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77)
- 2023(7404)
- 2022(6051)
- 2021(5955)
- 2020(4681)
- 2019(10851)
- 2018(10667)
- 2017(18031)
- 2016(10775)
- 2015(12418)
- 2014(12225)
- 2013(11505)
- 2012(10791)
- 2011(10180)
- 2010(10144)
- 2009(8956)
- 2008(8675)
- 2007(7533)
- 2006(6696)
- 2005(6273)
- 学科
- 济(39448)
- 经济(39418)
- 中国(20093)
- 教育(20087)
- 管理(19381)
- 方法(18119)
- 业(17301)
- 数学(16698)
- 数学方法(16567)
- 企(11873)
- 企业(11873)
- 农(10418)
- 贸(10175)
- 贸易(10170)
- 易(10018)
- 学(9877)
- 理论(8488)
- 发(7796)
- 财(7077)
- 业经(6747)
- 农业(6660)
- 教学(6622)
- 发展(6543)
- 展(6418)
- 制(6350)
- 关系(6263)
- 环境(5984)
- 技术(5817)
- 出(5796)
- 银(5755)
- 机构
- 大学(154003)
- 学院(145551)
- 济(63238)
- 经济(62178)
- 研究(60896)
- 管理(46489)
- 理学(40341)
- 中国(39890)
- 理学院(39710)
- 管理学(39017)
- 管理学院(38714)
- 京(34832)
- 科学(33846)
- 所(30288)
- 范(30109)
- 师范(29956)
- 教育(29757)
- 研究所(28001)
- 财(25781)
- 师范大学(25244)
- 中心(24631)
- 北京(23422)
- 农(22249)
- 经济学(21612)
- 财经(21268)
- 院(21255)
- 江(20621)
- 经(19859)
- 经济学院(19484)
- 业大(18956)
- 基金
- 项目(94903)
- 科学(77148)
- 研究(75921)
- 基金(68930)
- 家(60316)
- 国家(59748)
- 科学基金(49580)
- 社会(48785)
- 社会科(46068)
- 社会科学(46058)
- 教育(43189)
- 基金项目(34883)
- 省(33974)
- 划(32470)
- 编号(30725)
- 自然(28814)
- 自然科(28196)
- 自然科学(28188)
- 资助(28182)
- 成果(28066)
- 自然科学基金(27766)
- 部(24995)
- 课题(24916)
- 重点(23422)
- 教育部(22399)
- 发(21838)
- 中国(21690)
- 国家社会(20755)
- 年(20391)
- 性(20081)
共检索到2283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宇文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楚廷
作者对目前大学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诸种关系和问题 ,如创新、文化素质教育、转变教育观念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教育过程、教育方法的问题等等 ,进行了反思 ,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涂乃登 王火生
二十世纪的中国教育改革——世纪末的回顾与沉思涂乃登王火生中国的学校教育在夏代就已经出现了。在此后三千多年的文明演进过程中,中国教育发展出了一套独立于世界的独特体系:独特的学校体制、独特的教育行政机构、独特的考选制度,甚至独特的儒学化的教育内容……为...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章夫
一位经济学家曾以深邃的目光指出:“从一个国家广告业的兴衰程度,可以窥见其经济发展,社会文明程度。”广告——企业的“介绍信”,产品的“敲门砖”作为信息传播的使者,作为一种促销的催化剂,广告在信息社会的今天,已越来越成为商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鹏 庞学光
面对浮躁的美国教育环境,沉思教育学基于佛道之"正念"和"冥想"的哲学理念,强调将"有意识性"、"此时此刻性"、"非判断性"和"聚焦性"目标应用于教育实践,进而在教学中实现"深度学习"、关照"整个人"和媾连"生活"。沉思教育学的理论与实践,对于当代中国教育也有一定的启迪意义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
沉思教育学 正念 冥想 教学关照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余明锋
哲学沉思在今天是否仍有一种实践品格?技术时代的沉思和实践又都意味着什么?这在今天变得晦暗不清,我们亦随之落入技术时代的惶恐。我们如何还能找到思想坐标?如何还能有效地展开一种深入现实的思想?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回顾笛卡尔在现代开端处对沉思的实践性改造,回顾笛卡尔的“实践哲学”如何从根本上改造了沉思和实践概念。
关键词:
笛卡尔 知识规划 《谈谈方法》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何伟光
由于人们忽略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整体性和复杂性,分别沿着人工智能或者教育的逻辑进路对其进行浅层式本质批判,导致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本质问题悬而未决。从技术视角和教育视角出发对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本质进行解读均存在局限,应从文化视角出发对这两种视角进行突破和整合。从文化符号系统、文化关系生态和文化创造活动的维度看,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可视为具有解放人类属性的特殊形态文化存在。教育和人工智能所蕴含的解放本质为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解放本质进一步揭示提供线索。立足文化视角对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多维本质进行具体阐释,可发现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是通过人机协同解放师生生命的活动、利用人机合智解放教育的实践以及助推智能时代人类解放的人机共生新型教育形态,确证了解放作为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深层次本质。要实现其解放本质,应理性对待相关异化问题并通过行动扬弃异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建华
就教育本身而言,持续存在是永恒的法则,公平或不公平并不重要;现代社会教育公平之所以重要,主要源于我们对公平本身作为一种价值的想象,而非教育的本性使然。当前基于工业文明和民族国家的现实需要,教育公平仍是一种值得追求的价值目标,但事实上,现实中并不存在完全符合公平理论或公平理念的教育实践。作为一种"想象的秩序",公平有其合理性亦有局限性,教育公平的政策选择要警惕"平等主义"的误区;在追求教育公平的同时,也要为其他价值选择留有合理空间,以确保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关键词:
教育公平 好的教育 教育本身 不合时宜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效奇
生活资料是物质资料两大组成部分之一。人类社会对生活资料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以及社会成员之间为此而结成的关系,构成了生活资料所有制。它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一样,属于社会生产关系范畴。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已经有过两种生活资料所有制形式。首先是在原始社会产生的生活资料群体所有制形式。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极端低下,人们为了生存和繁衍,实行的是生产资料原始公有制。出于同样的目的,人们猎取的生活资料也是属于群体所有,分配给每个成员。在当时的条件下,通过这种方式所获得的生活资料,人们只拥有其使用权,而不具有所有权,因此,也就不具有私人占有的性质。其次是生活资料私有制形式。随着生产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纪德奎
教学世界自身的演变发展历程决定了教学世界不能简单地回归生活世界,而是在生活世界的基础上超越生活世界。因此,作为教学世界核心的课堂既要传承知识,更要激扬生命,即由知识课堂走向生命课堂。与此相适应,当前教学论研究范式不能迷恋书斋文献,而是要热衷于课堂实践,即研究范式从"文本式"向"田野式"转向;教学理论来源不要仅停留在思辨演绎层面,而是要实践生成,即从理论教学论到实践教学论;研究取向不应只追求宏大理论,而是要关注教学生活,即研究取向由"科学泛化"趋向"泛学科化"。
关键词:
教学论 教学理论 研究范式 研究取向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田
前言从某种角度看来,近现代的历史,也是工业和城市圈不断扩张的历史。这种历史至今没有结束。伴随着工业和城市圈的扩大,一片片田野从人们视野中消失,一群群农业人口进入楼宇堂皇的城市。新的文明几百年历史证明,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无疑是社会的巨大进步,同时又是社会的艰难蜕变过程。核心的问题是如何“解放农民”。假如说资本主义起家是用剥夺农民土地的方式“解放农民”的(实际上又是在为资本创造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供给),那么,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又应该如何来“解放农民”呢?半个世纪以来,无论计划经济一统天下的时代还是市场经济制度兴起的时代,一直存在着一种以剥夺农民土地、牺牲农民合法权益为代价...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付志宇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如将分税这一"礼制"置于中国数千年历史长河中,从形式要件看最早可上溯到三代,《周礼》中的九赋九贡之礼明确了周王室与诸侯国之间的贡纳机制,可视为中央与地方收入分配之雏形。中唐时期因藩镇割据形成的"留州、送使、上贡"体制则被《剑桥中国隋唐史》的作者认为是一种原始的分税制。而真正意义的分税制乃是在晚清预备立宪时滥觞,北洋政府成立之初立法,国民政府奠都南京后定型,前后长达半个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韩延明
“学术自由”根源于“思想自由”,是一种古老而富有生命力的大学理念,即进行科学研究、探索真理和教与学的自由,这是繁荣学术、发展科学、探求真理的基本条件。学术自由是一个相对的有限度的概念,大学永远都不可能摆脱政府对它的直接或间接的监督与控制,学术自由只能是保持自由基本精神的、有一定限度和制约的、相对的自由;大学在倡导和实施学术自由时,应不断更新学术观念,树立现代学术的目的观、发展观、评价观和新旧学术观念的批判继承观,主动地为社会承担更多的义务和责任,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价值,并以理性思维和批判精神审视社会。
关键词:
大学 文化 学术 学术自由 大学自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