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04)
2023(10258)
2022(8792)
2021(8370)
2020(7565)
2019(17680)
2018(17515)
2017(34027)
2016(18420)
2015(20889)
2014(21018)
2013(20817)
2012(18888)
2011(16640)
2010(16474)
2009(15317)
2008(15760)
2007(13662)
2006(11296)
2005(9796)
作者
(51138)
(43015)
(42895)
(40988)
(27365)
(20709)
(19805)
(16877)
(16201)
(15462)
(14690)
(14327)
(13492)
(13376)
(13316)
(13247)
(13071)
(12867)
(12505)
(12313)
(10766)
(10453)
(10224)
(9739)
(9739)
(9628)
(9559)
(9538)
(8616)
(8600)
学科
(75266)
经济(75193)
(60479)
管理(60048)
(53090)
企业(53090)
方法(42254)
数学(38068)
数学方法(37629)
(28224)
(21356)
财务(21306)
财务管理(21262)
企业财务(20135)
(17882)
(15741)
中国(15427)
业经(14665)
(14301)
(13528)
贸易(13524)
(13157)
地方(11937)
农业(11694)
(11081)
(11002)
理论(10868)
(10842)
银行(10818)
技术(10604)
机构
学院(259646)
大学(258966)
管理(106694)
(105485)
经济(103378)
理学(93188)
理学院(92306)
管理学(90759)
管理学院(90276)
研究(75622)
中国(59884)
(54174)
(52235)
科学(46036)
财经(42938)
(40051)
(38878)
业大(38151)
中心(37878)
(37771)
(37461)
研究所(33437)
经济学(32022)
财经大学(32009)
北京(31988)
农业(31734)
(29705)
(29598)
商学(29349)
师范(29253)
基金
项目(174946)
科学(138562)
基金(129430)
研究(124990)
(111892)
国家(110991)
科学基金(97291)
社会(79418)
社会科(75478)
社会科学(75454)
基金项目(69523)
(68354)
自然(65501)
自然科(64073)
自然科学(64056)
自然科学基金(62949)
教育(58823)
(57423)
资助(53863)
编号(50758)
成果(39960)
(39699)
重点(39093)
(36619)
(35457)
科研(34955)
教育部(34440)
创新(34204)
人文(33694)
大学(33663)
期刊
(105509)
经济(105509)
研究(68224)
(50341)
中国(42605)
学报(38405)
管理(37124)
科学(34723)
(33772)
大学(29452)
学学(28104)
技术(23386)
农业(22712)
(21989)
金融(21989)
财经(21378)
教育(19281)
会计(19018)
财会(18193)
(18045)
业经(17243)
经济研究(17164)
问题(14347)
统计(13639)
技术经济(13368)
(13128)
理论(12777)
(12724)
通讯(12366)
会通(12319)
共检索到3634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磊  陈欢  谢晓俊  
巨额商誉减值造成近年我国上市公司业绩"暴雷"现象频发,引发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并购商誉会计计量问题的激烈讨论。文章在梳理商誉形成与计量的基础上,对并购商誉的会计处理进行国际比较与讨论,通过高升控股并购案例研究发现,收益法估值模式为高额商誉的确认提供了"便利的空间",商誉的资本化处理模式形成巨额减值的"堰塞湖",商誉"只减值,不摊销"的后续计量模式存在人为干预的可能。基于此,对我国并购商誉的确认与计量提出建立追责机制、提高商誉估值准确性以及商誉初始计量采用费用化模式、后续计量采用摊销与减值并用模式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成方  潘颉  
2018年11月,证监会发布《会计监管风险提示第8号——商誉减值》,明确指出新三板要严格按照上市公司的相关规定处理商誉,原本不受重视的新三板商誉问题迅速成为热点话题。本文以爱仕达并购新三板公司为案例,对新三板企业并购商誉的确认与计量进行研究,发现其存在巨额商誉、后续减值不明等问题,进而提出有关改进商誉会计处理的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静  
由于受诸多内部、外部因素的影响,企业并购后并不一定都能达到预期结果。本文以近5年A股上市公司发生的并购案例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横向并购、纵向并购、混合并购三种并购模式下企业并购前后的绩效进行分析和比较,从宏观和微观方面提出了发挥并购积极效应的策略。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珺  
近几年企业并购热潮如火如荼,企业合并中商誉的处理也成为了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选取了山西证券并购格林期货这一典型案例,发现当前我国会计准则在企业合并中合并商誉的会计处理及披露机制中可能存在问题,本文拟寻求一种能够更准确地对合并商誉所蕴含的公允价值进行确认和计量的方法,并通过制度约束要求企业及时向外界披露关于合并商誉的信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珺  
近几年企业并购热潮如火如荼,企业合并中商誉的处理也成为了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选取了山西证券并购格林期货这一典型案例,发现当前我国会计准则在企业合并中合并商誉的会计处理及披露机制中可能存在问题,本文拟寻求一种能够更准确地对合并商誉所蕴含的公允价值进行确认和计量的方法,并通过制度约束要求企业及时向外界披露关于合并商誉的信息。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林新田  
一、案例背景自2014年开始,国内A股商誉快速增长,A股市场并购案例与规模剧增,随着并购市场的升温,高估值、高商誉、高业绩承诺的"三高"现象凸显。在此背景下,A上市公司完成了对B公司的并购重组。A公司自2011年开始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双双出现下滑,2014年营业亏损。B公司为制造企业,受经济放缓、银行资金收紧等影响,资金处势严峻。双方为摆脱经营困境和财务危机,达成重组协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邹福勇  王关义  
在当前日益完善的产权交易活动中,企业并购商誉会计成为一个重要难题。本文从商誉在会计中的一些基本研究入手,探讨了并购商誉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并提出了一些对我国企业并购商誉的认识。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倩  刘斌  张列柯  
2006年我国颁布的新会计准则改变了商誉及其后续计量的核算办法,与之相关的准则弹性随之增加。该文通过对"熊市"与"牛市"不同股市行情下并购商誉的未来超额收益、准则弹性增加对上市公司并购商誉的绩效与市场反应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不同市场行情下的并购商誉带来不同的并购绩效;增加的准则弹性对不同行情下并购商誉的并购绩效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增加的准则弹性对不同市场行情下的并购商誉带来不同的市场反应。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倩  刘斌  张列柯  
2006年我国颁布的新会计准则改变了商誉及其后续计量的核算办法,与之相关的准则弹性随之增加。该文通过对"熊市"与"牛市"不同股市行情下并购商誉的未来超额收益、准则弹性增加对上市公司并购商誉的绩效与市场反应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不同市场行情下的并购商誉带来不同的并购绩效;增加的准则弹性对不同行情下并购商誉的并购绩效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增加的准则弹性对不同市场行情下的并购商誉带来不同的市场反应。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云昕  辛玲  刘莹  乔晗  
视频网站是近年来成长最快的互联网行业之一。虽然网络视频行业市场规模稳步扩张,但各大网络视频网站的长期亏损问题仍未得到解决。为了实现规模经济以及缓解竞争压力,视频网站间的并购事件频繁出现。而视频网站能否通过并购整合来摆脱长期亏损的困境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话题。本文以优酷土豆并购为例,应用事件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从短期和中长期角度分别研究了优酷与土豆的并购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其对网络视频行业未来发展的启示。研究结果表明:从短期来看,优酷土豆并购为股票持有者创造了正价值;从中长期来看,此次并购事件使优酷的企业绩效呈现平稳上升态势。但由于运营成本居高不下等因素,并购无法从根本上扭转视频网站长期亏损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谢德仁  
按照IASB的现行财务报告概念框架,所有者权益(净资产)这一会计要素是由资产和负债的差额来定义及计量的;按照IASB(2008)的IFRS 3,并购商誉已被明确定义为被收购方的不可辨认资产之组合,但是该准则关于并购商誉计量的基本思路是,以被收购方净资产收购日公允价值与其可辨认净资产收购日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为基础,然后加上收购方在收购日为并购协同效应所支付的那部分对价于收购日的公允价值。这就形成了并购商誉计量的会计逻辑困境——首先,可辨认净资产在会计逻辑上是不成立的;其次,按照现行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净资产和可辨认净资产本应该是被计量者,而商誉作为资产之一部分,是计量者,但商誉却被净资产及会计逻辑上不成立的可辨认净资产来计量,到底谁应计量谁?总之,并购商誉的现行计量逻辑在数理逻辑上是成立的,但在会计逻辑上是不成立的。造成这一逻辑困境的底层成因在于IASB的现行财务报告概念框架没有能够从经济本质上定义清楚“所有者权益”要素和厘清“可辨认净资产”这一概念。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谢获宝  孔紫璇  
反向并购是一种特殊的企业合并,其经济实质和法律形式的背离所带来的会计主体变化导致了个别报表和合并报表中会计核算的特殊性和差异性。本文以顺丰控股借壳鼎泰新材为案例,研究发现,公司在反向并购业务会计处理的方法选择上与其基本原理和经济实质相违背,揭示出市场对反向并购交易本质的错误理解。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黄宏斌  胡议丹  
通过天神娱乐作为典型商誉减值案例,分析了其近年几次溢价并购的动因与过程,研究其巨额商誉的形成原因及背景,考量其并购之后的经营绩效和整合效果,整理出国内目前商誉减值提取和处理期间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优化公司自身考量、商誉减值评测模式、增强监管效益等层面提出对策及建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索玲玲   杨克智  
商誉减值是会计处理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本文具体分析了企业并购商誉初始确认中泡沫形成的原因及部分商誉法下存在的问题,梳理了部分商誉法下商誉减值会计处理的原理,提出商誉“整体计算,部分计提”的方法,并结合案例梳理了存在少数股东的并购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针对商誉会计处理未来准则制定的思路提出建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自2000年以来,跨国公司直接并购中国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的案例开始逐步增多。在轻工、化工、医药、机械、电子等行业的许多重要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