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67)
2023(4223)
2022(3551)
2021(3538)
2020(2691)
2019(6392)
2018(6242)
2017(11415)
2016(5884)
2015(7010)
2014(6593)
2013(6739)
2012(6518)
2011(6171)
2010(5869)
2009(5380)
2008(5322)
2007(4289)
2006(3856)
2005(3606)
作者
(16247)
(13599)
(13539)
(13098)
(8581)
(6418)
(6135)
(5340)
(5321)
(4926)
(4576)
(4509)
(4455)
(4394)
(4305)
(4220)
(4089)
(3928)
(3749)
(3499)
(3475)
(3189)
(3174)
(3086)
(3058)
(3036)
(2910)
(2725)
(2701)
(2673)
学科
(30770)
经济(30744)
管理(14482)
方法(13617)
数学(12910)
数学方法(12883)
中国(11640)
(11425)
(9165)
贸易(9160)
(9072)
(7200)
(7198)
企业(7198)
关系(5796)
(5422)
环境(5105)
(5005)
(4978)
银行(4978)
(4951)
金融(4951)
(4943)
(4925)
(4632)
农业(4534)
(4521)
出口(4442)
出口贸易(4442)
(4442)
机构
大学(90554)
学院(86551)
(49994)
经济(49547)
研究(38959)
管理(31617)
中国(31384)
理学(27101)
理学院(26759)
管理学(26537)
管理学院(26375)
(20462)
科学(20080)
(19246)
(19132)
研究所(17628)
经济学(17497)
中心(16212)
财经(15967)
经济学院(15770)
(15047)
北京(13913)
(13857)
科学院(12689)
(12444)
财经大学(12222)
研究中心(11511)
(11036)
师范(10977)
社会(10967)
基金
项目(58608)
科学(47694)
基金(46919)
研究(43158)
(41761)
国家(41533)
科学基金(34958)
社会(31266)
社会科(29898)
社会科学(29892)
基金项目(23944)
自然(20637)
自然科(20205)
自然科学(20199)
自然科学基金(19896)
资助(19588)
教育(18748)
(17359)
中国(16872)
(16557)
(15443)
国家社会(15128)
编号(14565)
重点(13584)
教育部(13515)
(13051)
重大(12180)
人文(12161)
成果(12085)
社科(11776)
期刊
(50926)
经济(50926)
研究(30700)
中国(17124)
科学(13026)
(12782)
管理(12504)
学报(11716)
(11350)
经济研究(10042)
世界(9645)
大学(9451)
(9143)
学学(8797)
国际(8761)
财经(8593)
农业(8551)
(8364)
金融(8364)
(7594)
问题(7189)
(6320)
技术(6052)
教育(5720)
业经(5145)
资源(4908)
技术经济(4669)
(4329)
贸易(4329)
统计(4258)
共检索到1347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宇燕  管清友  
由于石油经济的不确定性,时至今日,经济学家没有给出一个关于石油市场的比较完善的分析框架。通过对油价波动和世界能源格局演变历史的总结和回顾,我们认为油价波动既是国际市场供求双方博弈的结果,也是"大国"关于石油利益分配的政治安排。世界能源格局的演进反映了两大国家集团之间"权力"的消长。本文借助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方法,从世界能源格局及其变动的角度探讨中国面临的能源安全问题,为能源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蕾   史丹  
乌克兰危机后,国际能源市场发生了重要变化。在经过剧烈的动荡调整后,传统能源市场进入短期平衡。全球能源市场中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石油天然气市场仍将出现短期波动,甚至频繁的剧烈震荡。以美国为代表的非欧佩克产油国与“欧佩克+”的产能联盟可能在短期内围绕俄罗斯能源撤退后留下的市场份额展开竞争。但是从趋势来看,新能源规模不断扩大,逐步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全球能源市场的博弈将从传统油气领域不断拓展到新能源以及与新能源密切相关的产业和矿产领域。全球能源格局也将随之发生重大调整。面对未来可能形成的全球能源新格局,我国不仅要防范传统能源市场的安全风险,发挥世界能源消费大国作用,推动全球能源市场尽早形成新的平衡,维护国际能源市场的安全稳定,更要专注国内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加快能源转型步伐,形成有利于国家安全的新型能源体系。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蕾   史丹  
乌克兰危机后,国际能源市场发生了重要变化。在经过剧烈的动荡调整后,传统能源市场进入短期平衡。全球能源市场中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石油天然气市场仍将出现短期波动,甚至频繁的剧烈震荡。以美国为代表的非欧佩克产油国与“欧佩克+”的产能联盟可能在短期内围绕俄罗斯能源撤退后留下的市场份额展开竞争。但是从趋势来看,新能源规模不断扩大,逐步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全球能源市场的博弈将从传统油气领域不断拓展到新能源以及与新能源密切相关的产业和矿产领域。全球能源格局也将随之发生重大调整。面对未来可能形成的全球能源新格局,我国不仅要防范传统能源市场的安全风险,发挥世界能源消费大国作用,推动全球能源市场尽早形成新的平衡,维护国际能源市场的安全稳定,更要专注国内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加快能源转型步伐,形成有利于国家安全的新型能源体系。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丹尼尔·耶金  单卫国   李春霞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生玲  
能源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能源安全直接影响国家安全。针对中国能源安全问题,通过构建评估指标体系,以2000年和2005年的数据对能源安全进行评估,并分析两个年度能源安全状况的变动情况,旨在跟踪监测国家能源安全状况的动态变化。据此,提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对策选择:以进口能源为主,以国内能源作为调节;实现能源进口来源多元化;鼓励企业走出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彭倩  姚兰  胡国松  
随着世界能源格局的新一轮变革,能源供应和生产格局同时呈现"多极化"、"多元化"局面,能源权力中心分散化越明显。作为世界能源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的中国,能源的安全问题面临对外贸易依存度持续走高、运输安全不确定性因素增加、能源地缘政治经济环境更复杂、能源外交等诸多挑战。本文从协调能源消费大国之间关系,加强能源进口供给多元化和油气进口基础设施建设,做好能源安全的区域战略布局,高效开发页岩气等可再生能源,推动能源价格市场化改革以及提升国际能源话语权等方面,提出了世界能源新格局下我国加强能源安全的对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周云亨  方恺  叶瑞克  
同马斯洛关于人的需求层次的划分类似,人类对于能源安全也呈现一定的需求层次演进特征。满足基本生活的能源需求属于最低层次,解决能源贫困后将会致力于以合理的价格确保能源的持续稳定供应,进而追求能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当前中国在能源安全领域面临着重大挑战,既要应对大气污染与气候变化的双重压力,又要兼顾增加能源供应总量和提高清洁能源比重的双重目标。尽管中国政府强烈的政治意愿与成熟的市场条件有利于能源转型,不过为了克服能源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多元目标取舍、转型期漫长以及政府与市场角色之争等难题,未来中国还需要在经济发展方式、能源科技创新以及能源治理等方面做出积极调整。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宪良  
能源是一个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能源消费与进口国,能否确保稳定的能源供应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一个战略性问题。俄罗斯作为一个能源生产和出口大国与中国有着天然的地缘优势,对中国确保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中俄两国在化石能源领域的合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促进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无论对中国确保能源安全,还是对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宪良  
能源是一个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能源消费与进口国,能否确保稳定的能源供应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一个战略性问题。俄罗斯作为一个能源生产和出口大国与中国有着天然的地缘优势,对中国确保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中俄两国在化石能源领域的合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促进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无论对中国确保能源安全,还是对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新新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改变能源结构、实现能源结构优质化和多元化是中国能源发展的出路。本文对我国能源安全的现状进行了认真的解读,提出了实施能源战略选择时应对解决的问题。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马延琛  吴兆雪  
全球能源安全关系到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各国的共同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各国各地区互联互动的日益加深,全球能源安全出现了新特点,面临着新挑战。中国政府在对全球能源安全的严峻形势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互利合作、多元发展、协同保障"为核心的新能源安全观,为实现全球能源安全提供了新的思路,并为实现全球能源安全进行了不懈努力。
[期刊] 中央文献出版社  [作者] 白兰君  
本文论述了能源的重要性,展现了各国在世界范围内的能源争夺。回顾了石油科技为中国石油创业和发展做出的历史贡献;在分析论证基础上,创造性地归纳提出采掘业的风险性、产量、成本自然变化性等特点,在国内首次提出油气生产单元成本自然递增遵循指数模式的观点。由此指出石油行业对科技创新有更高要求的结论;介绍了用逆向思维探索石油科技成果价值评估的新思路;指出:油价高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国人应该抓住机遇迅速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建立高效节约型社会;提出只有创立石油中观经济学,才能完善和推进石油软科学的观点。从而得出结论:技术必须革命,管理必须创新,能源才能安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彭倩  姚兰  胡国松  
1.协调与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的能源安全关系。当今世界,各国的能源安全存在着各种相关性,任何一种通过损害他国的利益来寻求本国能源安全的方法都是不可取的。因此,我国应该在追求自身能源安全的同时,与其他各国建立良好的国际能源关系。尤其是在与美国、俄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