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95)
- 2023(11850)
- 2022(10410)
- 2021(10139)
- 2020(8283)
- 2019(19518)
- 2018(19230)
- 2017(36799)
- 2016(19877)
- 2015(22762)
- 2014(22431)
- 2013(22363)
- 2012(20557)
- 2011(18783)
- 2010(18454)
- 2009(16841)
- 2008(16322)
- 2007(13747)
- 2006(12008)
- 2005(10555)
- 学科
- 济(82473)
- 经济(82383)
- 管理(55595)
- 业(50641)
- 企(41365)
- 企业(41365)
- 方法(38378)
- 数学(33662)
- 数学方法(33355)
- 中国(23600)
- 农(20579)
- 财(17895)
- 学(17782)
- 业经(16789)
- 贸(16776)
- 贸易(16765)
- 易(16384)
- 地方(15073)
- 和(14240)
- 农业(13744)
- 环境(13682)
- 制(13470)
- 理论(12629)
- 技术(11794)
- 教育(11631)
- 银(11461)
- 银行(11427)
- 划(11239)
- 融(11173)
- 金融(11172)
- 机构
- 大学(286207)
- 学院(281000)
- 济(117279)
- 经济(114998)
- 管理(113510)
- 研究(99447)
- 理学(98912)
- 理学院(97783)
- 管理学(96291)
- 管理学院(95785)
- 中国(73971)
- 京(62200)
- 科学(61239)
- 财(49766)
- 所(49687)
- 研究所(45859)
- 中心(43472)
- 农(42550)
- 财经(41074)
- 业大(40706)
- 北京(40093)
- 范(38043)
- 师范(37764)
- 经(37723)
- 江(37411)
- 院(36065)
- 经济学(35634)
- 农业(33440)
- 经济学院(32172)
- 师范大学(31093)
- 基金
- 项目(197801)
- 科学(155844)
- 基金(145496)
- 研究(145125)
- 家(127047)
- 国家(126065)
- 科学基金(107874)
- 社会(92154)
- 社会科(87374)
- 社会科学(87348)
- 基金项目(77545)
- 省(73421)
- 自然(69926)
- 自然科(68208)
- 自然科学(68192)
- 自然科学基金(66991)
- 教育(65620)
- 划(63088)
- 资助(60159)
- 编号(58338)
- 成果(47500)
- 部(44925)
- 重点(43902)
- 发(41905)
- 创(40467)
- 课题(39524)
- 教育部(38566)
- 国家社会(38441)
- 创新(37794)
- 科研(37628)
- 期刊
- 济(123465)
- 经济(123465)
- 研究(84193)
- 中国(51274)
- 学报(44393)
- 科学(41967)
- 管理(40557)
- 农(38093)
- 财(34712)
- 大学(33150)
- 学学(30701)
- 教育(30481)
- 农业(27684)
- 技术(22542)
- 融(20684)
- 金融(20684)
- 经济研究(20432)
- 财经(19598)
- 业经(18091)
- 图书(17362)
- 经(16749)
- 问题(16238)
- 业(15385)
- 资源(14852)
- 世界(14060)
- 理论(13858)
- 贸(13824)
- 科技(13578)
- 技术经济(13432)
- 实践(12529)
共检索到4048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近些年来,全球资源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不仅表现在资源总量空间分布的变迁,还表现在资源需求、供应和贸易格局的剧烈转变,更体现在资源对各国政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方叶兵 王礼茂 屈秋实 杨艳 牟初夫
在世界能源和地缘政治格局深度变革和"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能源地缘政治研究日趋受到学界关注。为讨论能源地缘政治的研究现状和趋势,本文对中国知网(CNKI)1998-2015年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归纳了三个研究阶段及其特征,并从格局-机理-效应对能源地缘政治的主要研究领域进行总结。结果表明,国内在能源地缘政治的格局演化、驱动机制、主体客体、能源安全及其地缘战略、竞争与合作等方面取得了富有成效的研究成果,但在理论框架上不够成熟,逻辑体系上不够完整,在地缘要素、能源和地缘政治的相互作用机制的定量分析较为
关键词:
能源地缘政治 研究框架 研究进展 中国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方叶兵 王礼茂 屈秋实 杨艳 牟初夫
在世界能源和地缘政治格局深度变革和"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能源地缘政治研究日趋受到学界关注。为讨论能源地缘政治的研究现状和趋势,本文对中国知网(CNKI)1998-2015年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归纳了三个研究阶段及其特征,并从格局-机理-效应对能源地缘政治的主要研究领域进行总结。结果表明,国内在能源地缘政治的格局演化、驱动机制、主体客体、能源安全及其地缘战略、竞争与合作等方面取得了富有成效的研究成果,但在理论框架上不够成熟,逻辑体系上不够完整,在地缘要素、能源和地缘政治的相互作用机制的定量分析较为薄弱,在地缘要素、能源综合性、经济、能源安全和尺度等研究视野略显偏窄。鉴于此,本文对能源地缘政治研究框架提出了一点思考,未来研究应在能源地缘政治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论体系上更加重视,在大数据、模型化和可视化表达等方面得到完善和加强。网络化、地缘环境、新能源、石油结算货币将成为研究新趋向,多种能源的综合性分析应得到加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能源地缘政治在中微观尺度研究应受到重视,全球能源治理将成为政策研究的重要落脚点之一。
关键词:
能源地缘政治 研究框架 研究进展 中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董秀成 皮光林
随着世界能源地缘政治博弈的加剧,中国能源安全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分析了世界主要国际政治矛盾的演变历程,分别从中东、中亚—俄罗斯、亚太、非洲以及拉美等地区阐述了世界能源地缘政治博弈现状和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七个方面的战略对策建议。
关键词:
能源地缘政治 能源战略 能源安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红强 王礼茂
近些年来,中亚因其丰富油气资源和独特地缘战略地位引发了激烈的大国博弈,揭示和探究中亚能源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变过程对于理解全球能源格局变化、各国对中亚战略调整和制定中国利用中亚能源的对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阐释中亚油气资源及其在全球能源格局中地位的基础上,以中国在中亚能源地缘政治格局演变的力量变化为主线,并结合各国对中亚能源的争夺,对中亚能源地缘政治格局的演进过程进行了分析,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刻画了各演进阶段的地缘政治格局特征和各国对中亚能源的争夺局势,阐释了中国对中亚能源的利用状况以及中国力量在格局演变中的变化。最后,从中亚能源出口国、进口国和输送过境国三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对中亚能源地缘政治格局...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高淑琴
本文主要论述世界地缘政治经济转型的不同阶段中自然资源所扮演的角色和历史作用,试图建立起自然资源与地理环境和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关系,尤其是对我国周边地缘政治和外交战略的影响。自然资源要素影响世界地缘政治经济格局的途径和方式方法是本文核心论题之一:自然资源对国家内部的政治经济格局、国际环境都产生重要的影响,并通过世界贸易、工业文明和国家战略在改变着传统安全的概念,自然资源通过改变世界贸易的结构,改变国际经济要素和政治环境从而改变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分析了自然资源要素是如何促进世界经济分工与国际法发展:自然资源的开采使用,地理分布与工业发展密切相关,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使用的意识发展与某些国际法的确立和...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礼茂
世界生物液体燃料的生产格局是美国、巴西和欧盟三足鼎立的局面。美国主要是玉米为原料的燃料乙醇,而巴西是以甘蔗为原料,欧盟则是以油菜籽为主的生物柴油。生物液体燃料目前的规模还不是很大,其对传统能源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还十分有限。但如果未来纤维素乙醇技术上有重大突破,随着产量的大幅度增长,其影响会越来越大。未来"生物燃料欧佩克"和欧佩克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将越来越激烈,彼此之间力量的消涨对未来世界能源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广泛而深远。生物燃料的发展,使发展中国家和石油输出国面临严峻挑战,发达国家利用技术和粮食的双重优势,一方面可以减少对石油输出国的依赖,另一方面又可以抬高国际市场的粮食价格,为提高农产品出口价格创造条件。同时发达国家利用自己在生物燃料领域的技术优势,将其纳入温室气体减排和全球气候变化谈判的框架中,进一步对发展中国家施压。
关键词:
生物液体燃料 空间格局 地缘政治 影响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毛汉英
在对19世纪末和20世纪西方代表性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理论进行重点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周边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的历史和现状特点,阐述了中国周边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的基本格局与发展态势,即:北部地缘政治关系紧密,地缘经济发展较快;西部地缘政治关系持续发展,地缘经济合作前景广阔;西南部为地缘政治破碎带,地缘经济极具潜力;南部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关系总体良好,但南海问题是不稳定因素;东部地缘政治热点问题敏感复杂,地缘经济结构相对稳定。最后提出了改善提升中国周边地缘政治关系与发展地缘经济的"北联、西进、南合、东拓"地缘战略及对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安尼瓦尔·阿木提 孙文娟
能源正在引致世界的每个组成部分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合纵连横,促进了各种生产要素的跨国界的交流,并逐步推动了四大"能源生产利益共同体"的形成,这四大板块奠定了当今世界能源生产的地缘格局。如何在这种格局中拓展能源利益,维持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安全的重大问题。中亚五国在国际能源格局中的重要性是来自它们所处的敏感地理位置和潜在的资源优势。中国与中亚有良好的合作基础,近年来又通过上海合作组织进一步密切了合作关系,该地区有条件成为中国未来油气资源进口的重要战略后备来源,应该成为我国能源外交的重点地区。本文着眼于国际能源生产的地缘格局,结合我国中亚能源合作目标,提出我国参与中亚能源合作的原...
关键词:
中亚 能源合作 地缘格局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高德步 刘文革 邵宇佳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这是解决国际合作关系而推行的现实举措。但在当今全球经济进入"新常态"、世界政治步入激变期和"黑天鹅"事件层出不穷的全球地缘政治经济格局新时代,需要在传统地缘政治经济学理论中融入中国特色,实现以中国特色为主要内涵的地缘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助力中国协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项义军 孙波 李丹
2016年以来,全球范围内的政治、经济领域"黑天鹅事件"屡屡发生,极大地影响着国家间、国家与地区间的地缘政治经济战略转向,以及双边、多边地缘政治经济关系的分化与组合,世界正加速迈入地缘政治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的新时代。复杂的国际地缘政治经济格局需要我们拓展地缘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不断提升地缘政治经济学理论品质,增强对不断涌现的地缘新问题之解释力,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贡献理论智慧。同时,在当前全球经济发展进入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政治经济学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项义军 孙波 李丹
2016年以来,全球范围内的政治、经济领域"黑天鹅事件"屡屡发生,极大地影响着国家间、国家与地区间的地缘政治经济战略转向,以及双边、多边地缘政治经济关系的分化与组合,世界正加速迈入地缘政治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的新时代。复杂的国际地缘政治经济格局需要我们拓展地缘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不断提升地缘政治经济学理论品质,增强对不断涌现的地缘新问题之解释力,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贡献理论智慧。同时,在当前全球经济发展进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新建 濮励杰
资源地理学是研究资源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交叉学科,随着经济发展中资源问题的加剧、资源重要性认识的深化和地理科学技术的发展,资源地理学在研究资源形成机理、动态演化、科学配置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已经形成很强的学科影响与学科独立性。本文介绍了中国资源地理学发展的背景,评价了其学科地位,并对其进行了学科体系划分。通过研究2000-2013年期间国内5种重要学术期刊的文献,分析了中国资源地理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其脉络,归纳了主要研究热点。研究指出,资源地理学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资源科学和地理学中的地位牢固,目前已经具备独立学科的基本条件,学科体系可概括为理论、实务、部门和分区等4个部分21个主...
关键词:
资源地理学 文献研究 学科地位 研究进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洪菊花 骆华松
着力于地缘政治学与地缘经济学学科之争、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内涵之争。地缘经济学既不从属于也不会取代地缘政治学;地缘政治学、地缘经济学对客观世界在时代特征、国际关系、国家利益、国家安全、领土等关键要素上存在不同见解,国家联盟、争夺领域、争夺地域、博弈手段在地缘政治时期和地缘经济时期亦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殊途同归并有着深刻的互动作用。中国的现实是经济大国正在崛起、区域合作如火如荼地发展,但面临严峻的地缘政治环境,中国地缘战略应以地缘经济为重心,地缘政治为根本。
关键词:
地缘政治 地缘经济 地缘战略 中国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郎一环 王礼茂
石油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在地缘政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世界石油供给与消费的地理分布及空间运输通道是石油地缘政治格局形成的基本条件,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对三者的影响力和控制力是石油地缘政治格局的决定因素。未来石油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变呈多极化趋势。对格局演变影响力较大的国家、国际组织和地区组织主要有美国、OPEC、俄罗斯等,他们共同控制着石油世界。发展中消费大国的影响力正在成长,已经对石油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较大的冲击。为应对石油地缘政治格局演变的影响,中国需要制订石油地缘政治战略规划,应对"一超多极"格局下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以多元化利用国外石油资源,减少对个别地区的依赖,分散风险,应对石油供...
关键词:
石油 地缘政治 演变态势 政策响应 中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