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34)
2023(1992)
2022(1748)
2021(1589)
2020(1240)
2019(3028)
2018(2947)
2017(5463)
2016(2569)
2015(3038)
2014(2988)
2013(2836)
2012(2814)
2011(2688)
2010(2768)
2009(2487)
2008(2656)
2007(2342)
2006(2208)
2005(1840)
作者
(7171)
(6202)
(6127)
(5735)
(3991)
(2922)
(2906)
(2459)
(2290)
(2120)
(2115)
(2068)
(1975)
(1969)
(1914)
(1878)
(1874)
(1803)
(1801)
(1724)
(1507)
(1470)
(1465)
(1415)
(1411)
(1299)
(1280)
(1238)
(1223)
(1214)
学科
(15388)
贸易(15381)
(14933)
(13014)
经济(13005)
方法(5614)
管理(5445)
(5438)
关系(5118)
出口(5068)
出口贸易(5068)
(5068)
数学(4415)
数学方法(4386)
国际(3911)
(3846)
贸易关系(3492)
概况(3327)
进出(3166)
进出口(3166)
进出口贸易(3166)
各国(3113)
国贸(3008)
中国(2984)
国际贸易(2974)
世界(2873)
地方(2805)
(2799)
企业(2799)
(2699)
机构
学院(41614)
大学(41479)
(23228)
经济(22926)
研究(15589)
管理(12622)
中国(11038)
理学(10646)
理学院(10525)
管理学(10404)
管理学院(10337)
(8546)
(8523)
(8466)
经济学(8042)
科学(7647)
(7592)
经济学院(7357)
财经(7068)
研究所(6776)
(6397)
中心(6266)
国际(6162)
(5941)
(5768)
贸易(5550)
北京(5429)
(5421)
师范(5407)
(5273)
基金
项目(24936)
研究(19414)
科学(18915)
基金(18110)
(15350)
国家(15255)
社会(13247)
社会科(12519)
社会科学(12516)
科学基金(12249)
基金项目(8880)
(8564)
教育(8563)
资助(7813)
编号(7772)
(7131)
成果(6665)
自然(6647)
自然科(6375)
自然科学(6372)
自然科学基金(6258)
(6083)
中国(6042)
(5757)
国家社会(5697)
重点(5643)
社科(5581)
教育部(5420)
(5371)
人文(5310)
期刊
(25280)
经济(25280)
研究(14571)
(10259)
国际(9244)
经济研究(5883)
中国(5817)
(5790)
学报(5561)
(5461)
贸易(5461)
世界(5072)
问题(4947)
(4810)
国际贸易(4773)
大学(4593)
科学(4440)
管理(4382)
学学(4274)
业经(4031)
经贸(3848)
农业(3614)
财经(3568)
教育(3288)
(3184)
商业(3151)
世界经济(2954)
(2938)
金融(2938)
外经(2565)
共检索到670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储玉坤  
“冷战后”时代,国际市场将成为各国实力较量的大舞台,国际贸易已成为推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根源。但由于各国经济利益的差异,世界贸易不平衡益趋严重。在此形势下,贸易保护主义变本加厉,贸易集团化进一步发展,这将严重影响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作者预测,1992年世界贸易增长率将较1991年有所回升,但不会超过1990年5%的增长率。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储玉坤  
一、日本对欧共体的贸易顺差不断激增自1990年11月德国统一以来,日本对欧共体的出口一直保持着增长的势头,贸易顺差不断激增,使一度缓和的日欧贸易不平衡问题又趋严重.双方为了避免发生贸易摩擦,曾于1991年7月间发表一项联合宣言、表示双方均愿采取相应措施,以"促进贸易的健全发展".但是,后来日本对欧共体的贸易顺差不仅没有减少,而且仍保持着大幅度增加的趋势.据日本官方发表的统计数字,1991年1-8月日本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侯若石  
世界资金供求不平衡,是世界经济转型的必然产物。新技术革命及有关国家的经济政策,导致储蓄率下降,投资率上升,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逆差扩大,造成世界资金供给不能满足需求。国际金融市场自由化及资金流动加快,有利于弥补储蓄与投资缺口,但不能根本缓解世界资金供求不平衡,这对发展中国家利用外部资金尤为不利。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崔凡  
进入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自由化趋势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多边贸易体系也正在急剧演变,多边框架从商品贸易自由化领域开始向要素流动自由化领域扩展,并正在走向国家经济政策的全面协调,从而把各国分散的市场经济体系融合起来,有望形成一个新的世界贸易体系,或者说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市场经济体系。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储玉坤  
近几年来,美国尚能保持缓慢的经济增长,完全依靠出口的增加;克林顿入主白宫后提出的振兴美国经济计划,也把扩大美国出口作为重要的支柱之一;但是今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率仅0.9%,3月份贸易逆差激增,高达102亿美元,创下月份的最高纪录,估计全年逆差将再破1000亿大关。因此,克林顿急欲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坚决要求经合组织将此问题作为7国首脑会议优先讨论的课题,同时在美日之间也进行双边谈判。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金旭  
我今天主要是谈谈我们对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看法,当然这些看法无论成熟还是不成熟,好还是不好,我们也都是从国务院领导、学术专家、社会团体那边得到的启发,按照我们的观点,也都向有关国家领导人做了汇报,而且这些观点基本被国家领导所接受。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也  
两国间比较利益的差异是导致中美间贸易失衡的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平衡中美贸易失衡的根本办法,不是美国利用其贸易支配地位限制中国出口,而是以两国比较优势为基础,构建两国间的比较利益互补机制,这种互补机制还将为全球金融危机下的美国经济及世界贸易的稳定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尹翔硕  汤毅  
世界经济不平衡是当前的一个重大问题。通过考察主要贸易顺差国和逆差国,本文发现,除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国外,顺差国的制造业发展水平都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并在制成品贸易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而逆差国的服务业水平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并在服务贸易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本文还对36个国家1996—2009年间的面板数据进行检验,分别考察了服务业相对于制造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和服务业相对于制造业的发展水平这两个主要变量,以及经济增长率等控制变量对贸易不平衡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发现,由经济结构不同导致的比较优势的不同确实是影响贸易不平衡的主要因素,但比较优势本身并不必然会导致贸易不平衡,服务产品相对于制成品来说可贸易程度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冰晖  封肖云  
贸易不平衡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是目前国际贸易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目前在该领域的实证研究还比较少。本文使用WIOD数据库中的39个国家1995-2009年的数据样本对贸易余额与收入不平等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贸易余额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显著为负,即贸易余额的增加有助于缓解收入不平等,这种缓解作用在越发达的国家中表现越明显,并且实证结果较为稳健。鉴于此,我国应当理性看待当前的巨额贸易顺差,在稳定外汇和缩小收入差距之间进行权衡,还要加快发展经济,争取早日跻身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冰晖  封肖云  
贸易不平衡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是目前国际贸易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目前在该领域的实证研究还比较少。本文使用WIOD数据库中的39个国家1995-2009年的数据样本对贸易余额与收入不平等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贸易余额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显著为负,即贸易余额的增加有助于缓解收入不平等,这种缓解作用在越发达的国家中表现越明显,并且实证结果较为稳健。鉴于此,我国应当理性看待当前的巨额贸易顺差,在稳定外汇和缩小收入差距之间进行权衡,还要加快发展经济,争取早日跻身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赵瑾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外贸易持续逆差开始于1976年。作为美国贸易逆差最大的来源国,先是出现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日本,后是出现于21世纪初的中国。日本作为美国以前最大的贸易逆差国,其在美国贸易逆差中所占比重最高曾达到70%(1981年)。2001年,中国首次超过日本成为美国最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赵应宗  林媛媛  
美中贸易不平衡一直被美方用作处理政治、经济问题的筹码。本文认为,美方蓄意夸大贸易逆差、强调商品贸易的不平衡,实则掩盖彼此贸易关系的不平衡,迫使中方在服务贸易上作较大让步。其手法是:以转口品单向增值的误差和加工贸易的不合理统计来夸大贸易逆差,再寻找政治经济等问题作借口制造贸易关系不平衡。中方应以技术贸易为制衡策略,消除摩擦,发展美中贸易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宗毅君  
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前景乐观,这是由于双方具有共同的利益;但与此同时,由贸易不平衡问题引起的双边摩擦与争端也愈演愈烈。本文针对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着重从转口和加工贸易两个方面分析了双方统计数字巨大差异的原因;从美国国内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分析这一问题的实质;最后提出采用双重贸易统计标准等三点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