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33)
- 2023(6506)
- 2022(5431)
- 2021(4811)
- 2020(4022)
- 2019(8877)
- 2018(8449)
- 2017(15646)
- 2016(8678)
- 2015(9285)
- 2014(8730)
- 2013(8630)
- 2012(7996)
- 2011(7166)
- 2010(6922)
- 2009(6295)
- 2008(6106)
- 2007(5298)
- 2006(4617)
- 2005(3968)
- 学科
- 济(32357)
- 经济(32310)
- 管理(23972)
- 业(23381)
- 企(18185)
- 企业(18185)
- 方法(15616)
- 数学(14048)
- 数学方法(13902)
- 农(9464)
- 学(9289)
- 财(8911)
- 中国(8510)
- 贸(8065)
- 贸易(8064)
- 易(7878)
- 业经(7275)
- 农业(6582)
- 制(5917)
- 技术(5666)
- 环境(5609)
- 务(5328)
- 财务(5324)
- 财务管理(5312)
- 企业财务(5066)
- 地方(5025)
- 银(4874)
- 银行(4826)
- 融(4800)
- 金融(4800)
- 机构
- 大学(126175)
- 学院(123587)
- 济(49627)
- 经济(48784)
- 研究(47287)
- 管理(44897)
- 理学(40079)
- 理学院(39572)
- 管理学(38629)
- 管理学院(38446)
- 农(34720)
- 中国(33913)
- 科学(33730)
- 农业(28160)
- 业大(27352)
- 京(26944)
- 所(25928)
- 研究所(24292)
- 中心(20719)
- 财(20335)
- 农业大学(18907)
- 江(17830)
- 院(17284)
- 财经(16819)
- 北京(16484)
- 省(15780)
- 室(15691)
- 经(15549)
- 经济学(15399)
- 科学院(15175)
- 基金
- 项目(93554)
- 科学(72341)
- 基金(69646)
- 家(66205)
- 国家(65687)
- 研究(57007)
- 科学基金(54136)
- 自然(39089)
- 自然科(38231)
- 自然科学(38214)
- 自然科学基金(37590)
- 社会(37218)
- 基金项目(37171)
- 省(36122)
- 社会科(35310)
- 社会科学(35299)
- 划(32024)
- 资助(28068)
- 教育(25399)
- 重点(21684)
- 计划(21418)
- 部(19908)
- 创(19826)
- 发(19620)
- 编号(19428)
- 科研(19392)
- 科技(19313)
- 创新(18630)
- 业(18420)
- 农(16462)
共检索到1730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强 王聪 姜俊兵 张魏魏 杨效民 贺东昌
【目的】研究丙二醇对泌乳早期奶牛采食量、泌乳性能、体重变化、能量平衡、血液代谢产物和尿酮浓度的影响。【方法】选取32头经产奶牛,根据泌乳期、上一泌乳期305d产奶量和预产期,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4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2-丙二醇0、150、300和450ml·d-1,测定采食量、产奶量、乳成分、体重、血糖和尿酮等浓度的变化。【结果】日粮添加丙二醇对奶牛的采食量、产奶量、乳蛋白率、乳糖率、乳干物质率和饲料转化效率无显著影响,450ml·d-1组乳脂率显著低于0和150ml·d-1组(P<0.05)。添加丙二醇后,300、450ml·d-1组血浆葡萄糖和胰岛素浓度显著高于0组(P<0.05)...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晋辉 周凌云 卜登攀 杨永新 袁廷杰 张军民 王加启
为调查我国不同牛场奶牛的泌乳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随季节的变化情况,采集北京、滁州、哈尔滨、呼和浩特、乌鲁木齐和西安地区奶牛场泌乳早期奶牛(泌乳日龄,50~90 d)春季和夏季的奶样和血样,并对产奶量、乳蛋白、乳脂肪、乳总固形物、乳糖等泌乳指标,以及血液中的β-羟丁酸(β-HA)、非酯化脂肪酸(NEFA)、胆固醇(CHOL)、总蛋白(TP)、白蛋白(ALB)、尿素氮(BUN)、碱性磷酸酶(ALP)、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等血液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利用SAS 8.1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显示,不同牛场奶牛的泌乳性能指标之间有显著的差别(P<0.01),乳脂受到了季节变化的极显著影响(...
关键词:
牛场 季节 泌乳性能 血液生化指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成海建 万发春 刘晓牧 游伟 宋恩亮 王庆庆 王中华
本试验旨在研究烟酰胺对高产奶牛泌乳中期产奶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选取40头泌乳中期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每头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6、10、14 g/d烟酰胺,检测采食量、产奶量、乳成分、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各组奶牛干物质和粗蛋白质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烟酰胺的添加对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乳脂产量、乳蛋白产量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NAM后,显著降低了血清NEFA含量(P0.05);添加10、14 g/d烟酰胺可比对照...
关键词:
烟酰胺 奶牛 产奶量 乳成分 血液指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郭旭东 刁其玉 屠焰 闫贵龙 张乃锋 邓凯东 鞠翠芳 赵国琦 王月影 顾小卫 吕宗友 汪新建
【目的】研究了芦丁对奶牛产奶量、血清、泌乳相关激素等指标的影响,旨在寻找合适的添加量,为应用芦丁提高中国奶牛泌乳性能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选用生理状态等相近的泌乳高峰期经产中国荷斯坦奶牛20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5头。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每日每头添加芦丁0.0(对照组)、1.5、3.0、4.5mg·kg-1。试验期11周,其中预饲期1周,正试期10周。隔日记录试验牛的产奶量,并于试验第5、35、65日采集乳样进行乳成分分析,同日尾静脉抽取血液样品,根据产奶量的检测结果,选择效果最好组及对照组测定其血清生化指标、免疫指标及泌乳相关激素含量等。【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3.0mg·kg-1与4.5m...
关键词:
芦丁 奶牛 泌乳性能 血清指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夏海斌 王健 翟云飞 徐洁 曾涵芳 韩兆玉
[目的]本试验旨在测定秋季不同牛舍(开放牛舍和恒温牛舍)环境参数,同时探究牛舍类型对荷斯坦牛各项指标(生理指标、产奶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等)的影响。[方法]每天距离地面1.5 m处测定试验牛所在牛舍区域的温度、相对湿度(RH)、风速、CO_(2)、NH_(3)、PM_(10)和PM_(2.5),同时测定舍外温度和RH,并计算温湿指数(THI),两栋牛舍各连续测定7 d。试验期间,记录试验牛生理指标、反刍行为、产奶性能和奶牛舒适度数据,并在第7 d下午挤奶后于尾静脉采集血液,制作血清,并使用试剂盒测定血清生化指标。[结果]结果显示,开放牛舍和恒温牛舍之间的温度、RH、THI和CO_(2)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恒温牛舍风速显著高于开放牛舍(P<0.01),同时恒温牛舍有害气体和悬浮颗粒物含量在13时最低。环境因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使得牛舍微气候维持相对稳定。与开放牛舍试验牛相比,恒温牛舍试验牛直肠温度和呼吸频率极显著降低(P<0.01),产奶量增长速度更慢,乳中体细胞数则极显著增加(P<0.01)。此外,恒温牛舍的奶牛舒适度更高。在血清免疫指标上,恒温牛舍试验牛肿瘤坏死因子-α和免疫球蛋白G含量极显著高于(P<0.01)开放牛舍,同时白介素-6含量显著高于开放牛舍(P<0.05)。[结论]基于测定的环境参数、试验牛生理指标和奶牛舒适度,恒温牛舍能够在秋季为奶牛提供较适宜环境,但试验牛产奶量增长速度较开放牛舍慢,乳中体细胞数高,且机体炎症反应较强,需要注重恒温牛舍奶牛产后护理和疾病诊治,并加强牛舍消毒。
关键词:
牛舍类型 环境参数 生理指标 泌乳性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家三 夏成 张洪友 徐闯
为阐明奶牛血浆瘦素、能量状况和生殖机能之间的关系,随机选取年龄、胎次、泌乳量相近的奶牛60头,分别在产后1、14、28、42、56和70 d时颈静脉采血,根据血糖浓度在6个时间点分为低血糖组(L)和对照组(CK)。同时调查和检测奶牛的生产性能(体重、泌乳量和干物质摄入量)、繁殖性能(首次配种间隔、情期受胎率、发情率和配种指数)、血液生化指标(血糖、β-羟丁酸和游离脂肪酸)和内分泌指标(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瘦素、雌二醇和孕酮)。结果显示:奶牛泌乳早期存在不同程度的能量负平衡,产后14 d最高。能量负平衡(negative energy balance,NEB)能使奶牛产后干物质摄入量(DMI)、...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占今舜 胡利珍 钟小军 霍俊宏 谷德平
为研究苜蓿黄酮对奶牛产奶性能、血清激素和免疫指标的影响,选择4头装有瘘管的头胎荷斯坦奶牛,采用4×4拉丁方设计,每组奶牛饲喂混合日粮中分别添加0g(Ⅰ组)、20g(Ⅱ组)、60g(Ⅲ组)和100g(Ⅳ组)的苜蓿黄酮。试验分4期,每期24d。结果表明:1)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随苜蓿黄酮含量的升高呈二次曲线变化,其中试验Ⅲ组显著高于试验Ⅰ和Ⅳ组(P<0.05);2)催乳素浓度随苜蓿黄酮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试验Ⅲ组最高。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四碘甲状腺原氨酸浓度随苜蓿黄酮含量的升高呈线性升高,其中试验Ⅳ组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因此,适量添加苜蓿黄酮能够提高奶牛的采食量,调节机体激素分泌和免疫性能,添加60g的效果较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宏波 刘红 余同水 陈志远 朱隆基 陈银岳 赵国琦
为研究不同添加水平半胱胺盐酸盐(Cysteamine hydrochloride,CSH)对中国荷斯坦奶牛泌乳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40头产奶量、泌乳日龄和胎次相近的奶牛,随机分为5组,每组8头,每组日粮中CSH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组)、15、30、75和150g/头。预试期2周,正试期8周。结果表明:9~10周时150g处理组的干物质采食量显著低于15~75g处理组;5~8周15g处理组产奶量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组(P<0.05),9~10周75和150g处理组产奶量显著低于0~30g处理组;5~10周15g处理组4%标准乳产量显著高于75~150g处理组(P<0.05);5~8周1...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黄良策 周凌云 卜登攀 程建波 季昀
本试验旨在研究酵母菌、纳豆芽孢杆菌、乳酸菌对泌乳后期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选取48头体重、胎次、泌乳天数和产奶量均相似的泌乳后期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对照组、酵母组、乳酸组和纳豆芽孢杆菌组,分别添加不同的益生菌。预试期2周,正式期7周。结果表明:乳酸菌和纳豆芽孢杆菌显著提高了泌乳后期奶牛产奶量(P0.05)。添加乳酸菌、纳豆芽孢杆菌和酵母菌显著降低了牛奶电导率(P0.05)。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韩佳良 刘建新 刘红云
随着温室效应加剧,奶牛热应激问题日益凸显,对乳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热应激是一复杂的生理应答过程,奶牛在温热环境下表现为呼吸和心率加快,直肠温度升高,采食量下降,对其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负面影响,严重降低奶牛泌乳性能。目前关于奶牛热应激的报道多集中于生产试验,特别是饲喂功能性饲料添加剂对应激的缓解作用,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晰。文章介绍了热应激对国内外不同地区奶牛产奶量和乳品质的广泛影响,并从能量代谢、内分泌、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和自噬等方面综述了热应激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机制。能量代谢方面,从奶牛采食量减少、脂质分解和能量代谢紊乱等内在分子学机理角度解释了奶牛在热应激下处于能量负平衡状态的原因;内分泌方面,介绍了热应激对奶牛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甲状腺轴/性腺轴/生长轴的调控,分析了激素变化对机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氧化应激方面,重点阐述了热应激通过影响机体内ROS水平从而产生氧化应激的分子机制及激活的相关防御信号通路;细胞凋亡和自噬方面,介绍了高温胁迫引起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损伤,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引发的内源性和外源性细胞凋亡,而过度自噬引发的细胞损伤也对乳腺泌乳起负面调控作用。笔者指出,在可预见的未来,热应激将是奶牛养殖业面临的最大难题,应建立可控的奶牛热应激模型运用于生产实践研究,并加强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水平的基础研究,结合高通量数据分析技术,系统揭示热应激的发病机制,为缓解热应激提供全面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奶牛 热应激 泌乳性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恒聚 高艳霞 李秋凤 曹玉凤 李建国
【目的】研究日粮磷水平对奶牛生产性能及磷排放量的影响,为中国奶牛饲养标准中磷需要量的制定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30头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被分为3组,每组10头,分别饲喂干物质基础磷含量分别为0.32%、0.44%和0.56%的日粮,试验期75 d;其中,预试期15 d,正式期60 d,正式期最后5 d为采样期。【结果】磷的不同摄入量对采食量、生产性能及乳成分无显著影响(P>0.05),血清中钙、磷、碱性磷酸酶、羟脯氨酸以及唾液磷含量均处于正常值。0.32%磷日粮组每天通过粪尿向环境排磷量分别比0.44%和0.56%的磷日粮组少20.40 g(P
关键词:
磷摄入量 泌乳奶牛 生产性能 磷排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汪水平 王文娟 龚月生 谭支良 王加启
选择4头安装有瘤胃瘘管的泌乳奶牛,按4×4拉丁方设计,研究日粮精粗质量比约为30∶70的“高低质粗料型”日粮、30∶70的混合型高青贮日粮、50∶50的精粗料比例相当的日粮及65∶35的高精料日粮等4种不同精粗比日粮对瘤胃纤维降解酶活性及血液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奶牛采食4种精粗比不同的日粮,均能达到满足纤维降解及纤维分解菌生长要求的瘤胃pH值;日粮精粗比对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酶、纤维二糖酶和木聚糖酶等瘤胃纤维降解酶活性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对奶牛颈静脉血中血浆葡萄糖浓度和血清生长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浓度亦无显著(P>0.05)影响。说明4种精粗比日粮对奶牛瘤胃纤维降解酶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罗清尧 熊本海 马毅 庞之洪 邓文
【目的】满足对奶牛个体营养需要量的精确预测,探索乳成分的分泌规律。【方法】以中国荷斯坦奶牛第二泌乳期305d产奶量为基础,从6000—13000kg,按1000kg为间隔分为7个区间对289头奶牛进行分组,分别采用Wood、Gompertz经验模型和Dijkstra机理模型对每月测定并校正到标准日期的产奶数据进行模拟。通过SAS非线性参数估计和均方误差(MSE)分析,筛选得到了21套泌乳产量区间的泌乳曲线模型,并通过模型的参数揭示了每个区间的起始产量(y0)、达到泌乳高峰时的天数(tm)、高峰产量(ym)和泌乳持续力(r(th))等泌乳特性指标。【结果】通过分析模型参数及特性指标的规律表明,上...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汪水平 王文娟 王加启 谭支良 龚月生
选择4头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泌乳奶牛,按4×4拉丁方设计,分别饲喂精粗比约为30∶70的“高低质粗料型”日粮、30∶70的混合型高青贮日粮、50∶50的精粗料比例相当的日粮及65∶35的高精料日粮等4种不同精粗比日粮,研究日粮精粗比对奶牛瘤胃发酵及泌乳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日粮精粗比对奶牛瘤胃pH值,氨氮质量浓度,总挥发性脂肪酸、丙酸、丁酸的浓度和乙酸/丙酸、(乙酸+丁酸)/丙酸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5);饲喂不同精粗比日粮,奶牛乳产量、4%标准乳产量均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而乳脂、乳蛋白、乳糖...
关键词:
日粮精粗比 瘤胃发酵 泌乳性能 奶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熊本海 马毅 罗清尧 庞之洪 邓文
【目的】满足对奶牛个体营养需要量的精确预测,探索乳成分的分泌规律。【方法】以中国荷斯坦奶牛第三泌乳期305 d的产奶量为基础,从5 000—11 999 kg,按1 000 kg为间隔分为7个区间对196头奶牛进行分组,分别采用Wood、Gompertz经验模型和Dijkstra机理模型对每月测定并校正到标准日期的产奶数据进行模拟,通过SAS非线性参数估计和均方误差(MSE)分析,筛选得到了21套泌乳产量区间的泌乳曲线模型,并通过模型的参数揭示了每个区间的起始产量(y0)、达到泌乳高峰时的天数(tm)、高峰产量(ym)和泌乳持续力(r(th))等泌乳特性指标。【结果】通过分析模型参数及特性指标...
关键词:
中国荷斯坦奶牛 泌乳区间 泌乳曲线 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