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24)
- 2023(4110)
- 2022(3459)
- 2021(2868)
- 2020(2387)
- 2019(5224)
- 2018(5099)
- 2017(9690)
- 2016(5037)
- 2015(5773)
- 2014(5761)
- 2013(6014)
- 2012(6031)
- 2011(5757)
- 2010(5903)
- 2009(5786)
- 2008(5402)
- 2007(4935)
- 2006(4792)
- 2005(4445)
- 学科
- 济(50097)
- 经济(50060)
- 地方(14266)
- 管理(13849)
- 方法(13050)
- 数学(11634)
- 数学方法(11604)
- 地方经济(11414)
- 业(10130)
- 学(8913)
- 中国(8308)
- 企(8088)
- 企业(8088)
- 业经(7448)
- 经济学(6457)
- 农(6108)
- 环境(5519)
- 财(5348)
- 融(4987)
- 金融(4985)
- 制(4974)
- 发(4795)
- 体(4708)
- 产业(4608)
- 及其(4534)
- 和(4509)
- 农业(4329)
- 资源(4251)
- 银(4055)
- 银行(4053)
- 机构
- 大学(87905)
- 学院(87768)
- 济(48704)
- 经济(47923)
- 研究(35766)
- 管理(29065)
- 中国(26372)
- 理学(24478)
- 理学院(24183)
- 管理学(23784)
- 管理学院(23620)
- 科学(20496)
- 财(19586)
- 所(19037)
- 京(18294)
- 研究所(17083)
- 经济学(16891)
- 财经(15507)
- 农(15403)
- 经济学院(14830)
- 中心(14647)
- 经(13962)
- 江(13522)
- 业大(12489)
- 院(12324)
- 农业(11924)
- 科学院(11707)
- 北京(11588)
- 财经大学(11326)
- 省(11016)
- 基金
- 项目(52678)
- 科学(40924)
- 基金(38966)
- 研究(36323)
- 家(34330)
- 国家(34076)
- 科学基金(28396)
- 社会(25553)
- 社会科(24285)
- 社会科学(24277)
- 省(19974)
- 基金项目(19718)
- 自然(17090)
- 自然科(16674)
- 自然科学(16671)
- 资助(16575)
- 自然科学基金(16384)
- 划(16194)
- 教育(15298)
- 发(12840)
- 编号(12565)
- 济(12145)
- 经济(12036)
- 重点(11920)
- 部(11427)
- 国家社会(11362)
- 发展(10737)
- 展(10605)
- 成果(10359)
- 创(9986)
共检索到1431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开元 才学鹏 王佩雅 陈涓 黄振家
当前防治寄生虫病,虽然多从综合措施来考虑,但仍然以药物防治为主.常规驱虫在防治绵羊寄生虫感染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不能避免绵羊寄生虫的亚临床感染.自从缓释技术问世以来,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为了提高畜禽保健水平,推动畜牧业的更大发展,不少学者对驱虫药物缓释技术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探索.美国学者 Williams J.等应用驱虫药物树成缓释大丸剂预防牛的奥斯特4期幼虫及其它胃肠道线虫幼虫;荷兰学者 Eysker.M 等应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鹏龙 罗晓平 敖登高娃 刘阳 方变变 李超 王瑞 李军燕 杨晓野
为了解内蒙古地区放牧绵羊胃肠道线虫对常用驱虫药物的耐药情况,选取呼和浩特和林格尔地区和包头萨拉齐地区自然状态下,感染胃肠道线虫的放牧绵羊各6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其中2个试验组分别采用伊维菌素或丙硫咪唑进行驱虫,对照组则不做处理,采用粪便虫卵减少试验方法,对其驱虫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和林格尔地区绵羊胃肠道线虫使用伊维菌素或丙硫咪唑处理72 h后,粪便虫卵减少率分别是28%和77%;萨拉齐地区绵羊粪便虫卵减少率分别是40%和100%。研究发现:两地区放牧绵羊胃肠道线虫对伊维菌素有着较高的耐药性;和林格尔地区绵羊对丙硫咪唑耐药性程度较轻;在萨拉齐地区,丙硫咪唑驱虫效果较好。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小明 刘毅 赵迪武 陈磊 胡海
应用 1 5 %盐酸左旋咪唑擦剂对自然感染猪蛔虫、结节虫、类圆线虫、毛首线虫等消化道线虫的猪进行了驱虫试验 .结果试验组猪蛔虫虫卵减少率为 99.9% ,虫卵转阴率为 85 .7% ,类圆线虫虫卵减少率和虫卵转阴率均为1 0 0 % ,结节虫分别为 97.6 %和 37.5 % ,毛首线虫分别为 2 7.3%和 1 2 .5 %
关键词:
猪 消化道线虫 盐酸左旋咪唑 擦剂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钟荣珍 孙海霞 刘华伟 王敏玲 周道玮
胃肠道线虫感染是限制反刍动物生产性能提高的重要问题。目前,国内外利用化学药物防控胃肠道寄生虫感染取得了显著效果,但是牛羊很快会产生抗药性,而且药物残留通过畜产品损害人类健康,所以,昂贵的新药开发费用和食品安全问题促使研究寻求新的驱虫方法。研究表明,单宁含量高的植物具有显著的抗虫作用,摄食单宁含量高的植物可以降低牛羊粪便虫卵数、体内成虫数和成虫繁殖力。基于大量研究,综述牛羊胃肠道线虫感染对宿主物质代谢的影响、高单宁植物的抗虫效果以及植物单宁抗虫机理的推测。
关键词:
营养调控 反刍动物 胃肠道线虫 植物单宁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腾飞 刘崇义 靳旭妹 曹馨悦 陈新义 王莹莹 龙明秀
利用渭北果园行间种植的优质牧草,研究不同配比混合干草对奶山羊公羔瘤胃及肠道细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为渭北旱塬"果–草–畜"生态种养循环模式提供理论基础。选择24只2月龄体重相近且健康的萨能奶山羊公羔,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羊。以当地传统饲喂方式为对照组(CK),主要为农作物秸秆[玉米(Zea mays)秸秆和小麦(Triticum aestivum)秸秆]、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和少量田间杂草;3个处理组,分别由两种干草按1:1的比例混合组成,即紫花苜蓿+燕麦(Avena sativa)混合干草(Ⅰ组)、紫花苜蓿+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Ⅱ组)、毛苕子(Vicia villosa)+多年生黑麦草(Ⅲ组),饲喂85 d后进行取样测定。利用16S rDNA技术对瘤胃和盲肠细菌组成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1)与CK组相比,Ⅱ组可以显著提高羔羊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P 0.05)。2)在肠道细菌相对丰度中,3个处理组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高于CK组(P <0.05)。综上,饲喂不同果园混合干草可以提高羔羊胃肠道细菌群落多样性,增加胃肠道中有益细菌的丰度,减少致病菌的丰度,促进羔羊健康,其中以紫花苜蓿+多年生黑麦草混合干草效果最佳。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蔡小芳 张成新 李勇 刘鹏 李彩联 郭艳丽
分析探讨口感化及颗粒化开食料对早期断奶羔羊生长和胃肠道发育的影响。选取新生健康的双羔湖羊公羔42只,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饲喂颗粒化和口感化开食料,试验期42 d。两组羔羊21日龄之前的采食量、体重和绝对生长的变化趋势相似。21日龄以后,口感化开食料组羔羊的采食量、体重、绝对生长和相对生长均明显高于颗粒化开食料组,42日龄体重、后两周的采食量及15~21日龄的相对生长率在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尔颜 邱震东 田欣田 邓旭明
人工感染的囊虫病猪,经斑点试验(DIA 方法)和舌检确诊为阳性者做为试验猪。各试验组均按80mg·kg~(-1)一次肌注.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复方吡喹酮作用最佳。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巍 孟庆翔
采用厌氧微生物学方法 ,对 2头育肥猪的胃、小肠、盲肠、结肠和直肠的固相、液相和粘膜中的总厌氧菌、淀粉分解菌、纤维分解菌和蛋白分解菌的数量分布和比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上述总厌氧菌和 3种功能菌群的数量在胃和小肠区段固相内容物中占绝对优势 ,而在盲肠、结肠和直肠内容物中以液相菌群占绝对优势。在胃和小肠区段 ,固相、液相内容物中 3种功能菌群的数量间无明显差异 ,但在盲肠、结肠和直肠段 ,固、液相内容物中淀粉分解菌和蛋白分解菌为优势菌群。在各区段胃肠道粘膜中 ,胃和小肠的 3种菌群的数量相对较低。盲肠粘膜中主要菌群数量分布为蛋白分解菌 >淀粉分解菌 >纤维分解菌 (P
关键词:
胃肠道微生物 微生物分区 育肥猪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文连 黄志坚 殷光文 李清禄
将60头试验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和添加0.2%复方陈皮粉的日粮,共计60 d;饲喂过程中定期采集新鲜粪便,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和末端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指纹图谱技术研究饲喂复方陈皮粉对猪胃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期间试验组的猪基本不腹泻,对照组有部分猪经常腹泻.分别对两组粪便样品的胃肠道微生物进行16S RdNA V3区扩增,再通过dGGE技术进行条带分离,dGGE图谱显示,猪胃肠道菌群物种丰富,两组样品之间存在明显的条带差异.对两组粪便样品胃肠道微生物16S RdNA全长进行扩增,用MSP...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陆扬 姚文 苏勇 朱伟云
试验选用3窝新生仔猪,每窝内随机分为两组:大豆苷元组和对照组,于7、9、11日龄每头仔猪分别饲喂1、2和3mg.mL-1大豆苷元脱脂乳溶液1mL或等体积脱脂乳;所有仔猪于21日龄断奶;于14、21、24和35日龄,每窝随机抽取大豆苷元组和对照组仔猪各一头称重,屠宰,称量脾脏和胸腺重;取胃底部、十二指肠前端、空肠前端用于组织形态学观察;测定空肠和回肠组织组胺以及血清皮质醇含量。结果表明:大豆苷元显著增加断奶仔猪胃底腺盐酸细胞数量(P<0.05),但对胃底腺厚度和肠绒毛高度无显著影响;大豆苷元既可以阻止断奶造成的胃底腺肥大细胞募集(P<0.05),又可以维持肥大细胞的平稳增加;此外大豆苷元还可以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飞 艾于杰 张善明 曲凤凤 陈玉琼 倪德江
以昆明小鼠为对象,研究不同剂量、不同年份湖北青砖茶对小鼠胃排空、小肠推动和肠道菌群作用。理化检测发现,2010年青砖茶氨基酸、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咖啡碱、有机酸含量显著高于2016年与2006年,儿茶素总量与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低于2016年与2006年。连续给予小鼠青砖茶不同剂量提取物15d后,发现中剂量(1 667mg/kg)改善小鼠肠胃功能的效果最佳,为最有效剂量。高剂量(3 334 mg/kg)减缓胃排空,低剂量(834mg/kg)显著增加双歧杆菌数量,抑制肠球菌数量。另外,与正常组比较,3个年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中艳 赵述淼 梁运祥
从健康猪粪便筛选分离到对肠道致病菌有较强抑制特性的3株乳酸菌,分别鉴定为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和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体外益生特性研究表明:3株乳酸菌能耐受胃肠道环境,能黏附猪小肠表面粘液,对猪源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O139,E. coli O139)、E. coli C83905、E. coli C83524、E. coli C83529、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 O4Hi,ST O4 Hi)、金黄色葡萄球菌...
关键词:
猪 乳酸菌 筛选 鉴定 益生特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学伍 郭成留 孙春青 铁付有
试验采用甲苯咪唑、丙硫苯咪唑单独给药及联合给药,以300ppm混入饲料连续饲喂的方式,对105只人工感染旋毛虫的大白鼠,在不同感染期采用长短不同的给药时间。结果表明:不同感染期的旋毛虫肌幼虫以甲苯咪唑(150ppm)与丙硫苯咪唑(150ppm)联合给药疗效最佳,其次为甲苯咪唑。较经济的给药时间为:感染期在40~90天之间,横纹肌感染量为2343条/克,给药10天;感染期在90~165天之间,横纹肌感染量为2080条/克,给药15天,感染165天以上,横纹肌感染量为2080条/克,给药20天。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郑琛 李发弟 李飞 周巨旺 段鹏伟 刘绘汇 樊海苗 朱威力 刘婷
【目的】探讨代乳粉中添加甘露寡糖(mannan oligosaccharides,MOS)对7—28日龄湖羊羔羊胃肠道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同质性良好的7日龄湖羊公羔(双羔)3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15只,每只为1个重复,对照组羔羊饲喂不含MOS的代乳粉,试验组羔羊饲喂含0.2%MOS的代乳粉,试验期21d。羔羊28日龄时,两个试验组各随机选择8只羔羊屠宰,取出消化道,称量各胃室和肠段包含内容物的质量和净质量,量取各肠段长度,用以计算各部位的相对质量和内容物分布,以及各肠段的相对长度。多聚甲醛固定皱胃胃底腺区及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中段的组织样品,测定组织形态和小肠上皮细胞凋亡率。采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黏膜样品,测定紧密连接蛋白1 (claudin 1)、闭锁小带1(zonula occludens-1,ZO-1)和闭锁蛋白(occludin)的mRNA表达量。【结果】除空肠相对长度外(%全肠长度,P=0.040),MOS对羔羊胃肠指数(%活体质量)、胃肠相对质量(%全胃质量、%全肠质量和%全胃肠质量)、肠道相对长度(%全肠长度)、内容物相对活体质量(%活体质量)、胃肠内容物相对总胃/肠内容物及总胃肠内容物相对质量(%总胃内容物、总肠内容物、总胃肠内容物)、小肠上皮细胞凋亡率和小肠黏膜claudin 1蛋白mRNA的表达量均没有产生显著影响(P>0.05),但MOS显著提高羔羊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和肌层厚度并显著降低绒毛宽度(P=0.033,P=0.047,P=0.015),显著上调空肠ZO-1蛋白mRNA表达量(P=0.028),此外,MOS有提高羔羊回肠绒毛高度、绒毛宽度和隐窝深度、皱胃肌层厚度及回肠occludin蛋白mRNA表达量的趋势(P=0.075,P=0.078,P=0.085,P=0.084,P=0.052)。【结论】MOS对7—28日龄湖羊羔羊胃肠道相对质量、长度和内容物分布基本无显著影响,但可改善十二指肠和回肠绒毛及肌层的组织形态,维持小肠屏障功能,有利于提高养分消化率。
关键词:
羔羊 甘露寡糖 代乳粉 胃肠道 发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