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14)
- 2023(5686)
- 2022(4613)
- 2021(4489)
- 2020(3874)
- 2019(9272)
- 2018(8884)
- 2017(18140)
- 2016(9976)
- 2015(11187)
- 2014(11245)
- 2013(11186)
- 2012(10223)
- 2011(8651)
- 2010(9033)
- 2009(8583)
- 2008(8791)
- 2007(7713)
- 2006(6711)
- 2005(6132)
- 学科
- 济(45253)
- 经济(45208)
- 管理(35128)
- 业(33685)
- 企(30515)
- 企业(30515)
- 财(28047)
- 方法(27334)
- 数学(25653)
- 数学方法(25322)
- 制(15122)
- 务(14731)
- 财务(14715)
- 财务管理(14674)
- 企业财务(14118)
- 银(13203)
- 银行(13191)
- 财政(12324)
- 行(12152)
- 中国(9924)
- 政(9912)
- 度(9540)
- 制度(9532)
- 地方(8617)
- 融(8422)
- 金融(8422)
- 体(8394)
- 农(8261)
- 体制(7517)
- 业务(7437)
- 机构
- 大学(135503)
- 学院(134148)
- 济(59328)
- 经济(58340)
- 管理(54172)
- 理学(47012)
- 理学院(46616)
- 管理学(45646)
- 管理学院(45402)
- 研究(40525)
- 财(39570)
- 中国(37728)
- 财经(27552)
- 京(26910)
- 经(25087)
- 科学(23021)
- 财经大学(20676)
- 所(20459)
- 农(20397)
- 江(19948)
- 中心(19408)
- 经济学(19397)
- 研究所(17796)
- 经济学院(17703)
- 业大(17433)
- 银(17004)
- 北京(16854)
- 银行(16373)
- 农业(15879)
- 州(15740)
- 基金
- 项目(85912)
- 科学(68557)
- 基金(65731)
- 研究(59275)
- 家(56725)
- 国家(56330)
- 科学基金(49691)
- 社会(39947)
- 社会科(38207)
- 社会科学(38196)
- 基金项目(33892)
- 自然(33022)
- 自然科(32409)
- 自然科学(32403)
- 省(32377)
- 自然科学基金(31839)
- 资助(29353)
- 教育(28252)
- 划(26913)
- 编号(22222)
- 部(19876)
- 重点(19081)
- 成果(17976)
- 教育部(17718)
- 创(17618)
- 国家社会(17131)
- 人文(17110)
- 科研(17032)
- 大学(16636)
- 创新(16469)
共检索到2095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谢德仁 陈运森
我国上市公司自2006年始实施规范的业绩型经理人股权激励计划。这类股权激励计划能否增加股东财富,其中的行权业绩条件是否及如何影响股东财富增长呢?本文利用经验数据对此展开了研究。结果发现:经理人股权激励计划草案公告的累计超额回报(CAR)显著为正,股权激励计划能给投资者带来正的财富效应;经行业调整后的行权业绩条件指标与CAR显著正相关。本文的发现意味着,业绩型经理人股权激励计划能够增加股东财富,且行权业绩条件要求越高,越有助于股东财富增长。
关键词:
业绩型股权激励 行权业绩条件 股东财富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冯星 陈少华
我国上市公司从2006年开始实施规范的股权激励,至2012年底已经有307家公司先后推出了股权激励计划。对于什么样的股权激励计划会增加股东财富,以往的研究尚存在争议。文章的研究发现在于:股权激励的方式会影响股东财富,股票期权比限制性股票公告效应更明显,更能增加股东财富;相对限制性股票,在股票期权的方式下,对高管激励力度越大,股东财富增长越大。
关键词:
股权激励方式 股权激励对象 股东财富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文强
在考察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动态影响的基础上,本文检验了微观契约条款的作用效果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经过一年的滞后期后,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表现出了持续三年的提升作用,且呈现了先升后降的分布特征;限制性股票的短期效果更好,股票期权的长期绩效提升作用更佳,持续时间更长;激励力度越大、激励对象越广,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的提升作用越强、持续期也越久,激励性较弱的契约则不存在明显的动态效应;激励条件严格、激励期限较长的契约能实现更强、更持久的绩效提升作用,缺乏约束性的方案仅存在短期效果,且在实施后的第四年出现业绩反转,显现出负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股权激励是通过利益协同效应、风险承担效应和金手铐效应三个可能的渠道驱动企业绩效的动态增长,但具体的驱动机制因契约条款设置的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刘宝华 王雷
心理学家认为基于绩效的财务激励损害企业创造力,本文证实绩效薪酬制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取决于其结构,结构合理的绩效薪酬制度也能够促进企业创新。具体而言,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2006-2014年股权激励计划的详细数据,研究业绩型股权激励及其行权限制特征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本文发现,整体而言,业绩型股权激励有助于激发企业创新。相对于非股权激励公司,股权激励公司的研发投入和专利申请数量分别高4 0%和4 6.2%。更重要的是,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活动的促进作用受到股权激励计划行权限制特征的影响。行权时间限制能够提升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吴德胜 王栋
股权激励可能会诱发高管的机会主义行为,导致股权激励不但达不到激励高管的目的,反而加剧了代理问题。本文以公告股权激励方案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股权激励公告前的盈余操纵进行了分析。采用考虑生命周期和成长性的应计模型发现,在股权计划草案公告前操控性应计显著为负并有下降的趋势,表明激励公司进行了向下的盈余管理,以达到降低股票期权行权条件或限制性股票的解锁条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栋 王强
中国从2006开始正式实施股权激励。与国外标准股权激励不同的是,中国的股权激励包含了业绩条款,并采用了分期行权解锁安排,这有可能导致高管通过收益平衡进行盈余操纵。文章利用双重差分方法实证检验了激励公司收益平滑程度在股权激励公告前后的变化,发现相比较非股权激励公司而言,股权激励公司的收益平滑程度更高,验证了在股权激励实施过程中,存在高管的机会主义行为。
关键词:
股权激励 业绩平滑 双重差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邹颖 汪平 张丽敏
科学高效的股权激励机制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股权资本成本,增加企业价值,这是股权激励制度设计的基本目标之一。本文研究发现,与未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相比,实施股权激励的中国公司的股权资本成本更高,股权激励没有起到应有的公司治理效用,反而造成了管理层对股东财富的侵占;国家控股对于股权激励没有发挥正向作用,降低国家股东控股比例有助于抑制股权激励程度对股权资本成本的提升效应;非国家控股公司实施适度的股权激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股权资本成本。如何在我国国家股东占据主体的背景之下优化股权激励机制,保护投资者利益,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依然是一个重大课题。
关键词:
股权激励 控股股东 股权资本成本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泽艺 李常青 黄忠煌
资金占用是大股东利用控制权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的重要方式,已成为阻碍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顽疾”。本文从大股东融资约束视角出发,采用2007—2015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股权质押数据,研究股权质押对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影响,分析不同股权质押情景下股权激励是否会降低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可能性,结果表明:一是大股东股权质押显著提高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可能性;二是股权激励降低了大股东股权质押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可能性,但是这种影响仅在高股权制衡组具有显著效应。为此,要完善对上市公司高管的股权激励机制,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谢德仁 崔宸瑜 汤晓燕
本文基于我国上市公司2006-2014年实施股权激励的数据,研究公司在业绩型股权激励计划实施过程中的盈余管理问题。我们发现,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存在明显的行权业绩条件“踩线”达标现象,即报告业绩刚刚达成股权激励方案要求的行权业绩条件,这一现象意味着公司很可能为股权激励业绩达标而进行了盈余管理。通过进一步研究我们发现,行权业绩条件“踩线”达标的股权激励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显著高于其他股权激励公司,而且这些“踩线”达标公司存在更少的正向应计盈余管理和更高的负向应计盈余管理。这些发现说明,真实盈余管理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妍 赵新泉 李庆
行权价格是股权激励契约设计的基础性指标,行权定价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激励的成败。现有行权定价问题的研究存在理论与应用的脱节,对于行权价格与激励效应之间的关系也少有研究。文章通过选取2006—2017年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面板数据,分析行权价格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结果发现,动态行权价格指标与公司业绩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与确定性等价理论分析结论一致,这也进一步证明了最优行权价格的存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叶继英 张敦力
本文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6—2012年的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法,研究了高管股权激励与公司股权政策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倾向和分配力度的影响。研究发现:(1)与未实施股权激励公司相比,实施股权激励公司更倾向于分配现金股利,分配的力度显著更高。(2)股权激励程度越高的公司,分配现金股利的可能性越强,现金股利发放的力度更大。(3)控股股东拥有较强的控制地位对高管的自利行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越高,高管股权激励对股利政策的影响越不显著;股权激励显著影响股利政策在控股股东控股比例较低的公司成立,隐含了拥有较高控制权的股东能够抑制高管的自利...
关键词:
股权激励 现金股利 控股股东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吴德胜 吕斐适 于善辉
本文的主要的目是从事后的角度分析流通股股东的股票财富在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的变化。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的提出和表决是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之间的一个讨价还价过程,利益分配取决于双方的谈判力量。统计结果显示,从总体上看,流通股股东的财富在股改前后获得了7%的增值。非流通股比例、股改批次、控股股东性质、市净率是影响流通股股东获得财富增值的主要因素。虽然非流通股比例越大,非流通股股东支付的对价股票也越多,但是,流通股股东享受的财富增值却越低。非流通股比例与对价水平之间正的相关性掩盖了非流通股股东少付对价的事实。总的来说,对价方案是在维持流通股股东股改前后的财富不受损的基础上制定的,而不是补偿流通股股东历史...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流通股 对价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周仁俊 高开娟
本文分析了大股东控制权实现过程中对管理层股权激励的监督或冲突作用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股权性质和不同成长性公司中的不同表现。研究发现:大股东控制对管理层的作用显著影响股权激励效果;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大股东对管理层的监督作用明显,随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大,管理层股权激励效果增强;民营控股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权与管理层股权激励之间存在冲突,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股权激励效果越差;高新技术企业大股东控制权与管理层股权激励之间存在冲突;非高新技术企业中第一大股东与管理层之间存在不明显的监督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从股权激励的公司治理环境角度解答了我国股权激励效果不佳的困惑,为不同类型的上市公司启用管理层股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春玲 孙秀杰
本文以2006~2011年沪深主板和中小板市场上宣告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为研究对象,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考察了控股股东特征与股权激励强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控股股东具有民营性质的企业股权激励强度强于非民营企业;股权集中度越高股权激励强度越弱;控股股东持有股份为流通股的企业股权激励强度较弱;但是控股股东的控制力对股权激励强度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控股股东 股权集中度 股权激励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慧辉 汪建新 郑月
我国公司股权相对集中,股权激励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容易受到控股股东的影响。鉴于此,文章基于股权激励的行为引导效应和信号传递效应,以2009-2015年推行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剖析了在不同性质控股股东的调节作用下,股权激励的实施对信贷契约选择的不同影响。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双重差分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国有控股公司的股权激励容易诱发管理层对信贷资金(特别是长期信贷资金)的偏好,而政府干预所形成的预算软约束使银行只能通过提高利率进行自我保护。第二,非国有控股股东对股权激励效应的调节作用与其现金流权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