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09)
2023(4603)
2022(3920)
2021(3857)
2020(3536)
2019(8330)
2018(8200)
2017(15615)
2016(8866)
2015(10066)
2014(10017)
2013(9942)
2012(8923)
2011(7711)
2010(8060)
2009(7727)
2008(8092)
2007(7349)
2006(6595)
2005(6054)
作者
(25135)
(20998)
(20857)
(19771)
(13648)
(9876)
(9511)
(8269)
(7856)
(7590)
(7265)
(7061)
(6875)
(6839)
(6585)
(6366)
(6272)
(6233)
(6206)
(5968)
(5288)
(5184)
(5151)
(4805)
(4747)
(4729)
(4706)
(4695)
(4480)
(4160)
学科
管理(41236)
(35817)
经济(35771)
(35441)
(35070)
企业(35070)
方法(23172)
数学(20469)
数学方法(20127)
(15883)
(12937)
财务(12903)
财务管理(12884)
企业财务(12401)
(8964)
(7426)
人事(7171)
人事管理(7171)
(7107)
业经(7095)
理论(6838)
经营(6587)
中国(5907)
决策(5890)
(5857)
银行(5850)
(5800)
计划(5698)
(5684)
(5574)
机构
大学(123225)
学院(122275)
管理(55330)
(46988)
理学(46477)
理学院(46024)
经济(45803)
管理学(45085)
管理学院(44803)
研究(33965)
中国(30512)
(26562)
(25982)
科学(20485)
财经(20043)
(19345)
(18268)
(17474)
中心(17443)
(17182)
业大(17180)
北京(16402)
(15539)
财经大学(15260)
研究所(15103)
商学(14550)
商学院(14398)
农业(13458)
经济学(13052)
(13047)
基金
项目(77290)
科学(61321)
基金(57739)
研究(53220)
(50118)
国家(49744)
科学基金(44091)
社会(33338)
社会科(31698)
社会科学(31683)
自然(31159)
自然科(30537)
自然科学(30530)
基金项目(30162)
自然科学基金(30011)
(29864)
教育(26066)
资助(25763)
(25190)
编号(21065)
(17407)
重点(16866)
成果(16631)
(15941)
科研(15325)
教育部(15233)
大学(14809)
创新(14805)
人文(14735)
计划(14218)
期刊
(52373)
经济(52373)
研究(33093)
(25993)
中国(25409)
管理(25129)
学报(17968)
科学(16934)
(14488)
金融(14488)
(14336)
大学(14289)
学学(13491)
技术(12699)
财经(10769)
教育(10422)
农业(9343)
财会(9128)
(9082)
统计(8570)
会计(8268)
(7788)
技术经济(7688)
(7306)
经济研究(7244)
决策(7116)
业经(7112)
通讯(6232)
会通(6209)
问题(5987)
共检索到1893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志远  刘倩茹  
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2006—2013年的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数据,研究业绩型股票期权中管理层收益及其对激励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当一部分完成行权条件中业绩要求的管理层并不能从股票期权中获得收益或者获得的收益十分有限。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管理层预期的股票期权价值越小,管理层达到当前行权期业绩要求的概率越小。另外,管理层利用上一个行权期的实际收益预期的期权收益越小,管理层达到当前行权期业绩要求的概率越小。最后,管理层从股票期权中获得的总收益越小,股票期权计划完成后的公司业绩也会越差。这些发现均说明,管理层收益较低将导致业绩型股票期权无法达到理想的激励效果,使得行权条件中的业绩要求无法完成,公司长期业...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扈文秀  付强  吴婷婷  
尽管股权激励能够提高管理层业绩预测披露的意愿,但也会引发其在业绩预测披露中的自利行为。由于管理层对业绩预测披露具有较强的自由裁量权,大量的研究表明管理层会操控业绩预测披露影响股价,从而增加其股票交易的私有收益。在此背景下,研究股票期权激励对管理层业绩预测披露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06年至2015年A股上市公司管理层业绩预测和股票期权激励草案公告的数据,以业绩预测发布前后一个交易日的累计异常收益率区分好消息和坏消息以及业绩预测消息的利好和利空程度,分别采用Logistic回归和OLS回归实证检验自利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史中辉  韩养杰  李雷  
由于股票期权制度本身理论上的缺陷和我国的实际问题,这一激励机制在我国应用较为困难。本文针对目前国内尚没有一套健全的激励机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激励制度,即将EVA(经济增加值)融入股票期权的虚拟股票期权激励体系。虚拟股票期权可以有效解决我国目前在激励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韩慧博  吕长江  李然  
文章使用2006-2010年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数据,检验股权激励方案的实施如何影响公司的股票股利行为。在检验股票股利长期市场反应的基础上,文章发现,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更倾向于发放高额股票股利,且股权激励的程度越高,发放高额股票股利的可能性也越大。进一步研究还发现,不同类型的股权激励制度对股票股利政策的影响也有所不同。文章结果表明,在非效率定价的市场环境下,管理层为了自身利益会充分利用市场的非有效定价现象来影响公司的股利行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徐寿福  邓鸣茂  
股票错误定价不仅产生于公司外部的市场因素,而且会受到公司内部代理成本的影响。股权激励处于上市公司内部利益协调的核心位置,既可能通过改善公司治理、降低代理成本而减轻股票错误定价,也可能恶化管理层代理问题而加剧股票错误定价。本文以2007—2015年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双重差分方法,实证检验了股权激励对股票错误定价的影响。首先,从总体上看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加剧了股票错误定价。其次,股权激励恶化了管理层代理问题,提高了代理成本,是股权激励加剧股票错误定价的重要机制之一。最后,契约要素对股权激励与股票错误定价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激励强度能够削弱股权激励的负面影响,但采用股票期权作为激励标的物和设置更严格的业绩条件则会加剧股权激励的负面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从市场效率的角度而言,没有证据表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发挥了正面的激励作用,科学设计和优化契约要素有助于缓解股权激励的负面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陈计专  
股权激励并不是新鲜事物,但以前的股权激励并没有和上市公司的业绩充分联系起来,因此,不能体现在股价上。股改后的股权激励计划开始出现明显的市场化特征。目前我国的股权激励方案主要是按净资产收益率来评价管理层的经营成果,虽然大多没有直接与股价挂钩,但是收益增加后,资产质量将改善,也会刺激股价上涨,同时也改变股权分置下企业领导人对市场股价漠不关心的状况,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谭三艳  
随着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规范意见》(试行)、《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外)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以及《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等规范的相继出台,股权激励再度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其中业绩评价指标的设计是一个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于林  赵士军  李真  
股票期权激励是在公司治理中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况下,企业为激励高层管理人员尽最大努力工作而实施的一种内部分配制度。本文从委托代理理论出发,利用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对高层管理团队人力资本的股权激励机制进行分析,分别在绩效评价体系,法律、法规制度和企业的特性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提高高层管理团队的人力资本效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吕巍  郑勇强  余成勇  
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证明了股票期权的真正激励效果主要在于其降低员工的离职率(第二种激励效应),而在激励员工更加努力工作方面的效果很小,且员工努力的效果是增加公司价值,还是降低公司的价值还很不明确。而大量关于股票期权的文章都在强调激励的第一种效果,几乎完全忽视真正有意义的股票期权的第二种激励效应;这些观点误导了目前许多推行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企业的实践。文章将要证明希望用股票期权来激励公司的大量关键管理人员和关键技术员工(即把激励的员工面尽量扩大)是不可能的、是矛盾的。笔者想以此来引起有关人员的注意,对股票期权的激励效果要有正确的认识,并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叶华  
一、我国企业高管薪酬激励状况分析企业高管层的激励机制中最重要的是高管的薪酬激励。目前有按地区工资和行政级别;年薪制和高管持股等形式。有学者研究发现,我国在对高管层薪酬激励中存在以下问题:(1)薪酬激励强度不平衡。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毛娜  宋合义  刘开瑞  
高层经理股票期权机制将经理人员的报酬与公司的市场价值联系在一起,从而达到降低代理成本,增加社会福利的目的。目前国内关于股权激励问题的研究很多,但还存在着一定的争议,特别是关于股权激励的定量分析。本文以经济分析法为基本研究方法,辅以实证研究的方法以高层经理股票期权为内容进行了分析,针对最优期权比例的确立进行研究,通过委托-代理模型分析方法建立最优股权激励模型,并对影响最优股权激励的因素进行讨论,提出建议,以促使股票期权激励制在中国达到应有的实施效果。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余丽霞  
股票期权制度起源于美国,上世纪80年代后普遍被运用于对企业经理层的激励。本文分析了股票期权制度的理论基础,提出了这种制度不可避免的内在缺陷,指出在我国要想避免缺陷,充分发挥这种制度的激励作用必须具备两个外部条件,并提出完善这两个外部条件的相关措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红梅  苗慧  
近年来我国有一些企业在对经理层激励中引进了股票期权激励的方式,对企业业绩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暴露了一些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民营企业在经理层股票期权激励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些建议,以便股票期权激励在民营企业经理层激励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范颖茜  
《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对向上市公司激励对象转让回购的库存股和向激励对象定向增发股票两种激励方式作了规定。本文对股票期权的确认和计量有不同看法,并对相关的会计处理提出不同的处理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