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50)
2023(5947)
2022(5102)
2021(4498)
2020(3671)
2019(8380)
2018(8096)
2017(15268)
2016(7911)
2015(8924)
2014(9106)
2013(9219)
2012(9077)
2011(8608)
2010(9071)
2009(8634)
2008(8304)
2007(7551)
2006(6977)
2005(6528)
作者
(24140)
(20459)
(20215)
(19258)
(13003)
(9534)
(9383)
(7997)
(7636)
(7222)
(7127)
(6813)
(6584)
(6540)
(6258)
(6222)
(6091)
(5897)
(5818)
(5539)
(5247)
(4976)
(4951)
(4694)
(4622)
(4614)
(4352)
(4307)
(4155)
(3936)
学科
(59660)
经济(59611)
管理(20672)
(17447)
贸易(17435)
(16836)
地方(16822)
方法(16474)
(15304)
数学(13476)
数学方法(13407)
(12321)
企业(12321)
地方经济(11982)
中国(11048)
业经(10655)
(9876)
(9414)
关系(8300)
(7653)
金融(7653)
(7260)
(6981)
环境(6925)
经济学(6837)
(6529)
世界(6514)
(6463)
(6409)
(6316)
机构
大学(126292)
学院(126168)
(69283)
经济(68149)
研究(50301)
管理(43461)
中国(37800)
理学(36138)
理学院(35708)
管理学(35337)
管理学院(35092)
(28115)
(26098)
科学(26017)
(25563)
经济学(23202)
研究所(22767)
财经(21894)
中心(21394)
经济学院(20616)
(19730)
(19624)
(17868)
(17839)
北京(16865)
(16395)
师范(16283)
(16212)
财经大学(15858)
科学院(15469)
基金
项目(73937)
科学(57654)
研究(56340)
基金(53585)
(46125)
国家(45811)
社会(38215)
科学基金(37934)
社会科(36351)
社会科学(36341)
(27222)
基金项目(27049)
教育(24753)
(22803)
资助(22342)
编号(21726)
自然(21304)
自然科(20754)
自然科学(20745)
自然科学基金(20362)
成果(18716)
(18181)
(17159)
重点(17061)
国家社会(16594)
(15999)
经济(15854)
课题(15686)
发展(15513)
(15301)
期刊
(86768)
经济(86768)
研究(45274)
中国(25790)
(20402)
管理(18849)
(17196)
经济研究(15890)
学报(15707)
科学(15047)
(14989)
国际(14216)
(13338)
金融(13338)
大学(12336)
问题(12184)
农业(11851)
学学(11662)
财经(11598)
业经(11206)
技术(10803)
世界(10750)
教育(10466)
(10335)
技术经济(7966)
(7202)
贸易(7202)
商业(7118)
经济问题(6763)
(6761)
共检索到2122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立平  
世贸组织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自由贸易”的机构,它允许其成员在特定情况下征收较高关税或采取其它形式的保护措施,使成员进行开放、公平、无扭曲的竞争。由此可确定“入世”后的我国,应是市场开放和维护市场秩序并行不悖。本文在介绍和总结世贸组织成立以来全球贸易救济措施运用情况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在运用贸易救济措施保护国内产业时,应优先选择反倾销措施。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阮振宇  杨欢  
关贸总协定第19条保障措施本应在世贸组织多边贸易体制中发挥独特的“安全阀”作用,但近年来,保障措施失去了实际适用的势头,反倾销措施则被频繁使用,大有取代之势。本文从保障措施的价值、功能入手,对这两个制度进行比较,探求反倾销取代保障措施的内在原因,并对如何鼓励保障措施的适用,遏制反倾销的滥用提出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姚利民  
美国于2002年3月初宣布对部分钢材实施保障措施以来,有关国家纷纷采取保障措施保护本国钢铁产业免受其影响,保障措施已经成为重要的贸易保护新手段。各国采取保障措施保护国内产业的主要原因在于世贸组织保障措施的合法性和及时性。进口信息和产业损害信息的有效传递以及明确产业发展和适度保护关系是有效实施保障措施的两个重要方面。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贸易救济措施是当外国进口产品对进口国国内产业造成损害时,进口国政府采取的用以减轻乃至消除此类损害的措施,通常包括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三种。反倾销措施一般是指对以低于正常价格(即倾销)出口并给进口国国内产业造成损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十年来,我国加快融入世界经济发展进程,经济实力迅速壮大,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应对贸易救济调查的能力不断增强,实施贸易救济措施的立法和实践不断完善,不仅在获得自身长足发展的同时为世界提供了发展动力和市场机遇,也为维护公平的贸易环境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贸易救济措施法律体制不断成熟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朱广东  
基于促进自由贸易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政策考量,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在解决国际贸易争端时,由于政策倾向悖论外化表现为其价值定位的摇摆与振荡,导致了世贸组织争端解决中司法能动主义与司法克制主义的动态博弈,我国作为世贸组织成员,探询其中的规律性及启示显得尤为必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海霓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国际市场各种“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产品的出口造成很大影响。通过分析国际环保标准和环保现状,指出了“绿色贸易壁垒”给我国出口企业带来的困难和机遇,提出了我国出口企业在世贸组织框架下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措施。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卢进勇  杨立强  
2001年11月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世贸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通过了《多哈部长宣言》,正式启动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多哈发展议程(Doha Development Agenda)”服务贸易议题也列入其中。多哈会议大大加快了服务贸易谈判的进程。本文分析了新一轮服务贸易谈判的目标和内容,以及我国在谈判中的作用及对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若思  
如何协调贸易与环境的关系是世界贸易组织面临的重要问题。尽管世贸组织的宗旨是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但它却不能回避全球环境保护的迫切需要对自由贸易原则提出的挑战。本文着重考察世贸组织关于环境措施的争端解决实践,探讨在多边贸易体制内协调贸易与环境关系的可能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燕京,赵领娣  
中美关于中国加入WTO双边协议的签署 ,在为中国提供诸多机遇的同时 ,也带来了种种挑战 ,环保问题就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点。为促使我国的环保产业在我国于不久的将来加入WTO后 ,在同国际强大竞争对手的激烈较量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必须即刻以全新的逆向思维方式 ,以海洋环境的优劣为最终衡量指标 ,以生活污水污染、工业废水污染、农业生产污染以及水产养殖污染同时治理的全方位对策 ,综合性地开展我国的环保工作。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贺小勇  卢苇平  
构成WTO的GATT第20条(b)项“为保障居民、动植物的生命或健康所必需的措施”和(g)项“与国内限制生产或消费的措施有效配合,为保护可能用竭的天然资源的有关措施”被认为是为环保而采取的例外措施,这些措施可以偏离GATT所规定的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但是,对于一些关键词的内涵外延,例如什么是“必需的措施”?什么叫“有效配合”?(b)项适用的地域范围如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田禾  陈嘉文  
深入开展林业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是我国林业全面参与国际竞争、加快林业产业转型升级、协调促进我国生态建设的重要途径。介绍了美国WTO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建设,并提出了今后我国林业开展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重点:强化林业风险分析工作;切实提高林业标准化研究和制定工作水平;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强对国际先进模式的学习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曾洋  
世贸组织之“国营贸易”规则是世界贸易组织约束成员的专控产品进出口行为,致力于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的重要成果。“国营贸易企业”的界定标准是其是否获得特定产品的进出口专营权,而与企业所有制或资本来源无关。各成员的国营贸易管理制度应符合非歧视待遇原则和透明度原则,并履行相关义务和承诺,以避免对国际贸易自由化的扭曲。
[期刊] 新金融评论  [作者] Chad Bown  
当前中美贸易摩擦的根源主要在于钢铁行业、中国欠完全的市场经济转型及目前的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本文就中美在上述问题中的政治经济敏感性进行了分析。尽管处于挑战性的政治气候之中,中美双方仍需要通过积极的谈判解决这些问题。然而,美国最大的关切是,尽管过去十五年中国在市场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即使认可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其仍然与透明的市场经济相距甚远。不过,中美之间在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上进行沟通是必需的,以使两国最终能够达成一个可持续的长期解决方案。然而从长远来看,规则和市场交易系统方面所面临的更大问题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