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70)
- 2023(2634)
- 2022(2175)
- 2021(1953)
- 2020(1756)
- 2019(3756)
- 2018(3725)
- 2017(6641)
- 2016(3704)
- 2015(4131)
- 2014(3962)
- 2013(3867)
- 2012(3567)
- 2011(3189)
- 2010(3141)
- 2009(2730)
- 2008(2702)
- 2007(2368)
- 2006(2035)
- 2005(1697)
- 学科
- 济(13618)
- 经济(13609)
- 管理(9219)
- 业(9048)
- 方法(7266)
- 企(6720)
- 企业(6720)
- 数学(6601)
- 数学方法(6550)
- 学(4750)
- 农(4484)
- 业经(3190)
- 农业(3135)
- 中国(2970)
- 环境(2600)
- 技术(2543)
- 贸(2415)
- 贸易(2414)
- 易(2335)
- 财(2324)
- 地方(2264)
- 划(2131)
- 理论(2115)
- 草(1965)
- 制(1848)
- 发(1829)
- 教育(1819)
- 产业(1786)
- 和(1597)
- 人事(1556)
- 机构
- 大学(55404)
- 学院(55117)
- 研究(20111)
- 济(19796)
- 管理(19794)
- 经济(19409)
- 理学(17979)
- 理学院(17692)
- 农(17659)
- 管理学(17231)
- 管理学院(17145)
- 科学(15649)
- 农业(14390)
- 业大(13565)
- 中国(13439)
- 京(11472)
- 所(11452)
- 研究所(10837)
- 农业大学(9894)
- 中心(8749)
- 江(8198)
- 室(7580)
- 省(7491)
- 业(7472)
- 财(7406)
- 技术(7141)
- 范(7090)
- 实验(7032)
- 科学院(7011)
- 师范(6913)
共检索到740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重九 费菁 福士幸治 川端润 田原哲士 水谷纯也 上田一郎
烟草花叶病毒与丙酰紫草素结合而失活,用萃取法除去化合物后可使病毒粒子恢复侵染力,并且其沉降系数及光谱特性并不改变。
关键词:
烟草花叶病毒 丙酰紫草素 钝化 中草药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严海燕 曹日强
采用两阶段培养法研究不同培养基、激素的种类、浓度和各种营养成分对愈伤组织生长及紫草素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改良B5培养基为适宜的营养生长培养基。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均为紫草素形成所必需的。 6 BA 1 0mg·L- 1,IAA 0 1mg·L- 1为较佳配比。生长培养基中CaCl2 浓度为 2 5 0mg·L- 1,MgSO4 为 5 0 0mg·L- 1时 ,愈伤组织生长和紫草素形成均较佳。紫草素形成培养基中CuSO4 为M9浓度的 3倍时 ,紫草素产量较高。紫草素形成培养基中添加VB2及更高的FeSO4 对紫草素产量的提高没有效果。研究过程中优化了紫草细胞培养形成紫草素的方法 ,为建...
关键词:
硬紫草 紫草素 细胞培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聂琼 朱俊 徐如宏 刘仁祥
【目的】探索烟草原生质体钝化的临界处理剂量,为不对称体细胞杂交技术改良和创新烟草种质奠定基础。【方法】以不同碘乙酰胺(IOA)浓度(0.1,0.25,0.5,0.75,1.0mmol/L)和3种处理方法(不静置直接700r/min离心5min,静置5min后700r/min离心5min,静置3min后700r/min离心2min),以及紫外线(UV)照射(2根15W紫外灯,距灯管25cm处照射0.5,1,4,5,7,10,15min)处理烟草原生质体,并进行融合培养,研究烟草原生质体钝化的临界处理条件。【结果】烟草原生质体对IOA十分敏感,以0.1mmol/L IOA静置3min后700r/m...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芦韦华 陈永芳 王芳 代宁波 郝爱花 李翠芳 嘉素尔
以发根农杆菌诱导的新疆紫草毛状根为试验材料,采用二阶段培养法,分别考察了NH4NO3、培养基、转速、温度、蔗糖对毛状根生长的影响及培养方式、酸水解酪蛋白对毛状根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毛状根在MS无铵液体培养基中生长速度较MS快了近1倍,第15天时毛状根的生长量达峰值,增殖8倍;在SH无铵培养基、转速为(120±5)r/min、温度为(25±1)℃时毛状根增殖倍数最大,为9.34倍。蔗糖质量浓度对毛状根的生长增殖影响不大;液体培养方式的紫草素及其衍生物含量(1.05%)远远高于固体培养(0.33%),是后者的3倍;添加0.5g/L的酸水解酪蛋白的其紫草素及衍生物含量为1.29%,较对照(1.17...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晓东 李重九
为探讨紫草素衍生物结构与其抗植物病毒活性之间的关系,采用Gaussian 03程序量子化学的从头算法对9种紫草素衍生物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将得到的分子空间结构、轨道能量、轨道组成、净电荷等性质进行分析,并与实验得到的生物活性参数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紫草素衍生物的抗植物病毒活性与化合物的前沿分子轨道LUMO能级存在负相关性(R2=0.626 6);此类化合物与受体作用时,可能与受体发生电子转移,形成电子配合物,从而发挥药效;萘醌环结构应为此类化合物的活性关键部位,R基团为有效的结构修饰点。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史凡 杨红
设计制备载有紫草素的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对其理化性质与体外释放进行测定及评价。正交试验设计法筛选出最优处方,制备紫草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用激光纳米粒度仪测定粒径、Zeta电位。用葡聚糖凝胶G50柱分离,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包封率。用动态透析法进行体外释放研究。制备的紫草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粒径为(209.7±3.4)nm,Zeta电位为(-34.57±1.53)mV,包封率为(91.66±3.08)%。外观均一稳定,无沉淀,具有紫红色乳光,微观形态呈圆形小球,分散均匀,形状规整,获得了较理想的紫草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
关键词:
紫草素 纳米结构脂质载体 质量评价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福林 肖克宇 龚泽修
为了探明草鱼出血病病毒的血凝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应用血凝试验对此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病毒只对鸡红细胞引起高滴度凝集 ,这种凝集能被特异性抗血清所抑制 ;血凝的适宜 pH为 5 .5~ 7.0 ,2 %的氯化钠为较适宜的稀释液 ,血凝活性以在 37℃温度条件下最好 ;出血病病鱼肠道的凝集价最高 ;醛化的鸡红细胞在 4℃下保存一年多仍具有新鲜红细胞表面受体活性 ,从而使草鱼出血病的HA和HI试验更具有稳定性和广泛的实用性 ,建立了一种快速诊断草鱼出血病的方法
关键词:
草鱼出血病 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 血凝特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孟娜 周如军 傅俊范 方哲
对紫草白霉病病原菌——紫草柱隔孢(Ramularia lithospermi Petr.)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病菌在不同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度存在差异,以紫草叶煎汁+PDA培养基为最适;病菌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5~30℃,最适25℃;病菌菌丝致死温度为48℃,10min;氮源对菌丝生长影响明显,蛋白胨为最适;病菌菌丝在pH值3~11范围均可生长,以pH 5~6为最适。病菌分生孢子萌发温度为10~30℃,最适20℃;碳源对孢子萌发影响不大,氮源除蛋白胨外均使萌发率下降;病菌分生孢子在pH值2~11范围内均可萌发,pH值4~5为最适;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46℃,10min。
关键词:
紫草白霉病 紫草柱隔孢 生物学特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庄敬华 杨长成 高增贵 毛竹 唐树戈 魏汉莲 董会
通过试验对瓜类枯萎病菌进行了产毒培养基的筛选,测定不同枯萎病菌菌株产毒能力,以及12种化合物对甜瓜枯萎病菌毒素的钝化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改良的理查培养液最适于枯萎病菌的生长,其粗毒素对幼苗的致萎作用最强,并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呈规律性变化;不同枯萎病菌菌株粗毒素对甜瓜幼苗的致萎作用差异显著;KMnO4、ZnSO4、VB6、VB1、CuSO4、CaSO4和MnSO4等均可不同程度地钝化甜瓜枯萎病菌毒素使其毒性降低。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蒋杰贤 朱亚芳 万年峰 季香云
用9.44×108 OB/mL和9.44×107 OB/mL病毒液分别饲喂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幼虫和成虫,观察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lNPV)对宿主子1、2代的影响。结果表明:斜纹夜蛾4~6龄初幼虫饲毒后,F1代、F2代化蛹率分别下降了12.73%~18.59%、5.88%~10.21%,羽化率分别下降了11.31%~15.41%、5.70%~8.46%;成虫饲毒后,F1代、F2代化蛹率分别下降了14.00%~34.63%、8.33%~9.84%,羽化率分别下降了10.77%~19.61%、11.36%~12.00%;4~5龄幼虫饲毒和成虫饲毒后,F1代、F2代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汤程贻 殷晶晶 邹爱兰 戚金亮 杨永华
以硬紫草细胞为材料,采用快速扩增cDNA末端法(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克隆了由抑制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和cDNA芯片技术筛选获得的在黑暗条件下优先表达的LeEXT-1基因的全长cD-NA。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该cDNA全长为1 077 bp,编码1个含247个氨基酸的蛋白,与编码伸展蛋白(extensin)的基因具有高度的同源性。基因表达分析结果表明,当紫草细胞从B5培养基转到M9培养基时,LeEXT-1基因在2 h内被快速诱导表达,随后又逐渐降低到一个较低的水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晨曦 唐森 李文蓉 刘明军
【目的】构建新疆细毛羊MSTN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研究其在细毛羊成肌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RT-PCR技术,扩增MSTN编码区序列,克隆入plex-mcs慢病毒表达载体,构建plex-MSTN慢病毒表达载体,并进行酶切及测序鉴定。将plex-MSTN包装成plex-MSTN慢病毒。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新疆细毛羊成肌细胞,慢病毒感染制备MSTN过表达成肌细胞系,通过马血清诱导分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分化细胞MSTN基因的表达,免疫荧光分析分化肌管的融合率及肌管直径,Realtime RT-PCR检测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克隆的新疆细毛羊MSTN基因...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丹丹 梁宗锁 杨宗岐 韩蕊莲
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农牧806"为试验材料,通过叶面喷施不同浓度(0、5、10、15、20、25 mg·L–1)的5–氨基乙酰丙酸(ALA),探讨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对紫花苜蓿抗氧化酶活性和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10 mg·L–1 ALA可显著(P
关键词:
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 紫花苜蓿 生理特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治杰 潘阳阳 姚亚乐 王中一 陈国雯 范碧玥 安志霞 马小燕 王萌
[目的]基于内质网应激(ERS)和氧化应激途径,探讨木犀草素(luteolin)对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导的肝损伤的保护效果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昆明小白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NC)、木犀草素对照组(MD)、APAP肝损伤模型组(APAP)以及木犀草素低、中、高剂量组(ML、MM、MH),每组8只小鼠,NC和MD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小鼠按300 mg/kg的剂量腹腔注射APAP注射液,每天2次,连续注射4d,给药4 d后NC组和APAP组灌胃生理盐水,MD、ML、MM、MH小鼠分别按照100,25,50,100 mg/kg的剂量灌胃木犀草素药液,每天2次,连续灌胃3 d,最后一次灌胃12 h后,分别检测小鼠血液中的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以及肝脏中的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过氧化氢(H_2O_2)、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在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小鼠肝组织的病理变化,并采用探针药物法测定肝脏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2E1酶(CYP2E1)活性,采用qRT-PCR检测CYP 2E-1 mRNA表达水平,用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增强子CCAAT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CYP2E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NC组相比,APAP模型组的ALT和AST活性极显著升高,MD组上述2种酶活性无显著变化。与APAP模型组相比,MM、MH组ALT和AST活性显著或极显著下降。与APAP模型组相比,ML、MM、MH组的GSH含量和SOD活性均明显增加,MDA和H_2O_2含量均明显降低。小鼠肝组织病理形态显微观察结果表明,MM、MH组可以改善APAP导致的肝索消失以及肝细胞排列散乱和细胞核溶解等病理症状。探针药物法测定结果显示,0.1,0.01和0.001 mg/mL的木犀草素可以显著降低CYP2E1活性。q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木犀草素可以显著或极显著降低CYP2E1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极显著降低GRP78和CHOP蛋白表达水平。[结论]木犀草素具有明显的抗APAP诱导的肝损伤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抑制CYP2E1的表达、减轻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水平,从而减轻APAP诱导的肝损伤。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秦子娴 张宇亭 周志峰 石孝均 郭涛
【目的】揭示长期施肥对中性紫色水稻土生态系统氮素内循环矿化及硝化特征的影响,探索维持紫色水稻土长期供氮潜力的途径。【方法】利用重庆市北碚区21年的中性紫色水稻土长期定位试验,通过淹水密闭培养-间歇淋洗法研究长期施肥对土壤氮素矿化特性的影响,并测定了不同施肥措施下土壤硝化细菌数量、氨氧化潜势及硝化强度的变化。【结果】与长期不施肥对照相比,单施化肥(除单施氮肥)、有机肥或有机无机配施显著提高了土壤累积矿化氮量和氮素矿化势(N0),氮磷钾肥配施有机肥处理累积矿化氮量最高达164.43 mg.kg-1,氮素矿化势相比CK处理增加了59.29%,而含氯氮磷钾肥配施有机肥增加累积矿化氮量和氮素矿化势幅度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