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05)
- 2023(16458)
- 2022(13688)
- 2021(12822)
- 2020(11072)
- 2019(25644)
- 2018(25216)
- 2017(48452)
- 2016(26034)
- 2015(29667)
- 2014(29372)
- 2013(29313)
- 2012(26868)
- 2011(24041)
- 2010(23948)
- 2009(22573)
- 2008(22726)
- 2007(20293)
- 2006(17469)
- 2005(15824)
- 学科
- 济(119952)
- 经济(119833)
- 业(104664)
- 企(94108)
- 企业(94108)
- 管理(91951)
- 方法(58552)
- 数学(49132)
- 数学方法(48646)
- 财(38899)
- 农(34047)
- 业经(33251)
- 中国(29832)
- 务(28480)
- 财务(28430)
- 财务管理(28382)
- 企业财务(27032)
- 农业(23711)
- 制(23340)
- 贸(23022)
- 贸易(23010)
- 易(22437)
- 技术(21089)
- 和(19768)
- 地方(19236)
- 策(18949)
- 划(18862)
- 理论(18632)
- 体(17249)
- 学(17159)
- 机构
- 学院(381793)
- 大学(377825)
- 济(168266)
- 经济(165330)
- 管理(156747)
- 理学(135377)
- 理学院(134112)
- 管理学(132306)
- 管理学院(131582)
- 研究(120142)
- 中国(96394)
- 京(78002)
- 财(77736)
- 科学(68590)
- 财经(62781)
- 所(58883)
- 农(58829)
- 经(57174)
- 中心(56032)
- 江(55836)
- 研究所(52918)
- 业大(51762)
- 经济学(51674)
- 北京(48886)
- 经济学院(46816)
- 财经大学(46605)
- 农业(46246)
- 范(44227)
- 州(44096)
- 师范(43819)
- 基金
- 项目(248498)
- 科学(199214)
- 基金(185070)
- 研究(183006)
- 家(158815)
- 国家(157499)
- 科学基金(138439)
- 社会(119722)
- 社会科(113813)
- 社会科学(113784)
- 基金项目(97418)
- 省(95469)
- 自然(89023)
- 自然科(87058)
- 自然科学(87035)
- 自然科学基金(85589)
- 教育(84485)
- 划(79790)
- 资助(76600)
- 编号(73197)
- 成果(57875)
- 部(56926)
- 重点(55239)
- 创(53985)
- 发(52815)
- 国家社会(50189)
- 创新(49842)
- 教育部(49789)
- 课题(49199)
- 人文(48650)
- 期刊
- 济(181611)
- 经济(181611)
- 研究(108959)
- 中国(67513)
- 财(65240)
- 管理(61791)
- 农(53312)
- 科学(50950)
- 学报(50308)
- 大学(39616)
- 学学(37652)
- 农业(36556)
- 技术(35847)
- 融(35450)
- 金融(35450)
- 财经(32035)
- 教育(31510)
- 业经(30222)
- 经济研究(29516)
- 经(27524)
- 问题(24073)
- 业(22935)
- 技术经济(21970)
- 贸(21331)
- 统计(19899)
- 财会(19418)
- 世界(19180)
- 策(18456)
- 国际(18304)
- 商业(18271)
共检索到5599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钟熙 宋铁波 陈伟宏 翁艺敏
已有文献大量考察了战略导向的影响后果,但却对战略导向的前因因素知之甚少。基于企业行为理论的洞见,本文探讨了业绩期望差距与企业战略导向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业绩波动性与财务冗余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利用2007—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本文研究发现:负向业绩期望差距与企业探索型战略呈倒U型关系;正向业绩期望差距与企业防御型战略呈倒U型关系;业绩波动性增强了负向业绩期望差距与企业探索性战略之间的倒U型关系,以及正向业绩期望差距与企业防御型战略之间的倒U型关系;财务冗余增强了负向业绩期望差距与企业探索型战略之间的倒U型关系,但削弱了正向业绩期望差距与企业防御型战略之间的倒U型关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连燕玲 贺小刚 高皓
本文基于企业行为理论分析了业绩期望差距与战略调整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权力主体的特征,即控股股东身份、CEO个性和来源,以及所拥有的资源禀赋的调节作用。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随着业绩期望落差的扩大,组织为解决困境和规避利益损失,实施战略调整的程度越大。(2)家族控股股东在业绩期望落差扩大时,因面临经济性和非经济性的损失更高,通过战略变革而规避损失的动机和需求更为强烈,实施战略调整的程度随之提高。(3)开放性和外部聘任的CEO拥有更高的决策能力和行为自由度,从而强化了在业绩期望落差状态下实施战略调整的程度。(4)权力主体所拥有的资源禀赋越多,意味着实施战略变革所需的基础条...
关键词:
业绩期望 战略调整 权力主体 股东身份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菁 徐小琴 孙元欣
笔者从理论与实证角度分析资本市场的经营预期与公司实际绩效差距对公司研发行为的影响,得到研究结论:公司实际绩效低于资本市场的经营预期时,经理人倾向于减少研发投入,而实际绩效高于资本市场的经营预期时,经理人为了能继续实现资本市场的经营预期,仍将减少研发投入;机构持股比例和分析师关注度在绩效压力与研发行为的关系中起到了调节作用,相对于机构持股比例或分析师关注度较低的公司,机构持股比例或分析师关注度较高的公司的期望绩效差距对研发行为的负向影响将减弱,有利于解决经理人与股东间的代理问题。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常进雄
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例,实证检验了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差距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较大的工资差距有利于提高企业绩效,该结果支持了竞赛理论。本文的研究结果具有明确的政策含义:放松对国有企业的工资管制有利于改善企业绩效。
关键词:
工资差距 绩效 竞赛理论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照成 侯经川
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水平之间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备受关注的焦点。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12—2016年数据为样本,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对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水平的关系以及竞争战略和企业成长性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进行检验。实证表明,相比线性关系,倒U型假设更有助于解释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水平之间的关系,即随着创新投入的不断提高,企业绩效水平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倒U型关系;两者之间的关系受到竞争战略和企业成长性显著的正向调节,调节变量能够促进创新投入对企业绩效水平的提升,但采取差异化竞争战略产生的调节效应比低成本竞争战略更加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郭晓川 张学敏
本文以2011-2015年矿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政治关联、多元化战略和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政治关联对企业开展非相关多元化战略有积极作用;非相关多元化会损害企业的财务绩效,但有利于企业市场绩效的提升,并且有政治关联的企业开展非相关多元化会显著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企业开展相关多元化战略对于财务绩效和市场绩效都是有益的,但是政治关联对相关多元化的调解作用不显著。研究结论对于转型时期采矿行业多元化战略的实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淋 刘春林
文章基于绩效反馈的视角研究了企业的绩效期望差距与并购之间的相关关系。同时,还探讨了制度环境不确定性和市场环境不确定性对上述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企业的绩效期望差距正向影响企业的并购数。同时制度环境不确定性和市场环境不确定性对上述两者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是差异化的:制度环境不确定性越高,企业绩效期望差距与并购数之间的正向关系越弱;而市场环境不确定性越高,企业绩效期望差距与并购数之间的正向关系越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淋 刘春林
文章基于绩效反馈的视角研究了企业的绩效期望差距与并购之间的相关关系。同时,还探讨了制度环境不确定性和市场环境不确定性对上述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企业的绩效期望差距正向影响企业的并购数。同时制度环境不确定性和市场环境不确定性对上述两者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是差异化的:制度环境不确定性越高,企业绩效期望差距与并购数之间的正向关系越弱;而市场环境不确定性越高,企业绩效期望差距与并购数之间的正向关系越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维 鞠爽 齐秀辉
一、引言农产品加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年均增长速度超过13%,明显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2011年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超过15万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17.6%。但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仍面临很多问题:如大而不强、规模化龙头企业偏少、农产品加工率低、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者缺乏品牌意识等,企业的战略绩效良莠不齐。在战略致胜时代,要改变相对落后、竞争力不足的企业发展状况,就要从根本上优化企业的战略管理行为,提高企业战略绩效。因此,对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战略绩效评价分析,能够纠正企业战略实施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邵剑兵 李威
高管薪酬差距是公司治理框架下的重要激励机制。利用高阶梯队理论和企业行为理论对高管薪酬差距激励效应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从目标期望水平与实际绩效比较的角度揭示高管薪酬差距与战略变革之间存在的关联。利用中国基金行业的数据展开经验分析,发现公司内及行业内的基金经理薪酬差距都会对基金投资组合风险程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且高管学历对上述关系存在着显著的调节作用,对丰富高管薪酬差距激励机理有一定的理论贡献。
关键词:
基金行业 高管人员 薪酬差距 战略变革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邵剑兵 李威
高管薪酬差距是公司治理框架下的重要激励机制。利用高阶梯队理论和企业行为理论对高管薪酬差距激励效应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从目标期望水平与实际绩效比较的角度揭示高管薪酬差距与战略变革之间存在的关联。利用中国基金行业的数据展开经验分析,发现公司内及行业内的基金经理薪酬差距都会对基金投资组合风险程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且高管学历对上述关系存在着显著的调节作用,对丰富高管薪酬差距激励机理有一定的理论贡献。
关键词:
基金行业 高管人员 薪酬差距 战略变革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晓燕 张册
文章以创新效率作为衡量创新能力的指标,选取2008—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高管间的薪酬差距对企业创新效率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薪酬差距会对企业创新效率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即企业高管间的薪酬差距越大,企业的创新效率越低。进一步研究表明,二者的负相关程度还与企业的产权性质和行业性质有关,负相关关系在国有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徐向艺 卢刚
本文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了企业期望—绩效差距对我国A股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企业期望—绩效差距高于某一临界值时,盈余管理正相关于企业期望—绩效差距,即企业期望—绩效差距越大,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当企业期望—绩效差距低于某一临界值时,盈余管理负相关于企业期望一绩效差距,即企业期望—绩效差距越大,盈余管理程度越低,所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与企业期望—绩效差距呈正U型的关系。上述研究结论丰富和深化了我们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前因以及企业期望—绩效差距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
期望—绩效差距 盈余管理 管理层自利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徐向艺 卢刚
本文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了企业期望—绩效差距对我国A股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企业期望—绩效差距高于某一临界值时,盈余管理正相关于企业期望—绩效差距,即企业期望—绩效差距越大,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当企业期望—绩效差距低于某一临界值时,盈余管理负相关于企业期望一绩效差距,即企业期望—绩效差距越大,盈余管理程度越低,所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与企业期望—绩效差距呈正U型的关系。上述研究结论丰富和深化了我们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前因以及企业期望—绩效差距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
期望—绩效差距 盈余管理 管理层自利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明
战略集团与企业业绩关系是战略集团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以中国水泥产业为例,选取31家水泥上市公司,在2005~2010年的时间段,通过聚类分析划分出5个不同的战略集团。选取净资产收益率、毛利率、人均水泥产量3项业绩指标,对战略集团与企业业绩的相关性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战略集团之间在上述业绩指标上均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
关键词:
战略集团 企业业绩 水泥产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高层管理团队注意力对企业多元化战略选择的影响——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企业归核化战略的市场价值效应和启示——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的非市场战略——基于中国家族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高层管理团队特征对企业战略选择的影响——基于汽车产业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高管—员工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新企业战略导向对创业能力的影响——基于中国情境的实证研究
中国上市公司企业特性与高管薪酬差距的实证
企业战略、管理者预期与成本粘性——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经验证据
新产品研发能力对企业战略导向的影响实证分析
高管流动与跨企业战略学习中的“马太效应”——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