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96)
- 2023(15178)
- 2022(13344)
- 2021(12488)
- 2020(10531)
- 2019(24220)
- 2018(23813)
- 2017(45628)
- 2016(24539)
- 2015(27458)
- 2014(27401)
- 2013(26757)
- 2012(24238)
- 2011(21610)
- 2010(21246)
- 2009(19127)
- 2008(18216)
- 2007(15513)
- 2006(13161)
- 2005(10926)
- 学科
- 济(95720)
- 经济(95613)
- 管理(71081)
- 业(66011)
- 企(54643)
- 企业(54643)
- 方法(46818)
- 数学(41091)
- 数学方法(40502)
- 农(26566)
- 财(23983)
- 中国(22873)
- 学(21674)
- 业经(21257)
- 地方(20712)
- 环境(18355)
- 农业(18067)
- 贸(16495)
- 贸易(16486)
- 和(16102)
- 易(15982)
- 理论(15828)
- 技术(15541)
- 务(15327)
- 财务(15254)
- 财务管理(15220)
- 制(15192)
- 划(14783)
- 企业财务(14433)
- 银(11967)
- 机构
- 学院(338419)
- 大学(337941)
- 管理(137995)
- 济(129253)
- 经济(126345)
- 理学(121045)
- 理学院(119744)
- 管理学(117486)
- 管理学院(116889)
- 研究(110206)
- 中国(79172)
- 科学(71652)
- 京(71216)
- 财(56558)
- 农(55979)
- 所(54372)
- 业大(53809)
- 中心(50925)
- 研究所(50388)
- 江(47512)
- 财经(46678)
- 范(45244)
- 师范(44833)
- 北京(44251)
- 农业(43708)
- 经(42608)
- 院(41352)
- 州(38971)
- 经济学(37617)
- 师范大学(36436)
- 基金
- 项目(247467)
- 科学(194164)
- 基金(178836)
- 研究(178664)
- 家(156802)
- 国家(155544)
- 科学基金(133880)
- 社会(111603)
- 社会科(105654)
- 社会科学(105627)
- 省(97388)
- 基金项目(95997)
- 自然(89106)
- 自然科(86865)
- 自然科学(86839)
- 自然科学基金(85199)
- 教育(82271)
- 划(82270)
- 资助(73054)
- 编号(73047)
- 成果(56651)
- 重点(55376)
- 部(53823)
- 发(52404)
- 创(51491)
- 课题(49774)
- 创新(47960)
- 科研(47761)
- 教育部(45879)
- 大学(45767)
- 期刊
- 济(134064)
- 经济(134064)
- 研究(91972)
- 中国(58562)
- 学报(55548)
- 科学(50853)
- 农(49467)
- 管理(47242)
- 大学(41927)
- 财(41757)
- 学学(39589)
- 教育(36764)
- 农业(34860)
- 技术(30044)
- 业经(23669)
- 融(22787)
- 金融(22787)
- 经济研究(20997)
- 财经(20964)
- 业(18248)
- 经(17812)
- 图书(17560)
- 资源(17422)
- 问题(17415)
- 科技(17406)
- 版(16147)
- 技术经济(15809)
- 理论(15385)
- 统计(15071)
- 商业(14705)
共检索到4688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姚小云
以生态补偿价值为取向,构建世界自然遗产景区生态补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各层次指标的权重予以确定,建立了世界自然遗产生态补偿绩效评价数学模型。研究显示,武陵源景区生态补偿绩优度较好,其中社会绩效为3.75,相对较高。主要收入来源、收入水平这两个因素影响社区居民对经济绩效的评价,差异非常显著;年龄因素影响居民对社会绩效的评价,差异显著。
关键词:
世界自然遗产 生态补偿 绩效评价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罗芬 钟永德 吴忠宏 张西林
本文以湖南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游客问卷调查,以便利抽样的方式探讨游客社会经济背景因素对游客旅游解说需求(解说媒体偏好与解说主题兴趣)的影响,以指导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经营管理者对未来解说规划的制定与实施。研究发现,在解说媒体选择上,游客偏好于带队解说、定点解说与咨询服务等人员解说方式,游客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婚姻与居住地对解说媒体的偏好有显著差异;在解说主题选择上,游客对森林、植物、动物、地质等较有兴趣,游客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婚姻对解说主题的兴趣也有显著的差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凯 欧艳 黎梦娜 李娟
生态移民是近年来诸多景区为保护生态环境而采取的重要举措之一。以世界遗产地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为例,通过对安置点居民的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获取第一手资料,从居民感知的角度分析生态移民给安置区居民所带来的经济、社会文化、资源环境、心理及安置政策等方面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构建生态移民影响的感知差异分析模型,探讨不同基本背景的居民对生态移民影响的感知差异性。结果表明,安置点居民对生态移民的社会文化、资源环境以及心理层面的正面影响比较认可;对于经济影响的感知分歧较大;而对于移民政策的感知十分消极;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以及不同旅游业参与程度的居民对生态移民影响的认知态度存在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龙岳林 熊兴耀 黄璜 黄梅 甘德欣
针对目前张家界市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创5A级旅游区为目标,从人与自然和谐、景观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优化设计方案和管理措施。
关键词:
武陵源 自然 人文 生态 环保 理性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年兴,俞孔坚,李迪华
相关利益主体分析是解决多方利益和目标平衡的一种决策方法。在社会转型时期的风景区规划中引入相关利益主体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文章以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为例,列出了风景区规划所涉及的相关利益主体,运用相关关系矩阵分析了他们之间利益关系,最后确定了主要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了规划和行动决策。
关键词:
风景名胜区 规划 相关利益主体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彭翔
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以其独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和完好的森林植被享誉海内外。然而,由于在早期的旅游资源开发与建设过程中缺乏科学规划与严格管理,致使产生了局部区域的较为突出的环境问题,这主要表现在水环境污染、森林植被破坏、违法乱占乱建等几个方面。因此,必须按照“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加强对旅游资源的管理与保护,合理地开发与利用旅游资源,以保证武陵源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骏
基于积极维护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追求,以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核心景区为研究对象,结合近年来研究区域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客观现实和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过度影响,通过测算得出其生态环境阈限与旅游承载力数值以及对生物多样性的现实威胁,在此基础上选取7个指标构建武陵源核心景区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体系,并综合运用AHP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对其生物多样性状况进行评价,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当前核心景区因旅游业造成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核心景区今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具体策略,以期实现景区开发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协同共赢。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美霞 王敏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但其在发展过程中,在资源开发、生态保护、消费方式上存在很多问题。造成了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冲突,严重影响了景观质量。构筑旅游循环经济体系是解决武陵源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实现资源利用最优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循环经济体系 模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房静思 李迪华 毛岩 王松 郑跃进
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是实现城市规划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的重要依据。通过文献综述、田野调查、问卷访谈、圆桌会议等方法,对2005版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索溪峪镇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05版规划对城镇空间布局、城镇风貌改善、城镇基础设施与旅游接待设施建设方面,正面作用巨大。但规划控制与实施存在不少问题:1)空间发展超出规划建设区限制;2)游客数量超出环境容量、接待设施建设过多;3)同质化建设投资风险巨大;4)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滞后于旅游经济发展。总结出风景名胜区中城镇建设的规划控制与实施有以下特点:1)合理的总体规划与严格实施是城镇有序建设的保障;2)政府和市场的不理性逐利是规划实...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芬 钟永德
以国内外知名生态旅游地之一的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旅游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抽样调查,应用描述性统计、信度分析、因素分析、集群分析等方式,以生态旅游者的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视角来分析生态旅游者类群特征。研究表明,在以旅游者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构建的两维坐标系中,可以将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旅游者分为友好型、破坏型、真正型、伪生态、可持续和偶尔型等6类;生态旅游者在环境意识、环境责任、参与状态、参与程度、环境解说、居民利益和行为表现上均有差异;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旅游市场仍然是一般生态观光为主,生态旅游为辅的格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梁明珠 鲍春晓 徐晓倩
风景名胜区和世界遗产都属于公共性旅游资源,具有稀缺性和垄断性特征。其中,风景名胜区具有较强的旅游产品属性,而世界遗产具有较强的公益性,这就决定了世界遗产项目应有更高的开发保护要求。目前我国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有18个世界遗产项目,在对它们进行开发利用的同时,必须坚持保护其真实性和完整性这两个原则。文章在分析该类项目现状并与国外类似项目进行对比的基础上,提出了值得借鉴的国际经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艳
生态足迹概念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 Rees于1992年首先提出(Rees,1992)。1996年,Wackernagel从生态学的角度提出了具体的分析方法——生态足迹分析法(Wackernagel et al.,1996),进一步完善了William Rees的生态足迹。生态足迹概念及分析法提出后即受到环境学家和经济学家的高度重视。Wackernagel第一个利用生态足迹对旅游业进行分析(Wackernagel et al.,2000)。随后,有关旅游
关键词:
生态足迹 旅游 生态生产性土地 武陵源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瞿峰
如何开发武陵源,是许多人关注的问题。本文针对武陵源风景区的规划与建设,作一些探讨,仅供关心武陵源的各界人士参考。 一、现存问题与规划原则 1、现存问题——“众口难调” 自以张家界为中心的武陵源风景区开发以来,得到不少热心人士的关心和支持,也带来了使当地管理者不知所措的尬尴局面——在如何开发建设问题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行政意识和学术权威以同等比重的指示和观点使管理者十分被动:合理与不合理,满意与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游巍斌 何东进 洪伟 刘翠 俞建安 陈炳容 朱建琴 纪志荣 陈晓芳
武夷山是我国4个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之一,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作为遗产地内文化和自然遗产资源最为集中、开发最早的对外旅游窗口,其遗产资源价值高,在武夷山双遗产地中具有重要地位。运用条件价值法对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受访者支付意愿与非使用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在考虑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下,2009年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受访游客人均支付价值为29.67元/年。收入、学历、对旅游的热爱程度、遗产保护意识4个受访者特征变量在各分组水平下的支付意愿存在显著差异(p<0.05);性别、年龄无显著差异(p<0.05)。收入越高、学历越高、对旅游的热爱程度及遗产保护意识越强烈的受访游客有更高的支付意愿;而性别、年龄与支付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田喜洲 丁加栋 蒲勇健
世界遗产地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一种保护性资源而不是开发性资源,其经营目标应该是增进社会福利。这种性质决定了它的经营目标和主体,而门票价格的高低最能体现出该类产品是否具有公益性特征。本文根据世界遗产和国家级风景区的性质,应用资源经济学与旅游经济学的原理,构建理论模型,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实证研究来说明门票价格定位的依据、条件和目标。并希望通过合理的价格定位来实现消费者剩余最大化和提高社会整体经济福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