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89)
2023(5289)
2022(4417)
2021(3903)
2020(3335)
2019(7012)
2018(6667)
2017(12536)
2016(6800)
2015(7151)
2014(6686)
2013(6429)
2012(5702)
2011(5075)
2010(4798)
2009(4316)
2008(4144)
2007(3435)
2006(2801)
2005(2242)
作者
(22360)
(18680)
(18628)
(17304)
(11774)
(9261)
(8173)
(7480)
(7050)
(6381)
(6346)
(6115)
(6065)
(6047)
(5785)
(5689)
(5659)
(5633)
(5411)
(5239)
(5002)
(4569)
(4341)
(4299)
(4170)
(4113)
(4027)
(3999)
(3958)
(3724)
学科
(24039)
经济(24010)
管理(18841)
(18679)
(14300)
企业(14300)
方法(12234)
数学(11266)
数学方法(11183)
(7671)
贸易(7671)
(7527)
(7281)
(6790)
(6710)
中国(5881)
业经(5608)
农业(5114)
技术(4675)
环境(4609)
(4347)
财务(4346)
财务管理(4342)
企业财务(4111)
(3869)
产业(3857)
(3686)
地方(3603)
(3533)
(3496)
机构
大学(96096)
学院(95519)
(37636)
经济(37075)
管理(35804)
研究(33459)
理学(32627)
理学院(32201)
管理学(31528)
管理学院(31392)
(27368)
科学(24809)
中国(23422)
农业(22262)
业大(22150)
(19442)
(18076)
研究所(17227)
农业大学(15421)
中心(15026)
(14903)
财经(12829)
(12812)
(12179)
(11978)
(11872)
实验(11696)
经济学(11646)
(11450)
北京(11309)
基金
项目(75500)
科学(58703)
基金(56768)
(53685)
国家(53268)
研究(45298)
科学基金(44481)
自然(32145)
自然科(31459)
自然科学(31446)
基金项目(31062)
自然科学基金(30923)
社会(30302)
(29681)
社会科(28842)
社会科学(28833)
(25837)
资助(21803)
教育(20075)
计划(17396)
重点(17263)
(16286)
(15732)
科研(15730)
(15692)
科技(15638)
编号(15363)
创新(15293)
(15131)
(13404)
期刊
(33004)
经济(33004)
学报(26087)
(23589)
研究(20699)
科学(20566)
大学(18260)
学学(17981)
农业(15747)
中国(15055)
管理(10971)
(10522)
(8528)
业大(8277)
农业大学(7148)
经济研究(6684)
(6648)
业经(6437)
(6385)
金融(6385)
科技(6087)
财经(5915)
技术(5371)
商业(5221)
(5014)
林业(4979)
中国农业(4966)
自然(4805)
问题(4767)
资源(4332)
共检索到1221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亚南  李轩  陈慧子  余凯凡  朱伟云  
[目的]本文以猪肠道上皮IPEC-J2细胞为模型,探究不同水平丙酸钠对细胞紧密连接和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分别用1和10 mmol·L~(-1)丙酸钠处理IPEC-J2细胞,以不加丙酸钠处理IPEC-J2细胞为对照组,分别处理12 h和24 h后测定各组细胞活力、跨膜电阻(TEER)值、紧密连接相关蛋白及炎症细胞因子基因表达和细胞上清液中炎症因子浓度。[结果]丙酸钠处理24 h后,处理组细胞活力显著下降(P<0.05),细胞的TEER值则显著上升(P<0.05)。ELISA测定结果表明,丙酸钠显著刺激IL-8和TNF-α的分泌(P0.05)。[结论]丙酸钠选择性上调紧密连接蛋白家族相关基因的表达,一定程度上维护小肠上皮细胞屏障功能的完整性,同时调节细胞炎症反应,揭示丙酸在调节小肠上皮细胞屏障功能以及炎症反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若楠  康瑞芬  沈丹  戴鹏远  唐倩  李春梅  
[目的]本试验以猪空肠上皮细胞(IPEC-J2)为模型,探讨谷氨酰胺(Gln)对呕吐毒素(DON)诱导的IPEC-J2细胞凋亡和炎症的影响。[方法]通过MTT方法测定细胞活力来选择适宜的Gln浓度,以不添加Gln和DON的细胞为空白对照组,试验组分别为0.75 mmol·L~(-1) Gln组,2.0 μg·mL~(-1) DON组和2.0 μg·mL~(-1) DON+0.75 mmol·L~(-1) Gln组,处理24 h后测定各组细胞凋亡率、活性氧自由基(ROS)及细胞凋亡和炎症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ON处理24 h显著升高细胞的凋亡比例和ROS含量(ROS荧光密度/细胞总数)(P<0.01);与DON组相比,DON+Gln组显著降低细胞的凋亡比例和ROS含量(P<0.01)。与对照组相比,DON组上调了IPEC-J2细胞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环氧合酶2(COX–2)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炎症相关基因和Caspase-3及Caspase-8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与DON组相比,DON+Gln组下调了IPEC-J2细胞IL-1β、COX–2、Caspase-3、Caspase-8、BAK和Bcl-2基因的表达水平。蛋白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DON组上调IPEC-J2细胞Caspase-3,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磷酸化核转录因子κB(phospho-NF-κB)蛋白的表达,而添加Gln后(DON+Gln组)下调了相关蛋白的表达。[结论]Gln通过清除DON诱导的IPEC-J2细胞中过量的ROS和调节炎症和凋亡相关基因及蛋白的表达量来缓解由DON引起的肠道上皮细胞损伤。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吕明其   陈颖清   吴晓晴   李健   廖吕燕   吴樟强   黄一帆   马玉芳  
【目的】旨在探究牛至香酚是否能有效改善脂多糖(LPS)免疫应激小鼠免疫功能的损伤。【方法】将80只小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牛至香酚低、中、高剂量组。牛至香酚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25、50、100 mg·kg~(-1)的剂量灌胃牛至香酚,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按10 mL·kg~(-1)的剂量灌胃橄榄油,每日1次,连续14 d。第15天时,牛至香酚组和模型组小鼠腹腔注射8 mg·kg~(-1) LPS,空白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6 h后采集血液和肠道组织,检测小鼠血清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IL-10)含量和肠道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IL-10)、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Claudin-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TNF-α、IL-10、IL-1β含量上升(P>0.05),IL-6含量极显著上升(P<0.01);模型组回肠和结肠组织TNF-α、IL-6、IL-1βmRNA表达水平极显著上调(P<0.01),回肠和结肠组织ZO-1mRNA表达水平下调(P>0.05),结肠组织Occludin、Claudin-1mRNA表达水平极显著下调(P<0.01)。(2)与模型组相比,牛至香酚试验组小鼠血清IL-6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IL-1β含量显著下降(P<0.05);牛至香酚高剂量组血清TNF-α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牛至香酚中、高剂量组血清IL-10含量显著上升(P<0.05)。(3)同模型组相比,牛至香酚中、低剂量组回肠组织IL-1β、TNF-α、IL-6mRNA表达水平极显著下调(P<0.01);牛至香酚中、高剂量组回肠组织ZO-1、OccludinmRNA表达水平极显著上调(P<0.01);牛至香酚高剂量组结肠组织IL-10mRNA表达水平极显著上调(P<0.01),TNF-αmRNA表达水平极显著下调(P<0.01),Occludin、Claudin-1mRNA表达水平极显著上调(P<0.01)。【结论】牛至香酚通过改变小鼠血清细胞因子含量和肠道细胞因子、紧密连接蛋白mRNA的表达水平,调节LPS免疫应激小鼠的免疫功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汪伟  王小敏  何孔旺  温立斌  倪艳秀  
通过PCV2病毒感染3D4/21猪肺泡巨噬细胞后炎症相关细胞因子mRNA转录水平变化,探讨PCV2感染后可能的致病途径。通过PCV2病毒体外接种3D4/21细胞,感染不同时间后,收集样品,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细胞因子IL-1β、IL-8及IL-18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PCV2对3D4/21细胞的IL-1β、IL-8转录主要起抑制作用,对IL-8转录起促进作用。推测其在体内的综合效应导致感染早期机体抗病毒能力降低,引起机体免疫抑制,影响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正常运转,为PCVD的发病创造了条件。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姚昀  刘克海  胡晓倩  
采用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 7建立炎症模型,评价紫檀茋的抗炎作用。在LPS刺激的RAW264. 7细胞中,添加紫檀茋进行干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 PCR)方法检测细胞中炎症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CP-1),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mRNA表达量,Griess法检测培养基中一氧化氮(NO)的释放量,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进一步检测细胞中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和核转录因子κB-p65 (NF-κB p65)的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发现:紫檀茋能够显著抑制炎症因子基因的表达和炎症介质NO的释放;紫檀茋+LPS组中ERK,p38和p65的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下降。紫檀茋能显著抑制炎症因子MCP-1,IL-6,IL-1β,TNF-α和iNOS的mRNA表达和NO的释放,其机制可能与阻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和NF-κB信号通路相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智峰  王蕾  刘羽佳  丁红研  王志  李思婷  王承智  李玉  王希春  吴金节  
[目的]研究β-伴大豆球蛋白通过核因子-κB(N F-κB)、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c-Jun N端激酶(JNK)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信号通路对猪肠上皮细胞(IPEC-J2)造成损伤的差异,为探索β-伴大豆球蛋白引发仔猪肠道黏膜损伤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β-伴大豆球蛋白体外诱导IPEC-J2损伤,试验设对照组T0(猪肠上皮细胞不做处理),试验组T1 (加入5 mg/mLβ-伴大豆球蛋白)、T2(加入5 mg/mLβ-伴大豆球蛋白+1μmol/L NF-κB抑制剂二硫氨基甲酸肽吡咯烷(PDTC))、T3(加入5 mg/mLβ-伴大豆球蛋白+1μmol/L iNOS抑制剂Nω-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T4(加入5 mg/mLβ-伴大豆球蛋白+1μmol/L JNK抑制剂SP600125)和T5(加入5 mg/mLβ-伴大豆球蛋白+1μmol/L p38抑制剂SB202190),处理24 h后观察细胞结构,测定各组细胞活性及细胞因子NO、TNF-α、IL-10、IFN-γ含量,细胞损伤相关基因NF-κB p65、iNOS、JNK、p38及其编码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在IPEC-J2中加入5 mg/mLβ-伴大豆球蛋白24 h后,细胞数量减少,线粒体改变,染色质边集,细胞活性显著下降(P<0.05),NO、TNF-α、IFN-γ含量均极显著增加(P<0.01),而IL-10含量极显著减少(P<0.01),NF-κB、iNOS、JNK、p38蛋白表达量极显著上升(P<0.01);加入抑制剂后,细胞活性显著提高(P<0.05),细胞结构趋于完整和规则,IL-10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而NO、TNF-α、IFN-γ含量极显著减少(P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萧晟  刘丹丹  甘芳  黄克和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暴露对体外培养的仔猪空肠上皮(IPEC-J2)细胞增殖、凋亡和屏障功能的影响,探讨DON的肠道毒性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DON(0、0.5、1、2、4、8、和16 μmol/L)处理IPEC-J2细胞24 h后,采用MTT法、Hoechst 33258、western blot、Millipore-ERS和IFA检测DON对IPEC-J2细胞增殖、对细胞凋亡、屏障功能和自噬的影响;通过添加自噬激活剂雷帕霉素(RAPA)来升高细胞的自噬水平,用上述方法检测RAPA对DON引起的IPEC-J2细胞增殖毒性、凋亡和屏障功能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当DON浓度达到4、8和16 μmol/L时:1)细胞增殖显著下降(P<0.05);2)凋亡细胞数量和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caspase3表达显著增加(P<0.05);3)细胞跨膜电阻和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显著下降(P<0.05);4)自噬相关蛋白LC3-II和Atg5表达显著下降(P<0.05);5)当添加自噬激活剂雷帕霉素(Rapa)时,可以显著缓解DON引起的细胞增殖毒性、凋亡和屏障障碍。[结论]DON暴露通过抑制自噬引起IPEC-J2细胞增殖下降、凋亡增加和屏障功能障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萧晟  刘丹丹  甘芳  黄克和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对体外培养的仔猪空肠上皮细胞(IPEC-J2)增殖、凋亡和屏障功能的影响,探讨DON的肠道毒性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0、0.5、1、2、4、8、和16μmol·L~(-1))DON处理IPEC-J2细胞24 h后,采用MTT、Hoechst 33258、Western blot、Millipore-ERS和IFA法检测DON对IPEC-J2细胞增殖、凋亡、屏障功能和自噬水平的影响;在4μmol·L~(-1) DON处理组添加自噬激活剂雷帕霉素(Rapa)来提高细胞的自噬水平,用上述方法检测Rapa对DON引起的IPEC-J2细胞增殖毒性、凋亡和屏障功能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当DON浓度为4、8和16μmol·L~(-1)时,细胞活性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细胞跨膜电阻(TEER)值和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显著下降(P<0.05),自噬相关蛋白LC3-Ⅱ和Atg5表达显著下降(P<0.05)。添加Rapa可以显著缓解DON引起的细胞毒性、凋亡和屏障功能障碍。[结论]DON通过抑制自噬引起IPEC-J2细胞增殖下降、凋亡增加和屏障功能障碍。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祎琳  伍迎欢  赵燕英  
为了阐明草鱼异体移植炎症因子1在宿主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实验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了脂多糖刺激后草鱼外周血白细胞分泌异体移植炎症因子1的水平。将不同浓度草鱼异体移植炎症因子1重组蛋白加入到外周血白细胞培养液中。48 h后,利用CCK-8试剂盒检测白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活性氧和一氧化氮试剂盒检测细胞氧自由基和一氧化氮水平,ATP试剂盒和线粒体膜电位试剂盒检测线粒体功能状态,ELISA试剂盒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6释放。结果显示,脂多糖刺激了草鱼外周血白细胞异体移植炎症因子1的分泌, 而过量的异体移植炎症因子1诱导了白细胞增殖,通过改善线粒体膜电位,增强了ATP的产生,从而抑制细胞凋亡。同时异体移植炎症因子1激发了白细胞产生炎性介质活性氧和一氧化氮及释放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6。本研究表明,草鱼异体移植炎症因子1增强了白细胞活力和炎性因子的释放。本实验首次阐明了草鱼异体移植炎症因子1是一个新的免疫细胞因子,参与了宿主细胞的免疫应答。本文阐明了异体移植炎症因子1诱导草鱼白细胞增殖并抑制其凋亡,且促进白细胞释放炎性因子,从而增强草鱼对外源物质的免疫抵抗作用,为草鱼免疫应答相关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瑞玲  何晴  陆芍华  严梦涵  许丽惠  王全溪  黄翠琴  黄其春  
采用Ⅰ群禽腺病毒血清4型(FAdV-4)人工感染白羽肉鸡,于感染3、6、12、24 h时检测并分析FAdV-4对肉鸡外周血细胞、血液生化指标和炎症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3~24 h时,被FAdV-4感染的时间越长,肉鸡外周血细胞病毒载量越高.对于外周血细胞,肉鸡红细胞数与病毒载量呈负相关,感染6 h时较未攻毒组显著减少(P<0.05),甘油三酯浓度较未攻毒组显著下降(P0.05),感染3、12、24 h时较未攻毒组显著增加(P<0.05).可见,感染FAdV-4后,白羽肉鸡的红细胞数、血脂浓度和总蛋白含量下降,白细胞数和血糖浓度升高,极大地促进外周血炎症因子的释放,产生了严重的炎症反应.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立  金鑫  林佳佳  陈佳雯  海思娆  裘知  王正  汪洋  赵杰  李玉  冯士彬  吴金节  王希春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脱氧雪腐镰刀菌烯(Deoxynivalenol,DON)诱导仔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焦亡的分子机制。[方法]以500ng·mL~(-1)DON和1μmol·mL~(-1)4-PBA(内质网应激抑制剂)单一及联合染毒IPEC-J2细胞24h。采用CCK-8测细胞活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状况;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WB和qRT-PCR测内质网应激通路和细胞焦亡关键分子的基因相对表达量和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测ROS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ON组细胞缝隙变宽、细胞密度降低、超微结构被破坏,ROS、MDA、IL-1β、IL-18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GRP78、IRE1、ATF6,、GSDMD和Caspase-1的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GRP78、CHOP、ATF6、IRE1、GSDMD和Caspase-1的蛋白表达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SOD、GSH-Px、CAT的活性极显著下降(P<0.01)。与DON组相比,DON和4-PBA联合处理组的细胞数量增多,细胞缝隙变小,细胞器形态正常,ROS、MDA、IL-1β、IL-18含量以及ATF6、Caspase-1的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下降(P<0.01),GSDMD、GRP78和IRE1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GRP78、CHOP、ATF6、IRE1、GSDMD和Caspase-1的蛋白表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SOD、GSH-Px活性极显著上升(P<0.01)。[结论]DON可通过激活内质网应激通路诱导IPEC-J2细胞焦亡。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晋鹏   罗仍卓么   李彦霞   冯芬   王正兴   潘传英   蓝贤勇   王兴平  
【背景】奶牛乳腺炎是奶牛中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乳品质,不仅造成经济损失,甚至危及人类健康。已有研究表明,lncRNAs广泛参与人和动物的炎症和免疫调节。lncRNA RRAS2-AS1是我们在前期研究中新发现的差异表达lncRNA,其表达模式和功能尚不清楚。【目的】通过探究lncRNA RRAS2-AS1在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ovine mammary epithelial cells, bMECs)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机制,为奶牛乳腺炎的分子调控机制解析和抗乳腺炎分子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RT-PCR和RACE等技术进行了lncRNA RRAS2-AS1的克隆,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lncRNA RRAS2-AS1的靶基因预测及功能富集分析;利用细胞免疫荧光技术鉴定bMECs,利用细胞核质分离及半定量PCR技术检测了lncRNA RRAS2-AS1的亚细胞定位情况;采用qRT-PCR检测了lncRNA RRAS2-AS1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诱导bMECs炎症反应和乳腺炎奶牛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利用LPS诱导bMECs构建了炎症细胞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lncRNA超表达、qRT-PCR和ELISA等技术研究了lncRNA RRAS2-AS1对炎性bMECs内的促炎细胞因子基因、增殖相关基因和凋亡相关基因在mRNA和(或)蛋白质水平表达的影响,同时采用EdU、CCK-8和流式细胞术进一步验证了lncRNA RRAS2-AS1对bMECs增殖、活力和凋亡的影响。【结果】lncRNA RRAS2-AS1基因的长度为363 bp,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中。表达量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lncRNA RRAS2-AS1在LPS诱导炎症的bMECs和乳腺炎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lncRNA RRAS2-AS1超表达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lncRNA RRAS2-AS1超表达组的炎症信号通路关键基因(TLR4和NF-κB1)、促炎细胞因子基因(IL-1β、IL-6和IL-8)、促凋亡基因(BAD、CASP3和BAX等)的表达量显著下调(P<0.01),而增殖标志基因(CDK2、CDK4和PCNA)的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此外,lncRNA RRAS2-AS1超表达组的细胞活力显著增加(P<0.05),而bMECs的凋亡率极显著降低(P<0.01)。【结论】lncRNA RRAS2-AS1在LPS诱导bMECs的炎症反应和乳腺炎奶牛的乳腺组织中均显著下调;超表达lncRNA RRAS2-AS1可下调促炎细胞因子IL-6、IL-8和IL-1β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并促进细胞活力和增殖、抑制细胞凋亡,从而减轻LPS诱导的bMECs炎症反应,该结果可为解析奶牛乳腺炎的分子调控网络奠定了基础。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夏薇  慕春龙  朱伟云  
[目的]本试验使用硫氢化钠(NaHS,硫化氢供体)处理Caco-2细胞,研究硫化氢(H_2S)对肠上皮细胞炎症、氧化应激和线粒体硫化物代谢功能的影响,探究H_2S影响肠道健康的可能机制。[方法]试验分为4个组,分别为对照组、低(0.1 mmol·L~(-1))、中(1 mmol·L~(-1))、高(2 mmol·L~(-1))浓度的NaHS组,处理24 h后测定各组细胞活力、炎症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硫化物代谢酶基因表达和氧化应激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NaHS能够增强肠上皮细胞活力,2 mmol·L~(-1) NaHS显著上调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基因表达水平(P<0.05),显著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0.05)。[结论]低浓度H_2S能增强细胞活力,提高线粒体硫化物代谢能力和氧化应激水平。高浓度H_2S能促进炎症反应,提高氧化应激水平,影响线粒体硫化物代谢能力,可能对肠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音  吴旻  张珊珊  吉昱斌  黄羽盛  郑鑫  
为探讨β-胡萝卜素不同添加方式(预防型和治疗型)对脂多糖(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的细胞活力、活性氧(ROS)、炎性因子以及NF-κB通路的影响,利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确定β-胡萝卜素的最佳添加浓度和时间,流式细胞仪检测ROS的百分含量,荧光定量PCR检测炎性因子IL-1β、IL-6和TNF-αmRNA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测NF-κB p65蛋白的表达量分析β-胡萝卜素对NF-κB通路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LPS刺激的RAW264.7细胞,治疗型和预防型添加β-胡萝卜素均可以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敏  程珂  马春松  王猛  王春芳  
为探究6-姜烯酚对鱼类的免疫调节作用,用不同浓度的6-姜烯酚孵育斑马鱼肝脏细胞48 h后,检测其生长率、胞内活性氧(ROS)水平、抗氧化酶活性,并进行抗炎、抗氧化基因表达量的检测。结果显示:高浓度的6-姜烯酚抑制肝脏细胞的增殖(P<0.05),而活性氧ROS和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最低(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