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86)
- 2023(9984)
- 2022(8978)
- 2021(8504)
- 2020(7131)
- 2019(16646)
- 2018(16630)
- 2017(32216)
- 2016(17515)
- 2015(19832)
- 2014(19843)
- 2013(19616)
- 2012(17897)
- 2011(16191)
- 2010(15936)
- 2009(14310)
- 2008(13912)
- 2007(11803)
- 2006(10282)
- 2005(8868)
- 学科
- 济(69012)
- 经济(68945)
- 管理(47838)
- 业(46231)
- 企(37529)
- 企业(37529)
- 方法(34177)
- 数学(29261)
- 数学方法(28961)
- 贸(22126)
- 贸易(22115)
- 易(21457)
- 农(18605)
- 中国(16572)
- 业经(15197)
- 财(15190)
- 学(14831)
- 地方(14588)
- 农业(12266)
- 理论(11943)
- 和(11226)
- 环境(11009)
- 技术(10925)
- 制(10299)
- 务(9914)
- 财务(9856)
- 财务管理(9841)
- 教育(9450)
- 划(9334)
- 企业财务(9197)
- 机构
- 大学(247158)
- 学院(246066)
- 管理(100299)
- 济(98946)
- 经济(96807)
- 理学(87759)
- 理学院(86831)
- 管理学(85397)
- 管理学院(84987)
- 研究(82485)
- 中国(58524)
- 京(52662)
- 科学(51940)
- 所(41606)
- 财(40763)
- 农(40721)
- 业大(38612)
- 研究所(38357)
- 中心(36580)
- 江(33990)
- 财经(33777)
- 北京(33097)
- 范(32271)
- 农业(32196)
- 师范(31988)
- 经(30745)
- 院(30255)
- 经济学(28468)
- 州(28068)
- 经济管理(26075)
- 基金
- 项目(174378)
- 科学(135710)
- 研究(128262)
- 基金(125216)
- 家(109271)
- 国家(108368)
- 科学基金(92285)
- 社会(78602)
- 社会科(74454)
- 社会科学(74435)
- 省(68149)
- 基金项目(67184)
- 自然(60728)
- 自然科(59276)
- 自然科学(59265)
- 自然科学基金(58185)
- 教育(57985)
- 划(57314)
- 编号(53167)
- 资助(51957)
- 成果(42344)
- 重点(38607)
- 部(38339)
- 发(37366)
- 创(36379)
- 课题(35957)
- 创新(33866)
- 科研(33513)
- 项目编号(32696)
- 教育部(32596)
- 期刊
- 济(103235)
- 经济(103235)
- 研究(71176)
- 中国(40929)
- 学报(39555)
- 农(36521)
- 科学(35637)
- 管理(35096)
- 大学(29550)
- 财(28015)
- 学学(27642)
- 教育(27115)
- 农业(26650)
- 技术(20983)
- 业经(17554)
- 经济研究(17057)
- 融(16733)
- 金融(16733)
- 贸(15109)
- 财经(15084)
- 问题(14641)
- 图书(14302)
- 业(14057)
- 国际(12861)
- 经(12770)
- 理论(12565)
- 科技(12364)
- 技术经济(11931)
- 实践(11754)
- 践(11754)
共检索到3483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彭柳林 余艳锋 周开洪
芦笋是一种兼具营养食用价值和医疗保健功能的高档蔬菜。本文综合利用中国海关和国际芦笋学会1992—2013年统计数据,对世界芦笋区域分布、生产、加工及贸易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当前芦笋种植主要分布在亚洲和欧洲,两者芦笋种植面积占世界近2/3的市场份额。其中,亚洲芦笋种植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欧洲以德国、西班牙和法国为代表,北美洲以美国和墨西哥为代表,南美洲以秘鲁为代表。世界芦笋出口市场以中国、秘鲁、墨西哥、西班牙和希腊为主,芦笋进口市场主要分布在美国、欧盟、日本和亚洲部分国家,其中芦笋罐头出口以中国为主导,鲜芦笋出口以秘鲁为主导。受消费习惯影响,欧盟国家为白芦笋罐头的主要进口国,美国为保鲜和速...
关键词:
世界 芦笋 生产 贸易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海清 李光辉 黄媛媛 黄慧德 刘恩平
菠萝是一种重要的热带水果,世界有85个国家(地区)种植菠萝,全面了解世界菠萝生产及其贸易状况,对于中国菠萝产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菠萝 生产 贸易 持续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朋飞 李海燕
近年,中国蜂蜜出口贸易逐渐摆脱低谷,恢复并发展。但随着国际蜂蜜贸易持续走强,交易将更加频繁,易引发贸易摩擦。吸取历史教训,最大限度地降低潜在贸易摩擦的影响,需要准确掌握国际蜂蜜生产和贸易发展动态。本文分析了2008—2012(2013)年世界蜂蜜生产和贸易发展状况,阐述了中国蜂蜜贸易问题和潜在危机,希望能为中国蜂蜜贸易提供参考。
关键词:
蜂蜜 生产 贸易 市场占有率 集中度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任小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世界芦笋大会(IAS)由欧洲植物育种研究协会在20世纪50年代初发起成立,该协会先后组织举办了前4届会议。1974年起世界芦笋大会归国际园艺学会领导,由其下芦笋工作委员会负责组织,是世界各国交流芦笋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模式和科学研究进展最重要的一个学术性会议也是举办国和举办城市推介打造本地芦笋品牌与外界展开合作与贸易最具影响力的一个国际性平台。自1985年第六届国际芦笋研讨会起每4年举办1届由各申办国竞争产生,需要经过申办、答辩和投票等程序由于该会是引领世界芦笋产业发展的风向标是全球芦笋界最高级别的盛会,因此被美誉为"芦笋界的奥运会"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芦笋科研创新团队是国内芦笋界的权威机构,引领着中国芦笋产业的发展。该团队目前拥有固定成员8人,其中海归博士3人,副高以上职称4人,是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的首席专家团队,团队对芦笋进行了系统研究,内容涉及芦笋一新品种选育、生物技术、高产栽培模式、产后加工、质量安全与标准,井从国外引进了第一批芦笋种质资源,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光宇
芦笋是一种兼具营养食用价值和医疗保健功能的高档蔬菜,具有产业链长,加工产品多的特点,还能用于防风固沙。本文从芦笋的品种选育、大田种植模式、产品加工和市场营销等方面介绍了中国芦笋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关键词:
芦笋 产业发展 现状与趋势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一、2017年中国服务贸易总体情况2017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46991.1亿元人民币,比2016年增长6.8%。其中,服务出口15406.8亿元,增长10.6%;服务进口31584.3亿元,增长5.1%。2017年中国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总额(货物和服务进出口之和)的比重为14.5%,比2016年下降0.7个百分点。服务贸易逆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顾振新 张建惠
研究了芦笋皮、枝叶及其老茎等弃料中蛋白质、氨基酸、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矿质元素等营养成分含量及其开发利用新途径.结果表明,芦笋皮和枝、叶富含营养成分,有开发利用价值;芦笋皮经机械破碎、压榨后,出汁率52.5%,含可溶性固形物3.5%;将芦笋原汁、菠萝计按1:0.6-1的比例配制成复合果蔬汁,不仅色泽艳丽,而且美味适口;真空浓缩芦笋原汁效果良好;用芦笋嫩枝、拟叶制成的芦笋茶.色、香、味均好;芦笋皮制成的笋粉可按2.0%-2.5%的比例添加到面粉中,提高面条营养价值.芦笋弃料的开发利用前景广阔,工艺简便,生产芦笋罐头的食品厂都能推广应用.
关键词:
芦笋,弃料 营养成分 开发 利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弋顺超 饶景萍 邵景侠
对不同温度结合不同孔径包装的白芦笋MA贮藏保鲜及其采后生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白芦笋采后生理指标和营养成分的决定因素,其中以4℃贮藏效果最好。不同包装中,以0.04 mm厚、0.5 cm大孔PE包装的白芦笋呼吸强度低、硬度大、营养成分损失少,在4℃贮藏18 d仍有较好的品质。
关键词:
白芦笋 MA贮藏 采后生理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恒 孙俊 杨红 穆丽松 张睿
对芦笋茎枯病病株进行了病原菌分离鉴定,明确其病原菌为天门冬拟茎点菌[Phomopsis asparagi(Sacc.)Bubak]。对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营养、温度、pH等条件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有显著影响。病菌菌丝的生长以PSA培养基为最适;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6.0,光照对菌丝生长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菌丝致死温度为60℃10min。病菌分生孢子在加番茄汁的培养液中的萌发率明显优于其他培养液,其中以麦芽糖番茄汁中分生孢子萌发率最高;分生孢子萌发适宜温度为15~30℃,最适温度20℃;最适pH值为9~10,光照对孢子萌发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分生...
关键词:
芦笋茎枯病 天门冬拟茎点霉 生物学特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度 ZHANG Qin 王书茂 王新
针对现有芦笋机械收获技术的特点,将现有芦笋收获机分为集中式和选择式2大类,分别对2种类型收获机的收获原理、作业特点和工作效率进行详细分析,并指出集中式和选择式收获机各自存在的关键问题。在分析芦笋田间生长形态的基础上指出,三维识别定位和机器人技术是最有可能成为解决芦笋高效收获的关键技术,将其应用于芦笋收获作业,并提高算法的实时识别效率,可以提高作物探测精度和分离收获效率,从而降低收获过程损失。通过与新型种植模式的集成,机器人收获技术必将解决芦笋机械化收获这一世界性难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