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40)
- 2023(8642)
- 2022(7363)
- 2021(7431)
- 2020(6434)
- 2019(14306)
- 2018(14000)
- 2017(26783)
- 2016(14015)
- 2015(15605)
- 2014(15392)
- 2013(15230)
- 2012(13836)
- 2011(12730)
- 2010(12861)
- 2009(12072)
- 2008(11522)
- 2007(9790)
- 2006(8424)
- 2005(7750)
- 学科
- 济(62469)
- 经济(62404)
- 业(36719)
- 管理(34946)
- 方法(31694)
- 数学(29254)
- 数学方法(28724)
- 企(26885)
- 企业(26885)
- 中国(18868)
- 农(17134)
- 贸(14459)
- 贸易(14450)
- 易(14233)
- 财(12976)
- 农业(11941)
- 学(11941)
- 业经(10955)
- 制(10903)
- 银(10207)
- 银行(10199)
- 融(10160)
- 金融(10158)
- 行(9859)
- 理论(8909)
- 技术(8131)
- 环境(7908)
- 策(7824)
- 和(7738)
- 体(7734)
- 机构
- 大学(201241)
- 学院(198458)
- 济(91115)
- 经济(89664)
- 管理(74962)
- 研究(73412)
- 理学(65330)
- 理学院(64588)
- 管理学(63244)
- 管理学院(62873)
- 中国(57195)
- 京(43039)
- 科学(43002)
- 财(39074)
- 所(36923)
- 研究所(33954)
- 中心(32105)
- 农(32078)
- 财经(31961)
- 经济学(29981)
- 经(29572)
- 北京(27784)
- 业大(27704)
- 经济学院(27014)
- 院(26326)
- 江(26223)
- 农业(25248)
- 范(25095)
- 师范(24836)
- 财经大学(24256)
- 基金
- 项目(135783)
- 科学(108381)
- 基金(103106)
- 研究(96262)
- 家(91563)
- 国家(90922)
- 科学基金(77586)
- 社会(64172)
- 社会科(61171)
- 社会科学(61159)
- 基金项目(52469)
- 自然(50076)
- 自然科(49073)
- 自然科学(49063)
- 省(48656)
- 自然科学基金(48254)
- 教育(44789)
- 资助(44358)
- 划(42716)
- 编号(35976)
- 部(31784)
- 重点(31028)
- 成果(29351)
- 发(28579)
- 国家社会(28567)
- 创(28183)
- 教育部(27577)
- 中国(27294)
- 创新(26518)
- 科研(26295)
共检索到2918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贺立龙 张衔
作为疫情等风险因素诱发的脆弱群体密集返贫现象,规模性返贫在国内缺乏前瞻性研究。审视世纪疫情冲击下的全球规模性返贫态势及国际应对,既是预防风险“溢入”的需要,也有助于我们汲取国外教训、强化制度优势,做好规模性因疫返贫预警、阻断和长效治理。相比欧美国家“消极抗疫”产生的巨大生命健康损失及不平等后果,以及一些亚洲国家“防疫摇摆”导致失业返贫潮及人力资本长久损害,中国实施统筹疫情防控与民生保障的人民至上“动态清零”策略,短期付出一定经济代价,但避免了疫情失控对生命健康与脱贫成果的系统损害与持久影响。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应持续优化预防为重的动态清零策略,完善规模性因疫返贫预警、阻断与治理体系,拓展中国规模性返贫研究范式,为发展中国家应对疫情冲击及返贫挑战,提供防疫减贫中国智慧及国际公共产品。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张红地
2022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零一周年,也是自党成立一百周年后新征途的第一年。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把马列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政党,自建党之初就极为重视中国农村问题和农民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解决中国农村极端贫困问题作为一项重大国策来抓,经过不懈努力,2020年末实现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的脱贫任务,在我国历史上几千年来第一次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成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尹响 易鑫 胡旭
2020年爆发的新冠病毒疫情先后对中国及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冲击,使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困境。本质来看,是由于重大流行疾病爆发导致世界各国封锁边境、限制人员流动造成全球需求萎缩和供应链中断引发的流动性危机。在当前疫情全球大流行及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度交叉融合背景下,任何一国无法靠"单打独斗"遏制住疫情并重拾经济增长。为有效控制疫情,化解全球经济衰退风险,需要世界各国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摒弃惯有"傲慢与偏见",通过加强信息沟通、经验互享、携手合作,尽最大努力巩固全球化成果,稳定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创新链,才能共同应对此次公共卫生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当前,中国采取的严格防控疫情、稳定经济秩序、加强国际合作等一系列举措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可借鉴的经验和方案。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茜 汪三贵
脱贫攻坚完成后,我国的减贫战略由扶贫转向防返贫。从减贫防贫战略的政治、经济、社会功能出发,对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这一底线的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规模性返贫是自然资源环境、结构性因素和市场机制因素等风险因子叠加共振导致脱贫人群损失超载的结果,其评判标准可基于时间、空间、损失三维进行判断。将风险预防原则运用到防止规模性返贫领域,对环境层面、市场层面、主体层面的规模性返贫的潜在风险预防进行了分析。应聚焦于“帮扶机制、瞄准机制、增收机制、风险分散机制”四方面建立及时有效、动态清零、稳定可持续的规模性返贫防范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关键词:
规模性返贫 底线评判 潜在风险 防范机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茜 汪三贵
脱贫攻坚完成后,我国的减贫战略由扶贫转向防返贫。从减贫防贫战略的政治、经济、社会功能出发,对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这一底线的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规模性返贫是自然资源环境、结构性因素和市场机制因素等风险因子叠加共振导致脱贫人群损失超载的结果,其评判标准可基于时间、空间、损失三维进行判断。将风险预防原则运用到防止规模性返贫领域,对环境层面、市场层面、主体层面的规模性返贫的潜在风险预防进行了分析。应聚焦于“帮扶机制、瞄准机制、增收机制、风险分散机制”四方面建立及时有效、动态清零、稳定可持续的规模性返贫防范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关键词:
规模性返贫 底线评判 潜在风险 防范机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茜 汪三贵
脱贫攻坚完成后,我国的减贫战略由扶贫转向防返贫。从减贫防贫战略的政治、经济、社会功能出发,对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这一底线的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规模性返贫是自然资源环境、结构性因素和市场机制因素等风险因子叠加共振导致脱贫人群损失超载的结果,其评判标准可基于时间、空间、损失三维进行判断。将风险预防原则运用到防止规模性返贫领域,对环境层面、市场层面、主体层面的规模性返贫的潜在风险预防进行了分析。应聚焦于“帮扶机制、瞄准机制、增收机制、风险分散机制”四方面建立及时有效、动态清零、稳定可持续的规模性返贫防范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关键词:
规模性返贫 底线评判 潜在风险 防范机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茜 汪三贵
脱贫攻坚完成后,我国的减贫战略由扶贫转向防返贫。从减贫防贫战略的政治、经济、社会功能出发,对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这一底线的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规模性返贫是自然资源环境、结构性因素和市场机制因素等风险因子叠加共振导致脱贫人群损失超载的结果,其评判标准可基于时间、空间、损失三维进行判断。将风险预防原则运用到防止规模性返贫领域,对环境层面、市场层面、主体层面的规模性返贫的潜在风险预防进行了分析。应聚焦于“帮扶机制、瞄准机制、增收机制、风险分散机制”四方面建立及时有效、动态清零、稳定可持续的规模性返贫防范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关键词:
规模性返贫 底线评判 潜在风险 防范机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吕冰洋 李钊
当下中国处于重要历史关口,一系列经济社会目标的实现需要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但受疫情冲击,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财政面临着巨大挑战。本文重新归纳了财政职能与疫情冲击下财政政策应对方向,通过估算疫情对财政赤字率的冲击程度以及对我国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估,本文认为疫情会导致我国财政形势更加严峻,但我国财政可持续性较强。当前财政必须采取兼顾经济社会目标和财政可持续性的"双向兼顾"策略,为此,积极财政政策可从两方面发力:一是增加收入来源,适当提高赤字率和专项债;二是提质增效,补短板和扩内需。同时,更要化危为机,要审时度势推进财政制度变革,包括建立中期预算框架、推动公共事业中政府与社会合作、合理定位税收功能并实施社会保障全国统筹改革等。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焦点 邢晓荣 刘博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给世界经济发展和贸易稳定带来深远影响。从实际情况看,全球农业在疫情冲击下显示出较强韧性,生产、贸易、供应链较为平稳,整体表现好于其他行业。粮食等农产品需求的刚性特质、各国的危机干预和积极应对、农业供应链条的相对扁平以及快速复苏的中国农产品需求,都是重要的支撑因素。尽管如此,全球农业发展还面临疫情反复、灾情多发、政策多变等多重现实挑战,发生全球或区域性粮食危机、国际治理失位等重大风险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关键词:
供应链 农产品贸易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焦点 邢晓荣 刘博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给世界经济发展和贸易稳定带来深远影响。从实际情况看,全球农业在疫情冲击下显示出较强韧性,生产、贸易、供应链较为平稳,整体表现好于其他行业。粮食等农产品需求的刚性特质、各国的危机干预和积极应对、农业供应链条的相对扁平以及快速复苏的中国农产品需求,都是重要的支撑因素。尽管如此,全球农业发展还面临疫情反复、灾情多发、政策多变等多重现实挑战,发生全球或区域性粮食危机、国际治理失位等重大风险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关键词:
供应链 农产品贸易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夏杰长
在中国经济基本面转向服务业为主的背景下,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大流行对服务业产生巨大冲击。此次疫情大流行对依赖客源和物理场所的特定服务业发展和就业冲击十分严重,对基于"互联网+"的新兴服务业冲击比较有限,有些线上服务业甚至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疫情冲击正在逐渐改变中国居民的消费行为和方式,进而对服务业产生深刻影响,"无接触式服务"正成为服务供给和消费的重要形式。笔者认为,服务业供应链薄弱、工时过于刚性、发展模式粗放、医疗配置扭曲、社区治理低效等是中国服务业遭受新冠肺炎病毒疫情严峻冲击的主要原因。疫情大流行是外生因素,但其改变不了中国服务业长期向好的大趋势。基于此,笔者提出,应科学谋划服务业发展战略,积极推进服务业数字化、平台化和智能化,引导服务业创新发展,提升服务业抗击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冲击的能力。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李优树 董玲 张藜山
疫情的全球蔓延严重冲击了全球产业链:短期来看,疫情使全球产业链面临来自供给和需求两侧的冲击;中长期来看,疫情会加速全球产业链重构的进程。疫情加速全球产业链重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面临一定的挑战,疫情后中国的皮革和制鞋业、纺织和服装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向东南亚转移的风险较大,金属和金属制品业、电气机械制造业回流东亚和欧洲发达国家的风险较大,化学品和药品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造业、木材加工制造业、纸张和印刷业以及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面临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向挤压"。面对疫情对全球产业链的影响,中国应该努力做好稳链补链强链工作,主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深化区域经济合作。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全球产业链 重构 制造业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佟家栋 盛斌 蒋殿春 严兵 戴金平 刘程
在世界经济处于长期低迷状态并竭力寻求增长动力之时,新冠肺炎疫情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蔓延,给世界经济带来强烈的负面冲击,引发了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打断了已经倍受质疑的全球价值链。但是中长期来看,疫情的全球蔓延对全球的数字经济投资,以及中国深化发展完整、高效和安全的国内价值链体系都是一次重要的机遇。
关键词:
GVC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远卓 张红地
2020年初发生的新冠病毒肺炎,相对于2003年的非典疫情,传染性更强,蔓延省域更广,确诊人数更多。目前,它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疫情,并且被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定为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PHEIC)。由于我国政府在应对此次疫情上采取了有力措施,此次抗击疫情的周期有望缩短。我们预计,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经济损失主要集中在2020年第一季度,从第二季度起经济将会逐渐恢复正常。那么如何消除此次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成为今年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第一季度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殷剑峰 张旸 王蒋姜
新冠病毒疫情与SARS疫情的比较SARS病毒最早爆发于2002年12月的广州。由于当时对疫情不够了解,有关部门并未进行有效预防,民间恐慌情绪四起。随着春节假期到来,2003年2月下旬国内多地区发现非典病例,3月下旬非典疫情蔓延到了世界多个国家。4月份中国政府与世界卫生组织展开全面合作并深化防疫管理,4月下旬卫生部实行疫情
关键词:
GD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