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17)
2023(5963)
2022(5072)
2021(4657)
2020(3796)
2019(8411)
2018(8167)
2017(15342)
2016(8004)
2015(8927)
2014(8075)
2013(7687)
2012(7209)
2011(6502)
2010(6907)
2009(6336)
2008(6347)
2007(6073)
2006(5401)
2005(4844)
作者
(21611)
(17950)
(17829)
(16587)
(11541)
(8596)
(8087)
(6712)
(6596)
(6294)
(6047)
(5994)
(5778)
(5775)
(5542)
(5365)
(5331)
(5121)
(5034)
(5009)
(4385)
(4285)
(4228)
(4039)
(4032)
(3965)
(3947)
(3909)
(3569)
(3409)
学科
(30745)
经济(30710)
(30128)
管理(28296)
(27233)
企业(27233)
技术(12547)
中国(10106)
技术管理(9508)
方法(9465)
(8634)
业经(8593)
(7118)
贸易(7112)
数学(7033)
(6960)
数学方法(6930)
(6878)
(6561)
银行(6553)
地方(6510)
(6369)
(6352)
(6195)
(6187)
(6181)
金融(6181)
理论(5606)
农业(5546)
(5435)
机构
大学(109361)
学院(109187)
(49668)
经济(48765)
管理(44289)
研究(41748)
理学(37518)
理学院(37087)
管理学(36685)
管理学院(36409)
中国(30853)
(23469)
科学(21941)
(20870)
(20420)
研究所(18361)
中心(17989)
(16901)
财经(16334)
(15505)
北京(15311)
(15016)
师范(14936)
(14813)
经济学(14294)
(13896)
(13426)
经济学院(12588)
业大(12472)
商学(12424)
基金
项目(70001)
科学(56604)
研究(54614)
基金(50925)
(44779)
国家(43943)
科学基金(37801)
社会(35959)
社会科(34144)
社会科学(34130)
(27229)
基金项目(26207)
教育(24377)
(22777)
自然(22600)
自然科(22128)
自然科学(22123)
自然科学基金(21761)
编号(21435)
资助(19476)
(18148)
成果(17878)
创新(17052)
(16249)
重点(15823)
(15432)
课题(15401)
国家社会(15092)
(14016)
教育部(13605)
期刊
(59774)
经济(59774)
研究(36185)
中国(25199)
管理(21534)
(15313)
教育(14972)
科学(14678)
(13619)
学报(12562)
(11214)
金融(11214)
技术(10311)
大学(10295)
经济研究(9592)
农业(9438)
业经(9436)
学学(9303)
世界(7977)
财经(7881)
国际(7553)
(7256)
科技(7121)
(7108)
论坛(7108)
(6976)
问题(6882)
现代(6732)
(6650)
技术经济(6429)
共检索到1793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尹晓亮  
为应对世界能源形势的新特点和新变化,日本颁布了以"安全"为核心的新国家能源战略。毋庸置疑,此战略的实施过程、运行路径必将波及影响到比邻而居且同为能源进口、消耗大国的中国。因此,有必要从深层次剖析并解读其战略衍生的触发机制及其内容,并在此基础上,须探讨如何弱化和规避日本新国家能源战略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好好  何晓青  
1970年以来,世界能源原料消耗几乎翻了一番。发达国家的能源原料消耗虽仍占主要地位,但发展中国家的能源原料消耗增长迅速,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未来几十年,随着油价的上涨,煤、天然气等其他能源原料的价格也将上涨,因此,各国必须重新审视其能源战略。本文分析了美国、日本和欧盟能源战略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的目标、政策措施、完善能源法律体系和政府管理体制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晓西  
本文分析了国际国内所面临的五大能源新形势:能源市场出现新动荡,能源利用与贸易遭遇新压力,能源供应资源约束和环境承载再现新瓶颈,能源管理体制面临新矛盾,能源技术与能源生产方式可能有新突破。并概括出了我国未来能源发展的"五指战略",即节能战略、绿色战略、结构战略、安全战略和改革战略。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林丽敏  
论及日本,不得不提的是,日本似乎一直有绝处逢生的强大能力。比如明治维新,让日本承受住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冲击,使其能够改革落后制度,摆脱民族危机,开启近代化进程,跻身强国行列。再比如战后日本创造的经济奇迹,迅速崛起并且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可以说是"日本的时代"。然而,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泡沫经济"形成,随后破裂,日本进入了"失去的10年"。21世纪之后,日本长期走势改观不大,"失去的10年"成为"失去的20年"。如今,直面当前局势,世界体系和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邢梦玥  
能源安全对于一国经济安全尤为重要。文章详细剖析美国、欧盟、日本以及俄罗斯的能源安全战略,根据不同的国情能源安全战略制定也有所不同。但其中一些共性的战略措施需要我国学习和关注。文章第二部分是国际经验对我国的借鉴,以能源供应安全和能源价格波动风险的视角分析国际上较为成熟有效的政策措施,为防范能源供应安全风险,美国、日本和德国都建立起本国应对机制;以德国为例分析如何规避能源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风险。我国能源安全稳定发展道路还很长,需要共同努力解决威胁能源安全的种种问题。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树礼  刘世伦  钟孟春  吴秀鹏  
能源安全问题是涉及国家经济、国防等各领域建设的重大问题。传统化石能源是各领域能耗的主体,存在着全球分布不均、可持续供应能力差等问题;我国化石能源储采比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能源安全形势十分严峻。装备领域存在能耗大、能源需求量增速快、化石能源依赖性高等突出问题,影响装备长远建设发展和军队作战能力的提高。美军为保证装备能源供应采取了三方面主要战略:将能效指标纳入装备采办的源头;采取各种措施减少能源浪费;研发使用新型能源。借鉴美军装备能源战略举措,结合我国国情、军情,我军装备能源供应要着重加强四个方面:一是在替代能源尚未广泛普及的情况下,要加大化石能源战略储备;二是倡导节能减排,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三...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赵健  
当今日本的能源形势与未来能源政策赵健进入90年代,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围绕能源形势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制约因素:东西方冷战的结束、苏东社会主义制度的解体、海湾战争、地球环境问题等,使世界形势仍将处于不稳定、不透明的状态之中。在这种政治经济形势之下,日...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冯昭奎  
1.高技术发展与经济优先战略的相互关系。首先,高技术的发展将导致产生众多的新颖的耐用消费品,从而刺激个人消费,促使消费品更新的周期缩短,创造新的社会需求。还将导致产生各种新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从而刺激企业的设备投资,促使固定资本更新的周期缩短,形成更高的固定资本的投资率。高技术发展不仅带动经济的“量的增长”,而且促进经济的“质的改善”。将对解决90年代日本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作出贡献。还导致整个经济对工业原料和能源的需求相对减少,这对于依赖从国外进口原料和能源的日本来说,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坤宇  
能源效率的跨国差异在文献中被广泛的关注,但是现有的实证研究并没有提供较有说服力的经验证据指出能源效率差异的决定要素。本文认为,国家间能源效率的巨大差异主要归因于各个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实施的不同发展战略。如果一国追求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那么该国生产要素存量配置结构必将违背由本国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的比较优势,从而导致国内的赶超企业缺乏自生能力,因此政府必须以扭曲市场最优配置的方式保护补贴缺乏自生能力的企业。在违背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下,扭曲的能源价格体系使得能源价格不能充分反映本国的要素禀赋结构特征,从而导致能源效率的低下。基于跨国数据的实证结果证明了本文的假说。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仙智  
在对习近平新时代能源国家战略形成背景分析基础上,本文梳理了习近平新时代能源国家战略的有关论述。围绕"四个革命"和"一个合作"这个战略核心,习近平详细阐明了能源国家战略的理念、方针、供需和制度保障等关键问题,是新时代中国能源发展的重要理论指南。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潘克西  
国际社会的动荡,中国经济的增长,对能源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发达国家凭借着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政治实力,特别是军事实力,将石油作为战略性商品。发展中国家则更为关注煤炭问题。石油的寡头垄断已成定局,电力开始由垄断走向竞争,中国富煤缺油少气的资源格局和有限的国力,则要求煤炭产业在保持充分竞争的同时,必须顺应经营集团化、生产规模化的世界潮流。但从现实的角度看,大能源的融合重组也许是中国煤炭产业振兴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坤宇  
能源效率的跨国差异在文献中被广泛的关注,但是现有的实证研究并没有提供较有说服力的经验证据指出能源效率差异的决定要素。本文认为,国家间能源效率的巨大差异主要归因于各个国家在不同发展阶段实施的不同发展战略。如果一国追求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那么该国生产要素存量配置结构必将违背由本国的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的比较优势,从而导致国内的赶超企业缺乏自生能力,因此政府必须以扭曲市场最优配置的方式保护补贴缺乏自生能力的企业。在违背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下,扭曲的能源价格体系使得能源价格不能充分反映本国的要素禀赋结构特征,从而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清泰  
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多年,我国在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同时,高耗能产业快速成长,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以及高耗能产品、低效能生产能力淘汰迟缓,使能源消费总量快速扩张,导致能源、资源的对外依存度迅速上升,生产要素低价格政策和环境监管不到位又提供了一种资源依赖型发展环境,这使我国站在了一个发展的十字路口。节约能源必须发展清洁能源,使能源结构得到改善和升级;要通过法律约束、政策导向和经济激励等手段,推动大范围采用节能装备、节能建筑和节能产品,进而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能源的转换效率。改善产业结构和提高能源效率,必须使各市场主体的行为主要受经济力量的驱动,使政府的政策包括价格、技术标准、政策法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