理人市场理论和契约参照点理论,探究外籍高管、契约参照点与高管薪酬契约三者之间的关系。结论显示:公司拥有的外籍高管人数越多,越容易驱动高管薪酬的增长;拥有外籍高管的公司更倾向于借助契约参照点驱动高管薪酬的增长,其背后的作用机理是外籍高管所在国家(地区)的公司治理水平越高以及来自于欧美发达国家的外籍高管越多,其所在上市公司借助契约参照点驱动高管薪酬增长的倾向性越强。进一步研究发现,外籍高管的引入对于提升中国上市公司的长期业绩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其也会驱动中国籍高管的薪酬水平。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纪宇 李涛 李青原
本文以2007~2016年中国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借鉴Bentley等(2013)对公司战略的度量,探索公司战略对国有上市公司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以下简称"高管薪酬差距")的影响及其相应的激励效果。研究发现:(1)国有企业公司战略越激进,高管薪酬差距越大;(2)相比于采用防御型战略的国有企业,在采用进攻型战略的公司中高管薪酬差距激励效果更显著,并且主要体现在销售收入这一业绩指标上。因此,本文认为国有企业的薪酬体系设计应该避免"一刀切"的做法,结合公司自身的战略和经营特点设置薪酬体系。此外,将薪酬差距影响因素与激励效果纳入统一研究框架,按照先探究薪酬差距形成原因、再根据原因研究激励效果的路径开展,有利于得到比较一致的研究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