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18)
2023(6321)
2022(5274)
2021(5180)
2020(4337)
2019(10151)
2018(10448)
2017(18941)
2016(11252)
2015(12978)
2014(13174)
2013(12576)
2012(12032)
2011(11059)
2010(11807)
2009(10820)
2008(10774)
2007(10360)
2006(9613)
2005(8706)
作者
(29397)
(23970)
(23760)
(23066)
(15175)
(11244)
(11202)
(9258)
(9082)
(9006)
(7987)
(7936)
(7702)
(7622)
(7576)
(7292)
(7081)
(7039)
(7014)
(6949)
(6356)
(5982)
(5947)
(5705)
(5609)
(5516)
(5488)
(5443)
(4901)
(4717)
学科
(36461)
经济(36420)
管理(22712)
教育(20749)
中国(20223)
(18341)
(12870)
企业(12870)
方法(12544)
(11751)
数学(10886)
数学方法(10708)
理论(9754)
(9134)
(8914)
(8442)
(8038)
贸易(8029)
(7976)
银行(7969)
教学(7919)
(7875)
(7768)
地方(7576)
(7519)
业经(7277)
(7137)
金融(7137)
农业(7063)
发展(6156)
机构
大学(153848)
学院(147989)
研究(56308)
(55331)
经济(53728)
管理(47092)
中国(39733)
理学(38244)
理学院(37674)
管理学(36886)
管理学院(36554)
(36195)
教育(31887)
(30705)
师范(30577)
科学(30138)
(29901)
(28095)
师范大学(25078)
北京(25033)
(25003)
研究所(24725)
中心(24160)
财经(21998)
(20442)
(20088)
技术(19993)
(19832)
职业(19018)
(18931)
基金
项目(81230)
研究(71555)
科学(63540)
基金(52724)
(43891)
国家(43341)
教育(41531)
社会(40764)
社会科(38094)
社会科学(38085)
科学基金(35004)
编号(33456)
(32384)
成果(32065)
(29465)
课题(27257)
基金项目(26342)
(23611)
资助(22046)
(20261)
项目编号(19855)
重点(19846)
(19596)
规划(19552)
(19194)
自然(18725)
自然科(18164)
自然科学(18156)
教育部(18024)
自然科学基金(17792)
期刊
(70381)
经济(70381)
研究(61699)
教育(55924)
中国(43956)
(21275)
管理(19454)
(18187)
技术(17973)
学报(17395)
科学(15897)
(15871)
金融(15871)
大学(15294)
职业(14389)
农业(12817)
学学(11847)
经济研究(11011)
财经(10964)
业经(10662)
图书(10482)
(9668)
论坛(9668)
(9573)
技术教育(9494)
职业技术(9494)
职业技术教育(9494)
(9346)
问题(9331)
国际(8894)
共检索到2609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丛斌  吴嘉琦  
本文通过分析世界高等教育卓越工程的实施情况与特征,分析比较世界高等教育卓越工程项目的建设背景、发展目标、战略举措、实施影响,总结了世界高等教育卓越工程的多维路径和共性规律,以期为我国"双一流"建设提供参考借鉴与发展启示。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潘黎  邢颖  
构建"卓越大学"是德国政府为了打造世界一流大学而提出的大学发展要求,经历了初步构想、实践探索和进阶调整三个发展时期。在初步构想时期,德国大学沿袭了侧重科学研究的主线发展思路,开始萌生"卓越大学"的建设构想;在实践探索时期,"卓越大学"的概念和框架开始孕育并逐步发展成型;在进阶调整时期,德国卓越大学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主题、以综合性为基本理念、以创新性为重要使命、以具有国际竞争力为根本目标,推进卓越战略实施。经过这三个时期的探索与努力,德国"卓越大学"建设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我国可借鉴其相关经验,重视高等教育全阶段各层次多类型人才培养、顺应融合发展大势走合作化发展道路、核准自身定位走富有国际视野的中国特色差异化发展之路、发挥文化传承职能来培育我国"大学核心价值观",使"双一流"建设不断走向"卓越"。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赵俊芳  
20世纪末期以来,基于科技兴国和学术立国的基本国策,中日两国先后推出一系列推进高等教育发展的"卓越工程"。本文在分析两国"卓越工程"的出台背景、战略初衷、实施过程的基础上,就两国"卓越工程"的实施主体、资助对象、资助方式等进行比较,指出两国"卓越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重效率轻公平、重应用轻基础、重研究轻教学、重发表轻转化等制约"卓越工程"良性发展的障碍因素,并在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以提高"卓越工程"的建设质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凌  
英国高等教育从相对落后到世界领先经历了长期的改革,形成了一个政府主导、多元合作、市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世界一流大学和优势学科专业为目标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这一历程为我国"双一流"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爱娟  
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世界大学排名、QS世界大学排名、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上海软科世界大学(ARWU)学术排名是国际公认的四大世界大学排行。强化高水平科研成果、重视教师水平、凸显办学国际化程度、偏重自然科学是四大世界大学排行指标体系的相似之处。四大世界大学排行对我国"双一流"建设的启示包括提升科研水平,产出高质量科研成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办学国际化水平,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凤娟  
构建世界一流学科的目标旨在能够形成为国家战略服务的大科学、大成果研究模式,放眼全球,美国国家实验室在二战后迅速发展,成就了一批世界一流学科,其管理经验值得借鉴。美国国家实验室管理经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采用绩效合同管理方式,明确政府与科研组织之间的关系以及双方的权力与义务;二是政府通过多元主体参与、以事实与数据为基础的评估对科研组织的科学研究情况进行监管;三是建立灵活的人才管理与激励机制,构建多类型、多层次的人才结构,集聚世界一流学者。这些经验为我国解决建设世界一流学科过程中存在的重复建设、政府与科研组织之间权责不清、内部运营效率低下等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承波  
在"双一流"建设中,世界一流大学排行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分析世界一流大学排行评估存在的方法论缺陷,需要确立大学学术品质是世界一流大学评估排行的共同基石,回归世界一流大学排行学术品质导向。这对于我国"双一流"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大学的一些外在可操作性测量指标达到世界前列,较易实现,但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品质,则是大学的长期追求。学术品质评估导向有助于大学在推进学校整体或学科建设中清楚地看到自身的质量进展和在世界一流大学方阵中的位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金春  
为使我国有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我国政府和大学正在向着这一目标进发,制定了许多政策,采取了许多行动。笔者试图就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一高等教育政策进行评价。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战军  蓝文婷  布莱恩·麦考尔  
分析近十年来美国前50名一流高校经费收入模式后发现,美国一流高校经费收入来源与大学排名关联程度不同,收入来源之间互相弥补,共同支撑,形成有机的统一体。中美两国高校经费收入特征差异较大,我国应继续保持对"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资金投入,鼓励"双一流"建设高校多渠道筹资,激励社会资金投入。在多渠道筹资过程中,"双一流"建设高校需将发展定位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并重视问责。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崔艳丽  
德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心"卓越排名"是目前国际上比较有特色的学科排名。"卓越排名"采用事实指标和主观指标,从研究、应用、国际化和学生判断等方面对不同类型高等教育机构中的各学科进行多维评价。它的多样化卓越理念、高中低分组方法、以学科为基础等特征对我国大学学科评价和建设富有启发意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高飞  
专业性高等教育重视知识的应用与转化,关注行业诉求与现实需要,致力于培养具有特定专业背景的高级专门人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过程中发挥着生力军的作用。近年来,欧洲在该方面的表现日益引人注目,其形成了多元化的供给方式,覆盖到高等教育的各个层次,体现出较高的质量水平,并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声望的知名院校。欧洲高等教育机构协会又联合多家学会和高校,共同开发了卓越的专业性高等教育质量框架。该框架重点关注政策与战略、教育与学习以及研究开发与创新三大领域,力图通过界定需求、顾问专访以及后续追踪等步骤引导高校不断提升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顾建民  韩双淼  
教育学科建设具有双重属性,打造世界一流教育学科既是教育学科自身发展、追求卓越的需要,也是更好服务于我国学科建设和大学发展的需要。从国际经验看,世界一流高校基于不同的办学传统、社会文化和现实需求形成了多样化的学科建设模式,[1]不同的学科建设模式内隐着异中有同的学科建设特征。厘清世界一流教育学科的建设特征,有助于我国一流教育学科建设靶向发力,完善学科建制,提升学科水平。一、世界一流教育学科建设的主要特征学科建设通常涉及五个核心问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施晓光  
一是为什么要建设一流学科。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学科建设担负着基础性作用。学科的价值,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二是怎么去理解一流学科。第一个因素是声誉,表现在学科、高被引率产出、校友发展、用户对毕业生的反馈和评价等。第二个因素是身份的合法性。这个身份不仅仅是荣誉,也含有其背后的资源。身份的合法性包括官方认可和行业认证。这对建设一流学科非常重要。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郑南宁在日前举行的"一流大学建设系列研讨会"上表示(新华网10月10日报道),一流大学要为出色的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和教学,注重学生独立思考和价值观的培养,否则会"误人子弟"。教育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它要承载大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万秀兰  李佳宇  
非洲高等教育卓越中心建设呈现出组织上的国际性、区域性和竞争性,管理上的主体多样性和过程规范性,目标导向上的发展性、应用性和公平性等特征。这些建设提升了各非洲高教卓越中心的关键能力,带动了非洲的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有助于非洲树立赶超其他地区的信心和增强非洲大学的治理能力。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参与非洲高教卓越中心建设的机构很少且影响力有限。为此,我国应加强对非教育合作团队的培育,近期在参与高教卓越中心建设上要强调与世界银行合作,依托我国的优势和特色,结合非洲教育需求,开展科研、教学、学术方面的合作项目,谋求在合作中提升我国高教的自我能力并发挥中国的独特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