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01)
2023(4052)
2022(3520)
2021(3301)
2020(2892)
2019(6581)
2018(6333)
2017(13559)
2016(7018)
2015(7605)
2014(7474)
2013(7575)
2012(6915)
2011(6048)
2010(6060)
2009(5888)
2008(5938)
2007(5299)
2006(4623)
2005(4321)
作者
(18241)
(15620)
(15282)
(14690)
(9957)
(7395)
(6915)
(5888)
(5841)
(5479)
(5352)
(5229)
(4968)
(4882)
(4865)
(4862)
(4644)
(4563)
(4408)
(4105)
(3851)
(3658)
(3585)
(3585)
(3531)
(3526)
(3362)
(3234)
(3079)
(3006)
学科
(35123)
经济(35090)
(28926)
(23286)
企业(23286)
管理(22563)
方法(20263)
数学(19199)
数学方法(19136)
(12895)
(10758)
保险(10667)
(10237)
(9523)
财务(9512)
财务管理(9498)
企业财务(9168)
中国(8878)
(7487)
银行(7480)
(7104)
(7017)
(6763)
金融(6763)
体制(6606)
(5926)
(5698)
贸易(5694)
(5581)
业经(5144)
机构
大学(99120)
学院(97629)
(48331)
经济(47665)
管理(41654)
理学(35573)
理学院(35334)
管理学(34935)
管理学院(34757)
研究(27812)
中国(27577)
(27237)
财经(21538)
(19802)
(19216)
财经大学(16514)
经济学(16497)
经济学院(15236)
(13822)
中心(13716)
金融(13605)
(13394)
科学(13337)
(13042)
商学(12728)
商学院(12643)
北京(12305)
研究所(11304)
(11195)
经济管理(10917)
基金
项目(61105)
科学(49704)
基金(48688)
研究(42921)
(41349)
国家(41052)
科学基金(36942)
社会(30953)
社会科(29573)
社会科学(29565)
基金项目(25170)
自然(24083)
自然科(23645)
自然科学(23640)
自然科学基金(23313)
资助(21774)
(21288)
教育(19443)
(18115)
编号(15636)
(14987)
教育部(13657)
国家社会(13589)
人文(13398)
重点(13155)
(12438)
大学(12107)
科研(11966)
(11962)
成果(11893)
期刊
(47718)
经济(47718)
研究(33109)
(23479)
(18125)
金融(18125)
管理(15614)
中国(15249)
学报(11648)
财经(11405)
科学(11148)
大学(9673)
(9564)
学学(9469)
(8908)
经济研究(8702)
财会(6931)
技术(6880)
统计(6461)
问题(5979)
业经(5928)
理论(5780)
会计(5606)
技术经济(5572)
(5571)
农业(5410)
(5286)
决策(5192)
实践(5069)
(5069)
共检索到1473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关静怡  刘娥平  
对赌协议是对并购交易标的资产估值调整的契约。现有研究中,对赌协议的激励效应已在理论层面及实证层面得到初步验证。但过高的对赌目标是否反而会引起风险,需进一步研究。本文以2012~2017年6月A股上市公司签订了对赌协议的定增并购事件为样本,对业绩承诺增长率的经济后果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业绩承诺增长率越高,并购溢价与发行后的股价崩盘风险也越高。进一步分组检验表明,在现金支付比例较高时,业绩承诺增长率对并购溢价的影响更强;在股价高估时实施定增并购,较高的业绩承诺增长率更容易引发股价崩盘风险。结果表明,对赌协议有助于降低收购风险的前提是对赌目标具有合理性,当上市公司因过高的对赌目标而支付了过高的并购溢价,反而会加剧股价崩盘风险。建议监管部门加强对高承诺、高估值并购重组的监管,防止恶意承诺和忽悠式重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曾春华  章翔  胡国柳  
在我国促进产业整合升级以及上市企业并购重组热情不断高涨的大环境下,国内资本市场出现了新一轮并购重组浪潮;与此同时,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溢价的水平呈现出快速提升趋势,高溢价并购的不确定性和经济损失的潜在性一旦被市场察觉就可能带来股价的下跌。企业高溢价并购是否会导致股市"过热",从而引发股价崩盘风险的发生,这是资本市场关注的重点问题。站在微观角度对2008-2013年有过并购交易的A股上市公司进行分析,观察企业高溢价并购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并在"代理冲突"与"管理者过度自信"层面分析其内在的作用机理,发现企业高溢价并购与股价未来的崩盘风险存在着显著正相关性,导致二者存在正相关性的主要缘由为管理者过度自信而非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代理冲突,高管过度自信的分析结论更具有解释力。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邓鸣茂  梅春  
高溢价并购形成的巨额商誉犹如达摩克斯之剑,会导致股价崩盘风险。基于中国沪深A股2007~2017年上市公司数据,分析高溢价并购产生的商誉、商誉减值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发生并购且确认商誉后的第二年会发生股价崩盘风险,商誉减值后的第一年也会引起股价崩盘风险,其原因在于高溢价并购形成的巨额商誉并不能提升公司的业绩以及反映超额收益的本质,而是成为了上市公司重要股东进行伪市值管理,提升短期股价并借机减持的工具;大股东、管理层、机构投资者持股、分析师关注会加剧并购商誉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为监管层、投资者提供了准确的时间信号和监管依据,监管层、投资者均应关注高溢价并购导致的股价崩盘风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曾春华  章翔  胡国柳  
在我国促进产业整合升级以及上市企业并购重组热情不断高涨的大环境下,国内资本市场出现了新一轮并购重组浪潮;与此同时,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溢价的水平呈现出快速提升趋势,高溢价并购的不确定性和经济损失的潜在性一旦被市场察觉就可能带来股价的下跌。企业高溢价并购是否会导致股市"过热",从而引发股价崩盘风险的发生,这是资本市场关注的重点问题。站在微观角度对2008-2013年有过并购交易的A股上市公司进行分析,观察企业高溢价并购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并在"代理冲突"与"管理者过度自信"层面分析其内在的作用机理,发现企业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邹燕  李梦晓  孟欣  张琳慧  
本文聚焦中国A股上市公司,取2007—2016年为主要的窗口期间,通过样本研究,对管理层权力与股价崩盘风险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进一步地,本文以商誉及对应的商誉减值构建并购效率的衡量指标,将其作为调节变量对管理层权力与股价崩盘风险的关系进行深度探讨。通过模型构建、回归与分组统计,本文得到三个方面的结论。第一,管理层权力的增大对股价崩盘风险具有正向推动作用;第二,上市公司高溢价确认商誉后又大额计提减值,会降低并购效率,进而触发股价崩盘风险;第三,并购效率的提高,会使管理层权力与股价崩盘风险正相关的显著性得以抑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万钟   李小荣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在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并购估值失实问题日渐受到资本市场各方关注。本文以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并购重组市场为背景,考察并购资产评估偏差是否加剧了股价崩盘风险,并从信息不透明视角和代理问题视角分析其作用机制。基于2009—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股权收购资产评估数据,研究表明,并购资产评估偏差与股价崩盘风险显著正相关,而资产评估机构的高声誉能够抑制这一正向关系。机制分析表明,并购资产评估偏差增大了公司和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异质性检验表明,并购资产评估偏差与股价崩盘风险的正向关系在两权分离度较高时更显著,在股权制衡度较高、公司外部治理较强时则减弱。本文丰富了公司并购与股价崩盘风险的研究,为并购资产评估偏差的经济后果提供了新的实证证据,并且提醒监管方和投资者重视资产评估信息质量,对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具有一定启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宋清  刘慧芳  
业绩补偿承诺的初衷是作为估值调整机制维护并购交易的公平,提高并购效率,但许多被并购企业为了获得高额交易对价而做出虚高业绩承诺,引发了高溢价并购风险。文章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分析HH公司并购MJ公司的案例发现虚高的业绩承诺引起了高溢价并购,业绩承诺难达标、子公司失控、巨额商誉减值和业绩补偿难履行等高溢价并购风险并没有因为业绩补偿承诺的存在而得到规避。最后提出以下建议:并购各方应谨慎对待业绩承诺,合理确定交易对价;并购后并购企业要积极进行整合,加强对被并购企业的控制;应完善业绩补偿权的相关法律法规。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向荣  
本文以2009年至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商誉减值如何影响股价崩盘风险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商誉减值与股价崩盘风险在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说明商誉减值促进了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研究结论显示:当公司内部治理水平越差时,商誉减值对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正向影响越明显;当公司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低时,商誉减值对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正向影响越明显。本文结论丰富了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因素、商誉减值的经济后果等相关文献,为公司缓解股价崩盘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韩宏稳  唐清泉  黎文飞  
我国资本市场经过多轮并购重组浪潮后,形成了大量的商誉资产。这些商誉资产在后续减值过程中对企业和投资者所产生的风险和潜在风险不容忽视。商誉减值意味着,并购商誉资产未能给企业带来预期增值收益,这种负面信息流入到股票市场,可能会引起公司股价的波动。本文选取我国2008~2016年A股市场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结果表明,并购商誉减值显著正向影响公司股价崩盘风险,两者间的作用关系主要存在于信息不对称较高的公司。进一步研究发现,并购商誉信息中,商誉增加并不影响公司股价崩盘风险,只有商誉减值对股价崩盘风险具有显著的影响,且这种影响作用在并购年度公司股价泡沫越高的情境下更加显著。本文研究结论为新会计准则下商誉信息价值相关性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如何防范和化解股价崩盘风险提供了有益的现实启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典  徐富强  
并购重组在盘活资本市场存量资源,助力企业外延式发展的同时也形成了大规模商誉溢价。近年来,上市公司因并购商誉引发股价"暴涨暴跌"之现象愈演愈烈,引起了市场各参与者的高度重视。文章结合股价崩盘风险与行为金融理论,分析了并购商誉、投资者情绪对企业股价崩盘风险间的影响,以及投资者情绪对并购商誉股价崩盘效应的影响。基于2010—2019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发现,存在并购商誉且并购商誉净额规模越大的上市公司,其股价未来崩盘的概率越高;投资者情绪不仅会使企业股价崩盘风险上升,还使得并购商誉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加剧作用增强;投资者情绪的一系列股价崩盘风险影响力仅由情绪高涨状态所驱动,投资者情绪低落时并不存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宝华  罗宏  周微  杨行  
本文以我国2000-2014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地区社会信任水平和股价崩盘风险的内在联系,以及正式制度如何影响这种内在联系。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所在地区社会信任水平越高,公司股价在未来崩盘的风险越小。这说明社会信任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抑制了管理层隐藏坏消息的机会主义行为。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信任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抑制作用仅在市场化程度较高和法律环境较好的地区存在。本研究不仅从学理上揭示了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如何影响股价崩盘风险,而且为监管部门如何通过制度建设促进金融市场稳定提供了决策参考。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黄金波   陈伶茜   周先波  
企业投放广告的初衷是增加产品知名度并提高企业价值,然而近期频繁爆发的广告费过高引致上市企业的股票价格异常波动,使得学术界将广告投入与股价崩盘风险联系起来。理论上适度广告投入可提高产品竞争力从而有利于股价稳定,而过度广告投入则可能是企业管理层寻求短期利益或掩饰经营不善的自利工具,从而加剧股价崩盘风险。本文基于我国A股市场所有上市公司2011—2019年的面板数据,首次从实证角度研究广告投入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当年广告投入的增加会加剧次年股价崩盘风险的发生,说明广告投入不仅影响产品市场,还对金融市场具有溢出效应;广告投入对股票价格的这种溢出效应在信息透明度低、企业规模大和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中介效应检验表明,广告投入增加会通过提高媒体报道数量和分析师跟踪数量来加剧股价崩盘风险;在变更回归样本和核心变量测度指标后,广告投入的溢出效应依然稳健。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远志  田靖  
本文以2007—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股票回购与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关系,并检验产权性质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公司股票回购的倾向和股票回购力度均与公司未来股价崩盘风险显著负相关,并且产权性质对上述关系具有显著调节作用,即相比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中股票回购对公司未来股价崩盘风险的抑制作用被削弱。经过三类稳健性检验结论依旧成立。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易志高  王一充  
本文考察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的有效性,以家族涉入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为切入点,从社会情感财富的视角为家族涉入的有效性提供证据。研究发现,家族涉入程度越高,发生股价崩盘风险的概率越低。机制检验发现,家族涉入通过提高业绩预告质量来降低股价崩盘风险,具体表现为披露更准确和更及时的业绩预告。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业绩预告的披露形式精确度更高以及在自愿性披露的背景下,家族涉入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抑制作用更强。本文的结论丰富了家族企业与股价崩盘风险的研究内容,且对业界如何提升家族企业治理水平以及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舒家先  易苗苗  
基于近年来频发的个股崩盘现象,本文运用2013—2018年上市公司的数据,对大股东减持前的业绩预告信息进行分析,探究业绩预告、大股东减持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针对不同市场环境和股份性质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倾向于在减持前公布积极业绩预告。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股价崩盘现象的发生率,在熊市和民营公司中作用更加明显,消极业绩预告影响不显著。本文的研究丰富了信息披露与股价反应的相关文献,对投资者和监管部门做出决策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