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68)
2023(11133)
2022(9535)
2021(8951)
2020(7687)
2019(17590)
2018(17350)
2017(33400)
2016(17680)
2015(19513)
2014(19119)
2013(18517)
2012(16607)
2011(14605)
2010(14256)
2009(12861)
2008(12521)
2007(10630)
2006(8897)
2005(7628)
作者
(47608)
(39960)
(39583)
(37609)
(25148)
(19056)
(18149)
(15659)
(15167)
(13943)
(13535)
(13510)
(12558)
(12432)
(12367)
(12271)
(11971)
(11758)
(11467)
(11441)
(9732)
(9569)
(9547)
(9095)
(8963)
(8949)
(8774)
(8715)
(7949)
(7872)
学科
(65402)
经济(65289)
管理(58931)
(54043)
(46482)
企业(46482)
方法(33461)
数学(29952)
数学方法(29565)
(23246)
(18704)
(16809)
中国(16076)
(15333)
财务(15281)
财务管理(15243)
业经(15095)
企业财务(14541)
(13155)
(12914)
银行(12891)
(12235)
(11992)
金融(11989)
技术(11346)
(11342)
贸易(11337)
(11300)
体制(11173)
农业(11142)
机构
大学(238507)
学院(237512)
(97917)
管理(96693)
经济(96052)
理学(84458)
理学院(83634)
管理学(82228)
管理学院(81767)
研究(72841)
中国(56653)
(49834)
(47345)
科学(43026)
财经(39603)
(37198)
(36226)
中心(35553)
业大(35537)
(34431)
(34353)
研究所(31064)
经济学(30915)
财经大学(29999)
农业(29155)
北京(28469)
经济学院(28024)
(27317)
(27249)
师范(26976)
基金
项目(170111)
科学(135945)
基金(127197)
研究(122064)
(111220)
国家(110343)
科学基金(96556)
社会(80512)
社会科(76527)
社会科学(76510)
基金项目(67693)
(65730)
自然(63418)
自然科(62063)
自然科学(62047)
自然科学基金(60969)
教育(57330)
(55480)
资助(51151)
编号(47428)
(38932)
重点(38260)
成果(37225)
(36745)
(36617)
(34764)
创新(34438)
国家社会(34305)
教育部(34112)
科研(33398)
期刊
(98231)
经济(98231)
研究(64951)
中国(43555)
(41875)
学报(37410)
管理(36407)
科学(33588)
(32989)
大学(29515)
学学(28162)
(23033)
金融(23033)
农业(21875)
技术(20899)
教育(20240)
财经(19870)
(16925)
业经(15892)
经济研究(15695)
问题(12978)
财会(12583)
(11705)
(11649)
理论(11530)
科技(11215)
会计(10940)
技术经济(10817)
统计(10734)
实践(10417)
共检索到3369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邵剑兵  曹占飞  
本文以2009-2017年的数据探究业绩期望落差对高管超额薪酬的影响,研究表明,业绩期望落差对高管超额薪酬具有抑制作用,其中:行业和历史两种参照标准下的期望落差对超额薪酬的抑制强度有所不同,前者强于后者;行业参照标准下的行业期望落差对高管超额薪酬的抑制作用不因高管权力大小而改变,历史参照标准下的历史期望落差在高管权力较大时对高管超额薪酬的抑制作用不再显著。以上结果在考虑期望落差的持续性和范围性之后仍然成立。由于行业参照标准下的行业期望落差对高管超额薪酬的抑制作用强度更强,且受高管权力大小的影响不明显,故制定高管薪酬时优先考虑行业业绩期望更能满足利益相关者的要求。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燕  
如何在不同业绩期望差距下做出创新行为的选择,一直是制造企业战略决策研究的关键环节。基于组织行为、威胁刚性和前景理论等理论框架,将业绩期望差距纳入制造企业探索式和利用式创新的前因要素模型,实证结果显示:第一,历史业绩期望落差与企业创新行为呈现倒U型关系,且相对于探索式创新,历史业绩期望落差对企业利用式创新的敏感性更高;行业业绩期望落差与企业创新行为之间存在U型关系,且相对于利用式创新,行业业绩期望落差对企业探索式创新更加敏感。第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冗余资源均正向调节行业业绩期望落差与企业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第三,根据公司属性、行业、区域分组回归进行异质性检验,发现它们存在显著的差异,并且组织风险偏好在期望差距与企业创新间存在部分中介。进一步进行拓展分析,制造企业中两类创新行为均可提升企业绩效,两者的交互作用对企业绩效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企业可以在探索式和利用式创新行为之间取得平衡。研究结论为制造业创新发展和结构优化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杨晶  吴翠凤  
本文搜集2008—2010年东方财富网股吧的数据,构建了公司网络关注度,高管网络关注度和高管薪酬的网络负面评论三个层次的指标作为网络舆论的度量,并据此研究了网络舆论对于公司高管薪酬的作用。研究发现:(1)网络"股吧"中的中小投资者对于高管薪酬相当关注;(2)网络"股吧"的中小投资者对公司和高管的关注以及关于高管薪酬的负面评论会对高管薪酬产生抑制作用;(3)与传统舆论相比,网络舆论对高管薪酬的影响范围更为广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东升  余振红  连军  
以2007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门限面板模型分别考察了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中高管超额薪酬与企业绩效的非线性关系,并分析了股东控制权、制度变迁对高管超额薪酬与企业绩效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在国有企业中,高管超额薪酬主要发挥利益补偿作用,当超额薪酬超过临界值时,高管超额薪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会由显著负影响转变成正影响;在非国有企业中,超额薪酬主要发挥利益侵占作用,当超过临界值时,超额薪酬对企业绩效的负影响会减弱,但不显著;股东持股比例只在非国有企业中才对超额薪酬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起到显著正向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昭  马草原  杨耀武  
为了形成合理的企业内部薪酬差距,通过行政干预方式对高管薪酬进行管制是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本文从超额薪酬视角切入,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2015年"限薪令"对企业高管薪酬管制的政策效果。研究发现:(1)2015年"限薪令"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高管超额薪酬的增加,只是政策效果持续时间有限,通过替换超额薪酬度量指标、剔除股权激励影响、剔除"沪港通"政策干扰和倾向得分匹配估计等几种方法都证实了上述政策效果;(2)企业所处的行业竞争特征和外部法治环境的差异导致"限薪令"政策效果表现出异质性,只有在非垄断行业或外部法治环境较好的企业,"限薪令"对企业高管超额薪酬的抑制作用才更为显著;(3)限制管理层在职消费和缩小企业内部薪酬差距是"限薪令"发挥政策效果的两个中介机制,通过比较发现,管理层在职消费的中介效应更多体现在非垄断行业的企业中,而内部薪酬差距的中介效应则在外部法治环境较好的企业中更为明显。本文从超额薪酬视角证实了"限薪令"的政策效果,否定了一些研究中基于高管薪酬绝对水平所得出的"政策无效论",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所提出的"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成颂  周炜  
本文从管理者权利理论出发,以沪市A股制造业企业2006—2010年的数据为样本,对超额薪酬和企业绩效在不同性质企业中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高管薪酬限制对其的影响。结果显示:超额薪酬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区分所有权性质后发现,超额薪酬的负面作用仅在非国有控股企业中存在,在国有控股企业中超额薪酬能起到积极的激励作用,有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在引入高管薪酬限制政策后发现,"限薪令"颁布后,国有企业的超额薪酬水平显著下降且其对企业绩效的积极作用得到进一步强化;非国有企业的超额薪酬与企业绩效之间负向关系转变为正相关,缓解了超额薪酬所带来的代理问题。上述结论表明,在国有企业薪酬激励机制改革中,要正...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晓珊  
在政府不断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政策背景下,本文以2010~2018年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冗员负担与高管超额薪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冗员负担会显著促进高管获得超额薪酬。进一步分析发现,冗员负担对高管超额薪酬的促进效应在处于成熟期、民营绝对控股、垄断行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管理层权力低等类型的企业中更明显。本文的研究补充了冗员负担与高管超额薪酬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高管获得超额薪酬提供来自企业产权层面的合理解释,对于企业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俊民  肖志超  
媒体监督是否能发挥治理作用,受自身报道偏好和报道强度的影响。为检验媒体治理的有效性,本文以倾向性匹配得分法控制内生性的干扰,并将报道强度异质性纳入考察范围,研究发现:只有多年持续报道能显著抑制薪酬的过快增长,媒体总体关注和集中报道则未发挥治理作用;按最终控制人性质分组检验后发现,不管是对民营企业,央企还是地方国企,总体关注和集中报道均未发挥治理作用,而持续报道的治理作用只在国有企业中显著,且对央企的作用强于地方国企。表明媒体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薪酬治理的作用,其作用方式依赖于政府介入以及持续报道形成的舆论压力,为深入研究媒体薪酬治理的作用机制和效果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池国华  朱俊卿  
为了从激励角度探究高管腐败的治理机制,本文以2009年《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的发布为外生事件构建准自然实验,综合采用双重差分法与中介效应分析法,实证检验了央企业绩考核制度的变化对高管隐性腐败行为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办法实施后,央企高管的隐性腐败显著减少,而这一作用机制是通过提高薪酬契约的激励效率来实现的。进一步发现,该办法抑制高管隐性腐败主要是降低了激励过度诱致的腐败,而对于激励不足导致的腐败却作用甚微;该办法治理高管腐败主要发生在产权保护与法律执行力度强的地区,在产权保护与法律执行力度弱的地区其作用效果并不显著。因此,在反腐败过程中,除了“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建立恰当的激励机制同样重要,而激励效率的提升离不开制度环境的协同,这对于全面认识腐败治理机制与深入推进“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机制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罗莉  胡耀丹  
选取2009—2011年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以不同的会计指标作为公司业绩的替代变量,验证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是否存在粘性,并考察内部控制对这一粘性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ROA体现出更强的业绩敏感性,没有粘性;而与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DNP)之间存在粘性,但其粘性特征在高质量内部控制的作用下有所减弱。这说明管理者会用盈余管理的方式增强业绩敏感性,分组检验发现内部控制可以实质性地抑制高管薪酬的粘性,真正增强业绩敏感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蒋红芸  李强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提高企业资本配置效率成为微观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而资本错配作为企业资本配置的一种非效率形式,如何抑制企业资本错配现象也逐渐成为企业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探究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激励能否对企业资本错配问题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文章以2009—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高管薪酬激励对企业资本错配问题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在高管薪酬激励与企业资本错配中发挥着部分中介的作用。在稳健性检验中,采用倾向得分匹配的方法,发现文章结论依然稳健。本研究在微观层面可以为企业制定合理的薪酬机制,抑制资本错配现象提供政策建议;在宏观层面上,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丽  吕康银  陈漫雪  
为遏制犯罪率上升,维护经济社会稳定,我国公共安全支出不断增长。面对犯罪诱因的多元化以及犯罪主体的职业化,目前的公共安全支出水平及政策对总体刑事犯罪仍保持着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在基于不同类型犯罪的检验中,公共安全支出对侵财犯罪的抑制作用显著,对暴力犯罪和经济犯罪的抑制作用却不明显。其主要原因在于犯罪的自身特点、公共安全管理部门的运作效率以及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问题。因此,犯罪治理应当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因素,而不能单纯依靠增加公共安全支出来实现对犯罪的减抑。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丽  吕康银  陈漫雪  
为遏制犯罪率上升,维护经济社会稳定,我国公共安全支出不断增长。面对犯罪诱因的多元化以及犯罪主体的职业化,目前的公共安全支出水平及政策对总体刑事犯罪仍保持着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在基于不同类型犯罪的检验中,公共安全支出对侵财犯罪的抑制作用显著,对暴力犯罪和经济犯罪的抑制作用却不明显。其主要原因在于犯罪的自身特点、公共安全管理部门的运作效率以及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问题。因此,犯罪治理应当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因素,而不能单纯依靠增加公共安全支出来实现对犯罪的减抑。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巫强  
本文利用2005至2008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36450条高管薪酬数据,检验了高管薪酬锦标赛在中国企业中的存在性和激励性。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中的高管薪酬锦标赛机制是存在的,但其存在形态和激励效果与西方企业明显不同。从存在形态看,中国公司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受控股股东性质这样的外生性因素影响较大;从激励效果看,中国公司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负相关,这种负向关系在有非内部晋升机制的企业中更明显,在有纯内部晋升机制的企业中则不显著。研究结果说明,如果期望高管薪酬产生较好的激励作用,必须建立能将真正具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管理者从企业内甄选出来的机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闪  王生年  
笔者以我国2005年高管薪酬信息披露制度为背景,分析了高管薪酬信息披露对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实证结果显示,高管薪酬信息披露对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高管薪酬信息披露降低了薪酬激励不足公司的薪酬业绩敏感性,提升了薪酬激励过度公司的薪酬业绩敏感性。进一步研究发现,高管薪酬信息披露通过薪酬攀比降低薪酬业绩敏感性,通过投资效率提升薪酬激励过度公司的薪酬业绩敏感性。结论表明,高管薪酬信息披露有可能促进高管积极表现提升薪酬激励效率,也有可能导致高管的不作为降低薪酬激励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