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7)
2023(572)
2022(529)
2021(458)
2019(948)
2018(927)
2017(1782)
2016(979)
2015(1183)
2014(1148)
2013(1180)
2012(1157)
2011(1050)
2010(1108)
2009(940)
2008(1039)
2007(900)
2006(834)
2005(745)
2004(640)
作者
(2771)
(2317)
(2246)
(2217)
(1529)
(1054)
(1033)
(861)
(853)
(844)
(809)
(756)
(743)
(737)
(735)
(708)
(694)
(662)
(634)
(585)
(575)
(572)
(566)
(551)
(530)
(524)
(492)
(464)
(457)
(448)
学科
(5020)
经济(5013)
(3023)
管理(2745)
(2419)
(2141)
企业(2141)
方法(1887)
世界(1719)
数学(1717)
数学方法(1699)
中国(1440)
(1198)
(1129)
金融(1129)
财政(1051)
世界经济(1015)
(1000)
贸易(999)
(985)
(977)
(960)
银行(960)
问题(957)
(910)
(903)
财务(903)
财务管理(896)
收入(883)
(882)
机构
大学(14247)
学院(13649)
(7180)
经济(7044)
研究(5807)
管理(5047)
中国(4964)
理学(4157)
理学院(4115)
管理学(4061)
管理学院(4036)
(3778)
(3303)
(2943)
科学(2832)
中心(2746)
财经(2656)
研究所(2628)
(2451)
(2422)
经济学(2323)
北京(2244)
(2120)
经济学院(2101)
财经大学(1996)
(1971)
农业(1940)
(1938)
师范(1928)
(1808)
基金
项目(8111)
科学(6565)
基金(6308)
研究(6152)
(5409)
国家(5370)
科学基金(4584)
社会(4266)
社会科(4053)
社会科学(4053)
基金项目(3095)
资助(2874)
教育(2862)
自然(2723)
(2668)
自然科(2643)
自然科学(2643)
自然科学基金(2606)
(2500)
成果(2280)
编号(2224)
(2047)
国家社会(1905)
重点(1870)
教育部(1821)
(1766)
(1758)
中国(1723)
社科(1722)
人文(1700)
期刊
(8251)
经济(8251)
研究(6243)
(3369)
中国(2919)
(2784)
金融(2784)
(2212)
世界(1950)
管理(1910)
科学(1707)
学报(1687)
经济研究(1635)
教育(1627)
财经(1522)
大学(1440)
国际(1397)
农业(1318)
(1317)
学学(1250)
(1184)
世界经济(1077)
(1009)
问题(994)
技术(965)
统计(786)
农村(773)
(773)
会计(726)
业经(723)
共检索到248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侯若石  
世界资金供求不平衡,是世界经济转型的必然产物。新技术革命及有关国家的经济政策,导致储蓄率下降,投资率上升,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逆差扩大,造成世界资金供给不能满足需求。国际金融市场自由化及资金流动加快,有利于弥补储蓄与投资缺口,但不能根本缓解世界资金供求不平衡,这对发展中国家利用外部资金尤为不利。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储玉坤  
“冷战后”时代,国际市场将成为各国实力较量的大舞台,国际贸易已成为推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根源。但由于各国经济利益的差异,世界贸易不平衡益趋严重。在此形势下,贸易保护主义变本加厉,贸易集团化进一步发展,这将严重影响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作者预测,1992年世界贸易增长率将较1991年有所回升,但不会超过1990年5%的增长率。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储玉坤  
一、日本对欧共体的贸易顺差不断激增自1990年11月德国统一以来,日本对欧共体的出口一直保持着增长的势头,贸易顺差不断激增,使一度缓和的日欧贸易不平衡问题又趋严重.双方为了避免发生贸易摩擦,曾于1991年7月间发表一项联合宣言、表示双方均愿采取相应措施,以"促进贸易的健全发展".但是,后来日本对欧共体的贸易顺差不仅没有减少,而且仍保持着大幅度增加的趋势.据日本官方发表的统计数字,1991年1-8月日本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傅志明  
本文认为,由于人力资源需求具有不确定性且不可能克服,内外劳动力市场又并不充分有效,所以企业人力资源供求平衡不可能实现,企业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个技术无法跨越的人力资源供求鸿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努力将其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之内的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填平这一鸿沟。为此,文章阐述了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可以采取的四个方面的策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晨晖  
房价上涨通过财富效应和信贷效应加剧经济发展不平衡,但又会促使劳动力从中心城市向外围城市转移,起到缩小经济发展差距的作用,两者的综合效应决定了房价对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最终影响。本文基于2002—2012年中国23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借鉴中心—外围模型基本思想并采用加权变异系数法测算各省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考察了高房价是否会加剧省际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理论命题。结果显示,房价上涨不仅并未加剧省份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反而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决现有不平衡问题,这一结果与公众的普遍预期并不一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傅志华  赵福昌  李成威  张鹏  陈龙  闫晓茗  
浙江、广东作为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管理理念都位居全国前列,但是,调研中发现,两省养老保险可持续性问题突出,养老保险整体收支矛盾承压,局部告急;同时目前附带条件的调剂金统筹方式,加大区域社会保障成本压力,进而加剧了两极分化,有违公平目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傅志华  赵福昌  李成威  张鹏  陈龙  闫晓茗  
浙江、广东作为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管理理念都位居全国前列,但是,调研中发现,两省养老保险可持续性问题突出,养老保险整体收支矛盾承压,局部告急;同时目前附带条件的调剂金统筹方式,加大区域社会保障成本压力,进而加剧了两极分化,有违公平目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晨晖  
房价上涨通过财富效应和信贷效应加剧经济发展不平衡,但又会促使劳动力从中心城市向外围城市转移,起到缩小经济发展差距的作用,两者的综合效应决定了房价对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最终影响。本文基于2002—2012年中国23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借鉴中心—外围模型基本思想并采用加权变异系数法测算各省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考察了高房价是否会加剧省际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理论命题。结果显示,房价上涨不仅并未加剧省份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反而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决现有不平衡问题,这一结果与公众的普遍预期并不一致。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德水  
在博鳌亚洲论坛2006年年会上中国统计学会会长李德水同志发表了题为《携起手来,共同应对世界经济不平衡》的文章,此系作者关于世界经济问题最新的一篇研究成果。文章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视角,深入剖析了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进而揭示了由此引致的各类新经济现象的内在机理。经作者同意,本刊全文刊载此文,以飨读者。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德水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其最根本的表现就是“南北”差距在继续扩大,全世界的社会财富进一步向少数人集中。出现这种现象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必然结果,惟一的出路就是大家携起手来,共同面对现存的问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廖华  魏一鸣  
世界能源消费存在较大差异性和不平衡性,当前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大多是静态和定性分析。本文对世界能源消费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及其变化开展了定量研究。研究表明,能源资源丰裕程度较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经济增速较快、单位GDP能耗水平较高的地区,其单位GDP能耗下降速度也较快。尽管世界人均用能量的基尼系数有所下降,能源消费不平衡性略有减少,但广大发展中国家能源贫困问题依然严重。发展中国家电力普及性较低、固体能源占居民生活用能比重高。中国为促进世界能源消费平衡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世界各国或地区单位GDP能耗对世界单位GWP能耗下降的贡献中,中国的贡献占了1/3;中国也为降低世界人均用能差异发挥了积极贡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诗媛   朱雅芳   杨里   林红阳  
区域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是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重要一环,南方区域已建设统一平衡的集中式区域电力现货市场,并开展调电结算试运行,而跨省阻塞不平衡资金的计算和疏导方式的合理性关系省间市场主体的利益分配及后续区域市场运营的持续性。本文基于南方区域统一电力现货市场,研究跨省中长期合约主体在不承担与承担跨省中长期合约阻塞费用两种模式下现货跨省阻塞不平衡资金计算、分摊方法,分析跨省阻塞不平衡资金为负情况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进而,构建算例验证本文所提跨省阻塞不平衡资金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基于此,市场初期跨省中长期合约主体不应承担跨省中长期合约阻塞费用,后期应逐步回归跨省中长期交易的金融属性,并令其承担相关阻塞费用,同时设计金融输电权交易品种,完善金融风险对冲工具。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辛家鼎  兰天  
从我国区际存款分布的不平衡和贷款资金分布的不平衡, 可以看出造成我国区域货币资金的不平衡, 影响货币资金流动不平衡的主要成因, 是由于商品买卖、劳务输出、直接投资、银行间资金拆借和证券市场的资金在不同地区流动效应而产生的。从货币政策角度来讲, 应从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利率、金融机构的设立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政策, 以改善我国区域货币资金流动的不平衡现象及由此而引起的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促进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