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44)
- 2023(15761)
- 2022(13234)
- 2021(12195)
- 2020(10482)
- 2019(23447)
- 2018(23139)
- 2017(44941)
- 2016(23875)
- 2015(26389)
- 2014(25545)
- 2013(25107)
- 2012(22508)
- 2011(19897)
- 2010(19853)
- 2009(18452)
- 2008(18282)
- 2007(16230)
- 2006(14063)
- 2005(12602)
- 学科
- 济(98959)
- 经济(98814)
- 业(98408)
- 企(89506)
- 企业(89506)
- 管理(89240)
- 方法(45756)
- 数学(36794)
- 数学方法(36370)
- 财(35659)
- 业经(32270)
- 农(30883)
- 务(24766)
- 财务(24719)
- 财务管理(24683)
- 制(24217)
- 中国(24085)
- 企业财务(23451)
- 技术(22061)
- 农业(21777)
- 理论(17874)
- 体(17776)
- 划(17651)
- 策(17131)
- 和(16902)
- 地方(16036)
- 贸(15846)
- 贸易(15831)
- 银(15682)
- 银行(15657)
- 机构
- 学院(333449)
- 大学(328389)
- 济(141739)
- 管理(139285)
- 经济(139211)
- 理学(120531)
- 理学院(119446)
- 管理学(117726)
- 管理学院(117083)
- 研究(100426)
- 中国(79640)
- 财(69330)
- 京(66378)
- 科学(57894)
- 财经(54817)
- 农(53332)
- 江(50408)
- 经(49893)
- 中心(47876)
- 所(47695)
- 业大(47558)
- 经济学(43188)
- 研究所(42679)
- 农业(41623)
- 财经大学(40731)
- 北京(40480)
- 经济学院(39000)
- 州(38990)
- 商学(38726)
- 商学院(38391)
- 基金
- 项目(224838)
- 科学(180993)
- 基金(166801)
- 研究(165577)
- 家(143824)
- 国家(142579)
- 科学基金(126217)
- 社会(109338)
- 社会科(103858)
- 社会科学(103835)
- 省(88811)
- 基金项目(88463)
- 自然(81181)
- 自然科(79475)
- 自然科学(79455)
- 自然科学基金(78140)
- 教育(76162)
- 划(72907)
- 资助(66898)
- 编号(65190)
- 创(52486)
- 成果(50926)
- 部(50461)
- 重点(49728)
- 创新(48216)
- 发(47465)
- 制(47033)
- 国家社会(45921)
- 业(45491)
- 教育部(44332)
- 期刊
- 济(155251)
- 经济(155251)
- 研究(94303)
- 中国(63555)
- 财(58586)
- 管理(58127)
- 农(49508)
- 学报(45448)
- 科学(44904)
- 大学(36531)
- 学学(34838)
- 农业(33624)
- 技术(32061)
- 融(30887)
- 金融(30887)
- 教育(29473)
- 财经(27843)
- 业经(27615)
- 经济研究(24227)
- 经(23969)
- 业(20533)
- 问题(20239)
- 技术经济(18751)
- 财会(17257)
- 科技(16334)
- 现代(16155)
- 商业(15874)
- 策(15715)
- 统计(15618)
- 版(15024)
共检索到4890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燕
如何在不同业绩期望差距下做出创新行为的选择,一直是制造企业战略决策研究的关键环节。基于组织行为、威胁刚性和前景理论等理论框架,将业绩期望差距纳入制造企业探索式和利用式创新的前因要素模型,实证结果显示:第一,历史业绩期望落差与企业创新行为呈现倒U型关系,且相对于探索式创新,历史业绩期望落差对企业利用式创新的敏感性更高;行业业绩期望落差与企业创新行为之间存在U型关系,且相对于利用式创新,行业业绩期望落差对企业探索式创新更加敏感。第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冗余资源均正向调节行业业绩期望落差与企业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第三,根据公司属性、行业、区域分组回归进行异质性检验,发现它们存在显著的差异,并且组织风险偏好在期望差距与企业创新间存在部分中介。进一步进行拓展分析,制造企业中两类创新行为均可提升企业绩效,两者的交互作用对企业绩效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企业可以在探索式和利用式创新行为之间取得平衡。研究结论为制造业创新发展和结构优化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邵剑兵 曹占飞
本文以2009-2017年的数据探究业绩期望落差对高管超额薪酬的影响,研究表明,业绩期望落差对高管超额薪酬具有抑制作用,其中:行业和历史两种参照标准下的期望落差对超额薪酬的抑制强度有所不同,前者强于后者;行业参照标准下的行业期望落差对高管超额薪酬的抑制作用不因高管权力大小而改变,历史参照标准下的历史期望落差在高管权力较大时对高管超额薪酬的抑制作用不再显著。以上结果在考虑期望落差的持续性和范围性之后仍然成立。由于行业参照标准下的行业期望落差对高管超额薪酬的抑制作用强度更强,且受高管权力大小的影响不明显,故制定高管薪酬时优先考虑行业业绩期望更能满足利益相关者的要求。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郭莉 程田源
鉴于已有相关研究中缺乏基于同群效应作用的“认知—比较—行动”管理逻辑视角,基于2009—201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绩效期望差距的中介效应视角切入,构建“同群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绩效期望差距—焦点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理论模型,分析同群效应对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的作用机理。结果发现:同群效应对企业绿色创新行为具有促进作用;绩效期望顺差和绩效期望逆差都在同群效应与企业绿色创新行为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即绩效期望逆差(或顺差)越大,实际绩效低于(或高于)行业期望绩效越多,越有可能开展(或中止)绿色创新;市场不确定性与环境规制均正向调节同群效应对企业绿色创新行为关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蕙馨 于梦晓
本文以2010—2022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前景理论和威胁刚性理论,探究绩效期望差距与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行为之间的关系,并分析行业竞争程度和高管风险偏好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绩效期望顺差对产品导向型服务化行为具有正向影响;绩效期望落差对客户导向型服务化行为具有负向影响;行业竞争程度强化了绩效期望落差对客户导向型服务化行为的负向影响;高管风险偏好强化了绩效期望顺差对产品导向型服务化行为的正向影响,削弱了绩效期望落差对客户导向型服务化行为的负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绩效期望落差与服务化行为的关系受产权性质异质性的影响;并且,产权性质不同,行业竞争程度、高管风险偏好的调节作用也存在差异。本文研究结论为制造业企业选择服务化转型的时机以及厘清服务化行为提供了依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溪 郑馨 张建琦
企业陷入业绩困境时是冒险创新还是规避风险,是个尚存争议的重要问题。本文创新性地将期望落差的维度从强度拓展到了持续性和范围性,从理论和实证上研究了期望落差的不同特征如何影响企业创新投入。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证据,本文发现:(1)期望落差越是长时间持续存在,企业越可能提升创新投入水平;期望落差越是在多个目标上大范围存在,越可能遏制企业创新。(2)CEO的任期长短存在"双刃剑"效应。CEO在位时间越长,期望落差的持续性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会进一步增强,但期望落差的范围性对企业创新的阻碍作用也会进一步增强。(3)董事会中独立董事的比例越高,越能制约持续期望落差可能引起的盲目创新,从而提升创新决策的科学性。本文的研究结论拓展了过往绩效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的理论分析框架,从维度拓展的全新角度调和了期望落差与企业创新之间的矛盾关系,澄清了期望落差的不同特征与企业创新的权变关系,丰富了绩效反馈研究的情境机制,并对理解中国经济转型背景下制造业企业的创新问题具有现实意义和启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洪敏 张涛 王广凯
根据流动性特征,本文将机构投资者分为长期与短期机构投资者,分别考察它们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显著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长期机构投资者与短期机构投资者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存在差异,长期机构投资者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要明显强于短期机构投资者;(2)"短视论"不能解释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机构投资者通常选择长期投资策略,更偏向投资盈利能力强、规模较大、成长能力强的企业,而不偏向于股权集中度较高、偿债能力弱的企业。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宋铁波 钟熙 陈伟宏
针对不同企业国际化速度高度离散的现象,本文以期望差距为切入点,构建了一个期望差距作用于企业国际化速度的理论框架。该框架认为,期望差距所引致的决策者快速国际化扩张意愿与企业快速国际化扩张资源的动态变化最终导致了不同企业的国际化速度差异。基于以上逻辑,通过对2012—2015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经验数据的分析发现:期望差距与企业国际化速度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期望落差与企业国际化速度呈倒U型关系,而期望顺差与企业国际化速度呈U型关系;在高管国际经验丰富的企业或具有政治关联的企业中,期望落差与期望顺差对企业国际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宋铁波 钟熙 陈伟宏
针对不同企业国际化速度高度离散的现象,本文以期望差距为切入点,构建了一个期望差距作用于企业国际化速度的理论框架。该框架认为,期望差距所引致的决策者快速国际化扩张意愿与企业快速国际化扩张资源的动态变化最终导致了不同企业的国际化速度差异。基于以上逻辑,通过对2012—2015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经验数据的分析发现:期望差距与企业国际化速度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期望落差与企业国际化速度呈倒U型关系,而期望顺差与企业国际化速度呈U型关系;在高管国际经验丰富的企业或具有政治关联的企业中,期望落差与期望顺差对企业国际化速度的影响都将减弱。进一步区分企业所有权性质后发现:高管国际经验、政治关联对期望差距与企业国际化速度之间关系的削弱作用主要存在于非国有企业中,在国有企业中仅发现高管国际经验对期望落差与企业国际化速度之间关系的削弱作用。本文的发现丰富了企业国际化速度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正在实施国际化扩张的企业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孙燕芳 刘晓璇 刘锴
选取2010—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业绩期望落差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主要从管理者特征视角检验管理者能力和管理者权力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并从业绩压力对管理者行为产生影响的视角进一步检验非效率投资的中介机制。研究发现:(1)历史业绩期望落差和行业业绩期望落差显著负向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2)管理者能力越强,越能够缓解业绩期望落差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作用;管理者权力越大,越能够缓解业绩期望落差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作用。(3)在业绩期望落差压力作用下会导致管理者的非效率投资行为,从而抑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研究从管理者特征和行为视角为处于业绩期望落差情境的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与经验证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连燕玲 郑伟伟 高皓
随着商业环境动态性持续加剧和不确定性逐步增强,制造业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创新竞争中保持优势位置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管理问题。现有研究广泛探讨了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各种因素,但仍需进一步关注企业在面临创新困境中采取战略响应行为的多样性及其背后蕴含的深层逻辑。本文从企业行为理论视角,利用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的样本,探讨了制造业企业在面临创新困境(创新绩效期望落差)下的响应式搜索行为。研究发现,创新绩效期望落差显著促进企业的两类响应式搜索行为,即跨地区和跨行业搜索行为。在引入工具变量、控制样本自选择、双重差分估计以及更换回归方法等一系列检验后,结论依然稳健。路径分析显示,创新绩效期望落差主要通过激发高管风险承担意愿和强化高管创新关注程度进而影响制造业企业的两类响应式搜索行为。异质性分析表明,上述正向影响在国有企业、财务绩效低于期望水平和分属高科技产业时更为明显。拓展分析显示,创新绩效期望落差会驱动制造业企业更倾向在技术水平先进的行业和商业环境成熟的地区进行搜寻。本文将创新管理目标、组织绩效反馈与企业响应式搜索行为有机结合起来,拓展和深化了制造业企业在创新困境下的战略响应行为研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巴曙松 徐鹏越
文章选取2015—2021年528家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ESG表现对制造业企业创新的影响及企业异质性的调节效应,并进行了分位数回归,进一步考察了ESG表现对创新产出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ESG表现的提升对企业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于规模较大、资产净利率较低和拥有独立ESG报告的企业,ESG表现对创新产出和技术人员密集度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表明,本身创新水平较低的企业提升ESG表现对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更大;较好的ESG表现通过降低代理成本和缓解融资约束两条途径增加了创新产出。
关键词:
ESG 企业创新 企业异质性 制造业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童伟伟 张建民
本文采用世界银行2005年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调查数据,考察环境规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基于Tobit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我国的环境规制显著促进了企业研发投入,但这一促进效应主要存在于东部地区,而在中西部地区,环境规制对企业研发投入并无显著作用。但是,我国在进一步加强环境规制的同时,还应注意到不同区域间环境规制对创新活动影响的差异,通过金融体制改革等,为中西部地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郑冠群 徐妍 安磊
本文利用1996—2013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微观数据,测度了产业空间集聚指数,检验了中国制造业集聚过程中Porter外部性驱动企业创新的机制。研究结论为:(1)产业空间集聚可能减少制造业企业的市场份额,而产品创新能够抑制产业空间集聚对企业市场份额的侵蚀;(2)出于保持或增加市场份额的考虑,制造业空间集聚程度的提升会促使创新型企业增加创新产出,提高创新水平;(3)随着制造业集聚程度的日益提高,创新型企业的创新化程度提升会迫使潜在创新企业放弃产品创新,从而使得产业空间集聚对市场整体的创新活动表现出抑制作用;(4)由于产业集聚对企业市场份额的影响力度不同、市场份额在企业创新决策中的重要程度不同,产业空间集聚对制造业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具有企业所有权性质异质性和要素密集度异质性,进一步确认了Porter外部性驱动企业创新的机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东阳 郑磊 袁秀秀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化已成为各国企业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实现成长壮大的重要选择。本文以2008—2016年沪深A股142家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负二项回归模型,研究了国际化程度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同时考察了企业吸收能力和投资区位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国际化程度对企业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吸收能力对国际化程度与企业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投资区位显著影响国际化程度对企业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对发达国家投资更能提升自身创新能力。本研究为企业利用国际化经营提升创新能力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羽中 张诗含 张晓萍 宦锦瑶
在逆全球化和新发展格局背景下,针对中国外向型制造企业母国市场卷入行为的离散现象,本文以期望差距为切入点,构建了期望差距与母国市场卷入的理论框架,认为期望差距导致了中国外向型制造企业差异化的母国市场卷入行为。基于以上逻辑,本文通过对2009~2022年中国外向型制造业上市公司经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期望落差与外向型制造企业母国市场卷入呈U型关系;在制度距离比较大、母国市场潜力更高或政治关联程度更强的企业中,期望落差对外向型制造企业母国市场卷入的影响都将增强。异质性检验发现:期望落差与企业母国市场卷入之间的关系在母国行业垄断程度较低、企业一体化程度较高的情况下更显著。本文的发现丰富了企业逆向国际化的研究成果,对中国政府正在实施的双循环战略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制度距离与企业OFDI进入模式的选择——基于中国制造业A股上市企业的实证检验
网络嵌入性、知识搜索与企业创新能力关系研究——基于江苏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实证检验
智能制造与企业绩效——基于PSM-DID方法的实证检验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制造企业创新投入效果评估——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检验
创新投入、竞争战略与企业绩效水平——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税收优惠与制造业创新质量——异质性影响与地方政府行为再检验
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是否存在绩效优势——基于不同产业类型的检验
技术差距、FDI知识溢出与内资企业创新能力——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实证检验
对外开放与中国制造业工资差距——基于劳动力供需模型的实证检验
环境规制抑制了技术创新吗?——基于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异质性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