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74)
- 2023(4464)
- 2022(3712)
- 2021(3802)
- 2020(3132)
- 2019(7163)
- 2018(6918)
- 2017(13160)
- 2016(7479)
- 2015(8660)
- 2014(8937)
- 2013(8952)
- 2012(8431)
- 2011(7448)
- 2010(7727)
- 2009(7450)
- 2008(8019)
- 2007(7406)
- 2006(6708)
- 2005(6172)
- 学科
- 济(26585)
- 经济(26542)
- 管理(23107)
- 财(22060)
- 业(19683)
- 企(17419)
- 企业(17419)
- 银(16522)
- 银行(16377)
- 制(15945)
- 行(15084)
- 财政(12221)
- 方法(11755)
- 度(11544)
- 制度(11538)
- 政(9791)
- 中国(9719)
- 业务(9599)
- 融(9574)
- 金融(9573)
- 数学(9438)
- 务(9282)
- 财务(9263)
- 财务管理(9220)
- 数学方法(9208)
- 企业财务(8821)
- 银行制(8168)
- 体(7300)
- 学(7132)
- 理论(6534)
- 机构
- 大学(108427)
- 学院(104570)
- 济(40960)
- 经济(39851)
- 中国(37025)
- 研究(36768)
- 管理(35539)
- 财(32353)
- 理学(28463)
- 理学院(28095)
- 管理学(27553)
- 管理学院(27343)
- 京(24016)
- 科学(21443)
- 财经(20918)
- 所(19768)
- 银(19661)
- 银行(18856)
- 经(18696)
- 江(17976)
- 行(17512)
- 中心(17455)
- 研究所(17174)
- 农(16542)
- 北京(15799)
- 财经大学(15112)
- 范(14938)
- 师范(14847)
- 州(14644)
- 经济学(13562)
- 基金
- 项目(56770)
- 科学(43511)
- 研究(43268)
- 基金(40550)
- 家(34394)
- 国家(34076)
- 科学基金(28495)
- 社会(26483)
- 社会科(25109)
- 社会科学(25097)
- 省(20678)
- 教育(20463)
- 基金项目(19936)
- 资助(18233)
- 划(18017)
- 编号(17772)
- 成果(17653)
- 自然(17078)
- 自然科(16650)
- 自然科学(16647)
- 自然科学基金(16318)
- 部(13346)
- 重点(12919)
- 课题(12820)
- 性(12610)
- 项目编号(11674)
- 教育部(11571)
- 发(11119)
- 国家社会(11019)
- 创(10954)
共检索到1902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文婧
研究目的:考察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报告财产登记指标的方法论发展脉络,研究对于中国不动产登记的启示意义,助益当前不动产登记立法进程。研究方法:比较分析和解释方法相结合。研究结果:世界银行财产登记指标评价的方法论体系变迁进路,可以清晰划分为4个阶段:财产登记指标的萌芽新生阶段、效率至上的单一价值导向阶段、兼顾质量的双重衡量标准阶段、延伸平等的多元评价体系阶段,不同阶段评价内容对于中国不动产登记的理论和实务、程序设计以及实体权利方面启示意义显著。研究结论:方法论进路变迁是世行价值权衡的结果,处理其中价值内容复杂化、价值目标多元化的内在冲突,应避免价值泛化,把握登记核心价值,在确保登记安全的前提下提升效率,营造友好营商环境。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胜涛 张开华
本文介绍了世界银行碳基金成立的背景,对世界银行已经进入运作的碳基金进行了结构、投资项目和投资区域的分析。同时对世界银行为了应对京都议定书到期而成立的新基金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我国碳基金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世界银行 碳基金 结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帷韬
营商环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综合竞争力提高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促进市场体制机制完善、提升城市能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世界银行开展的营商环境评估项目考察并真实反映经济体商业环境的各个重要影响因素,对于国家或地区深化改革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2023年5月,世界银行开启新的营商环境评估,新评估体系——Business Ready的底层逻辑及评估标准、评估维度、评估主题、数据来源、评估方法等与此前的Doing Business评估体系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需及时跟进营商环境评估体系变化,厘清新评估体系的底层逻辑,深入把握新的评估标准、评估内容和评估要点,积极对标Business Ready评估体系的设置思路和构成要点,坚持监管框架、公共服务和实施效率三位一体整体改进,不断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在关注数字技术应用、可持续发展、女性参与的同时,重视构建公平竞争的制度、规则和机制,不断提高政策落地效应,以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满意度为导向,增强市场主体获得感。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徐佳君
基于世界银行援助在华扶贫领域制度变迁的实证分析,文章发现世界银行和中国政府的合作大致经过了"长期对峙—短期冲突—短期协作—长效合作"的历程。通过对比不同的援助关系对制度变迁的影响,文章发现:长期对峙和短期冲突的援助关系不利于制度变迁的发生;相比于短期协作援助关系,长效合作的援助关系更有助于制度的本土化创新。有效的制度变迁不是一个制度移植的过程,而是一个制度本土化的创新过程。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龙云
由于缺乏与《信托法》规定的信托财产登记制度配套的辅助性法规 ,使得目前我国信托登记面临种种障碍 ,信托业务无法规范开展。本文通过对其他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信托财产登记制度的研究 ,对完善我国的信托财产登记制度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信托财产登记制度 完善 障碍 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吴琼
世界银行在生态扶贫领域通过科学而全面的项目设计,坚持将林业发展、能力建设以及科技支撑等作为生态扶贫项目的重要部分,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文章通过对世行官方报告、项目评估资料和世行咨询专家提供的观点等资料的梳理总结,介绍了世行先进的林业生态扶贫经验,以期为国内探索生态扶贫新机制、拓展生态扶贫视野和格局、加快脱贫攻坚步伐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世界银行 林业 生态扶贫 经验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孙慧 石烨
项目后评价成果的反馈是后评价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后评价成果能够以经验总结或教训借鉴的形式反馈给项目各参与方,从而提高项目决策能力、设计水平、项目管理水平和运营水平。本文对世界银行的后评价反馈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我国后评价工作的现状,提出建立我国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成果的汇总机制、扩散机制和使用机制三种机制的建议,并结合三种机制设计了我国政府投资项目的后评价反馈系统。
关键词:
后评价 反馈系统 世界银行 IEG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吴琼
世界银行在生态扶贫领域通过科学而全面的项目设计,坚持将林业发展、能力建设以及科技支撑等作为生态扶贫项目的重要部分,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文章通过对世行官方报告、项目评估资料和世行咨询专家提供的观点等资料的梳理总结,介绍了世行先进的林业生态扶贫经验,以期为国内探索生态扶贫新机制、拓展生态扶贫视野和格局、加快脱贫攻坚步伐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世界银行 林业 生态扶贫 经验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钟永红 李政
本文介绍了美国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管理的发展历程和不同规模商业银行筹资策略的选择,发现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结合自身特点在筹资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筹资渠道,如美国大型银行依靠股票溢价和留存收益补充权益资本,而中小银行主要依赖留存收益补充权益资本;大型银行主动性负债的占比要高于中小银行,中小银行对核心存款的依赖程度要高于大型银行等。通过与中国商业银行的对比分析,作者对中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和负债管理提出以下建议:增强造血性权益资本补充渠道;正确认识发行次级债券的资本补充功能;关注中小银行资金来源结构中的经营风险。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燕 张宏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恒
信托是从英美法系中移植到大陆法系中,由于各国文化和法律传统存在差异,对"信托"的描述和规定也有所不同,但都没有脱离信托财产独立性的基本理念。建立信托公示登记制度,既是信托财产独立性的必然要求,也是信托物权特性的必然体现。我国应考虑对有关信托公示登记的规定进行修正,以期既符合我国国情,又能与国际接轨。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伍辉模
在图书馆工作中,图书登记(财产登记)一直沿用统编流水号个别登录方法。这种登记方法简单,新书到馆后只需作财产验收即可进行登记,且一馆藏书多少(不考虑剔除),一般只翻到登记册查看最后一个号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任世丹
"先脱贫,再解决环境问题"抑或"先保护环境,再解决贫困问题"都是徒劳无功的假命题。如何搭建环境保护与扶贫之间的桥梁,关系到环境保护目的的真正实现,是民生法治观指导下环境法的发展方向。以消除世界贫困为终极目标的世界银行在扶贫实践的过程中意识到扶贫与环境保护的高度关联性以及环境政策及其实施对减缓贫困的积极作用,逐步将"环境保护"纳入其主流工作并实现了双赢。世界银行的环境政策为环境法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包括坚持"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开拓环境法的益贫功能以及设立重在"赋权"的制度体系等等,实现环保与扶贫之间的良性互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鄢德春
现有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倾向于完成低成本的大型项目减排,而较少关注东道国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通过国家层面的政策性碳基金介入我国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领域,调节和促进项目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贡献。本文在分析世界银行系列碳基金运作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借鉴其经验发展我国碳基金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碳基金 世界银行 政策性金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