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18)
- 2023(6698)
- 2022(5631)
- 2021(5221)
- 2020(4205)
- 2019(9444)
- 2018(8819)
- 2017(17406)
- 2016(8932)
- 2015(9882)
- 2014(9652)
- 2013(9138)
- 2012(8410)
- 2011(7090)
- 2010(6956)
- 2009(6561)
- 2008(6942)
- 2007(5999)
- 2006(5332)
- 2005(4808)
- 学科
- 业(31282)
- 济(30843)
- 经济(30794)
- 管理(29756)
- 企(28019)
- 企业(28019)
- 财(20521)
- 银(17038)
- 银行(16893)
- 行(15561)
- 制(14967)
- 方法(14047)
- 务(13125)
- 财务(13123)
- 财务管理(13088)
- 企业财务(12526)
- 数学(10430)
- 数学方法(10381)
- 融(10172)
- 金融(10172)
- 农(9784)
- 中国(9418)
- 度(9360)
- 制度(9359)
- 业务(9322)
- 业经(9052)
- 收入(8821)
- 银行制(7970)
- 家(6935)
- 农业(6819)
- 机构
- 大学(115995)
- 学院(114599)
- 济(50888)
- 经济(49948)
- 管理(46049)
- 理学(39091)
- 理学院(38749)
- 管理学(38428)
- 管理学院(38201)
- 中国(36726)
- 研究(36312)
- 财(30840)
- 京(23427)
- 财经(23377)
- 经(21469)
- 银(20411)
- 银行(19585)
- 中心(18571)
- 行(18213)
- 财经大学(17876)
- 江(17351)
- 科学(17326)
- 经济学(16918)
- 所(16439)
- 经济学院(15419)
- 农(15344)
- 融(14812)
- 北京(14699)
- 金融(14539)
- 研究所(14367)
- 基金
- 项目(74090)
- 科学(59844)
- 研究(58261)
- 基金(56526)
- 家(48592)
- 国家(47718)
- 科学基金(41789)
- 社会(40431)
- 社会科(38216)
- 社会科学(38202)
- 基金项目(29293)
- 省(26507)
- 教育(26040)
- 自然(24417)
- 自然科(23827)
- 自然科学(23822)
- 自然科学基金(23416)
- 编号(22809)
- 划(22396)
- 资助(22063)
- 成果(19479)
- 国家社会(17678)
- 部(17618)
- 制(16704)
- 性(16580)
- 重点(16332)
- 教育部(16199)
- 人文(15976)
- 创(15912)
- 项目编号(15007)
共检索到1865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叶玉 周太东
世界银行国际开发协会是美国等传统援助大国影响国际发展治理和推动国际责任分担的重要入口。世纪之交,世界银行在巴黎俱乐部支持下为“重债穷国”提供了最大规模减债,并由此确立在低收入国家债务可持续治理中的关键角色。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世界银行在发展中国家融资中的地位不断下降,但仍是低收入国家最大优惠债务来源,得以进一步强化其治理影响,也成为巴黎俱乐部推动新兴债权国加大分担债务处置责任的新平台。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世界银行将强化低收入国家债务透明度与可持续性监管列为优先议程,推动在G20框架下达成缓债倡议,但自身坚持“优先债权人地位”而不参与相关倡议,使新兴债权国与巴黎俱乐部在国际发展理念和责任标准等方面的矛盾分歧进一步激化。有必要从债务、融资与增长综合治理、援助责任与治理权力重构统筹、提升对低收入国家债务可持续性监管的灵活性与包容性等角度,推动世界银行在促进低收入国家主权债务治理中发挥更加公允和有效的作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康云菲
世界银行雄厚的资金与知识资本使其成为全球教育治理的重要主体,并对低收入国家朝相同的教育模式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来看,世界银行在这一过程中的治理手段包含:通过制定贷款规则、参与拟定项目方案、实施项目监测与评价,行使金融资本赋予世界银行的制度性权力;在低收入国家教育发展方向不明确的情况下,为其提供成功的教育系统模式标准,并铺设其制度借鉴道路;知识资本与“知识银行”角色将世界银行提出的关键目标与实施路径推广为低收入国家广泛认可的“共享观念”。这三种手段分别从发展规则、榜样目标与理念基础方面塑造了低收入国家教育发展所面临的制度环境,合力促成了低收入国家教育模式趋同的现象。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阿里·阿巴斯 劳拉·布莱特纳 马克·伯洛克 阿斯玛·艾尔-盖曼 胡玛琳 郭子睿
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学界、政界及市场人士都对主权债务充满兴趣。本文认为,主权债务的结构对于债务的可持续性、最优税收制度、货币政策及金融管制等方面的研究至关重要。本文从以下四个角度研究主权债务的结构:币种(国外或本国)、期限结构(短期或中长期)、流动性与持有者(非居民、国家中央银行、国内商业银行和其他)。然而,研究长时段主权债务结构的最大障碍是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明
本文通过考察近年世界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的表现,比较分析其成因,探讨主权债务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警示,建议对房地产过热、地方政府债务和"双顺差"发展模式等问题保持足够的警惕。
关键词:
主权债务 危机 警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杨晓龙
本文主要从技术效率的角度分析欧债危机爆发的原因。本文首先回顾已有文献对于欧债危机的原因分析,然后测度了欧元区国家的技术效率,最后实证检验了技术效率对欧元区国家主权债务的影响。研究表明,欧元区国家技术效率差异明显,法国和德国等国家的技术效率相对较高,而爆发主权债务危机的希腊、意大利、葡萄牙以及西班牙的技术效率相对较低,位列欧元区国家最后几名;技术效率的下降会加重政府公共债务比重。首先,技术效率加剧了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其次,经济水平发展比较低的国家在货币一体化下倾向于发债或向其他国家政府或机构借款。最后,随着公共债务占GDP比重的不断攀升,最终引发主权债务危机。
关键词:
技术效率 欧元区 主权债务危机 投入产出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袁然 熊婉婷 肖立晟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国已成为很多沿线国家的重要债权人之一。近年来,部分国家主权债务状况恶化,国际社会关于中国对沿线国家主权债务影响的讨论愈演愈烈。本文将这些批评和有关回应归纳成四个要点,并结合我国国情对现有研究的误解之处加以澄清。一是中国贷款损害沿线国家债务可持续性。一方面,这一争议主要源于中外发展融资理念的差异,批评意见更多关注短期债务可持续问题,而忽略了通过长期经济发展来化解债务问题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现有债务可持续指标和分析框架有待完善,容易夸大债务风险和来自中国的负面影响。二是中国贷款不利于沿线国家发展可持续性。批评文献强调部分项目缺乏经济效益和不能促进当地就业等。反驳观点认为,中国对有关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支持能够帮助其克服发展瓶颈,实现长期经济发展。三是中国对沿线国家提供融资支持的行动是出于自身地缘政治或军事战略目标,不利于债务国本身发展或损害其他债权人利益。这种批评主要反映了国际社会对"大国崛起"的担忧,缺乏令人信服的事实根据。四是中国对外贷款合同条款存在弊端,如贷款优惠度不足、贷款信息不透明等。其中,关于优惠度的批评意见没有考虑不同债权国的融资成本差异,并忽略了债务可持续性与融资可持续性之间的平衡。关于贷款信息透明度问题,我国已经从加强国家间会计准则交流合作、加强贷款信息汇报等方面作出改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欧债危机是21世纪初国际经济重大问题。从目前来看,虽然没有引发全球经济危机,但在此期间美国不断提高债务上限,日本累计债务余额突破1000万亿日元大关。全球重要的三大发达经济体几乎在同一时间面临同样的债务问题,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即债务危机为什么会从20世纪80年代的拉美发展中国家转向21世纪初的发达国家?为什么会从美洲转向欧洲?当中国经济出现下行趋势,中国地方债问题开始引起全球关注的时候,国家主权债务危机能否从发展中国家进入发达国家之后转向新兴经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熊义明 潘英丽
发达国家正面临严重债务问题,明确其未来的削减方式十分重要,但相关研究较少。本文在阐述债务削减方式、机制及其搭配基础上,对发达国家未来债务削减方式的选择进行了分析。我们认为:未来美国将采用金融抑制和适度通货膨胀相结合的方式来削减债务;日本金融抑制空间有限,未来可能寻求更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通胀,达到削减债务与走出通缩的双重目的;鉴于政治因素,以及单一通胀目标制等原因,通胀在欧元区未来债务削减中的贡献应该小于美国和日本,德法等国将更多依靠财政紧缩和金融抑制来削减债务,"PIIGS五国"则以债务违约和金融抑制为主。
关键词:
发达国家 主权债务 削减方式 通货膨胀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武学超 刘小霞 孙菲
为加快推进中等和低收入国家职业教育转型发展,适应工业5.0时代对职业人才培养的新需求,世界银行发布了《创建更优质正规职业教育体系报告》,明确了从“身份认同”向“追求卓越”、从“注重输入”向“强调效能”、从“推测决策”到“循证决策”三大转型战略,对我国新质生产力战略下的职业教育转型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晓永 刘睿
国家主权信用作为评估中央政府偿债意愿和能力的有效因素,其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政府债务内生化的经济增长理论,利用1996—2018年的跨国经验数据从主权信用视角评估了政府债务扩张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发现:整体上,不同规模的政府债务扩张均不利于经济增长,但债务和主权信用条件组合下的结论具有异质性;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为样本划分,发现稳定的政治和金融环境对维系高水平政府债务产生积极效应;中低债务水平上的货币政策利率工具对经济增长有积极的调控作用,但在高债务水平上未能发挥其应有政策效果。对于当前主要国家政府债务高企问题,良好的政治和金融环境是国家主权信用发挥内生作用的重要基石。
关键词:
政府债务 经济增长 主权信用 国别经验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明棋
论文认为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基本性质属于南欧国家寅吃卯粮所导致的财政危机,但是由于欧元区在制度设置和运行机制上存在缺陷,使债务危机演变成欧元的信任危机。欧元区成员国和欧盟业已认识到欧洲货币联盟的不足,通过加强财政政策一体化来克服欧元区的内在矛盾似乎不可避免。欧元不会因为主权债务危机的冲击而垮台,但是欧洲经济将受到债务危机的拖累,增长前景不容乐观。
关键词:
主权债务危机 欧元 欧盟经济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蔡云
迪拜主权债务危机的出现,拉开了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的序幕,此后不久希腊爆发的国家主权债务危机,更加深了世界对美国可能的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的深深忧虑。迪拜债务危机的负面影响,造成了国家信用的下降,全球股市震荡,影响到国际银行业,延缓了世界经济复苏。为此,需警惕国际经济与政策对资产价格与房地产价格的冲击。经济增长不能脱离实体经济,经济建设需量力而行,外债规模需考虑自身的需要与可偿还能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对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迪拜债务危机对我国的警示应引起足够重视。
关键词:
迪拜 国家主权 债务危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海燕
当前我国外汇储备面临着数额巨大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在西方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的背景下,巨额外汇储备将面临贬值和缩水的风险,针对外汇储备的成因和影响,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实施外汇储备积极管理政策,使外汇储备结构多元化,有利于规避风险,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蓝茵茵 罗新星
近年来,主权债务危机自二战结束至今第一次在发达国家群体内成规模地爆发,这将如何影响该地区内正处于迅速上升期的中国直接投资?不同类型的我国境外企业是否受到不同程度和性质的影响?本文针对联结主权违约风险与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的缺失、尝试提出二者相互作用的分析框架,并在研究我国对发达地区直接投资现状与特点的基础上,厘清发达国家主权债务危机对中国直接投资的多重影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范小云 孙大超
为了探索本次发达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文章使用60个国家和地区2001-2010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虚拟变量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和半参数面板数据模型对实体产业空心化程度与政府杠杆率之间的相关性和传导机制进行了计量检验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实体产业占GDP比重与政府杠杆率之间显著负相关,而这种负向作用主要通过影响实际GDP增长率、预算收入占GDP比重、失业率和经常项目余额占GDP比重进行传导,并且在面临金融危机时,这种影响会显著加强。文章最后结合研究结论和中国现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实体产业空心化 政府杠杆率 传导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