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73)
- 2023(13665)
- 2022(11257)
- 2021(10216)
- 2020(8500)
- 2019(18828)
- 2018(18793)
- 2017(35724)
- 2016(19342)
- 2015(21767)
- 2014(22007)
- 2013(21566)
- 2012(20288)
- 2011(18213)
- 2010(18995)
- 2009(18116)
- 2008(18548)
- 2007(17294)
- 2006(15753)
- 2005(14823)
- 学科
- 济(88394)
- 经济(88253)
- 业(85308)
- 企(77176)
- 企业(77176)
- 管理(76010)
- 业经(30839)
- 方法(30239)
- 财(29784)
- 农(28561)
- 中国(25353)
- 制(24251)
- 数学(21373)
- 务(21356)
- 财务(21317)
- 财务管理(21279)
- 地方(21125)
- 数学方法(21060)
- 农业(20247)
- 企业财务(20132)
- 技术(18964)
- 银(17193)
- 银行(17174)
- 体(16819)
- 理论(16544)
- 行(16509)
- 和(16412)
- 策(16049)
- 贸(15860)
- 贸易(15844)
- 机构
- 学院(288220)
- 大学(281626)
- 济(119795)
- 经济(117226)
- 管理(111272)
- 研究(96052)
- 理学(93142)
- 理学院(92145)
- 管理学(90810)
- 管理学院(90243)
- 中国(79044)
- 财(61407)
- 京(61199)
- 科学(55609)
- 所(48983)
- 江(48009)
- 农(47685)
- 财经(46328)
- 中心(44504)
- 研究所(42994)
- 经(41609)
- 北京(39217)
- 业大(38443)
- 州(38250)
- 农业(36830)
- 范(35895)
- 师范(35547)
- 经济学(35284)
- 院(34625)
- 财经大学(33607)
- 基金
- 项目(173796)
- 科学(137813)
- 研究(132217)
- 基金(124314)
- 家(105950)
- 国家(104864)
- 科学基金(91683)
- 社会(84569)
- 社会科(80093)
- 社会科学(80076)
- 省(70388)
- 基金项目(64834)
- 教育(59814)
- 自然(56886)
- 划(56856)
- 自然科(55577)
- 自然科学(55562)
- 自然科学基金(54610)
- 编号(54097)
- 资助(50800)
- 成果(44906)
- 发(41856)
- 创(39231)
- 重点(38777)
- 课题(38240)
- 部(37972)
- 业(37824)
- 制(37563)
- 创新(35769)
- 国家社会(34372)
- 期刊
- 济(152771)
- 经济(152771)
- 研究(91493)
- 中国(67310)
- 财(52584)
- 管理(49821)
- 农(47239)
- 学报(38935)
- 科学(38390)
- 融(33728)
- 金融(33728)
- 教育(33046)
- 农业(31911)
- 大学(31003)
- 学学(29090)
- 技术(28387)
- 业经(27384)
- 财经(23978)
- 经济研究(22765)
- 经(20701)
- 问题(19011)
- 业(18408)
- 技术经济(16455)
- 贸(15372)
- 现代(14875)
- 财会(14726)
- 世界(14536)
- 商业(14294)
- 会计(13915)
- 国际(13741)
共检索到4700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丽倩 赵红
本文在简述电子制造业中业务外包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指出了未来电子制造业中的业务外包发展趋势。文章指出业务外包在电子制造业中所占比例的逐步增加,将对整个电子制造业的发展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为中国本土的电子制造服务市场的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顾新一,李建东
信息技术在我国制造业中的应用与发展顾新一李建东浙江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一、引言信息技术是以信息为处理对象,对信息进行主动处理并且储存和/或传递的以机器为基础的技术。微分子技术革命,尤其是信息技术革命以来,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物质资源处理技术,信息处理技术...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桂花 李南
本文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分析制造业集群对物流外包发展的影响。利用实用模型和抵押模型分析得出:制造业集群将有利于企业将物流业务外包,扩大第三方物流市场。并指出物流服务中的专用性知识也具有资产专用性,属于专用性资产。产业集群所形成的同质市场可以充分发挥专用性知识的边际收益递增的特点,推动第三方物流向集成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
制造业集群 物流外包 专用性知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谢爱良 刘忠秀 申彦敬
顺应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业务外包逐渐成为酒店借助外界资源,增强自身竞争力的经营管理模式。颐正园餐饮部是酒店的重要主成部分,由于其本身不具开发餐饮产品的优势条件,以业务外包形式进行经营。但在经营过程中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应从理念借鉴、过程控制、战略调整、组织再造、文化协同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对颐正园业务外包经营进行优化与控制。
关键词:
业务外包 颐正园 经营优化 措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马珩 孙宁
依据新型制造业的概念内涵,在强调经济、科技和资源环境三维均衡发展的理念基础上,构建了中国制造业发展指数(简称CMDI)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采用指数功效函数法计算其评价值。并对2003-2009年中国制造业总体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CMDI能够客观反映中国制造业各方面的实际发展状况。该指数的建立对科学评价我国制造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剖析发展薄弱环节,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新型制造业 发展指数 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马月才
与美、日比较 ,中国制造业无论是产品人均占有水平还是技术发展、技术装备制造、经济效益、整体实力都存在着根本差距。通过中、美、日制造业发展的比较研究 ,对借鉴先行国家制造业的发展经验 ,加快实现中国工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制造业 信息化 工业化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贺正楚 黄颖琪 吴艳
电子商务(电商)给我国制造业发展带来新的机会,成为促进我国传统制造业产业升级和调整制造业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制造业电子商务(制造业电商)目前正在迅速发展。我国制造业电商的发展面临着制造业转型快速、电子商务发展迅猛、电子商务发展得到政策鼓励等背景,电商对制造业的企业组织扁平化结构、数字化设计和生产、企业竞争方式、企业风险控制等方面都产生较大的影响和作用。由于我国制造业电商发展正面临着制造业产品质量问题、分销渠道冲突、复合型人才缺失等问题,故要从重视研发创新、实行柔性生产、建立品牌优势等方面采取对策加快发展制造业电商。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博
本文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电子商务发展通过资本和人力资源配置对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电子商务发展对制造业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制造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系数均为正值且呈现显著性,在添加控制变量后相关影响机制依旧不变。资本配置、人力资源配置要素在调节电子商务发展对制造业产业结构合理化起到正向促进作用,而资本配置仅在调节电子商务发展对制造业产业高级化起到正向促进作用。最后,本文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把握电子商务与信息技术发展机遇、加大电子商务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促进制造业向高级化和合理化产业转变相关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俞毅
近几年来,浙江电子信息制造业集群发展迅速,行业集聚水平较高且外商直接投资增长迅速,外资投入在整个产业中处于高水平。文章从产业集聚的三个主要原因着手,分析FDI对该制造业集群发展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最后本文针对浙江信息制造业集群目前存在的低集聚效应问题探讨如何提高该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电子信息制造业集群 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春晖 赵玉林 董登珍
揭示科技创新与产业成长的互动规律,对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运用演化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创新过程与产业成长间的互动共生关系,运用省级区域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创新过程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成长间具有显著的互动共生关系,且这种互动共生呈现明显的规律性,基础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对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成长的促进作用具有显著的阶段性特征,且各阶段间呈现明显的次序关联关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郭朝先 王宏霞
当前,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不少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一些产品产量甚至比世界其他国家生产的总和还要多。但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人均规模甚至不及制造业强国美日德的1/3,我国制造业发展还存在技术落后、产能过剩、资源利用效率低、劳动力工资快速上涨、利润持续走低、处于国际价值链的低附加值环节等诸多问题。未来30年,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从大到强"。"中国制造2025"是促进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转变的一次尝试和努力,是第一个专门规划。"中国制造2025"也是应对第三次工业革命、"互联网+"技术发展和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产物,就其文本内容而言,可以概括为"11223410"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莉 陈凤桂 张虹鸥
在总结国内外对空间相互作用量化研究的基础上,选用SSM空间模型,以珠三角九市为例,从区域空间相互作用的角度考察1995—2009年珠三角各市制造业发展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1995—2009年,东莞的制造业发展受邻近区域的影响由积极转为消极,制造业竞争力从优势地位演变为劣势地位;广州与中山的制造业发展受邻近区域的影响由消极转为积极,但广州没能利用邻近区域制造业发展对其产生的积极影响,相对其邻近区域,制造业竞争力演变为空间劣势地位;深圳与珠海的制造业发展受邻近区域的影响由积极转为消极,但与邻近区域相比,两市的制造业竞争力由劣势地位演变为优势地位;江门与肇庆受邻近区域的影响由消极转为积极,与广州一样,两市没能利用邻近区域制造业发展对其产生的积极影响,与邻近区域相比,其制造业竞争力仍处于竞争劣势地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海榕
区域因素对产业关联存在巨大的影响,并通过这种影响决定了单个产业的发展路径。本文以福建为例,运用案例与统计分析方法,在省级区域框架内研究服务外包业与制造业的关联问题,从产业关联的视角分析服务外包业与制造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就服务外包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服务外包业 制造业 协调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郭克莎
本文在描述中国制造业发展趋势、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世界工厂、世界制造业基地与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关系,分析世界制造业中心形成、转移分散的历史进程和国际产业转移的新趋势、新特点,研究中国制造业向世界制造业中心发展的条件和制约因素,以及相应的战略思路和政策措施。
关键词:
中国制造业 世界制造业中心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韩晶
:当前,国际制造业转移对于天津制造业基地的发展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天津作为一个重要的制造业城市,必须抓住国际制造业转移的机遇,发展面向世界的制造业基地。天津经济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外国直接投资流向相伴随而建立的这种生产基地能否进一步整合出新的竞争优势。为此,天津应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进一步加大天津制造业对外开放的实践,不断提高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能力,发展产业链经济,促进产业集群化。
关键词:
国际制造业转移 天津制造业基地 发展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