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48)
2023(16430)
2022(14318)
2021(13508)
2020(11365)
2019(26414)
2018(26227)
2017(51200)
2016(27656)
2015(31323)
2014(31090)
2013(30542)
2012(27528)
2011(24667)
2010(24643)
2009(22657)
2008(22022)
2007(19268)
2006(16665)
2005(14500)
作者
(77776)
(64824)
(64417)
(61468)
(41389)
(31053)
(29267)
(25457)
(24658)
(23137)
(22132)
(21733)
(20632)
(20390)
(19944)
(19849)
(19285)
(19208)
(18616)
(18496)
(15943)
(15824)
(15687)
(14842)
(14432)
(14421)
(14333)
(14199)
(13004)
(12676)
学科
(107629)
经济(107481)
管理(85613)
(80779)
(69666)
企业(69666)
方法(53023)
数学(46424)
数学方法(45629)
(31584)
(27770)
中国(26501)
(24436)
业经(24341)
(22377)
(20487)
财务(20394)
财务管理(20349)
地方(19537)
理论(19319)
企业财务(19310)
(18629)
贸易(18619)
农业(18216)
(18024)
技术(17378)
(17340)
(17160)
环境(16918)
(16119)
机构
大学(388607)
学院(387192)
管理(156425)
(151682)
经济(148369)
理学(136545)
理学院(135085)
管理学(132262)
管理学院(131550)
研究(122703)
中国(90962)
(81564)
科学(76011)
(72442)
(60186)
(58996)
财经(58106)
业大(57577)
中心(56359)
(55780)
研究所(54703)
(52833)
北京(51033)
(49653)
师范(49172)
农业(46096)
经济学(45622)
(45303)
(44987)
财经大学(43492)
基金
项目(269295)
科学(212816)
基金(196596)
研究(196427)
(170739)
国家(169372)
科学基金(147061)
社会(123237)
社会科(116823)
社会科学(116792)
(105148)
基金项目(103932)
自然(97112)
自然科(94904)
自然科学(94884)
自然科学基金(93125)
教育(91911)
(88416)
资助(81890)
编号(80409)
成果(64424)
重点(59917)
(59690)
(56281)
(55747)
课题(54938)
创新(52461)
科研(51686)
教育部(51675)
(51177)
期刊
(160797)
经济(160797)
研究(110515)
中国(71666)
学报(59751)
管理(57831)
(57605)
科学(55080)
(52575)
大学(46368)
教育(43768)
学学(43661)
农业(36196)
技术(35755)
(30394)
金融(30394)
财经(28074)
业经(26470)
经济研究(25400)
(23886)
问题(20489)
图书(18731)
技术经济(18604)
(18556)
统计(18325)
科技(18305)
(18156)
理论(18077)
财会(17049)
(16737)
共检索到5523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滕涛  黄庆波  刘梦茹  
企业并购重组旨在通过市场化手段进行资源配置,进而对企业的战略发展起到外延式增长的作用。并购交易中标的资产估值是多方博弈的焦点。目前的估值方法和业绩补偿机制,不仅缺少对被并购方并购后提升经营业绩的激励机制,反而存在对被并购方以高预期、高估值方式套取超额估值收益的激励机制。基于此,本文引入欧式期权思路,将估值区间模型设计为一种特殊的两值期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并购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风险,更中性地反映各方利益,以促进达成并购谈判。本文通过2013-2019年20家医药上市公司并购数据,比较分析并购标的实际执行价格与估值区间模型之间的区别。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更好地激励被并购方股东和管理层提升标的未来业绩,抑制并购估值泡沫。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沁洋  陈航  刘向强  
本文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8—2021年的数据,探究并购业绩补偿承诺对商誉减值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并购重组中签订业绩补偿承诺的公司,之后商誉减值的概率更高,且商誉减值金额更大。此外,并购业绩补偿承诺对商誉减值的负面影响在收购方为非国有企业,以及管理层过度自信时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并购业绩补偿承诺通过推高并购溢价从而导致了更多的商誉减值;在并购业绩补偿承诺未达标和业绩补偿承诺到期后的第一年,商誉减值的可能性更高,减值金额也更大;其次,并购业绩补偿承诺水平越高,也更容易引发商誉减值。本文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与并购业绩补偿承诺经济后果相关的文献,而且从制度层面拓展了商誉减值影响因素的研究视角,为监管部门优化并购业绩补偿承诺制度及防范商誉减值风险提供了经验与启示。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秉祥  党怡昕  简冠群  
选取2010—2018年沪深A股市场中向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定增并购并做出业绩补偿承诺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控股股东双重控制链特征对定增关联并购资产估值的影响。研究表明:“股权控制链”下两权分离程度越高、网状控制结构越复杂,定增关联并购资产的价格虚增程度越高;“社会资本控制链”下超额委派董事比例越高、经理人关系嵌入强度越大,定增关联并购资产的价格虚增程度越高。进一步研究发现,业绩承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上述估值偏差。具体地,相较于现金补偿业绩承诺与单向业绩承诺,股份补偿业绩承诺和双向业绩承诺的估值纠偏效应更显著,能够更好地抑制控股股东虚增资产价格的利益输送行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周菊  陈欣  
在2014年《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中,证监会取消了盈利预测的强制性规定,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可自主协商是否签订业绩补偿承诺。我们发现,行业风险系数显著抑制了签订业绩补偿承诺的可能性,而溢价率和股票支付比例却显著正向影响签订该承诺的意愿。研究表明,随着并购企业间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增加,签订业绩补偿承诺的可能性也在不断的提高。业绩补偿承诺在降低信息不对称的同时,也在一定层面上起到了信号作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鲁桂华  肖永慧  
IPO价格高估,大股东、高管减持,既分割中小投资者利益,又影响资源配置效率,从而危害市场的公平和效率。导致我国股票市场IPO"高发行价、高募集资金、高市盈率"的"三高"乱象的原因是什么?谁又是IPO高估的受益者?笔者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笔者将OlhsOn模型1与Gls模型结合,构造了一个基于可观察的历史会计数据的股票估值模型,并用这一模型来估计股票的内在价值,进而估计股票IPO价格偏离率,以此来准确衡量IPO估值泡沫,为研究政治联系和IPO定价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合理的方法论基础。基于我国中小板资本市场数据,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民营企业的IPO价格更高,上市公司中有政治联系董事会成员的比例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贾明琪  武永霞  
文章运用财务分析的方法,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用自有现金流量估值模型确定各个并购方案下合并后公司的最终价值,根据创造的新增值的大小选择并购方案。研究表明利用自由现金流量估值模型下选择的并购方案符合价值最大化原则,其研究成果对企业降低并购风险,促进我国公司不断扩大,降低各类成本和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向强  孙健  袁蓉丽  
本文以2008-2015年在并购中披露业绩补偿承诺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业绩补偿承诺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发现,与业绩补偿承诺之前相比,在签订业绩补偿承诺之后,上市公司的审计费用显著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目标公司采用股份补偿、上市公司治理水平较低、上市公司与目标公司是关联方时,并购业绩补偿承诺对审计收费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另外,我们发现,盈余管理是并购业绩补偿承诺影响审计收费的中介因子,即业绩补偿承诺会引发公司盈余管理行为,进而提高审计收费。本文丰富了并购业绩补偿承诺经济后果和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文献,对于监管部门完善并购业绩补偿承诺的相关政策法规、投资者理性看待并购业绩补偿承诺以避免投资损失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刘向强  李沁洋  
以2008~2017年在并购重组交易方案中披露业绩补偿承诺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会计师事务所声誉与并购业绩补偿承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高声誉会计师事务所参与的并购重组交易,其业绩补偿承诺随后实现的程度更高。这是因为在高声誉会计师事务所参与的并购重组交易中,目标公司给出的承诺利润更低,因而其在承诺期内实现的净利润更可能高于承诺利润数。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目标公司采用股权补偿方式以及制度环境更好的地区,会计师事务所声誉与并购业绩补偿承诺之间的关系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丰富了并购业绩补偿承诺影响因素的研究,拓展了会计师事务所声誉信号机制的研究视角。同时,可以为监管部门及市场投资者提供并购业绩补偿承诺的增量信息。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孙玥璠  梁田  杨超  
本文基于目前我国对业绩承诺补偿的会计处理缺乏明确规定这一现状,分别从直接出资并购、并购方设立并购基金两种并购模式的角度对业绩承诺补偿的会计处理进行探析:对于前者,应考虑并购方与并购标的之间是否构成关联关系、引发业绩承诺补偿的内外部原因以及采用何种补偿方式三方面因素;对于后者,应先后对并购方设立并购基金和业绩承诺补偿进行会计处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召亮  
并购溢价的有效控制是提升企业并购绩效水平的关键途径,并购溢价的影响因素分析就成为研究重点。本文以2008-2016年沪深两市发生并购事件的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对业绩补偿承诺下的共享审计与并购溢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得出:共享审计的有效实施显著抑制了并购溢价,进而能有效提升并购绩效水平;业绩补偿承诺的实施使得共享审计对并购溢价的抑制作用受到了削弱。该研究能为现阶段失败案例居多的并购市场中并购溢价的有效控制提供一定的借鉴,同时也为共享审计的推广作出了有力支撑。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汤湘希  章琳  许诺  
近年来商誉"爆雷"事件频频发生,资本市场对于商誉减值已然风声鹤唳。基于2009—2017年创业板并购事件,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并购业绩承诺对商誉减值模式的影响。研究发现:管理层出于自利的动机往往会操纵商誉减值时机,进行一次性、巨额的"恶性"商誉减值,严重影响了资本市场的秩序;业绩承诺对于商誉减值具有风险识别与风险缓释的作用,降低了管理层操纵减值的能力及动机,当被并企业业绩未达预期时,及时、分次、小额的减值计提,可以确保商誉信息的价值相关性,有助于"良性"商誉减值机制的形成。进一步分析中排除了替代性假设,佐证了业绩承诺的监管作用及机制。因此,建议监管层通过制定政策,推广业绩承诺在高商誉减值风险并购中的应用,并对高商誉企业进行持续监管,以缓释资本市场商誉减值风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利芬  王建勤  
业绩补偿承诺为保护并购上市公司合法权益,促进成功并购优质资产应运而生。文章剖析黄河旋风并购上海明匠100%股权的案例,通过事件研究法探析业绩补偿承诺在短期内对并购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业绩补偿承诺就是一把双刃剑,当并购业绩补偿承诺协议签署时,能起到保护上市公司合法权益,促使并购短期绩效大幅攀升;当业绩补偿承诺被质疑或业绩失诺被证实时,上市公司短期绩效大幅下滑,使上市公司及投资者利益严重受损。因此,建议并购过程应设置合适的业绩补偿承诺额,让其真正发挥积极效应,以降低业绩失诺风险。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宋清  刘慧芳  
业绩补偿承诺的初衷是作为估值调整机制维护并购交易的公平,提高并购效率,但许多被并购企业为了获得高额交易对价而做出虚高业绩承诺,引发了高溢价并购风险。文章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分析HH公司并购MJ公司的案例发现虚高的业绩承诺引起了高溢价并购,业绩承诺难达标、子公司失控、巨额商誉减值和业绩补偿难履行等高溢价并购风险并没有因为业绩补偿承诺的存在而得到规避。最后提出以下建议:并购各方应谨慎对待业绩承诺,合理确定交易对价;并购后并购企业要积极进行整合,加强对被并购企业的控制;应完善业绩补偿权的相关法律法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超  刘长翠  雒晨旭  
实务界和理论界对于并购重组业绩承诺补偿的所得税处理问题存在广泛争议。本文以补偿方式为切入点,在对当前并购重组业绩承诺补偿的所得税处理观点进行评析的基础上,引入实务案例,分别对"现金补偿""股份回购补偿"和"送股补偿"方式下并购重组业绩承诺补偿的所得税处理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当前关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业绩承诺补偿所得税处理争议的解决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同时也为实操层面并购重组业绩承诺补偿的税务处理和税务部门的征管稽查工作提供相应的借鉴。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田国双  古曼佳  
近年来,因并购溢价我国A股上市公司出现巨额减值的问题,其中运用业绩补偿承诺的企业数量不断攀升。以2015—2018年间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并购活动为样本,研究业绩补偿承诺对商誉减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签订业绩补偿承诺后,并购方会减少对商誉计提减值;承诺期内标的方按时完成业绩承诺比未完成的减少了并购方对商誉计提减值;对于非关联重组而言,引入业绩承诺更能促进并购方减少计提商誉减值。本研究旨在为并购重组中造成商誉减值成为重灾区找到一个原因,深入了解业绩补偿承诺政策的实施,进而为监管部门建立更良好有效的监管制度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