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15)
2023(11069)
2022(9329)
2021(8717)
2020(7087)
2019(15988)
2018(16072)
2017(30540)
2016(17148)
2015(19687)
2014(19858)
2013(19519)
2012(18653)
2011(17252)
2010(17833)
2009(16947)
2008(16747)
2007(15330)
2006(14139)
2005(13416)
作者
(49407)
(40960)
(40811)
(39077)
(26157)
(19383)
(18811)
(15763)
(15563)
(14963)
(14076)
(13684)
(13362)
(13224)
(12909)
(12600)
(12093)
(12063)
(11910)
(11807)
(10798)
(10064)
(9918)
(9531)
(9401)
(9369)
(9325)
(9244)
(8318)
(8027)
学科
(73258)
经济(73138)
管理(49158)
(45310)
(34997)
企业(34997)
中国(27139)
方法(23257)
(21542)
(20280)
数学(20005)
地方(19848)
数学方法(19833)
(19290)
业经(17675)
(16039)
银行(16019)
(15551)
(15097)
金融(15095)
农业(14114)
(13823)
贸易(13805)
(13380)
(13349)
(12554)
环境(12220)
(12041)
教育(11542)
技术(11130)
机构
大学(251569)
学院(247576)
(105416)
经济(102992)
研究(90682)
管理(88191)
理学(73370)
理学院(72448)
管理学(71192)
中国(70964)
管理学院(70718)
(55426)
(54727)
科学(50918)
(46177)
财经(41115)
研究所(40685)
中心(40374)
(40339)
(38116)
(36952)
北京(36653)
(36191)
师范(35913)
(32839)
经济学(32666)
(32098)
业大(31531)
财经大学(30104)
农业(29286)
基金
项目(147868)
科学(116141)
研究(115824)
基金(103898)
(88256)
国家(87429)
科学基金(73927)
社会(73327)
社会科(69397)
社会科学(69384)
(58421)
教育(54423)
基金项目(53561)
(49281)
编号(48277)
自然(43199)
成果(42927)
资助(42829)
自然科(42062)
自然科学(42053)
自然科学基金(41257)
(37185)
课题(35797)
(33792)
重点(33762)
(32553)
(30911)
发展(30651)
(30386)
(30134)
期刊
(130928)
经济(130928)
研究(88892)
中国(61679)
(41432)
教育(40469)
(37442)
管理(36199)
学报(33275)
科学(31635)
(30665)
金融(30665)
大学(27395)
农业(25556)
学学(24060)
业经(21957)
技术(21227)
财经(20898)
经济研究(20893)
(18002)
问题(17608)
(14801)
国际(13312)
(13094)
图书(12953)
世界(12843)
理论(12254)
技术经济(11755)
商业(11734)
(11628)
共检索到4139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管西亮  
对大学进行评估认证,主要是对大学办学水平,包括教育质量和办学方向进行综合评价。世界高水平大学的评估机制对我国大学发展战略的启示是:以评估认证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以专项拨款评价制度提升大学的科研实力,以学科评估培育优势学科和优化学术队伍,以绩效评估激励大学之间的公平竞争和促进特色办学,以社会评估促进政府管理职能转变,并鼓励高校多元化筹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兴凯  左小娟  
英国大学科研评估是全球科研评估的典范。2014年实施的科研卓越框架(REF)评估体系中新增了科研影响力评估模块,更多地关注研究质量以及科研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科研影响力评估是英国科研评估制度改革的重要突破点,也是英国谋求大学科研创新和卓越性的重要体现。英国大学科研影响力评估的评估方法、评估标准以及评估过程表现出很多创新特征:谋求跨学科和协同创新的评估单元分类设计;基于"案例+模板"的同行评议方式;基于"深度"和"重要性"融合的评估标准;评估与审核相结合的严密评估过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牛春明  
文章通过研究国外大学的治理发展,对比我国大学的治理现实,提出以下观点:一是大学治理结构的演变是社会发展变迁的一种必然,其发展与社会需求息息相关;二是大学治理结构的变化发展应该服务于人才培养、教师发展和大学功能发挥;三是大学治理结构是否合理,要看它是否能够发挥学术权力最大效应及知识创造的能力和水平。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新培  赵文华  
对世界著名研究型大学和高水平智库的研究发现,两者职能逐渐融合,组织边界越来越模糊,存在组织协同发展的特质。基础支撑包括创新性知识生产、政治经济利益驱动、地理位置趋同集群和资源互补的现实考虑。形式体现为大学设立智库、智库成立研究生院、智库发展新大学、研究型大学与高水平智库合作共建研究机构等。这为推动研究型大学与高水平智库组织协同发展带来了组织价值理念、管理和评价制度方面的思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范朝霞  
随着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融合边界的拓展,大学在线教育已逐渐成为高校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在线教育作为信息教育发展的主要模式,通过构建新型服务平台促进了师生及教学资源的紧密联结,并克服了教育发展的时空局限性。由于信息化技术及网络普及程度的优势,美国高校在线教育已成为引领全球教育发展的主要构成。因此,探析美国大学在线教育发展的环境属性,将对我国高等教育在线模式提供一定的启示及借鉴。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济良  王振存  
美国大学教师发展经历了学者时期、教学者时期、开发者时期、学习者时期、网络时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国的大学教师发展应强化自主化、合作化、专业化、终身化、国际化发展理念;尽快建立教师发展中心,推动教师队伍自主创新、科学发展;重视制度环境、心理环境和学术共同体建设,创设教师发展的良好环境;制定多种形式的发展计划,促进不同阶段教师的专业成长;改革教师评价和晋升机制,关注青年教师的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立  
美国大学教师发展理念经历了精英意识下的自我发展、心理学革命下的组织发展、多元学术观下的全面发展的演变。理念的演变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美国大学教师发展理念演变的历史进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大学教师发展政策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严玉萍  
学科是大学发展的核心。随着科学的发展,学科在不断调整。新学科不断产生,也总有学科在消亡。美国作为教育强国,其学科发展相对成熟,符合学科的合理生态。美国35年来学科的流变及学科建设的经验为我国的学科建设提供了借鉴。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屈林岩  王向红  
美国大学学习指导经历了从混沌时期、专职化时期和专业化时期,再到纵深发展时期的发展过程。它已成为美国大学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种重要机制和途径。研究美国大学学习指导的发展历程与未来发展趋势,可为我国加强大学学习指导、促进学习和教学创新提供有益的启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苏洋  赵文华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海外分校在世界各地建立。世界一流大学由于其优质的教育资源、良好的国际声誉,受到教育输入国的青睐。本文选取世界前100所大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建立海外分校的目的、价值取向、办学特征,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有益的启发和借鉴。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军伟  
美国是当前世界高等教育的中心,其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经验对其他国家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梳理美国一流大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提炼出"持续得到联邦政府的经费资助""积极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不懈坚持教育国际化"三大发展经验,并结合我国高校发展中的问题对我国"双一流"建设提出"优化经费资助模式""调整大学评价机制"和"改进教育国际化策略"的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艳萍  
本文在详细分析美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机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不足,借鉴其优势,为缓解我国大学生就业提出相关措施。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战军  雷琨  于妍  
韩国大学评价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第三方评价成为主体,推动韩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升大学的国际竞争力。韩国大学评估满足大学发展需求,评估类型多样化;适应大学发展变化,评估指标和权重动态化;提高评估可信度,评估数据来源多元化。我国"双一流"建设应实现分类评价,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突出服务贡献,创建开放的评价维度;实施常态评价,建立信息化的动态监测平台。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栋   薛澜   梁正   陈凯华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对国家安全与发展起关键性影响的科技力量。发达国家高水平大学与政府合作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和运行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研究型大学有建设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良好基础,目前也存在制约发挥高价值战略作用的约束与障碍。本文研究世界范围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建设经验与高水平大学发挥作用的历程,比较我国高水平大学与各类型战略科技力量发挥战略性作用的经验方式,归纳大学在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承担的重要功能与角色,剖析面临的困境与问题,指出我国大学强化发挥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参与建设高效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的方向与路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嘉毅  陈建海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把一批高水平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建成创新性大学,是经济社会转型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创新性大学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使命,以知识创新为基本内核,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解决原始创新稀缺问题、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具有突出的功能性优势。主动革新办学理念和发展模式,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转变学术研究范式,加强跨界协同创新,大力培育创新文化,是加快创新性大学建设的路径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