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84)
2023(9914)
2022(8499)
2021(7664)
2020(6444)
2019(15390)
2018(15123)
2017(28235)
2016(15563)
2015(17679)
2014(18204)
2013(18168)
2012(17247)
2011(15875)
2010(16204)
2009(15171)
2008(15308)
2007(14358)
2006(12502)
2005(10811)
作者
(48191)
(40418)
(40274)
(38526)
(25161)
(19666)
(18638)
(15915)
(15184)
(14614)
(13674)
(13622)
(12885)
(12690)
(12637)
(12595)
(12581)
(11726)
(11632)
(11439)
(10105)
(10097)
(9922)
(9270)
(9239)
(9193)
(9022)
(8951)
(8387)
(8329)
学科
(70419)
经济(70361)
(40052)
管理(39894)
(31149)
方法(30069)
(27843)
企业(27843)
数学(26493)
数学方法(26197)
农业(20821)
地方(19414)
中国(18567)
业经(17313)
(15370)
(15186)
环境(13395)
(12766)
(11398)
(11162)
(11047)
贸易(11042)
(10642)
理论(10001)
(9651)
银行(9625)
(9585)
金融(9582)
(9173)
(9077)
机构
学院(231609)
大学(229508)
(91029)
经济(88794)
管理(86252)
研究(81150)
理学(73565)
理学院(72652)
管理学(71236)
管理学院(70809)
中国(61233)
科学(52410)
(49770)
(48241)
(42232)
(40561)
中心(38847)
研究所(38537)
业大(38432)
农业(36910)
(36690)
(33097)
师范(32785)
财经(31575)
北京(31493)
(29410)
(28841)
(28398)
经济学(27201)
(26952)
基金
项目(153893)
科学(118787)
研究(113575)
基金(107239)
(93935)
国家(93059)
科学基金(77906)
社会(69623)
社会科(65522)
社会科学(65496)
(63002)
基金项目(57597)
(52355)
教育(51856)
自然(49171)
编号(48176)
自然科(47802)
自然科学(47785)
自然科学基金(46873)
资助(43157)
成果(39364)
重点(35435)
(35258)
课题(33934)
(33223)
(31125)
科研(29386)
创新(29146)
计划(28490)
国家社会(28042)
期刊
(108425)
经济(108425)
研究(64228)
中国(49665)
(48292)
学报(38709)
科学(35191)
农业(32194)
(30929)
大学(28942)
教育(27390)
管理(27134)
学学(27052)
技术(21485)
业经(20758)
(20139)
金融(20139)
(15549)
经济研究(14936)
问题(14491)
财经(14465)
资源(13518)
(13361)
图书(12900)
(12464)
技术经济(11885)
统计(11797)
科技(10870)
(10701)
理论(10184)
共检索到3474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秦慧豹  曹凑贵  陈聿华  
本文以丘陵地区五个典型村为例,对村级生态农业建设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刀法进行了一些探讨,确立了一个包括4个子目标共26个指标体系,並通过专家调查,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各子目标和各指标的权重。然后以这些指标及权重为依据,对五个村进行综合评价及总体特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目前生态农业建设仍以经济效益为主,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待提高,这五个村中,杨港村的生态农业建设成效相对较好,有一定的推广价值,涂杨村次之,柳林村最差。本文还针对评价结果,对五个村的生态农业建设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陈光银  张孝成  刁承泰  王锐  陈令  
采用统计数据和实地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重庆市合川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和现状数据以及合川区统计年鉴相关数据的综合分析和实地调查,发现农村居民点呈"大分散,小聚居"分布,布局随地貌、地域差异明显,且布局散乱;人均用地接近国家《村镇规划标准》上限,土地闲置严重,其中闲置农村居民点用地还具有分散、块小、有一定坡度、交通不便等特点。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国柱  牛叔文  杨振  张馨  
陇中黄土丘陵地区经济贫困、环境脆弱、生活能源短缺,生物质过量消费成为生态环境退化的重要驱动因素。论文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相关数据,并建立计量模型,基于替代性分析估算了不同用能结构情景下的环境经济成本。结果表明,现状户均生活能源消费2112.44kgce/a,人均428.59kgce/a,用能水平较低。目前农户消费能源选择的主要依据是能源的现金支出和可获得性。与农户现状用能结构相比较,4种替代结构的能源消费总成本、环境成本、经济成本及现金支出差异较大。利用沼气和太阳能的结构各项成本低,应是今后农村能源建设的方向。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迟健  李桂英  李春发  曾文胜  陈学堂  张建中  
浙江及皖东丘陵地区火炬松生长分析迟健,李桂英,李春发,曾文胜,陈学堂,张建中关键词火炬松,生长分析,密度我国引种美国南方松已有46a历史,大规模引种在70年代中期开始,这些树种在我国南方丘陵地区生长通常良好[1,2]。其中浙江引种南方松5000多hm...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重金  
四川盆中丘陵地区位于华莹山和龙泉山之间,南至长江,北抵绵阳、南部、营山一带。跨越6个地(市)42个县(区),总面积9700余万亩,有农业人口3270万人。其间丘陵起伏,田园密布,林地分散,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旱涝风雹灾害频繁,人口密度大,农村经济落后。地处长、沱二江汇合口的泸县是四川盆中丘陵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县,笔者通过对泸县社会经济及自然环境状况的调查与评价,意在阐明四川盆中丘陵地区林业发展必须走生态经济型林业的道路。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鸿儒  陈士章  李超林  林桦  
四川丘陵地区新农村建设途径探讨李鸿儒陈士章李超林林桦本文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四川是全国农业大省,四川丘陵地区又是四川省的农业和农村经济核心地带,研究、解决好了四川丘陵地区新农村建设,不仅对四川全省搞好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牛叔文  李怡欣  丁永霞  秦静  
甘肃黄土丘陵地区冬季温度多处于0℃以下,农户取暖水平低。论文通过实地观测记录获取数据,建立趋势面模型,核算采暖期累计温差和实际用能消耗,提出以16℃的室内温度为小康取暖标准。参考国家相关标准,比较实际用能和应用节能技术下用能的热效率。结果表明,陇东长官村和陇中河畔村农户采暖期累计温差分别为23 002 h.℃和36 390 h.℃,实际取暖能耗分别为926 kgce/a和1 199 kgce/a。农户取暖用能数量虽不少,但目前只解决了小康水平下39.6%和46.6%的取暖需求。取暖用能的综合热效率只有17%左右。如果应用节能技术,能耗会大幅降低,提高综合热效率的潜力巨大。因此,通过住房的节能改...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雪松  邓先才  闫俊  徐增华  邓良基  
本文以四川丘区射洪县为例,重点阐述射洪县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内容,其包括信息资源库、信息传输平台和信息服务体制等,并对县域农业信息化建设成效及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西南地区县域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侯晓春  
丘陵地区在四川社会经济发展全局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但发展相对滞后。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灾后重建扩大内需的双重效应下,富民兴区对四川丘陵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促进全省"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建设的实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结合丘陵地区的实际,探讨丘陵地区特色产业高地建设和富民兴区关联发展的总体思路。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话语  徐磊  李帆  冰河  师永强  
以揭示中国南方丘陵地区河谷城市的空间演变过程和特征为目的,以上饶市城区为例,在遥感与GIS技术的支持下,对1988~2013年间上饶市城区城市用地的时空演变过程、特征及驱动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88~2013年的25 a间,上饶市城区城市用地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城市形态的演变具有明显的时空特征:时间序列上,不论扩展幅度还是扩展速度,2001~2013年间的值均高于1988~2001年间的值,前后两个时段的扩展特征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空间格局上,上饶市城区以老城区的中心广场为中心向四周扩展,先后经历了放射性扩展、组团式分散扩展两个阶段,同时呈现出明显的方向分异性,西南和西为其主要扩...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牛叔文  王志锋  李国柱  马利邦  
陇中黄土丘陵地区农村生活能源的短缺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的改善。本文根据在通渭县李店乡祁咀村的问卷调查,估算了一个村域农村生活能源资源潜力和实际消费量,分析了能源消费结构。结果表明,目前该村人均每年实际消费能源489.5kg标煤,4.2口之家年消费能源2.061 t标煤,可满足农户的基本需求;自产能源占总能源的54.98%,不能满足需求;商品能源的使用对于转变用能结构起到积极作用,但增加了农户的经济支出;生物质能占用能总量的一半,煤炭也有较大比重,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大,清洁能源的比例少;炊事、取暖用能作为维持生存的基本需求,占用能的绝大部分,表明当地用能水平较低、用能结构不合理。研究认为,积极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树春,赵玲  
文章以湘中紫色土丘陵综合治理试验区为研究范围,以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的评价系统为指导,系统分析了评价系统中各要素间的有机联系,阐述了如何利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进行紫色土丘陵地区的土地适宜性评价,试图为我国南方同类地区的土地适宜性评价工作提供一定借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晓鸣  
本文认为 ,我国丘陵地区的发展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作者以四川省为实证分析对象 ,判断了丘陵地区的特点及基本现状 ,分析了其发展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 ,提出四川丘陵地区应当实施的重要突破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突破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突破 ;劳务输出的产业化发展的突破。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董捷  张安录  
研究目的:探讨南方丘陵地区土地整理的运作模式与方法,提高该地区土地利用效率。研究方法: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结果:南方丘陵地区土地整理有鲜明的特色,具有多种多样的土地整理运作模式。研究结论:丘陵地区土地整理既要因地制宜,同时又必须机动灵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允芬  于贵瑞  李家永  宋霞  
亚热带红壤丘陵地区水稻叶片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在夏季晴天中午有降低现象 ,其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PAR和温度的日变化是形成光合速率日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较高的温度会导致蒸腾强度降低 ,而水分亏缺引起的气孔导度降低气孔阻力增大则造成光合速率的降低。水稻上部叶片的光补偿点低于下部叶片 ,而光饱和点则是下部叶片低于上部。表观初始光能利用效率第 2片叶为 0 0 4 9~ 0 0 68,第 4片叶为 0 0 4 4~ 0 0 60。光能利用率第 2片叶在 2 6%~ 5 7% ,第 4片叶在 2 0 %~ 5 8%。水稻叶片的最大光合速率早稻和晚稻旗叶、2叶、4叶分别可达到 1 9 5...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