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26)
2023(4893)
2022(4184)
2021(3863)
2020(3245)
2019(7381)
2018(7529)
2017(14001)
2016(7882)
2015(9130)
2014(9424)
2013(9157)
2012(8789)
2011(8136)
2010(8229)
2009(7605)
2008(7408)
2007(6610)
2006(5807)
2005(5515)
作者
(24039)
(19789)
(19570)
(18928)
(12702)
(9522)
(9150)
(7644)
(7600)
(7197)
(6793)
(6775)
(6582)
(6500)
(6492)
(6186)
(6033)
(5802)
(5692)
(5576)
(5211)
(4844)
(4776)
(4732)
(4573)
(4488)
(4371)
(4356)
(4117)
(4067)
学科
(30385)
经济(30339)
管理(17722)
(14962)
(12010)
企业(12010)
方法(11716)
数学(9669)
数学方法(9555)
中国(9255)
(8649)
贸易(8644)
(8441)
(8095)
(8035)
金融(8028)
(7724)
(7441)
地方(7164)
(7015)
银行(6993)
理论(6976)
(6825)
(6669)
(6522)
业经(6114)
教育(4879)
(4732)
(4589)
农业(4505)
机构
大学(110276)
学院(109428)
(45995)
研究(45985)
经济(44893)
中国(37002)
管理(35961)
理学(29236)
理学院(28840)
管理学(28300)
管理学院(28093)
科学(26523)
(25094)
(24731)
研究所(22247)
(22215)
(20731)
中心(20579)
(17975)
(16726)
财经(16597)
农业(16318)
北京(16287)
业大(15650)
(15204)
(15082)
师范(14993)
(14525)
经济学(14022)
技术(13246)
基金
项目(67613)
科学(51474)
研究(50024)
基金(47150)
(42061)
国家(41751)
科学基金(33791)
社会(29845)
社会科(28248)
社会科学(28243)
(25854)
基金项目(23844)
教育(23385)
(22747)
自然(21083)
编号(20621)
自然科(20605)
自然科学(20594)
资助(20472)
自然科学基金(20211)
成果(18618)
重点(15899)
课题(15847)
(15070)
(14703)
(13754)
(13309)
创新(12961)
科研(12627)
教育部(12597)
期刊
(54906)
经济(54906)
研究(38346)
中国(27944)
学报(19501)
(18933)
(17948)
金融(17948)
(16791)
科学(16231)
教育(16180)
管理(15222)
大学(14299)
学学(13249)
农业(12487)
国际(10431)
技术(9831)
经济研究(9461)
(8866)
财经(8407)
业经(7629)
(7390)
问题(7219)
(7175)
世界(6973)
图书(5678)
(5600)
论坛(5600)
理论(5555)
(5340)
共检索到1894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史自力  
1973年3月固定汇率制彻底崩溃,国际货币体系向管理浮动汇率制转移,由于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世界金融市场几乎连成一片。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宋文兵  
世界经济与升息风 当历史的车轮驶进20世纪最后一个年代,在经历了1998年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以及新兴市场的经济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出现了柳暗花明的好转趋势。美国经济不但没有因泡沫经济崩溃而陷入萧条,反而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欧元顺利启动,巴西的金融危机很快得到控制,俄罗斯不但未再次爆发金融危机,而且出现了少有的增长态势;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吴磊  
80年代以来,国际石油价格频繁波动,两次油价暴涨导致了国际石油市场的结构性变化,这些变化因素反过来影响着油价的发展。进入90年代以来,国际油价走势不仅将继续受到80年代市场基本变化因素的影响,而且将受到新的发展因素的影响,诸如环境问题,国际石油工业重新组合,地区性能源和石油市场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高海红  
当前全球经济多重风险并存,尤其是地缘政治紧张程度的加剧极大影响了各国经济和金融关系。在这样一个高度不确定的时期,国际货币体系也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美元仍然是主导货币,在动荡时期仍是全球安全资产的栖息地。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皮埃尔-奥利维尔·古林查斯警告说,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敏  
现存的国际货币体系建立在信用货币制度之上,浮动汇率制能较好地反映一国经济盛衰和国际资本的流动,但是多元化的国际储备货币不能代表各国经济利益,甚至可能加剧风险与经济的失衡。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建立区域性的货币同盟,形成多极化的势均力敌的国际储备货币更有利于国际间的公平竞争与合作,有利于贸易的自由和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从而促进全球经济的均衡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庶雨  
一、展望世纪之交,世界两大基本格局——一超多强的实力结构和世界经济发展以北美、西欧、东亚三大地区为中心——在不发生总体性根本变化的情况下,将发生局部的不利于一超的变化。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徐莉芳  
面向21世纪,日本迈出了日元国际化的步伐。但由于日本独特的贸易结构、出口商的贸易计价行为、日本债券市场规模相对较小、日元为主导的银行承兑市场不够成熟等因素,导致日元无论在全球贸易还是在日本对外贸易中的计价比率上都无法与美元抗衡。因此,日元在全球贸易甚至亚洲贸易中仍将只能得到有限使用,21世纪日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还不可能发挥主导作用而只能处辅助地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丁宁宁  
本文基于世纪之交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 2 0 0 0年中国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和热点问题 ,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并就若干重要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凌云  
20世纪是人类经济思想获得长足发展的一个世纪。凯恩斯主义革命促进了宏观经济理论的创立,经济学的数学化促进了微观经济的精致化。当今的经济学界学派众多,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经济学挟自身迅猛发展之威,广泛深入社会、政治分析诸领域,“经济学帝国主义”现象令人瞩目。 伴随世纪之交的来临,人类社会经济生活即将跨入-个新的纪元,社会经济生活正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荣喜  
自1987年2月,欧佩克第80届部长会议决定恢复每桶油价18美元的固定价格体系后(1990年又提高到每桶21美元),石油市场价格仍然动荡不定,以最近3年的油价为例,欧佩克7种原油一揽子平均每桶价格,1989年年均为17.31美元,1990年年均为22.26美元,1991年年均为18.65美元。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前后那段时间,油价波动的最大幅制每桶竟达20美元以上。由于种种经济和非经济因素的综合作用,估计油价的不稳定状况还会持续一个时期。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威廉·R.怀特  
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缺乏使经常账户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还会形成资本从大国向小国大规模溢出的效应,是全球经济不平衡的根源。若不消除,全球经济失衡在未来可能引发经济危机。债权国和债务国都应该对此有充分的认识,采取共同行动完善国际货币体系,降低全球经济失衡的风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何剑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深入发展 ,目前处于“无制度”状态的国际货币体系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欧盟在一体化进程中率先提出建立经济货币同盟的目标 ,经过 30年的努力实现了这一目标 ,欧元正式启动 ,形成欧元区。欧元区、欧盟和中东欧地区将形成以欧元为中心的地区货币体系。美洲一些国家提出了美元化主张 ,考虑到美国的经济实力和美元的特殊历史地位 ,以及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整个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发展 ,以美元为中心的美元化地区货币体系将成为现实。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 ,各国政府和学术界都在积极探索建立亚洲地区金融货币合作机制问题。日本政府首先提出的建立“亚洲货币基金”的构想 ,2 0 0 0年初...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松  
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暴露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和严重不公,也突显出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重构国际货币体系无疑是一个复杂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世界人民尤其是主要发展中大国付出长期艰辛的努力和抗争。因此,站在现实和客观的角度,重建国际货币体系只能采取迂回的路子,即先通过人民币的国际化再逐步实现美元、人民币和欧元三足鼎立的多元本位国际货币体系,才能实现公正合理的超主权国际货币体系的三步走战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兰  
本文从国际货币契约视角探讨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发展。文章认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最根本属性在于无约束的纯信用本位货币特质,当前全球经济失衡问题正是在这种信用货币本位下的储备国道德风险作用的集中表现。本文对关于国际货币地位形成的"抵押资产契约"说进行评析,并认为未来国际货币体系将通过货币竞争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来克服无约束的信用本位的弊端。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熊爱宗  黄梅波  
当前,国际货币无约束的供给已经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与世界经济不稳定的重要来源,因此,如何约束现行体系下国际货币的供给行为便成为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重要议题。本文考察了多元化国际货币结构对国际货币供给行为的约束机制,认为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将有利于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性的提高,但是这依赖于国际货币地位的对称性。结合欧元发行之后的情形,本文认为欧元相比美元实力仍有差距,同时二者还没有展开实质意义上的竞争,这使得多元化国际货币结构对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效应的发挥受到制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